学佛当孝养父母-慈童女的故事!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楼2016-12-17
操作
杂宝藏经卷第一
慈童女缘
昔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诸位比丘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点,也能够获福无量,即使是少许作了一些不孝顺的事情,也会获罪无量。)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2楼2016-12-17
操作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罪福之报。其事云何。
(诸位比丘说:世尊啊,这罪福报应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3楼2016-12-17
操作
佛言。我于过去久远世时。波罗奈国有长者子。名慈童女。其父早丧。钱财用尽。役力卖薪。日得两钱。奉养老母。方计转胜。日得四钱。以供于母。遂复渐差。日得八钱。供养于母。转为众人之所体信。远近投趣。获利转多。日十六钱。奉给于母。
(释迦牟尼佛说:在过去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位长者的孩子叫慈童女。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钱财也花费尽了。于是他出卖劳力打柴为生。一天得到两个钱,全部交给母亲。后来赚的多了点,每天得到四钱,也同样供养母亲。这样又渐渐增长,每天得到八钱,供养母亲。这样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事情,远近都来买柴,获利转多。每天得到十六钱,都供养给母亲。)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4楼2016-12-17
操作
众人见其聪明福德。而劝之言。汝父在时。常入海采宝。汝今何为不入海也。闻是语已。而白母言。我父在时。恒作何业。母言。汝父在时。入海取宝。便白母言。我父若当入海采宝。我今何故。不复入海。
(大家见到他聪明又有福德,就劝他说:你父亲在的时候常入海采集宝藏,你为什么不也入海寻宝呢?慈童女听后就问母亲,我父亲在的时候常做什么行业呢?母亲告诉他:你父亲在的时候,经常入海寻宝。慈童女向母亲说;我的父亲能够入海寻宝,那我为什么不能入海寻宝呢?)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5楼2016-12-17
操作
母见其子慈仁孝顺。谓不能去。戏语之言。汝亦可去。
(母亲当然不愿这个孝顺仁慈的孩子离去,但是却开玩笑说:你也可以去。)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6楼2016-12-17
操作
得母此语。谓呼已定。便计伴侣。欲入海去。庄严既竟。辞母欲去。母即语言。我唯一子。当待我死。何由放汝。儿答母言。先若不许。不敢正意。母已许我。那得复遮。望以此身立信而死。许他已定。不复得住。
(得到母亲的允诺,慈童女便打定主意,寻找旅伴。郑重向母亲告辞。母亲说道: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除非我死了,怎么能放你走呢?慈童女回答说:如果当初您不允许的话,我自然不敢打这个主意,但是母亲已经准许了我,为什么又阻拦呢?当然要立信而行,不可能再留在这里。)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7楼2016-12-17
操作
母见子意正。前抱脚哭。而作是言。不待我死。何由得去。儿便决意。自掣手出脚。绝母数十根发。母畏儿得罪。即放使去。共诸商贾。遂入于海。达到宝渚。多取珍宝。与诸同伴。便还发引。
(母亲见到孩子意志坚决,于是抱住他的脚痛哭,说道:你除非等到我死了,怎么能现在离去呢?但是慈童女掰开母亲的手,拔出脚,扯断了母亲数十根头发。母亲害怕孩子获不孝之报,于是放他离去。同商贾伙伴,入海寻宝。寻到宝岛,取得宝物,与同伴返回。)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8楼2016-12-17
操作
时有二道。一是水道。一是陆道。众人皆言从陆道去。即从陆道。时彼国法。贼来劫夺。若得商主。诸商人物。皆入于贼。不得商主。虽获财物。商主来还。尽归财物。以是之故。是慈童女。恒出营别宿。商人早起。来迎取之。一夜大风。商人卒起。忘不迎取。商主于后。即不得伴。不识途径。
(返回的道路有两种,一是水道,二是陆路。众人都说从陆路走。当时的国家法度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有盗贼来抢劫,抓获商主,那么商人的货物都归盗贼,如果没有抓住商主,那么商主索要时要把财物归还。所以慈童女总是和同伴分开宿营。其他商人起的早,会提醒叫他。一次夜间大风,商人早起,忘了叫他,这样慈童女就丢失了同伴,也不认识路。)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9楼2016-12-17
