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1年12月8日6点,大本营陆海军部发表了令日本民众震惊万分的消息,“帝国陸海軍は本8日未明、西太平洋において米英軍と戦闘状態に入れり。”(帝国陆海军于8日黎明前在西太平洋与美英军进入战争状态)。联合舰队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已于当天凌晨三点至五点(东京时间)成功空袭了珍珠港,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到了重创。当天中午裕仁天皇的《宣战诏书》通过广播反复向日本全国民众放送,举国狂热的大日本帝国终于走上了与世界为敌的道路,“朕今对美国及英国宣战,望陆海将兵奋其全力从事作战,百官有司励精奉职,众庶各尽本分,以期亿兆一心,举全国之总力,达到征战之目的,切勿失算……皇祖皇宗之神灵在上,朕信赖尔等之忠勇,恢弘祖宗之遗业,迅速铲除东亚之祸根,确立东亚永久之和平,以期保全帝国之光荣。”

根据事先拟定的南进计划加上充分的战前准备,日军迅速席卷了大半个西太平洋,菲律宾、马来半岛、荷属东印度、关岛、婆罗洲、香港、俾斯麦群岛相继落入日军之手。可惜威风来的快去的也快,开战仅过了半年多联合舰队就在中途岛海战中遭到了惨败,盟军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
太阳旗的陨落
1942年8月,美军大举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拉开了反攻的序幕,日军在岛上苦战了6个月,弹尽粮绝的日军官兵在岛上遗尸2万余人,只剩下1.2万日军残兵侥幸逃出生天,日本陆海军遭到沉重打击,瓜岛的胜利成为美军转守为攻的转折点。

取得战略主动权的美军向日军占据的各岛发起了反攻,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攻浪潮,坐困孤岛的日军守备队一个接一个地覆灭。1943年5月29日,阿图岛守备队在板载突击之后全军覆没。11月25日,马金岛、塔拉瓦岛守备队全员玉碎。1944年2月6日,夸贾林、罗塔岛守备队也不幸步了后尘,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巴布亚岛均落入盟军之手。

【阿图岛之战300名日军残兵实施万岁突击,全部毙命在美军阵前】


【马金、塔拉瓦、夸贾林、罗塔岛守备队相继被美军全歼】
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维持日本本土与东南亚占领区的联系,同时摧毁美军在华的空军基地,日军已在中国战线发动了一号作战,50万日军将国军打的一溃千里。而太平洋战场却已危在旦夕,日军战线到处出现了崩溃的状况,美军反攻的规模和速度大大超出了日军的意料。为了争取时间,降低国力的损耗,日军大本营决定实施战略持久方针,建立绝对国防圈,收缩战线遏制美军的反攻。绝对国防圈中囊括了千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洛林群岛以及新几内亚西部、缅甸等地区,在此范围内的地区要绝对确保,以保证资源能源源不断地从东南亚运来维持日军战力和国民最低限度的生活。为此日军开始加强各要域的兵力,力图击破美军的反攻,伺机进行反击。

