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上书包上学了,这标志着孩子的人生新阶段的开始。但到了八、九岁,上了二三年级以后,本来听话的孩子,忽然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了,跟家长说话也喜欢顶撞,这是怎么了?关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个一般家长都知道;可是孩子才八、九岁,怎么会有这么明显的逆反心理出现呢?其实有一个前提家长们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育过程以及孩子对家长的态度是和孩子的自我认知过程相关的。在幼年时期,孩子对外界和对自身的了解都很少,思考能力也很低,就很容易表现为对父母言听计从。随着身体和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八、九岁后孩子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孩子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就渴望对事情自己做出决定。如果这时家长对孩子的这种心理不了解,不能及时调整与孩子相处、沟通的方式,就很容易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孩子不听话、爱惹事、容易发脾气、爱顶撞家长等大人不喜欢的行为,就是俗话所说的“八九岁的孩子,人嫌狗不待见”。但孩子的这种心理和行为,如果用生硬的方法去训斥和纠正,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造成阴影。与这一时期的孩子进行沟通和教育,清大学习吧研究学生心理的兰老师给家长提供了几个技巧,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
1. 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和态度。与孩子沟通,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命令式,应该充分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多考虑孩子的感受,用平等的语气,就事论事,少用指责,尤其不能把同样的话反复重复造成孩子厌烦和情绪对立。家长的唠叨和揭短的行为、话语是最容易激起孩子逆反心理的,这样做的后果也是和家长教育孩子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2. 对孩子错误行为的处理。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视情况和错误的严重程度可以采用暂不处理、提醒错误并讨论、严肃指出错误并说明严重后果、坚决禁止再犯类似错误并给予适当惩罚等方式。有些孩子犯的小错误,其实目的只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这种情况下严厉批评显然不合适,应转换孩子在这件事情上的注意力,在孩子情绪平静适合沟通时再简单指出,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当孩子真的犯了严重错误并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时候,家长也不可一味姑息,而应当严肃指出错误的严重性,让孩子汲取教训并保证以后不再犯,也可采用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适度的惩罚。
3. 家长教育孩子,态度要一致。就父母双方而言,在教育孩子时,态度要一致。不能一方批评孩子而另一方袒护,要在双方沟通后采用适当的一致的教育形式。如果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一致,孩子很容易察觉并利用父母之间的态度差异寻找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这样的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容易让父母之间产生矛盾。所以,父母双方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对教育好孩子很重要。
1. 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和态度。与孩子沟通,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命令式,应该充分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多考虑孩子的感受,用平等的语气,就事论事,少用指责,尤其不能把同样的话反复重复造成孩子厌烦和情绪对立。家长的唠叨和揭短的行为、话语是最容易激起孩子逆反心理的,这样做的后果也是和家长教育孩子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2. 对孩子错误行为的处理。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视情况和错误的严重程度可以采用暂不处理、提醒错误并讨论、严肃指出错误并说明严重后果、坚决禁止再犯类似错误并给予适当惩罚等方式。有些孩子犯的小错误,其实目的只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这种情况下严厉批评显然不合适,应转换孩子在这件事情上的注意力,在孩子情绪平静适合沟通时再简单指出,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当孩子真的犯了严重错误并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时候,家长也不可一味姑息,而应当严肃指出错误的严重性,让孩子汲取教训并保证以后不再犯,也可采用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适度的惩罚。
3. 家长教育孩子,态度要一致。就父母双方而言,在教育孩子时,态度要一致。不能一方批评孩子而另一方袒护,要在双方沟通后采用适当的一致的教育形式。如果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一致,孩子很容易察觉并利用父母之间的态度差异寻找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这样的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容易让父母之间产生矛盾。所以,父母双方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对教育好孩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