操作
见有一山。便往至上。遥见有城。绀琉璃色。饥渴困乏。疾走向之。尔时城中。有四玉女擎如意宝珠。作倡伎乐。而共来迎。四万岁中。受大快乐。于是自然。厌离心生。便欲舍去。诸玉女言。阎浮提人。甚无反复。共我生活。经四万岁。云何一旦舍我而去。
(见到有一座山,于是遍登至山顶,远远看到有一座琉璃色的城池。因为饥渴困乏,于是慈童女快速向城中进发。这时城中有四名玉女,手中持如意宝珠,歌舞弹唱,前来迎接。留慈童女在城中生活,经过四万岁,享受无尽快乐。后来自然生出厌离心。便想离去。诸名玉女都说道:阎浮提人,反复无常,和我们共同生活了四万岁,却说走就走。)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0楼2016-12-17
操作
不顾其言。便复前行。见颇梨城。有八玉女。擎八如意珠。亦作伎乐。而来迎之。八万岁中。极大欢乐。生厌恶心。复舍远去。
(慈童女不理会她们的言语,前行见到一座玻璃城,有八名玉女前来迎接,与其在城中欢愉度日,过了八万岁。慈童女再次厌离舍去。)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1楼2016-12-17
操作
至白银城。有十六玉女。擎十六如意珠。如前来迎。十六万岁。受大快乐。亦复舍去。至黄金城。有三十二玉女。擎三十二如意珠。如前来迎。又三十二万岁。受大快乐。亦欲舍去。
(这一次又到了一座白银城,有十六名玉女,持如意珠,前来迎接。十六万岁,享受快乐。之后慈童女又弃之离去。到达黄金城,与三十二名玉女快乐享受了三十二万岁,再次想要离去。)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2楼2016-12-17
操作
诸玉女言。汝前后所住。常得好处。自此已去。更无好处。不如即住。闻是语已。而自念言。诸玉女等。恋慕我故。作是语耳。若当前进必有好处。即便舍去。
(诸玉女对他说:你从前所住都是很好的处所,但是从此出去,便没有好的住处了。慈童女听了这话认为是诸女想挽留他,故此找这样的借口。如果继续前行一定有更好的地方。于是离开黄金城。)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3楼2016-12-17
操作
遥见铁城。心生疑怪。而作是念言。外虽是铁。内为极好。渐渐前进。并近于城。亦无玉女来迎之者。复作念言。城中甚似极大快乐。是故不及来迎于我。转转前进。遂入铁城。
(远远的看到一座铁城,心中不觉奇怪。于是想,外面虽然是铁,里面想必极好。继续前进,也没有玉女来迎。又想:看来此城中一定十分快乐,所以没有空来欢迎我。于是前行,进入铁城。)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4楼2016-12-17
操作
门关已下中有一人头戴火轮。舍此火轮。着于童女头上。即便出去。慈童女。问狱卒言。我戴此轮。何时可脱。答言。世间有人。作其罪福。如汝所作。入海采宝。经历诸城。久近如。然后当来代汝受罪。此铁轮者。终不堕地。
(城门有一个头戴火轮的人,把此火轮放到慈童女的头上,便自己出去了。慈童女问旁边的狱卒说:我头顶的火轮什么时候可以摘下来呢?回答他说:世间有人,造作同你一样的罪福。,入海采宝,经历各城,时间也一样,然后才能代替你。这个铁轮始终不会坠落到地上。)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5楼2016-12-17
操作
慈童女问言。我作何福。复作何罪。答言。汝昔于阎浮提。日以二钱。供养于母。故得琉璃城。四如意珠。及四玉女。四万岁中。受其快乐。四钱供养母故。得颇梨城。八如意珠。八玉女等。八万岁中。受诸快乐。八钱供养母故。得白银城。十六如意珠。十六玉女。十六万岁。受于快乐。十六钱供养母故。得黄金城。三十二如意珠。三十二玉女。三十二万岁。受大快乐。以绝母发故。今得戴铁火轮。不曾堕地。有人代汝。乃可得脱。
(慈童女说:我做了什么福,造了什么罪?回答说:你在阎浮提以两钱供养母亲,所以得到琉璃城,四如意珠,四名玉女,四万岁中享受快乐。因为四钱供母,所以得玻璃城,八如意珠,八名玉女,八万岁中享受快乐。如此类推,得福增倍。但是因为你不顺母意,扯断母发,所以得到铁轮的果报。必定有人代替你,才可以解脱此苦。)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6楼2016-12-17
操作
又问言。今此狱中。颇有受罪如我比不。答言。百千无量。不可称计。闻是语已。即自思惟。我终不免。愿使一切应受苦者尽集我身。作是念已。铁轮即堕地。慈童女语狱卒言。汝道此轮。不曾有堕。今何以堕。狱卒嗔忿。即以铁叉。打童女头。寻便命终。生兜术陀天。
(慈童女又问:这狱中有和我这样受罪苦报的吗?狱卒回答:有啊,数不清呢。听了这话,慈童女案子思忖:我决对不能免除此苦报,愿一切应当受苦者的罪报都集中到我的身上,令我代受吧。刚有此念,铁轮坠地。慈童女问狱卒:你不是说此轮不会坠地,现在怎么落到地上了呢?狱卒十分生气,以铁叉重击慈童女头,把他打死了。命终后慈童女生都率陀天。)
