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涛:所以你知道过去咱们中国古人就讲,这个话就说你这个话有没有远意,远意就是让人觉得生出很遥远、很悠远的那种意境来。
李健:其实从现在信息论就是它的信息量非常大,比如包括一个作品,比如说包括巴赫,许老师估计你很了解,巴赫这些人,他每个人听都不一样,他给你无限的空间去想象,他仅仅是给你搭一个音乐结构,每个内部装修其实是靠你的幻觉来做的。
许子东:尤其是巴赫,巴赫像数学家一样的。
李健:对。我见过。
许子东:他的东西是,他可以说是最简单,也可以说是最复杂的。
李健:有人把这个五线谱是反过来倒弹,就是反着弹,也有人把这个从最后一个往前弹都很好听,有人做过这个事情。
窦文涛:巴赫啊?
李健:巴赫。
窦文涛:那你说他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李健:我个人觉得,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应该是理性的,纯感性的艺术作品是很难经得起推敲的。
窦文涛:你的歌也是吗?
李健:都是很理性的,当然你冲动的那一瞬间,在那个层面上应该是感性的,所谓的大众叫灵感,但至于把这个灵感能够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其实是靠技术,是靠理性的思维一样《红楼梦》有那么多人物,你没有理性你自己都乱。
许子东:《红楼梦》像贾宝玉主人公,作家如果像贾宝玉这样,在那么多女孩身边吃口红的时候,写不出作品。他到老了,他什么都失去了,他才可以写出这么绚丽的作品。这个理论上最有名的就是王尔华兹(音),这个英国的一个诗人的说法,他说所谓诗是事情过去以后的这种回忆,所以后来有很多人说,写作品好像说我半夜一下子就激动了,爬下床拿起什么都写,好像灵感附体什么什么。真正的浪漫派,西方是靠的那一派的,觉得那一种是你们自己迷惑了自己,他说实际上他说感性后面的理性。
李健:其实音乐也是这样,音乐可能只有一个人可能莫札特会有点例外,他那个才华和智慧足够一口气写很多,但大部分人都是在精雕细琢。
窦文涛:你能不能用你的歌,我挺感兴趣,就是举个例子,一个歌是怎么产生的?
李健:比方说。
窦文涛:比方说你到了某个地方。
李健:《贝加尔湖畔》吧这个歌。
窦文涛:《贝加尔湖畔》。
李健:然后我是去的伊尔库次克这个城市,看的贝加尔湖畔,那贝加尔湖畔它当然很大很蓝这就不用说了。
许子东:我联想到苏武牧羊。
李健:俄罗斯大使陪我去的,他说你没有兴趣写一首?我说没问题呀,当场我就写了几句,这个歌的,就是几个乐句,然后我就录在手机里了。
窦文涛:这下方便了。
李健:对,录在手机里呢。
许子东:你写的是曲调?
李健:对,旋律。
窦文涛:你最先想的,因为我过去听一种说法啊,说在你们交响乐里边有动机这个词。
李健:动机。
窦文涛:最先是一个乐句。
李健:对,其实就是个主题动机。
窦文涛:你能学学你最先想的第一句是什么旋律?
李健:就是最开始那个,但后面怎么唱我就不知道了。
窦文涛:就是你在贝加尔湖畔。
许子东:怎么有点俄罗斯的味道。
李健:就是俄罗斯,因为我在贝加尔湖嘛,我说我可以用你们俄罗斯的音乐写一首歌,但是这个歌可能跟俄罗斯的生活没有关系,用贝加尔湖作为一个背景,所有的配器是俄罗斯式的,因为我本来就很喜欢俄罗斯那套那个音乐。然后我就把这个录下,录回来之后花了一两个月时间去,回来之后隔了能有很久的时间,我再听这段旋律,我觉得它能不能用,是不是一个好胚子,是不是可用之才,因为那时候判断是比较准确的,因为你当时一写完之后,你什么都觉得好因为你新鲜嘛。
窦文涛:对。
许子东:放一放。
李健:放一放我觉得还不错,拿了吉他就弹,然后因为写歌词也经历了两三个月。
窦文涛:你看它是这么产生的。
许子东:然后先有曲,然后自己再写词上去。
李健:然后再考虑到编曲,配器的部分。
许子东:但是以前呢都是用钢琴,你是吉他都可以。
李健:钢琴吉他都可以,有的支体是个钢琴,我也有用钢琴来写的东西。
窦文涛:换句话说作曲家基本上都会弹钢琴,是不是这样,基本上。
李健:作曲家最起码得,最起码得熟练掌握一门乐器。
窦文涛:哪怕是口琴呢,咱们先去一下广告,《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窦文涛:所以他这么说啊我就能理解了,你看中国诗经里面最讲究就是感性、心感,我觉得这个东西特别有意思,你像说我也不是什么诗人啊,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人有共同的体会,比如说你一到大自然的风光,一到一个湖畔,或者一到黄山,一到泰山,哎,你马上就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好像那些唐诗宋词涌出来,涌出来,但是你平常在城市里,你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李健:它自己实际上是一种。
窦文涛:可能是。
李健:你的视觉,包括你的嗅觉都会,还是先有物理刺激,然后产生化学反应。
李健:其实从现在信息论就是它的信息量非常大,比如包括一个作品,比如说包括巴赫,许老师估计你很了解,巴赫这些人,他每个人听都不一样,他给你无限的空间去想象,他仅仅是给你搭一个音乐结构,每个内部装修其实是靠你的幻觉来做的。
许子东:尤其是巴赫,巴赫像数学家一样的。
李健:对。我见过。
许子东:他的东西是,他可以说是最简单,也可以说是最复杂的。
李健:有人把这个五线谱是反过来倒弹,就是反着弹,也有人把这个从最后一个往前弹都很好听,有人做过这个事情。
窦文涛:巴赫啊?
