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吧 关注:244,578贴子:1,310,251

用现代数学知识解释“大六壬”的易学原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说明。
几个月前,吧主奥妙兄感叹至今无人用现代数学知识来解释大六壬。我对他的这个想法产生了兴趣,因此就专门化了几个月时间来处理这个问题。目前,我认为这个问题已经可以解释得明白,从今天开始以连载网贴来说明之。今天第一贴。


1楼2019-05-11 21:55回复
    文章的大纲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用常见的现代数学公式还原“大六壬”的图式。
    也就是用几个几何公式做出一组图象,这图象中的坐标值可以用来正确表述大六壬中的天地盘、四课等等内容。
    第二部分:
    用一种比较古老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来解释一下大六壬盘式运转的原理。


    2楼2019-05-11 22:03
    回复
      第一部分:
      第一小节:天地盘的现代数学表示法。
      在考查了众多现代数学公式之后,我采用标准双曲线公式来描述天地盘。
      标准双曲线有两个焦点,一个焦点表示“月建”,另一个焦点表示“月将”。
      双曲线图象上的某一点的坐标值对(x , y)则表达我们想求测的“运气”,这样的话,以前人们认为很玄的运气就可以用直观的图象显示出来。


      3楼2019-05-11 22:17
      回复

        百度一张水平标准双线样图。


        4楼2019-05-11 22:28
        回复
          上图中焦点F1可表示“月建”,焦点F2可表示“月将”。双曲线上的点M,它代表运势曲线上的某一点,它的坐标值代表它在曲线上的具体位置,其位置在Y方向上越是靠近x轴时(即Y值趋向零,曲线越是弯曲时)运势对求测人的作用力越大;反之,Y值越大时,运势对人的作用力越小。


          5楼2019-05-11 22:40
          回复
            下图是焦点在X轴上的标准双曲线公式。

            对此公式作一下解释。x, y 即是前第四楼所讲的M点的坐标值。a , b 是两个常数,每一对确定的(a, b)常数值可以画出一种特定的双曲线图形。在大六壬中,(a, b)常数值一共有十二对。a 值永远是12。b 值称为“月将常数”,共有12种变化,这样就可以画出12张双曲线图形。与这12张双曲线图形相对应的就是“大六壬天地盘”中的十二张天盘。


            6楼2019-05-11 23:05
            回复
              这个问题我在几个微信六壬群里提过 但基本没有人愿意用数学去尝试 不知为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11 23:12
              收起回复
                易乃一公式,不过得会用,看你如何验算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5-12 01:27
                回复
                  上面10楼的gif动画显示出两个圆的动态相交的状态是可以使用双曲线公式描述出来的。既然双曲线公式在动静两方面都可以显示两圆的交合,那么它在数学表达上就已经符合了“易学要有阴阳”的最低要求。不论这双曲线的图形有多简单,它都已经可以作为一个起点来描述易理。


                  11楼2019-05-12 11:57
                  收起回复
                    “双曲线图形能够展示出易理”---对这一点的理解是重中之重。我们不能凭空想一下就认为某种几何图形可以描述某种术数。双曲线图形其实并不能完全地描述易理,但从10楼动画可以看出,它在描述两圆相交时的曲线是十分流畅细致的;这是一种暗示,在天地交的开始一段时间里,双曲线图形展示了“交”的规律,我们可以只取这一段来研究,之后变化比较平缓的图形就放弃不用了。这一段描述,就显示了“占卜”可以存在于双曲线图形上的哪一个部分。


                    12楼2019-05-12 12:15
                    回复
                      从史料上的记录显示,大六壬在预测中对于中短期的预测有过很多神奇的课例。从这些例子可以推想,古人也知道大六壬天地盘所产生的数据在某一段是最清晰最有效的;他们把这一段用好用精就可以了。又因大六壬是占法,那么,随着时间的不同,图形随时转变是必须的,因此,预测人永远都是处在只分析天地交那一瞬间的状态中。而我们现代人想要使用双曲线图形来展示大六壬的数据之时,也遵守这个“时占”的规则就能让双曲线图形的交变部分随着壬式盘一同变化。


                      13楼2019-05-12 12:31
                      回复
                        总结一下,第六楼的公式显示了双曲线图形在占卜中的可计算性,第十楼的动画显示了双曲线图形在描述易理时的可变化性、可适应性(即双曲线图可以适应古代天地交变理论)。


                        14楼2019-05-12 12:46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5-12 15:57
                          回复
                            回复:事无咎即好死
                            这个问题我在几个微信六壬群里提过 但基本没有人愿意用数学去尝试 不知为何
                            -------------------------------------------------
                            你的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水平。我只能大概地回答一下。到今天为止,现代数学的自身素质还只是停留在“科学技术”这个层次。现代数学还不能够为哲学服务,在近现代,如果没有哲学家的参与,现代数学连自身的几次危机都解决不了。中国古代术数大多是在一种非常严格的哲学规范下设计出来的,因此,想要只依靠现代数学的数学技巧去重现中国古代术数那是注定要失败的,根本没可能做出来。
                            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给易友们提供一个案例,让大家试着去重新诠释一下现代数学中的公式定理,这样才能提升现代数学公式的层次,才能让现代数学公式拥有表达哲理的能力。如果你有耐心坚持到我把这篇文章写完,你就会发现,双曲线公式的样子“式子”没有变,但它的内核已经变了,它还是它,但它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层次的它了。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长子,只有合格的长子才会有意愿去继承、去发展人类文明。不愿当长子的,有他随意去玩耍的自由,不能强求的。


                            16楼2019-05-13 20:47
                            收起回复
                              第一部分:
                              第三节:双曲线图形应该如何来表达天干寄宫。
                              前两节已经大致从数学计算、图形展示的角度推测了双曲线图形表达易理时,它有合格的可能性。那么,双曲线图形能不能表达十天干寄宫就成了我们接下来的关键问题。
                              首先,易理是一种古时就有的道理。我们先看易理出现之时,中国的古人会不会用双曲线,如果古时的人们会用双曲线图形或有与之相关的事物,那么双曲线图形它也是一种自然之物。中国考古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器,我们可以从出土文物中看到,古人已经拥有了生产带有“双曲线图形”特征的物品。
                              如下图:

                              还有更复杂一点的。


                              17楼2019-05-13 2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