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妈妈给够孩子安全感和自由
7岁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0-1岁,又是重中之重。
妈妈是孩子接触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亲密对象。因此,妈妈的每一个举动,都对孩子有着深远影响。
所以,1岁以前,妈妈作为主要的抚养人,并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当孩子用“哭”表达对你的呼唤,而你无法立刻跑到他身边,用温柔的声音回应就好了。要记住,最关键的是“回应”。不用次次立刻去抱孩子,也不必即刻满足孩子——尤其1岁以后,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他总是会被满足的,父母是可靠的,懂得自己的,爱自己的。
有了妈妈的爱,有了安全感,下一步才可谈及孩子的独立自理,否则就会出现孩子总黏住妈妈不放、缺乏内心力量的诸多问题。
另外,1岁之内宝宝吃手和咬玩具,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别总拦着。大人看到的就是脏,殊不知孩子是在探索,同时,用嘴巴咬的动作,也是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口腔面部肌肉的咬合能力等。大人若阻拦,就等于遏制了孩子学习、长大和锻炼的机会。
1岁以后,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吃饭、穿衣服了
1岁开始,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吃饭了。专门给孩子买一个吃饭用的小桌椅套餐很有必要。专用的吃饭桌椅,可以固定孩子,椅子下,可以提前铺好垫子、报纸等。孩子吃完,报纸一扔就好了,也方便。
不过,孩子刚开始自己吃饭时总会存在吃得少掉得多的可能,可能需要孩子自己吃一部分,大人喂一部分。不过,随着孩子手部动作发展得越来越好,就完全可以自己吃饭了。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只要大人不阻拦,提供这个环境就好。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吃饭,并不是简单学会一项技能而已,它是孩子生活自理的第一步,也是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另外,刷牙、洗澡等,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逐渐让宝宝爱上清洁。孩子天生喜欢玩水。给他们自由玩水的时间,不去管他。洗澡、刷牙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同时还可以编出儿歌、顺口溜等,让孩子感受到这些事情是快乐的。
平时在给这个年龄段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或者给孩子选绘本的时候,也可多留意选择那些与日常生活起居结合较为紧密的。总之,让日常必须要做的这些事情看起来有意思,孩子才更喜欢。
也可以在每天睡前,引导宝宝自己脱衣服,早上穿衣服,有纽扣的衣物,先让宝宝找到纽扣,摸住拿稳,观察纽扣是什么颜色什么材料的,引起宝宝的注意和兴趣,再教解开方法。不论宝宝用什么姿势动作,只要能成功脱下衣物即可,方式可以再慢慢学习改进。
另外还要教宝宝分辨衣物的正反面,避免选择有坚硬金属的衣物。套头式、拉链式、系带式的衣物都可以尝试。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宝宝练习,不要催促,更不要责备或辱骂。信心是宝宝的学习动力。
到2岁以后,孩子的手部力量开始发展,就可以尝试让他们自己学着穿衣服、穿鞋子了。
2岁左右开始,可以适当给孩子分配家务事儿
除了上面说的吃饭、穿衣服等需要孩子独立自主学习的事情,还需要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家务,让孩子做家务的意义并不在于他能够分担多少家务事,而在于促进孩子的手部动作发展,并且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独立自主意识。
其实,从孩子能够走稳路开始,就可以让他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儿了。比如搬小东西,收拾玩具等等。不管事大事小,只要能让他参与进去,他一定会乐此不疲。记得不要挑毛病,而是要鼓励。爸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肯定孩子的进步点,这样孩子就会“越干越起劲儿”。
2-4岁孩子适合做的家务事
2岁以内的孩子可以:把脏衣服放到洗衣篮里、把用过的纸尿裤扔到垃圾桶里、帮忙取东西、把玩过的玩具收起来……
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按颜色把袜子归类,甚至可能把袜子配对;给家里养的植物浇水;清理自己吃东西掉的渣子;收拾自己的碗碟;擦拭桌子……
4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在桌子上摆放碗筷和餐巾;收拾桌上的餐具;简单地对折叠衣服;帮忙择菜……
3岁开始,该考虑和孩子分床睡了
关于分床睡,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大部分父母都比较认同这个观点。极少部分的妈妈,孩子上初中甚至高中了,才将和孩子分床睡提上日程。
其实,3岁以后,当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好了之后,就可以考虑分床睡了。4岁以后,就可以分房睡了。如果一直坚持母子同睡,可能就会强化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感,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识、性别意识的发展。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不管是分床还是分房,其实是很自然的事情,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孩子大多都能够接受。但是如果孩子极力反对,甚至分床后哭闹、做噩梦,那就可以暂缓一下。一定要等孩子从心理上接受了才能分床。
各年龄孩子的动作技巧、认知程度和体力耐心均不相同,父母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范围而定,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父母还要多保持耐心不断地引导,也别忘了给予赞美和鼓励。在满足孩子的好奇和学习的动机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7岁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0-1岁,又是重中之重。
