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25,423贴子:3,431,131
  • 70回复贴,共1

巴黎和约——美军的光荣撤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正文如下:


1楼2019-04-19 16:52回复
    与其说光荣撤退,还不如说是光荣胜利······
    从这也看出,美帝从一开始就没想要打赢越战。


    4楼2019-04-19 16:57
    回复
      出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4-19 16:58
      收起回复
        冒出个水门事件,美国内部乱成一锅粥,对干涉外部失去了兴趣,北越看着有门,就撕毁协定,大举进攻南越


        7楼2019-04-19 17:31
        收起回复
          根据1907年海牙公约,交战国在战争结束后,布施水雷的国家有责任进行水雷扫雷。
          根据这个公约,美国海军实施了对越南沿海和内河的美国水雷的扫雷行动。
          美国的雷区,注意沿海和内陆雷区:


          8楼2019-04-19 17:31
          回复
            米帝的扫雷行动命名为年底大扫除行动(Operation End Sweep)
            RH-53A : 美国海军的反水雷型直升机:

            美军直升机使用马克-105拖曳扫雷器引爆水雷:


            10楼2019-04-19 18:04
            回复
              看了凤凰网一篇神文:鲜为人知:越战中国海军扫雷效率令美军自愧不如
              再来看此帖,·······


              11楼2019-04-19 19:57
              收起回复
                重复楼上的一句话
                再光荣的撤退 那也是撤退
                更别提 这撤退光不光荣 不是某些人说的那么漂亮了


                IP属地:浙江12楼2019-04-19 20:02
                回复
                  文笔虽佳


                  IP属地:上海14楼2019-04-19 21:36
                  回复
                    越战是美国大失败,这点战后的美国朝野也无人否认,而且至今越战都被作为一个典型的负面案例来告诫政府和军队。至于和约不过是美国寻求最大限度保留面子而已,说的直接些就是别美国前脚走,西贡政权就后脚就玩完,尽管这种结果是意料中必定的结果,但如果从美国撤出到南越被灭中间能隔上几年,美国就能自慰了。


                    IP属地:上海15楼2019-04-20 09:04
                    收起回复
                      尼克松最初是期盼能在选举之前能达成一份与北越的和平协议,如此将大大有利于自己的选情。
                      但是狡猾的越共刻意拖延,谋求在谈判桌上压榨更多的好处,结果尼克松怒了于是才加强了对北越的空袭和封锁。实际北越根本不怕,因为越共很清楚,尽管空袭和封锁加强了,但是美国的地面部队是逐渐撤出,所以美国的意志实际是在衰减,另外尼克松这么做付出的代价也不小,美国国会由此开始谋求出台法案限制总统发动战争。
                      至于最后越共重返谈判桌的真实原因有二:一个是基辛格做通了苏联和中国的工作,利用中苏向河内政权施加压力。二是越共担心发酵中的水门事件会对美国的政策发生转变,出现不预期的变数别把煮熟的鸭子又飞了。于是基辛格和黎德寿秘密达成了协定,双方各退一步。美国接受把军事和政治整合在一个框架里,越共则不再坚持以阮文绍的下台为先决条件,相对美军明确具体的全面撤军,北越军队的动向则根本没有做出规定,显然美国做出了实质性的让步。最终的和平协议被痛斥为莫名其妙和不可行,不过对尼克松政府而言,总算可以宣称战争结束了。虽然美国从越南是灰头土脸的铩羽而归,但是基辛格也撂下了一句话,你们CP也不是铁板一块,后来的发展也确如其所言。


                      IP属地:上海16楼2019-04-20 11:13
                      回复
                        南北越不统一,对中美都有利。


                        IP属地:湖北17楼2019-04-20 11: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