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条件】
刘表:占领荆州全部区域
若北荆州任意区域被占领,则至少需占领其他州相同数量区域
孙策(孙权):占领扬州全部区域
占领荆州任意两个区域;占领豫州任意一个区域(二选一)
袁绍:占领冀州全部区域
控制汉室;拥有州牧牌数数量大于曹操(二选一)
曹操:占领豫州全部区域,且控制汉室,地区财赋值大于袁绍18点
(以上均为暂行测试条件)
【历史态势】

本人在这次扮演的是曹司空(尚未官拜丞相),所以将会从曹操角度来更多的描述这次作战。
此役中,袁绍与曹操的矛盾可以说是主要问题所在,袁绍相对来说占据地利,与控制区域成长条状的曹操相比,袁绍因为已经平定了公孙瓒,所以拥有大量可靠的腹地。非常便于内部的机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接近内线作战一些。
而曹操则处于各路威胁之中,四战之地,北方面对袁绍的威压,南部也有着刘表的威胁,东部则是反叛的刘备,真可以说是曹操的最大危机了。

(防线示意图)
孙策的策略相对灵活,可以通过控制长江下游水域的方式来防备可能存在的北方之敌(流窜的刘备),也可以方便部队在长江两岸快速机动。首要目的自然是控制袁术残部占据的庐江,进而以优势兵力,进军江夏。
刘表的选择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方面可以选择南下,镇压叛乱的长沙三郡(中立部队),也可以挥师北上与袁绍南北呼应,一举敲断曹操的七寸洛阳。

(可能的进攻示意图)
对袁绍势力而言,刘备的活跃非常关键,刘备在徐州支持的时间俞久,则袁绍攻下河内或是濮阳(官渡)的机会就越大。而曹操的希望则寄托于孙策可以对刘表形成足够的牵制,避免南线出现新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