突如其来的敌人
开战之初塞班岛只有海军第五特别根据地队驻守,1943年随着战况不断恶化,塞班岛上的守备力量开始不断加强。海军方面投入了横须贺第一特别陆战队约900名伞兵,陆军方面派来了第一派遣队(独立混成第47旅团、独立山炮兵第三联队两个大队、野炮兵第十联队第三大队、工兵第二十五联队第三中队)、第九派遣队、高射炮第25联队主力、第31军司令部、步兵第18联队战车中队、机关炮中队、第一至第三迫击中队等部队,负责中太平洋防务的第31军军部及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也设置在塞班岛上。基于绝对国防圈的战略构想,日军决定进一步加强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三个主要岛屿塞班岛、关岛、提尼安岛的守备力量。1944年4月9日,战车第九联队(共有坦克40余辆)、独立工兵第16联队到达。4月25日预定配置到塞班岛的第43师团动员完毕,共有步兵三个联队加上通信、经理、后勤等部门共16200人(日军每个师团一般有3个步兵联队,加上配属的炮兵、后勤、通信等部队约15000人左右,每个联队约3000-4000人、每个大队约1000人左右、每个中队约300人、每个小队约80人),第一批运输船团搭载着第43师团的135、136联队以及师团司令部于5月19日顺利到达塞班岛。第二批运输船团遭到美国海军潜艇的袭击,3艘运输船全部沉没,搭载在这3艘船上的第118联队损失了2240人,只有1033人侥幸生还,其中600人被烧伤,丧失了大部分武器与器材,严重影响了战斗力。美军来攻前,塞班岛上共有陆军部队27535人、海军部队6160人,弹药一个会战份(1个会战份足够3至4个月的战斗使用,每个师团一个会战份约一万吨弹药,每支步枪300发、每挺重机枪23000发、每门野(山)炮2000发、每门100MM榴弹炮1500发、150MM榴弹炮1000发等等),军需品足够支撑两个月。
塞班岛虽然是个只有14英里长、4英里宽的小岛,但对美军而言岛上一南一北两个机场的战略价值十分重要,新开发的B29轰炸机从该岛起飞可将轰炸范围覆盖日本本土,美军准备于1944年6月占领马里亚纳诸岛,开始拟定作战计划。远征部队由美国海军第5舰队下属的第51、57、58特混舰队以及海军陆战队第2师、第3师、第4师、第1临时陆战旅,陆军第27师组成,计有各种舰船535艘,其中正规航母、轻型航母13艘,护航航母11艘,地面部队共127571人。里奇蒙德·K·特纳中将担任远征部队的总司令,地面部队由霍兰德·史密斯中将指挥,负责主攻塞班岛的是陆战2师、陆战4师,陆军第27步兵师(美军每个师约15000人,每个师有三个步兵团,每个团约4000人左右),兵力共计71034人。

【第五舰队开始集结】
6月6日美国海军第58特混舰队从马绍尔群岛马朱罗出发,与5月25日从夏威夷出发的运输船团汇合,向马里亚纳群岛驶来。6月11日7点30分,日军侦察机在关岛以东300海里与美军舰载机相遇,立刻向马里亚纳诸岛的守军发出了警报,各岛守军进入第二警戒备战状态。11点50分过后,美军大舰队出现在关岛以东170海里,很快对塞班岛、关岛、提尼安岛的机场和港口展开了猛烈空袭。
美军突然出现在马里亚纳群岛完全出乎日军的预料,美军一个师已于5月27日在比阿克岛成功登陆,因此日军大本营判断美军的主攻方向很有可能还是来自新几内亚或加洛林群岛西部,联合舰队正打算继续实施“浑”作战支援比阿克岛的守军。第31军认为美军在7月之前不可能发动登陆作战,军司令官小畑英良在雅浦岛视察,对美军的到来毫无思想准备。自以为是的日军参谋们总是认为美军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来,结果一次又一次地碰得头破血流。
虽然日军各部到达后拼命构筑工事,但因为时间仓促加上缺乏水泥、钢筋、铁丝网、木材等建筑材料,美军来攻前日军只大致完成了野战阵地,水际的障碍物并未铺设,反坦克壕也未完成,但已没有机会再完善防御了。6月13日,美军空袭达220架次,并以战列舰8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22艘包围了塞班岛和提尼安岛。7艘战列舰上的14、16英寸大炮加上11艘驱逐舰上的5英寸大炮、40毫米机关炮打出的钢铁风暴如天崩地裂一般,炮击约七小时,消耗各种炮弹165000发,整座小岛都在猛烈的炮轰下瑟瑟发抖,给塞班岛西岸附近的日军阵地和部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损伤,加拉潘市街和岛上显眼的建筑物都被美军炮火摧毁,除此之外日军还损失了150余架飞机,马里亚纳诸岛的基地航空队几乎全毁。

