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498,147贴子:4,207,199

关于明代欧式前装滑膛炮数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收集了一些明代万历到永历年的红夷大炮产量的资料。(并非吹捧,单纯的资料集)
北京掖门保存的明清炮群中的一门明朝两广总督王尊德在崇祯二年铸造的红夷炮,重两千斤,内口径14厘米,炮长258厘米,火炮倍径18,是一门典型的加农炮。
王尊德共造300门,解押到北方的共有175门。
图6:《崇祯长编》卷三十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2-15 13:38回复
    两广总督张镜心铸造的三百门红夷炮。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2-15 13:41
    收起回复
      明代崇祯三年福建巡抚熊文灿将铸造的120门红夷二号炮解押北京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 〔戊辰〕,福建巡抚熊文灿报援兵二千、火炮一百二十具,令掌印都司蔡时春于正月十五日督领入卫。帝以文灿选兵解炮 ,嘉其急公;且谓福省正在御寇,命加意绸缪,勿致单虚滋患。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2-15 13:43
      收起回复
        南明海澄守将黄梧投降清朝时,城内存有三百门红夷炮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2-15 13:47
        回复
          郑芝龙在明朝灭亡前(1644年)在澳门铸造(购买)了150门二十四磅炮。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2-15 13:49
          回复
            孔有德吴桥兵变后攻取登州缴获的明军火炮。其中西洋炮300门,红夷大炮20门
            《崇祯长编》
            孔有德等陷登州大城次早遂陷水城總兵官張可大鄉紳原任開封推官張瑤俱死之時張燾部兵降賊者詐稱自敵營逃歸晨叩城求入城中士民不可廵撫孫元化許之於是賊淂混入與中軍耿仲明都司陳光福等謀內應初夜舉火有德等遂從東門殺入元化方在城上引刀自刎不殊賊擁之而去登州道宋光蘭監軍道王徵暨郡縣官皆為賊擄可大自縊於水城楼瑤罵賊遇害妻子皆赴井死城中舊兵六千人援兵千人馬三千匹餉銀十萬紅彛大砲二十餘具西洋砲三百具其他火器甲仗不可勝數及城中金帛子女皆為賊有凡遼人在城者悉授以兵共屠登民甚慘賊遂部署營伍偽授官爵鑄都元帥印推李九成居其位有德自為之副稱耿仲明為都督用廵撫関防檄取州縣餉銀以萬金犒島兵誘令同反旅順營守備陳有時攘臂而起殺周衞二將率眾七八千渡海附之廣鹿島副將毛承祿文龍義子之首也亦率其眾入登從賊與有時並稱總兵二人既同逆賊勢益張。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2-15 13:52
            收起回复
              居庸关长城上的明代西洋炮,该种火炮炮尾带有瞄准装置。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2-15 13:55
              收起回复
                德胜门箭楼的明代西洋炮和长城博物馆明代西洋炮。该种火炮的制造方式为内部熟铁锻造,外部浇筑生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2-15 14:04
                收起回复
                  崇祯六年宣府各堡所补充的137门西洋炮。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2-15 14:07
                  回复
                    万历四十八年,广东阳江县打捞的36门红夷大炮。此后海康县和阳江县通过打捞沉船火炮,获得了大量的欧式前装滑膛炮,到天启元年两县已拥有红夷炮四十门多门。
                    天启二年,两广总督胡应台押解二十二门打捞的英国火炮回京。
                    目前还留有两门当年的实物。炮身铸有盾形徽章和后加的刻款:“天启二年总督两广军门胡 题解红夷铁铳二十二门第六门”,“第十四门”。徽章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炮徽。
                    邓士亮所提及的追赶澳夷船的红夷船,黄一农先生考证,应是当时东印度公司的的武装商船独角兽号(Unicorn)。
                    独角兽号失事一事,在华的葡荷等国档案中都有记录,文德泉在《17世纪的澳门中》所录葡文档案记载:“1620年,一艘驶往日本的英国船Unicom在广东沿海失事沉没。船上的木匠Richard Frobisher,其妻Joana和两个孩子、一个名叫Judith的女佣幸免于难”
                    荷兰文档案《东印度公司事务报告》1622年1月21日库恩报告中也载此事:“在中国沿海搁浅的英国海船Unicom上的大炮均被中国人卸下运至广州”
                    成书于1663年的《耶稣会史》中也记述:“钦使因不久以前,某英船为飓风飘流至中国东岸,舟至破坏,舟上所有巨炮三十尊,遂为中国所获,故要求聘前优良炮手十人”
                    《耶稣会史》的作者巴笃里所说的钦使是指1620年10月赴澳购炮使臣,表明了明朝的红夷炮除了仿制和打捞在华欧洲沉船外,还有一条途径,就是通过在华的传教士和澳门的葡方购买火炮和招募工匠炮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2-15 14:14
                    回复
                      河道总督张国维为了缓解北方西式火炮匮乏的困境,于崇祯十三年在山东铸造了一批红夷大炮,以应军需。 张国维除了仿制火炮外,还制造了一批望远镜,分发给炮兵当做观测工具。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2-15 14:18
                      收起回复
                        根据《明清史料》澎湖善后事宜记载,明朝在天启二年仿制过数十门红夷炮作为海防炮,下面的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明代红夷炮,为天启四年铸造,实物炮长313厘米,内口径13.5厘米,炮重3100千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12-15 14:27
                        回复(3)
                          吕宋大炮同属于西式前装滑膛炮,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已经铸了1门。其后又铸造了29门。由于铸造水平不够高,该型火炮多炸膛。
                          相关资料:
                          “ 在歲癸卯,西洋人僅四百計耳,以用火炮,致我閩漳泉販夫賈 子被殲於呂宋者四萬。今西洋人潛住粵澳;實繁有徒,閩人尚多傳得其法。 戎政尚書黃克纘業捐多金,購閩人之善造者十數人輩至京,同泰甯侯造炮 於京營,已造成大炮一位,銅重三千斤”
                          余为戎政兵部尚书,值建贼攻辽阳,京师大震,余命兄孙调焕募同安善铸吕宋炮者十四人,携之入京。铸三十门而上疏解并解其六于辽,令调焕为守备,将南京所携工用炮者三十人与之偕。内一炮重三千斤,为参将李秉诚取守奉集堡。
                          目前唯一的一门实物保存在英国皇家火炮博物馆,为鸦战期间英军缴获之物。
                          该炮由福建布政司中左所的同安工匠于大明万历庚申年即四十八年铸成敕封歼虏大将军炮。
                          尺寸数据:
                          重1700余斤,炮管239CM,炮腹94CM,炮尾28.5CM,口径13.5CM,倍径18,属于加农炮。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12-15 14:35
                          收起回复
                            《明熹宗实录》记载。天启六年(1623年),京师发送头号发熕炮2门,二号发熕炮9门,调拨山海关。七月二日天启七年(1627年)二月,又调拨头号发熕3门,二号发熕炮6门发往皮岛。
                            长城博物馆现存一门崇祯元年铜裹铁发熕。
                            炮身上有阴刻铭文:“崇祯戊辰年兵仗局鑄造 捷勝飛空滅虜安邉發熉神砲 頭號鉄裹銅發熉砲一位用薬二斤宁少勿多 打五 六木榔头不等 木马 一箇 二斤重鉛子一筒或再添一斤鉛子亦可 ”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12-15 1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