李健:巴赫。
窦文涛:那你说他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李健:我个人觉得,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应该是理性的,纯感性的艺术作品是很难经得起推敲的。
窦文涛:你的歌也是吗?
李健:都是很理性的,当然你冲动的那一瞬间,在那个层面上应该是感性的,所谓的大众叫灵感,但至于把这个灵感能够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其实是靠技术,是靠理性的思维一样《红楼梦》有那么多人物,你没有理性你自己都乱。
许子东:《红楼梦》像贾宝玉主人公,作家如果像贾宝玉这样,在那么多女孩身边吃口红的时候,写不出作品。他到老了,他什么都失去了,他才可以写出这么绚丽的作品。这个理论上最有名的就是王尔华兹(音),这个英国的一个诗人的说法,他说所谓诗是事情过去以后的这种回忆,所以后来有很多人说,写作品好像说我半夜一下子就激动了,爬下床拿起什么都写,好像灵感附体什么什么。真正的浪漫派,西方是靠的那一派的,觉得那一种是你们自己迷惑了自己,他说实际上他说感性后面的理性。
李健:其实音乐也是这样,音乐可能只有一个人可能莫札特会有点例外,他那个才华和智慧足够一口气写很多,但大部分人都是在精雕细琢。
窦文涛:你能不能用你的歌,我挺感兴趣,就是举个例子,一个歌是怎么产生的?
李健:比方说。
窦文涛:比方说你到了某个地方。
李健:《贝加尔湖畔》吧这个歌。
窦文涛:《贝加尔湖畔》。
李健:然后我是去的伊尔库次克这个城市,看的贝加尔湖畔,那贝加尔湖畔它当然很大很蓝这就不用说了。
许子东:我联想到苏武牧羊。
李健:俄罗斯大使陪我去的,他说你没有兴趣写一首?我说没问题呀,当场我就写了几句,这个歌的,就是几个乐句,然后我就录在手机里了。
窦文涛:这下方便了。
李健:对,录在手机里呢。
许子东:你写的是曲调?
李健:对,旋律。
窦文涛:你最先想的,因为我过去听一种说法啊,说在你们交响乐里边有动机这个词。
李健:动机。
窦文涛:最先是一个乐句。
李健:对,其实就是个主题动机。
窦文涛:你能学学你最先想的第一句是什么旋律?
李健:就是最开始那个,但后面怎么唱我就不知道了。
窦文涛:就是你在贝加尔湖畔。
许子东:怎么有点俄罗斯的味道。
李健:就是俄罗斯,因为我在贝加尔湖嘛,我说我可以用你们俄罗斯的音乐写一首歌,但是这个歌可能跟俄罗斯的生活没有关系,用贝加尔湖作为一个背景,所有的配器是俄罗斯式的,因为我本来就很喜欢俄罗斯那套那个音乐。然后我就把这个录下,录回来之后花了一两个月时间去,回来之后隔了能有很久的时间,我再听这段旋律,我觉得它能不能用,是不是一个好胚子,是不是可用之才,因为那时候判断是比较准确的,因为你当时一写完之后,你什么都觉得好因为你新鲜嘛。
窦文涛:对。
许子东:放一放。
李健:放一放我觉得还不错,拿了吉他就弹,然后因为写歌词也经历了两三个月。
窦文涛:你看它是这么产生的。
许子东:然后先有曲,然后自己再写词上去。
李健:然后再考虑到编曲,配器的部分。
许子东:但是以前呢都是用钢琴,你是吉他都可以。
李健:钢琴吉他都可以,有的支体是个钢琴,我也有用钢琴来写的东西。
窦文涛:换句话说作曲家基本上都会弹钢琴,是不是这样,基本上。
李健:作曲家最起码得,最起码得熟练掌握一门乐器。
窦文涛:哪怕是口琴呢,咱们先去一下广告,《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窦文涛:所以他这么说啊我就能理解了,你看中国诗经里面最讲究就是感性、心感,我觉得这个东西特别有意思,你像说我也不是什么诗人啊,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人有共同的体会,比如说你一到大自然的风光,一到一个湖畔,或者一到黄山,一到泰山,哎,你马上就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好像那些唐诗宋词涌出来,涌出来,但是你平常在城市里,你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李健:它自己实际上是一种。
窦文涛:可能是。
李健:你的视觉,包括你的嗅觉都会,还是先有物理刺激,然后产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