【新墨西哥号开始炮击】
铺天盖地的炮击终于让日军确信马里亚纳群岛才是美军的主攻目标,中太平洋方面舰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中将向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发电,“判断敌军于明日或后天在该方面有登陆企图”,联合舰队立即发出准备“阿号作战”的命令,要与美国海军一决雌雄。6月14日美军增加了舰艇,再次开始猛烈炮击,并开始在该岛唯一适宜登陆的西岸侦察扫雷,标识出登陆区,大规模登陆即将开始。
滩头血战
6月15日凌晨4点42分,特纳中将下令登陆开始。海军舰艇立刻开始向滩头阵地炮击,运输船团进入到离塞班岛西岸15000米的海域,以便让刚刚享用完一顿丰盛早餐的陆战队员们换乘LVT登陆艇。

美军的登陆计划
按照美军的计划,登陆场总长约6000码,由北至南代号分别是红一、红二、红三、绿一、绿二、绿三、蓝一、蓝二、黄一、黄二、黄三,陆战2师第6团负责进攻红滩、第8团进攻绿滩,陆战四师第23团进攻蓝滩、第25团进攻黄滩。7点15分,第一波约70艘大型登陆艇及100余艘小型登陆艇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向滩头前进。
连日的炮击并没有将日军的掩体全数摧毁,日军以伪装阵地吸引美军的炮击,巧妙设置的火力点、观察所、火炮掩体基本完好,日军以十余门150毫米榴弹炮、数十门野炮、山炮和轻重机枪向美军登陆艇和登陆点猛烈开火,离海岸只有300码的美军官兵立刻陷入了枪林弹雨之中。7点40分,第一波登陆部队登上了滩头,接着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紧随其后完成了登陆,在不到20分钟内700艘LVT型登陆艇就将8000名陆战队员送上了滩头,效率快得惊人。

【6月15日黎明时分,美军在塞班岛大举登陆】
尽管猛烈的火力给美军造成了很大伤亡,但美军开始逐渐站稳了脚跟。绝不能让美军巩固登陆点!日军的反登陆战法要求各部在敌军立足未稳之时果断地实施反击,坚决地把敌军打下海。136联队第2大队及战车第9联队第四中队不待上级下令就自行对陆战2师实施了逆袭,遭到美军猛烈的火力打击后败退,第二大队大队长安藤正博大尉战死,残余人马向塔波乔山南麓退却。河村大队(步兵第40联队第1大队)同吉村战车中队也向奥莱阿伊附近登陆的美军部队实施了果敢的攻击,虽然将美军击退至水际附近,但在美军舰炮的猛轰下,攻击再度失败,战车第四中队中队长以下几乎全员战死,仅剩三辆坦克得以后撤,河村大队大部战死。

根据事先拟定的南进计划加上充分的战前准备,日军迅速席卷了大半个西太平洋,菲律宾、马来半岛、荷属东印度、关岛、婆罗洲、香港、俾斯麦群岛相继落入日军之手。可惜威风来的快去的也快,开战仅过了半年多联合舰队就在中途岛海战中遭到了惨败,盟军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
太阳旗的陨落
1942年8月,美军大举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拉开了反攻的序幕,日军在岛上苦战了6个月,弹尽粮绝的日军官兵在岛上遗尸2万余人,只剩下1.2万日军残兵侥幸逃出生天,日本陆海军遭到沉重打击,瓜岛的胜利成为美军转守为攻的转折点。

取得战略主动权的美军向日军占据的各岛发起了反攻,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攻浪潮,坐困孤岛的日军守备队一个接一个地覆灭。1943年5月29日,阿图岛守备队在板载突击之后全军覆没。11月25日,马金岛、塔拉瓦岛守备队全员玉碎。1944年2月6日,夸贾林、罗塔岛守备队也不幸步了后尘,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巴布亚岛均落入盟军之手。