花开心明:善哉 随喜 赞叹 感谢楼主法施 功德无量世尊这段公案真乃大乘佛法无量不可思议之功德
死亡的黑色旋律:回复花开心明: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7楼2016-12-17
操作
欲知尔时慈童女者。即我身是。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
(其实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比丘们当知,如果对于父母做了少许不善,一定得大苦报,能少作供养,获福无量。我们应当尽心奉养父母。)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8楼2016-12-17
操作
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讲到父母恩。如下: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
(我们知道对于供养有德之人的福报是很大的。这里佛列举了供养净行婆罗门,神仙,善知识等等。但是这些福报功德加起来都要比孝顺之心差的远了。)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9楼2016-12-17
操作
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世尊讲为什么受母恩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母亲从怀胎十月开始,到生产,养护,哺乳,扶爱,这些恩情对我们是最重最厚的。此恩重过山岳大地。)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20楼2016-12-17
操作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
(如果因为儿女不孝顺,造成了父母含怨念的心理,开始对我们有了恨的心理,这就是我们堕地狱的因了,或者是转生恶鬼**。而这个果报是很快的,比世间的狂风还要快。无论是佛,金刚,天仙,都不能挽回。如果能依从父母,使其快乐,那么诸天卫护,福乐无穷,这样的人就是天人的种类,或者是菩萨转世,来利益父母。 )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21楼2016-12-17
操作
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楼2016-12-17
操作
杂宝藏经卷第一
慈童女缘
昔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诸位比丘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点,也能够获福无量,即使是少许作了一些不孝顺的事情,也会获罪无量。)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2楼2016-12-17
操作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罪福之报。其事云何。
(诸位比丘说:世尊啊,这罪福报应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3楼2016-12-17
操作
佛言。我于过去久远世时。波罗奈国有长者子。名慈童女。其父早丧。钱财用尽。役力卖薪。日得两钱。奉养老母。方计转胜。日得四钱。以供于母。遂复渐差。日得八钱。供养于母。转为众人之所体信。远近投趣。获利转多。日十六钱。奉给于母。
(释迦牟尼佛说:在过去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位长者的孩子叫慈童女。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钱财也花费尽了。于是他出卖劳力打柴为生。一天得到两个钱,全部交给母亲。后来赚的多了点,每天得到四钱,也同样供养母亲。这样又渐渐增长,每天得到八钱,供养母亲。这样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事情,远近都来买柴,获利转多。每天得到十六钱,都供养给母亲。)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4楼2016-12-17
操作
众人见其聪明福德。而劝之言。汝父在时。常入海采宝。汝今何为不入海也。闻是语已。而白母言。我父在时。恒作何业。母言。汝父在时。入海取宝。便白母言。我父若当入海采宝。我今何故。不复入海。
(大家见到他聪明又有福德,就劝他说:你父亲在的时候常入海采集宝藏,你为什么不也入海寻宝呢?慈童女听后就问母亲,我父亲在的时候常做什么行业呢?母亲告诉他:你父亲在的时候,经常入海寻宝。慈童女向母亲说;我的父亲能够入海寻宝,那我为什么不能入海寻宝呢?)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5楼2016-12-17
