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文化吧 关注:2,954贴子:119,771
  • 73回复贴,共1

对托尔斯泰有一个大大的疑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几天刚阅读了托尔斯的《安娜卡列宁娜》。因为才刚完成了阅读,好多东西还没有时间沉淀,所以问题也不是很多。但只有一个问题,非常困扰我,查遍了网络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解答。无奈之下,只好到处分享一下这个疑问,希望能从大家的分析中得到些许的灵感。


1楼2019-04-12 23:32回复
    众所周知,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宁娜》的时间段为1874年-1877年间。这个时间正是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1861年)后的十来年间。在《安娜》一书中,托尔斯泰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列文对俄国农民和农业的出路的思考。这说明,作为作者,托尔斯泰对于大环境/大背景是具有惊人的敏感度的。还有一个例子也说明托尔斯泰是对当时环境有观察力的人 - 当时俄国贵族,由于崇拜法国英国的影响,经常在聊天说话间也会使用法语或英语,家庭教师也经常聘用英国人或法国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比如《地下室手记》中对于英法对俄国的影响力也有很明显的描写)。


    2楼2019-04-12 23:47
    回复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说,一个作家的基本要求之一便是要对他生活的时代有所观察和反思(在安娜一书中,对俄国贵族喜欢说法语,英语算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观察;列文对俄国农民和农业出路的思考是一种反思),那么,为什么托尔斯看不到统治阶级的不合理和残忍的一面?


      3楼2019-04-12 23:58
      回复
        在安娜一书中,几乎所有比较重要的人物都是俄国的贵族(除了非常落败的列文的哥哥及其情妇之外),而这些贵族中,根本没有一个坏人。我知道用坏人好人这种说法似乎有点孩子气,我的意思是,这书里没有反面人物。这本书的贵族,没有贪婪的,没有残忍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对家庭不负责任,或者好吃懒做,或者没有才干却能通过关系成为高官,或者是拖欠欠款不还钱等等。托尔斯泰在描写这些所谓的缺点的时候,也是漫不经心的。相反,这书的贵族大多是品格高贵,羞耻感及自尊心极强,对周围人动不动就充满同情心。


        4楼2019-04-13 00:18
        收起回复
          我不知道纠结这一点是不是有点偏了?但是,在那样的社会中,怎么会没有贪婪的、因为自己的阶级优势而中饱私囊或者欺压下层阶级的贵族?
          当时俄国社会的一些基本状况是这样的:
          在1861年农奴制的废除之前,俄国还是农奴制的国家。农奴不仅没有人身自由,连生存权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废除农奴制以后,很多残留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贵族随意处置农民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以前读《巨人的陨落》一书的时候,里面就有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农民的牛吃了闲置的贵族拥有的草地,结果被判以绞刑的事情。
          在那样权力分布不均的社会,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榨绝对不是可以睁一眼闭一眼的小事。一个稍微有点观察力或者反思性的作者都不应该忽视的呀?为什么托尔斯泰对这方面的事情只字不提?是他对自己的阶级有盲点,看不到自己阶级的问题?还是不敢提起?还是有别的我不知道的原因?
          望解疑


          5楼2019-04-13 00:38
          收起回复
            @notohp_rehtonA 请教你一个问题


            6楼2019-04-13 00:39
            收起回复
              列夫托尔斯泰的阶级立场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4-13 13:47
              回复
                列夫托尔斯泰早期是站在贵族阶级立场的,主张贵族阶级和农奴阶级的调和。那个时期的他对自己的贵族生活还是非常依恋的。到了晚年,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重大变化,彻底站在了宗法制农奴的立场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4-13 13:56
                收起回复
                  我爱惜羽毛,不愿意跟某些人来往,虽然嘴上没有说出来过,但是你我应该心知肚明的。这次删了留言,等于再次阐明我的立场。请不要再回复我的贴子了。


                  11楼2019-04-13 21:48
                  回复
                    期待高手解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4-14 09:34
                    收起回复
                      而且这个原型很有可能就是她自己本人(Elena就是从这个原型里出来的),难怪至今要匿名。这个人物原型是一个从没有文化和地位家庭出身的女孩,和母亲与女儿关系甚为复杂(这绝对不是一个称赞母亲角色的人),她一生都在engage in a process of self-erasure, “re-educating my voice, my gestures, my way of dressing and walking, as if I were competing for the prize of best disguise, the mask worn so well that it was almost a face.”
                      不谈其他的元素,但是她的这种人物我倒是非常能够relate,可能跟我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有关系吧。所以也是一本又一本的读了下去。我觉得她的书不算上乘,但是除了人物能够有点共鸣,翻译过来的英语带有一股很有距离,很冷清的口气,倒是我非常喜欢的。
                      然后我试着开始读百年孤独,看了第一章以后,后来转去看千禧年系列(龙纹身女孩)那个系列去了,现在还在看呢。我总是这样的,计划是读那种严肃的作品,但是一两本严肃作品之后,我就去看thriller了


