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落吧 关注:2,008贴子:69,242
  • 0回复贴,共1

关于西夏人口的估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与别人讨论的一点总结:
1,在唐代,党项族的人口基数已不容小觑,大唐贞观五年(631),唐廷开河曲各州安置内附人口,当时内附明确计载34万口,三年后,又有大批部族内附,692年,又有20万口内附。当然,这里边可能存在一定重复,但光是唐初,内附的党项各部人口就已十分可观了!还不要说游牧或定居在其他各地的人口。
2,从宋神宗元丰五路伐夏前后,获得的边界人口来看,数字也不小。绥州降宋,得“酋领三百,户万五千,兵万人”------光一个绥州,就有兵民7、8万之众。
宋人数字,在斩首、杀溺数字上可能夸大,但在收降、招抚人口上不大会作假,毕竟武将在宋代本就敏感了,夸大数字会陷自己于台谏重颏之中。
还有米脂寨,宋军光攻克一个寨级的地方,光俘虏人口就10421口。米脂在当时是肥地,内外良田上万顷之多,虽说也有人考证,后来落实的土地数似乎没这么多,但缴获的仓粮1.9万石总不是做假的,为缺粮求救于后方而痛头的种谔,不可能傻到虚报缴获粮食数量,陷自己于绝地。随后,宋兵攻克石州,光在石州下属德清镇七里坪一地,就获仓粮8万石之巨,间接说明这个地方原住兵、民人口也有小几万左右。
李宪光在女遮谷山谷中,就迫降1900多户,又是近万人口
沈括取磨崖寨,又得男女1万多口。李宪部攻克兰州后,守将李浩又收得归附民众530户,4300多口,种谔部将又在进军中收得降民1600多口。
光是这些俘、降军民,前后就有12万人口,而西夏此时还有约二十个州没攻破,其中包括首都、灵州等核心地区还在,又有多少人口?
3,再以北宋蕃兵为例,据宋代史料,光是熙宁八年一年,北宋就通过9丁选5,在宋夏边地一带招募蕃兵多达11万7千多人,光是原州九寨,就募得蕃兵1万多------招兵人数,宋朝官方有什么必要吹水造假? 仅仅一年从熟蕃之中新募蕃兵就达十多万,加上宋军原本就已有相当基数的蕃兵,那么光是北宋在边境地带控制的党项熟户人口,就大致接近100万! 所以,有的人拿汉唐时代这一带的人口资料来硬套,并以此估算北宋党项人口,是不成立的。脱离了实际。
这都充分说明,北宋的陕北、甘肃地区,蕃人迁聚极度众多,远非汉唐可比!
还有党项族亲宋的首领李士彬,宋代史料号称其拥众十万,虽说有夸张,但小几万应该是没问题的。这还只是一个亲宋的头领。
4,还有一个佐证,那个年代,宁夏陇东和青海东北部,不仅党项人口众多,吐蕃人口相非常多。比如熙河开边,收复六州,招降大小蕃族30余万,也有说是30余万帐之巨。30万帐肯定是严重夸大了,但30万人口应相去不远。
北宋在河湟地区,“又捐百余万缗养马于蕃部”,可见当地蕃族人口何等众多,养马人家极多,宋廷一次投入的养马承包费就百万贯。
宋徽宗时略有青唐国全境,得部众二十万。当时青唐国版图较当年盛时大为缩小,尚有如此多人口,足以佐见,相邻的西夏做为一个地区大国、强国,其人口在100万甚至200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鼎盛时代超过300万也不会是虚高,毕竟,夏仁宗养的官校学生就达3000人,没有一定人口带来的物质基础,是难做到的。
所以,对于古代人口的估算,网上总有一股风气,好像越往低瞎估,就越正确,越能装出一股”范儿”。脱离对史料的了解,一味装范,实是大谬不然。


1楼2019-08-28 10:3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