操作
母见其子慈仁孝顺。谓不能去。戏语之言。汝亦可去。
(母亲当然不愿这个孝顺仁慈的孩子离去,但是却开玩笑说:你也可以去。)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6楼2016-12-17
操作
得母此语。谓呼已定。便计伴侣。欲入海去。庄严既竟。辞母欲去。母即语言。我唯一子。当待我死。何由放汝。儿答母言。先若不许。不敢正意。母已许我。那得复遮。望以此身立信而死。许他已定。不复得住。
(得到母亲的允诺,慈童女便打定主意,寻找旅伴。郑重向母亲告辞。母亲说道: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除非我死了,怎么能放你走呢?慈童女回答说:如果当初您不允许的话,我自然不敢打这个主意,但是母亲已经准许了我,为什么又阻拦呢?当然要立信而行,不可能再留在这里。)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7楼2016-12-17
操作
母见子意正。前抱脚哭。而作是言。不待我死。何由得去。儿便决意。自掣手出脚。绝母数十根发。母畏儿得罪。即放使去。共诸商贾。遂入于海。达到宝渚。多取珍宝。与诸同伴。便还发引。
(母亲见到孩子意志坚决,于是抱住他的脚痛哭,说道:你除非等到我死了,怎么能现在离去呢?但是慈童女掰开母亲的手,拔出脚,扯断了母亲数十根头发。母亲害怕孩子获不孝之报,于是放他离去。同商贾伙伴,入海寻宝。寻到宝岛,取得宝物,与同伴返回。)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8楼2016-12-17
操作
时有二道。一是水道。一是陆道。众人皆言从陆道去。即从陆道。时彼国法。贼来劫夺。若得商主。诸商人物。皆入于贼。不得商主。虽获财物。商主来还。尽归财物。以是之故。是慈童女。恒出营别宿。商人早起。来迎取之。一夜大风。商人卒起。忘不迎取。商主于后。即不得伴。不识途径。
(返回的道路有两种,一是水道,二是陆路。众人都说从陆路走。当时的国家法度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有盗贼来抢劫,抓获商主,那么商人的货物都归盗贼,如果没有抓住商主,那么商主索要时要把财物归还。所以慈童女总是和同伴分开宿营。其他商人起的早,会提醒叫他。一次夜间大风,商人早起,忘了叫他,这样慈童女就丢失了同伴,也不认识路。)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9楼2016-12-17
操作
见有一山。便往至上。遥见有城。绀琉璃色。饥渴困乏。疾走向之。尔时城中。有四玉女擎如意宝珠。作倡伎乐。而共来迎。四万岁中。受大快乐。于是自然。厌离心生。便欲舍去。诸玉女言。阎浮提人。甚无反复。共我生活。经四万岁。云何一旦舍我而去。
(见到有一座山,于是遍登至山顶,远远看到有一座琉璃色的城池。因为饥渴困乏,于是慈童女快速向城中进发。这时城中有四名玉女,手中持如意宝珠,歌舞弹唱,前来迎接。留慈童女在城中生活,经过四万岁,享受无尽快乐。后来自然生出厌离心。便想离去。诸名玉女都说道:阎浮提人,反复无常,和我们共同生活了四万岁,却说走就走。)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0楼2016-12-17
操作
不顾其言。便复前行。见颇梨城。有八玉女。擎八如意珠。亦作伎乐。而来迎之。八万岁中。极大欢乐。生厌恶心。复舍远去。
(慈童女不理会她们的言语,前行见到一座玻璃城,有八名玉女前来迎接,与其在城中欢愉度日,过了八万岁。慈童女再次厌离舍去。)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1楼2016-12-17
操作
至白银城。有十六玉女。擎十六如意珠。如前来迎。十六万岁。受大快乐。亦复舍去。至黄金城。有三十二玉女。擎三十二如意珠。如前来迎。又三十二万岁。受大快乐。亦欲舍去。
(这一次又到了一座白银城,有十六名玉女,持如意珠,前来迎接。十六万岁,享受快乐。之后慈童女又弃之离去。到达黄金城,与三十二名玉女快乐享受了三十二万岁,再次想要离去。)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2楼2016-12-17
操作
诸玉女言。汝前后所住。常得好处。自此已去。更无好处。不如即住。闻是语已。而自念言。诸玉女等。恋慕我故。作是语耳。若当前进必有好处。即便舍去。
(诸玉女对他说:你从前所住都是很好的处所,但是从此出去,便没有好的住处了。慈童女听了这话认为是诸女想挽留他,故此找这样的借口。如果继续前行一定有更好的地方。于是离开黄金城。)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3楼2016-12-17
操作
遥见铁城。心生疑怪。而作是念言。外虽是铁。内为极好。渐渐前进。并近于城。亦无玉女来迎之者。复作念言。城中甚似极大快乐。是故不及来迎于我。转转前进。遂入铁城。