【阿图岛之战300名日军残兵实施万岁突击,全部毙命在美军阵前】


【马金、塔拉瓦、夸贾林、罗塔岛守备队相继被美军全歼】
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维持日本本土与东南亚占领区的联系,同时摧毁美军在华的空军基地,日军已在中国战线发动了一号作战,50万日军将国军打的一溃千里。而太平洋战场却已危在旦夕,日军战线到处出现了崩溃的状况,美军反攻的规模和速度大大超出了日军的意料。为了争取时间,降低国力的损耗,日军大本营决定实施战略持久方针,建立绝对国防圈,收缩战线遏制美军的反攻。绝对国防圈中囊括了千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洛林群岛以及新几内亚西部、缅甸等地区,在此范围内的地区要绝对确保,以保证资源能源源不断地从东南亚运来维持日军战力和国民最低限度的生活。为此日军开始加强各要域的兵力,力图击破美军的反攻,伺机进行反击。

突如其来的敌人
开战之初塞班岛只有海军第五特别根据地队驻守,1943年随着战况不断恶化,塞班岛上的守备力量开始不断加强。海军方面投入了横须贺第一特别陆战队约900名伞兵,陆军方面派来了第一派遣队(独立混成第47旅团、独立山炮兵第三联队两个大队、野炮兵第十联队第三大队、工兵第二十五联队第三中队)、第九派遣队、高射炮第25联队主力、第31军司令部、步兵第18联队战车中队、机关炮中队、第一至第三迫击中队等部队,负责中太平洋防务的第31军军部及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也设置在塞班岛上。基于绝对国防圈的战略构想,日军决定进一步加强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三个主要岛屿塞班岛、关岛、提尼安岛的守备力量。1944年4月9日,战车第九联队(共有坦克40余辆)、独立工兵第16联队到达。4月25日预定配置到塞班岛的第43师团动员完毕,共有步兵三个联队加上通信、经理、后勤等部门共16200人(日军每个师团一般有3个步兵联队,加上配属的炮兵、后勤、通信等部队约15000人左右,每个联队约3000-4000人、每个大队约1000人左右、每个中队约300人、每个小队约80人),第一批运输船团搭载着第43师团的135、136联队以及师团司令部于5月19日顺利到达塞班岛。第二批运输船团遭到美国海军潜艇的袭击,3艘运输船全部沉没,搭载在这3艘船上的第118联队损失了2240人,只有1033人侥幸生还,其中600人被烧伤,丧失了大部分武器与器材,严重影响了战斗力。美军来攻前,塞班岛上共有陆军部队27535人、海军部队6160人,弹药一个会战份(1个会战份足够3至4个月的战斗使用,每个师团一个会战份约一万吨弹药,每支步枪300发、每挺重机枪23000发、每门野(山)炮2000发、每门100MM榴弹炮1500发、150MM榴弹炮1000发等等),军需品足够支撑两个月。
塞班岛虽然是个只有14英里长、4英里宽的小岛,但对美军而言岛上一南一北两个机场的战略价值十分重要,新开发的B29轰炸机从该岛起飞可将轰炸范围覆盖日本本土,美军准备于1944年6月占领马里亚纳诸岛,开始拟定作战计划。远征部队由美国海军第5舰队下属的第51、57、58特混舰队以及海军陆战队第2师、第3师、第4师、第1临时陆战旅,陆军第27师组成,计有各种舰船535艘,其中正规航母、轻型航母13艘,护航航母11艘,地面部队共127571人。里奇蒙德·K·特纳中将担任远征部队的总司令,地面部队由霍兰德·史密斯中将指挥,负责主攻塞班岛的是陆战2师、陆战4师,陆军第27步兵师(美军每个师约15000人,每个师有三个步兵团,每个团约4000人左右),兵力共计71034人。