妈妈是孩子接触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亲密对象。因此,妈妈的每一个举动,都对孩子有着深远影响。
所以,1岁以前,妈妈作为主要的抚养人,并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当孩子用“哭”表达对你的呼唤,而你无法立刻跑到他身边,用温柔的声音回应就好了。要记住,最关键的是“回应”。不用次次立刻去抱孩子,也不必即刻满足孩子——尤其1岁以后,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他总是会被满足的,父母是可靠的,懂得自己的,爱自己的。
有了妈妈的爱,有了安全感,下一步才可谈及孩子的独立自理,否则就会出现孩子总黏住妈妈不放、缺乏内心力量的诸多问题。
另外,1岁之内宝宝吃手和咬玩具,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别总拦着。大人看到的就是脏,殊不知孩子是在探索,同时,用嘴巴咬的动作,也是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口腔面部肌肉的咬合能力等。大人若阻拦,就等于遏制了孩子学习、长大和锻炼的机会。
1岁以后,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吃饭、穿衣服了
1岁开始,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吃饭了。专门给孩子买一个吃饭用的小桌椅套餐很有必要。专用的吃饭桌椅,可以固定孩子,椅子下,可以提前铺好垫子、报纸等。孩子吃完,报纸一扔就好了,也方便。
不过,孩子刚开始自己吃饭时总会存在吃得少掉得多的可能,可能需要孩子自己吃一部分,大人喂一部分。不过,随着孩子手部动作发展得越来越好,就完全可以自己吃饭了。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只要大人不阻拦,提供这个环境就好。
对于孩子来说,自己吃饭,并不是简单学会一项技能而已,它是孩子生活自理的第一步,也是独立自主的第一步。
另外,刷牙、洗澡等,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逐渐让宝宝爱上清洁。孩子天生喜欢玩水。给他们自由玩水的时间,不去管他。洗澡、刷牙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同时还可以编出儿歌、顺口溜等,让孩子感受到这些事情是快乐的。
平时在给这个年龄段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或者给孩子选绘本的时候,也可多留意选择那些与日常生活起居结合较为紧密的。总之,让日常必须要做的这些事情看起来有意思,孩子才更喜欢。
也可以在每天睡前,引导宝宝自己脱衣服,早上穿衣服,有纽扣的衣物,先让宝宝找到纽扣,摸住拿稳,观察纽扣是什么颜色什么材料的,引起宝宝的注意和兴趣,再教解开方法。不论宝宝用什么姿势动作,只要能成功脱下衣物即可,方式可以再慢慢学习改进。
另外还要教宝宝分辨衣物的正反面,避免选择有坚硬金属的衣物。套头式、拉链式、系带式的衣物都可以尝试。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宝宝练习,不要催促,更不要责备或辱骂。信心是宝宝的学习动力。
到2岁以后,孩子的手部力量开始发展,就可以尝试让他们自己学着穿衣服、穿鞋子了。
2岁左右开始,可以适当给孩子分配家务事儿
除了上面说的吃饭、穿衣服等需要孩子独立自主学习的事情,还需要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家务,让孩子做家务的意义并不在于他能够分担多少家务事,而在于促进孩子的手部动作发展,并且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独立自主意识。
其实,从孩子能够走稳路开始,就可以让他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儿了。比如搬小东西,收拾玩具等等。不管事大事小,只要能让他参与进去,他一定会乐此不疲。记得不要挑毛病,而是要鼓励。爸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肯定孩子的进步点,这样孩子就会“越干越起劲儿”。
2-4岁孩子适合做的家务事
2岁以内的孩子可以:把脏衣服放到洗衣篮里、把用过的纸尿裤扔到垃圾桶里、帮忙取东西、把玩过的玩具收起来……
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按颜色把袜子归类,甚至可能把袜子配对;给家里养的植物浇水;清理自己吃东西掉的渣子;收拾自己的碗碟;擦拭桌子……
4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在桌子上摆放碗筷和餐巾;收拾桌上的餐具;简单地对折叠衣服;帮忙择菜……
3岁开始,该考虑和孩子分床睡了
关于分床睡,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大部分父母都比较认同这个观点。极少部分的妈妈,孩子上初中甚至高中了,才将和孩子分床睡提上日程。
其实,3岁以后,当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好了之后,就可以考虑分床睡了。4岁以后,就可以分房睡了。如果一直坚持母子同睡,可能就会强化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感,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意识、性别意识的发展。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不管是分床还是分房,其实是很自然的事情,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孩子大多都能够接受。但是如果孩子极力反对,甚至分床后哭闹、做噩梦,那就可以暂缓一下。一定要等孩子从心理上接受了才能分床。
各年龄孩子的动作技巧、认知程度和体力耐心均不相同,父母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范围而定,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父母还要多保持耐心不断地引导,也别忘了给予赞美和鼓励。在满足孩子的好奇和学习的动机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