(远远的看到一座铁城,心中不觉奇怪。于是想,外面虽然是铁,里面想必极好。继续前进,也没有玉女来迎。又想:看来此城中一定十分快乐,所以没有空来欢迎我。于是前行,进入铁城。)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4楼2016-12-17
操作
门关已下中有一人头戴火轮。舍此火轮。着于童女头上。即便出去。慈童女。问狱卒言。我戴此轮。何时可脱。答言。世间有人。作其罪福。如汝所作。入海采宝。经历诸城。久近如。然后当来代汝受罪。此铁轮者。终不堕地。
(城门有一个头戴火轮的人,把此火轮放到慈童女的头上,便自己出去了。慈童女问旁边的狱卒说:我头顶的火轮什么时候可以摘下来呢?回答他说:世间有人,造作同你一样的罪福。,入海采宝,经历各城,时间也一样,然后才能代替你。这个铁轮始终不会坠落到地上。)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5楼2016-12-17
操作
慈童女问言。我作何福。复作何罪。答言。汝昔于阎浮提。日以二钱。供养于母。故得琉璃城。四如意珠。及四玉女。四万岁中。受其快乐。四钱供养母故。得颇梨城。八如意珠。八玉女等。八万岁中。受诸快乐。八钱供养母故。得白银城。十六如意珠。十六玉女。十六万岁。受于快乐。十六钱供养母故。得黄金城。三十二如意珠。三十二玉女。三十二万岁。受大快乐。以绝母发故。今得戴铁火轮。不曾堕地。有人代汝。乃可得脱。
(慈童女说:我做了什么福,造了什么罪?回答说:你在阎浮提以两钱供养母亲,所以得到琉璃城,四如意珠,四名玉女,四万岁中享受快乐。因为四钱供母,所以得玻璃城,八如意珠,八名玉女,八万岁中享受快乐。如此类推,得福增倍。但是因为你不顺母意,扯断母发,所以得到铁轮的果报。必定有人代替你,才可以解脱此苦。)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6楼2016-12-17
操作
又问言。今此狱中。颇有受罪如我比不。答言。百千无量。不可称计。闻是语已。即自思惟。我终不免。愿使一切应受苦者尽集我身。作是念已。铁轮即堕地。慈童女语狱卒言。汝道此轮。不曾有堕。今何以堕。狱卒嗔忿。即以铁叉。打童女头。寻便命终。生兜术陀天。
(慈童女又问:这狱中有和我这样受罪苦报的吗?狱卒回答:有啊,数不清呢。听了这话,慈童女案子思忖:我决对不能免除此苦报,愿一切应当受苦者的罪报都集中到我的身上,令我代受吧。刚有此念,铁轮坠地。慈童女问狱卒:你不是说此轮不会坠地,现在怎么落到地上了呢?狱卒十分生气,以铁叉重击慈童女头,把他打死了。命终后慈童女生都率陀天。)
花开心明:善哉 随喜 赞叹 感谢楼主法施 功德无量世尊这段公案真乃大乘佛法无量不可思议之功德
死亡的黑色旋律:回复花开心明: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7楼2016-12-17
操作
欲知尔时慈童女者。即我身是。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
(其实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比丘们当知,如果对于父母做了少许不善,一定得大苦报,能少作供养,获福无量。我们应当尽心奉养父母。)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8楼2016-12-17
操作
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讲到父母恩。如下: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
(我们知道对于供养有德之人的福报是很大的。这里佛列举了供养净行婆罗门,神仙,善知识等等。但是这些福报功德加起来都要比孝顺之心差的远了。)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19楼2016-12-17
操作
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世尊讲为什么受母恩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母亲从怀胎十月开始,到生产,养护,哺乳,扶爱,这些恩情对我们是最重最厚的。此恩重过山岳大地。)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20楼2016-12-17
操作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
(如果因为儿女不孝顺,造成了父母含怨念的心理,开始对我们有了恨的心理,这就是我们堕地狱的因了,或者是转生恶鬼**。而这个果报是很快的,比世间的狂风还要快。无论是佛,金刚,天仙,都不能挽回。如果能依从父母,使其快乐,那么诸天卫护,福乐无穷,这样的人就是天人的种类,或者是菩萨转世,来利益父母。 )

敢问路在何方12
第21楼2016-12-17
操作
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