【第五舰队开始集结】
6月6日美国海军第58特混舰队从马绍尔群岛马朱罗出发,与5月25日从夏威夷出发的运输船团汇合,向马里亚纳群岛驶来。6月11日7点30分,日军侦察机在关岛以东300海里与美军舰载机相遇,立刻向马里亚纳诸岛的守军发出了警报,各岛守军进入第二警戒备战状态。11点50分过后,美军大舰队出现在关岛以东170海里,很快对塞班岛、关岛、提尼安岛的机场和港口展开了猛烈空袭。
美军突然出现在马里亚纳群岛完全出乎日军的预料,美军一个师已于5月27日在比阿克岛成功登陆,因此日军大本营判断美军的主攻方向很有可能还是来自新几内亚或加洛林群岛西部,联合舰队正打算继续实施“浑”作战支援比阿克岛的守军。第31军认为美军在7月之前不可能发动登陆作战,军司令官小畑英良在雅浦岛视察,对美军的到来毫无思想准备。自以为是的日军参谋们总是认为美军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来,结果一次又一次地碰得头破血流。
虽然日军各部到达后拼命构筑工事,但因为时间仓促加上缺乏水泥、钢筋、铁丝网、木材等建筑材料,美军来攻前日军只大致完成了野战阵地,水际的障碍物并未铺设,反坦克壕也未完成,但已没有机会再完善防御了。6月13日,美军空袭达220架次,并以战列舰8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22艘包围了塞班岛和提尼安岛。7艘战列舰上的14、16英寸大炮加上11艘驱逐舰上的5英寸大炮、40毫米机关炮打出的钢铁风暴如天崩地裂一般,炮击约七小时,消耗各种炮弹165000发,整座小岛都在猛烈的炮轰下瑟瑟发抖,给塞班岛西岸附近的日军阵地和部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损伤,加拉潘市街和岛上显眼的建筑物都被美军炮火摧毁,除此之外日军还损失了150余架飞机,马里亚纳诸岛的基地航空队几乎全毁。

【新墨西哥号开始炮击】
铺天盖地的炮击终于让日军确信马里亚纳群岛才是美军的主攻目标,中太平洋方面舰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中将向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发电,“判断敌军于明日或后天在该方面有登陆企图”,联合舰队立即发出准备“阿号作战”的命令,要与美国海军一决雌雄。6月14日美军增加了舰艇,再次开始猛烈炮击,并开始在该岛唯一适宜登陆的西岸侦察扫雷,标识出登陆区,大规模登陆即将开始。
滩头血战
6月15日凌晨4点42分,特纳中将下令登陆开始。海军舰艇立刻开始向滩头阵地炮击,运输船团进入到离塞班岛西岸15000米的海域,以便让刚刚享用完一顿丰盛早餐的陆战队员们换乘LVT登陆艇。

美军的登陆计划
按照美军的计划,登陆场总长约6000码,由北至南代号分别是红一、红二、红三、绿一、绿二、绿三、蓝一、蓝二、黄一、黄二、黄三,陆战2师第6团负责进攻红滩、第8团进攻绿滩,陆战四师第23团进攻蓝滩、第25团进攻黄滩。7点15分,第一波约70艘大型登陆艇及100余艘小型登陆艇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向滩头前进。
连日的炮击并没有将日军的掩体全数摧毁,日军以伪装阵地吸引美军的炮击,巧妙设置的火力点、观察所、火炮掩体基本完好,日军以十余门150毫米榴弹炮、数十门野炮、山炮和轻重机枪向美军登陆艇和登陆点猛烈开火,离海岸只有300码的美军官兵立刻陷入了枪林弹雨之中。7点40分,第一波登陆部队登上了滩头,接着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紧随其后完成了登陆,在不到20分钟内700艘LVT型登陆艇就将8000名陆战队员送上了滩头,效率快得惊人。

【6月15日黎明时分,美军在塞班岛大举登陆】
尽管猛烈的火力给美军造成了很大伤亡,但美军开始逐渐站稳了脚跟。绝不能让美军巩固登陆点!日军的反登陆战法要求各部在敌军立足未稳之时果断地实施反击,坚决地把敌军打下海。136联队第2大队及战车第9联队第四中队不待上级下令就自行对陆战2师实施了逆袭,遭到美军猛烈的火力打击后败退,第二大队大队长安藤正博大尉战死,残余人马向塔波乔山南麓退却。河村大队(步兵第40联队第1大队)同吉村战车中队也向奥莱阿伊附近登陆的美军部队实施了果敢的攻击,虽然将美军击退至水际附近,但在美军舰炮的猛轰下,攻击再度失败,战车第四中队中队长以下几乎全员战死,仅剩三辆坦克得以后撤,河村大队大部战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