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吧 关注:1,884贴子:70,050
  • 10回复贴,共1

中国传武实战性在后世退化的秘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纯属个人见解,勿喷
假如一个武术门派是明代戚家军直系传承的那么它必然要一代代传承下去。而传承的历程也因为时代,而充满很多不定的变数。
第一代弟子,王某,在嘉靖年间就跟随戚继光东征西讨,战术,搏斗都是戚家军之法,在部队中担任镗耙手,学得单手刀法,双手刀法,长枪术,和火器。可以说他这带所学的皆为戚家军正宗的打架方式,因为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哨官,后来随着戚继光去了蓟镇,为了对付蒙古人,又从边军那学会了弓马骑射等马上武术。后来,戚继光被罢官后,他成了蓟镇的夜不收的一员,继续驻守边境,后来升任游击,中年时被调到辽镇作战,弓马技艺日益娴熟,之后跟随李如松参加了抗倭援朝。最后告老还乡,买房置地开始了退休生活,并在家乡传授族人武术兵击,膝下有两个儿子尽得其真传。
这就是古代传统武术传承的一种路线,开山祖师可能是某个军队中的悍将,所掌握的武术也都是实战性很强,且各类武术都掌握广泛,既有徒手也有兵击还有弓马骑射这种军队中的高等武艺,而后世各个门派都喜欢吹祖师爷多么牛逼,于是,这位王某变成了家乡里受到众人膜拜的偶像。这可以说是古代武术门派中名门正派的基本来头。
第二代A 王某的两个儿子都继承了自家老爹的真传,等王某高龄时,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来管理自家门户,其中,大儿子留守家中继续收徒,而小儿子则选择了去考武举,中举后,被派到地方驻防,靠剿匪获得功绩被提拔到京城成为京营军官,后来又被调到锦衣卫,最后卷入政治斗争,被处死。小儿子这一脉从此失传。而大儿子到了晚年又因为得罪了江湖黑帮,在出去喝酒的路上被人暗杀,大儿子的儿子只得忙命天涯。
第二代B王某在闲暇之余,看到伺候自己的仆人老张聪明伶俐,很讨老爷子欢心,于是借着这个机缘,老王暗地里传授了仆人一些武学,虽然有了师徒之实,但是碍于当时的规矩,王某不能明目张胆的收为徒弟。于是老张表面为家仆,实际上也属于亲传弟子。后来,王某寿终正寝,而老张暗地里练功时又被长子发现了,长子威胁他如果不自废武功,就要他的命。无奈之下,老张只能出逃,远走他乡。于是乎,王家门派的武学除了王家自己这一脉,又多了张氏一脉,于是分为王派和张派。虽然老王生前教了老张不少真功夫,而老张自己也足够刻苦和悟性,但是因为无钱买马,而自己也没有考武举的意愿,于是没有学弓马骑射这门科目,等于是老张因为自身的条件问题,没有学全,于是这个问题成为了王家正宗派系攻击张派的理由,于是引发了门派之争。流落他乡的老张,为了生计,老只能变卖身一些值钱的东西,买块地盘开馆收徒,由于规模小,而且当地人大多数不那么阔绰,只能赚个温饱,于是老张一生中只传了4个徒弟。
第二代A表明了传武传承的脆弱性,由于武学都是以家传的模式为主,掌门人自然优先教会自己的家人为先,而外姓人很难得其真传,也就是说,如果得到真传的高手们都死绝了,那么这一脉也就无法传承更优秀的了,因为其他受教的门人也只是学到了皮毛,而没学到精髓,传承下去的自然也不会强到哪去。
第二代B表明了传武的传承受传承者和传承者自身的情况所局限,导致的失传。由于老张出身贫困,机缘巧合下和老掌门关系混的很好,才得到老掌门的倾囊相授,也就是说,老张算是门人中唯一一个得到真传的外姓人,然而因为家穷,没钱买马,没有学到弓马骑射的绝技,也因为无法得到王家后代的认可,被迫流落他乡谋生。另一方面,因为弓马骑射等一些军中绝技,是战场上用的,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而普通老百姓自然是买不起马匹,而且也没有去考武举的意愿,于是弓马骑射的技艺就算是被老张掌握了,也得在老张传承的这一脉失传。


IP属地:吉林1楼2019-09-28 20:15回复
    第三代A 王某大儿子的儿子——小王因为老爹被杀后,导致家道中落,而自己难挑大梁,门人也都逐渐散去。而小王因为家庭变故,以报仇为第一任务。于是行走江湖寻找仇人的下落。而一路下来,看不惯世间不公,于是四处打抱不平,也因此四处结仇,后来为了掩人耳目,于是隐姓埋名,然而承蒙上天的眷顾,小王偶然间遇到了自己的杀父仇人,在手刃了仇人以后,开始隐居起来。后来,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小王因民族大义,出山加入反清组织,利用自己的家传武学和江湖仇杀中积累的经验,组织起了暗杀组织,专门刺杀清军军官和投降的官员。然而最后,抗清大业还是失败了,于是在南少林寺出家和其他来南少林避难的武林高手互相切磋学习,让自己的武学变的丰富,同时他也慷慨的将自己的家传武学分享给了武林同道,这样一来,他的家学便以这种模式传承下去。可惜的是,最后南少林还是被清军所毁,而小王也为了掩护武林义士而被清军所杀。
