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些人提出了“美国如果禁运商飞C919就会完蛋”的看法,依我看来,有一点多虑了。
首先,中美贸易战是否会发展到那个地步有待讨论。虽然很多人以华为为例论证美国可能会禁运一些关键设备,但迄今为止没有迹象证明美国会在航电系统上禁运。即使真的这么打算,也要看供应商的主意:GE、霍尼韦尔在中国的利益还是有不少的,要是禁运他们如果不说反对,至少还是会抗议一下的。再说了,特朗普诡异多变,他可以把方向变得很敌对,怎么不能缓和一下关系呢?
也许会有人说,那美国政府铁了心要整死中国航空工业咋办?别忘了,飞控系统虽然难搞,但也不至于被霍尼韦尔一家独占,在国际上寻找替代品是值得一试的。再说了,国内也并非完全没有经验、技术,如果非得自己搞,也有能力试一试(尤其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
我看到了一些吧友对长江发动机研发进度慢的不满。航发不是小黄书,是要好久才能搞出来的。几年十几年没有大突破是正常操作,如果没有这点战略耐心,那关注和科技有关的圈子看来是相当的痛苦了。
当然,如果中国实在运气不佳,被美国全面、最大限度的施压,那么,就真的只能自力更生了。就如同上个世纪的军工发展,宁可差一点、落后一点,也要搞出来。这种情况下,国家肯定会以最大限度的投入资源,如果真的搞不出来,那就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民族的大麻烦了。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与一个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完全撕破脸皮、一刀两断,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太可能的、缺乏先例的。如果美国人真有决心这么做,那么他们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两边嘴炮很狠,但真正造成的伤害还是有限的,说明双方都心里有底。
写这篇文章,其实主要是出于这样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美国人一禁运C919就要完蛋——1.垃圾商飞,不如解散回家2.反正都要完蛋,不如不搞了。
商飞确实有很多缺点,但对一家相对年轻的公司,我认为很多人对它要求太高了。也难怪,毕竟它的理论竞争对手是两家分别有一个世纪和半个世纪的“老妖精”,无论技术水平还是产品质量、制度文化商飞与他们都有很多差距。但这不能掩盖商飞还很年轻的事实,对一个“年轻人”(比00后本人还要小6岁),我们还是要有所宽容。
首先,中美贸易战是否会发展到那个地步有待讨论。虽然很多人以华为为例论证美国可能会禁运一些关键设备,但迄今为止没有迹象证明美国会在航电系统上禁运。即使真的这么打算,也要看供应商的主意:GE、霍尼韦尔在中国的利益还是有不少的,要是禁运他们如果不说反对,至少还是会抗议一下的。再说了,特朗普诡异多变,他可以把方向变得很敌对,怎么不能缓和一下关系呢?
也许会有人说,那美国政府铁了心要整死中国航空工业咋办?别忘了,飞控系统虽然难搞,但也不至于被霍尼韦尔一家独占,在国际上寻找替代品是值得一试的。再说了,国内也并非完全没有经验、技术,如果非得自己搞,也有能力试一试(尤其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
我看到了一些吧友对长江发动机研发进度慢的不满。航发不是小黄书,是要好久才能搞出来的。几年十几年没有大突破是正常操作,如果没有这点战略耐心,那关注和科技有关的圈子看来是相当的痛苦了。
当然,如果中国实在运气不佳,被美国全面、最大限度的施压,那么,就真的只能自力更生了。就如同上个世纪的军工发展,宁可差一点、落后一点,也要搞出来。这种情况下,国家肯定会以最大限度的投入资源,如果真的搞不出来,那就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民族的大麻烦了。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与一个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完全撕破脸皮、一刀两断,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太可能的、缺乏先例的。如果美国人真有决心这么做,那么他们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两边嘴炮很狠,但真正造成的伤害还是有限的,说明双方都心里有底。
写这篇文章,其实主要是出于这样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美国人一禁运C919就要完蛋——1.垃圾商飞,不如解散回家2.反正都要完蛋,不如不搞了。
商飞确实有很多缺点,但对一家相对年轻的公司,我认为很多人对它要求太高了。也难怪,毕竟它的理论竞争对手是两家分别有一个世纪和半个世纪的“老妖精”,无论技术水平还是产品质量、制度文化商飞与他们都有很多差距。但这不能掩盖商飞还很年轻的事实,对一个“年轻人”(比00后本人还要小6岁),我们还是要有所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