                      19楼2019-05-09 00:49
                      收起回复
                        1967年,小说面临困境,或者说,看似如此。两篇影响巨大的论文发表在美国期刊上预告了小说的劫数和萧条。法国评论家和哲学家罗兰·巴特在《阿斯彭》杂志上发表了《作者已死》一文。文章中,巴特把解释权,或者说,将意义和符号挂钩的责任,全部给了读者。而作者被他戏称为“打字机”,充其量不过是将文化积淀注入文本之中的水管。巴特否定作者拥有类似于神的权威,而在此前对文学创作的理解里,作者是拥有这一特权的。巴特这么做,不仅仅是淘气。不过他主要支持的,还是积极而有创造性的阅读,这一点,我们有机会在整本书中加以讨论。也许更危言耸听的,是美国小说家约翰·巴斯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文学的枯竭》,读上去好像他在讲小说就要完蛋了。其实他主张的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小说”已经剧终,题目中的“枯竭”指的是小说的潜力被耗尽了。他认为小说必须找到新的可能,以重新焕发活力......
                        巴斯似乎不知道,援军正在路上。这一年,一位哥伦比亚作家的小说即将出版,还有一位英国作家正在创作另一部小说,它们将提供走出表面上的绝境的道路。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正在写《法国中尉的女人》,这可能是第一部严肃探讨小说理论变迁的主流商业小说。第十三章开头,作者说,他的伪历史小说不可能是一部传统的维多利亚式小说,因为尽管表面如此,但毕竟“我生活在一个罗伯·格里耶和罗兰·巴特的时代”。小说用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物和背景戏弄读者的同时,还提醒他们:这是一部在20世纪虚构出来的小说,它沿袭维多利亚小说的写法有自己的用意。这种文学的“游戏手法”无损于小说的销售,这本书是1969年美国最畅销的小说。毫无疑问,那部哥伦比亚小说正是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三年后有了英译本。它提供的解决方案不是一种“元小说”[元小说又称超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创作过程的小说。传统小说往往关心的是作品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更关心作者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小说中往往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喜欢坦白作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更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相关过程。这种叙述就是“元叙述”,而具有元叙述因素的小说就是元小说。]的游戏,而是日常琐事中寓言色彩的狂野爆发,这就是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这些作家和作品改变了一切,以至于1979年,巴斯又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学的复原》的文章,他承认,过去十来年发生的改变远超他的想象,可能,仅仅只是可能,小说的确还有前途。他特别提到马尔克斯和卡尔维诺对复兴小说形式所做的贡献。那么,他们“改变了一切”,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其他人都开始复制他们做过的事情?不,即便是马尔克斯他们也没有重复自己。《百年孤独》只此一本,甚至马尔克斯本人也写不出第二本。但这些小说展示了小说形式的潜能,此前,这些形式从未被尝试过;作家对小说做的这些事情,非常新颖有趣,足以让读者欲罢不能。


                        20楼2019-05-09 08:14
                        回复
                          @notohp_rehtonA 接着前面提到过的“怎么才算是好作家”的话题继续一下。其实,参考上一段福斯特的话,其实小说(跟世界上其他东西都一样),总是在演变和成长的。所以,是不是就可以说,评价好作家的标准其实也是一直在变化中?但是,基于我这人喜欢贴标签的习惯,我还是自己总结了几点好作家的特点(不做详细说明,因为说不清楚):
                          一,思想特别超前的 (曹雪芹算不算?易卜生算不算?莫里哀算不算?你觉得谁算在这里类别里?)
                          二,颠覆了创作手法的 (海明威?卡夫卡?)
                          三,开创了一个流派的(上面说的马尔克斯,普鲁斯特?马克吐温的南方文学?)
                          四,对语言的贡献(我们昨天说的普希金和莎士比亚,还有谁?)
                          五,对社会有深度解剖的(雨果的悲惨世界 ?- 这个我听说的,自己完全不了解的 )
                          六,能够捕捉时代特质的 (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二战以后的那些诸多作品?)
                          七,知识特别渊博的 ,什么都能深度讨论的(乔伊斯?)
                          八,特别有想象力的 (dystopia的那些作品?)
                          九,特别擅长写human condition的?
                          算了,我就在这里打住好了,越写我越迷糊,当然我的小学生水平也就暴露的越多。I can't continue because my ego is hurting What's your view on this topic?


                          21楼2019-05-09 08:35
                          回复
                            回答21楼(复制过来的)
                            评价好作家的标准肯定不是唯一的,但不是说一直在变化,但是对作家和作品的评价一直是一个伴随时间去粗取精不断沉淀的过程,所以,比如巴赫也是在多少年后又被门德尔松发掘才大放光芒,但可以肯定的是,沉淀时间越久的经典作品和作家,他们肯定是经受住了最严格的评审官——时间的考验,所以读书中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厚古薄今,这些读者肯定欣赏到了过去时代中留下来的文学财富。现当代作品,很难说我们能有一条洞见未来的标准,因为我们有限的生命里的认知也是有限的,面对未来大片的未知空间,我们依据有限的知识体系做出的判断标准也许在未来就被时间淘汰了,这是标准会变化的客观事实。但,读者对于作品及作家判断力首先还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也就是要去大量地阅读,而后去比较,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古往今来的作家作品很多,比较要避免关公战秦琼,还要避免精确比较(就是能比较出60分与80分作品之间的差距就是成功合理的,但是比较80分与85分之间的作品质量差异就会走向偏执了,因为文学不是科学)。
                            至于你后面提到的几个问题,太复杂了,而且是和文学流派混在一起,估计真要去请教专家的。优秀作家作品,文学语言,创作手法,思想性,社会伦理探讨等等都是因素,但不是绝对的,拿思想性来说,写出【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和【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作家可能是同样优秀的,但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一种是尼采式的,一种是叔本华式的,这个时候比较思想性这个就会显得复杂了。思想性其实是启发读者独立思考的,而不是指向具体的某种思想,上面提到的评价文学的其他因素也是这个道理。


                            22楼2019-05-12 10: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