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延庆区文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延庆于2005年起对全区范围内的长城开展调查摸底。经过历时3年的艰苦野外调查,全面摸清了长城的分布、特点以及保存状况,为后续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支持。同时,大量珍贵长城遗物的出土带来了许多意外收获。如:在大营烽火台施工中,清理出可与烽火台本体构成子母台关系的同期建筑遗址;在古长城上清理出长城分修碑;在延庆长城80—84号楼(石峡段)修缮工地出土了2块表示崇祯七年重修字样的瓦当,这是延庆长城修缮有史以来首次发现带字瓦当;在106—107楼(南天门段)修缮工地,发现了“崇祯十三年”带字瓦当残件,同时还出土了“崇祯”字样瓦当残件。
根据出土瓦当,明王朝在延庆境内的长城修建从景泰元年(1450年)至少持续到了崇祯十三年(1640年),约190年的时间,刷新了延庆有文字记载的长城修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