    第三代B 老张在明朝灭亡后,为了不辜负老掌门的恩情,竭力的保护自己这一脉的武学,于是屈辱的选择剃发,忍辱负重。一门心思的传授自己的四个弟子。其中,大弟子学的最好,颇受老张青睐。最好由大弟子继承了老张的衣钵。后来,大师兄投军,凭借战功做到了绿营总兵,除了自己从老张那学来的武艺意外,还从八旗军那里学来了弓马骑射,算是填补了张家这一脉武学的空缺。
    第三代C二师兄嫉恶如仇,看不惯有人受欺负,于是一腔热血的他,去衙门当了捕快,立志要为民除害抓贼。但是因为不愿意和衙门内的同僚一块贪污,从而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回到师门留守门户
    第三代D 三师兄因为家穷,迫于生计,只能拿着自己从师傅那学来的东西在街头打把势卖艺,赚些辛苦钱。
    第三代E 四师兄去当地的镖局做了镖师,往来运镖从无失手。
    总结这些第三代人的特点,这个时期,因为社会问题,让传武的传承模式变得多种多样。有的人为了国家大义,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分享给同道中人,共同实现理想,可以说这种模式算是传武传承者最为高尚,也是最符合现代武学传承的要求。这样的传承不再是传统的师徒之间,而是在于同道同辈间的利益合作之间产生的传承关系。类似于合伙投资,你的东西交给我,我的东西交给你,等价互换,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而为了一个目标,可以放下派别之争,而做到平等对接,这得益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空间,比如南少林寺,实际上在清初的南少林寺起到的并不是武林门派,而是不同流派武人之间交流的地方,天下武功出少林遍从此开始,同时,也是天下武功入少林。有的因为自身职业的因素,使得自己传承下去的武学夹杂了自身职业的特点。也就是说都会因为社会背景的需求而做出多种多样的改良。
    第三代A,小王因为长期卷入江湖仇杀,后来为了理想,仍旧重操旧业。可以说,小王传承下去的武术是为了刺杀而设计。所以他传承的武功以迅速阴狠,适应任何地形,且招招致命为特点。
    第三代B 属于张派一脉的传承,依旧保留了旧传统的师徒相授的模式,大师兄的人生履历和开山掌门类似,都是投身军旅,杀人无数。所以,大师兄传承下来的相比其他师弟的,要全面一些,也更正宗一些。因为职业影响,从而大师兄传承下去的武功,实战性极高,没有任何花架子,且以兵器武术为主。
    第三代C 也就是二师兄,因为在公门担任捕快,所以他的工作基本上捉拿罪犯,所以他传承下去的武术基本都是以擒拿自卫为主的,关节技和摔跤技巧比较多,不求取人性命,只求一招制敌。
    第三代D 也就是三师兄,他因为家穷,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他的招式都是江湖把式,只求好看唬人。于是乎,三师兄传承下去的武术招式最多,变化也最多,但是实用性也是最差的一个。
    第三代E 也就是最小的师弟,因为镖师出身,押运货物只求货镖物周全,能不打架尽量不会打架。于是,讲究以和为贵,事息宁人,遇到劫道的也是交涉为主,除非万不得已才会动手,但是为了不结仇,于是便要提议以徒手搏斗,以免杀伤。于是,签生死状才上台搏斗的规矩和模式就从小师弟这一脉传来。因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手,所以,小师弟传承下来的武术,基本是以徒手拳法为主。
    综合来看,第三代人的传承中,小王的传承路子最为广泛,也是这些人中,保留实战最完整的一脉,因为传承他的武学的人,一般都是和他平辈的武林高手,人员稳定,而且传播速度也最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保证原有的样子了。三师兄传承的则是实战最差的,也是如今各个武校教的最多的。虽然不能打,但是耍起来好看养眼,而且也能给人制造能打的假象。更多的,甚至还被唱戏的学去了,成为戏台武生打斗常用的把式。而大师兄,则是相对最为正宗的一脉。不过由于传承到清末,军队中的武术和弓马骑射不敌洋枪洋炮,导致被后人主动抛弃了,于是大师兄这一脉在清末失传。而二师兄因为是治安需要,从而擒拿法和散手一直传承下来,被各个警校所吸收利用,现在警察常用的一些擒拿法,基本都是二师兄的传承。至于小师弟,则是最符合现代擂台要求的,但是因为常年走南闯北,四处奔波,接触的各派武学很多很杂,导致自己的东西免不了吸收了这些杂七杂八的各路武学,又无法兼收并蓄,导致小师弟传承下去的门徒到处都有,优劣参半,甚至不少来找小师弟拜师的人带艺拜师。
    第四代 小师弟的儿子,学成了父亲的武艺,接了父亲的班,继续当表示,后来机缘巧合,护送了以为高官,因为业务能力优秀,颇得高官的赏识,于是,这位高官点名讲他收入自己的门下亲授武功。而高官学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最他的拳法名字没有牌面,不够**,于是结合阴阳五行和易经的辞藻,给他的拳法重新命名为——混元斗母拳,但是又觉得太中二,于是苦思冥想就取名为,混元太极拳。此事被老百姓们知道了以后纷纷传扬,许多走江湖的拳师,为了能收徒赚钱,也开始从阴阳五行里找灵感,给自己的武术取个文雅有**的名字,于是,到了第四代,武学开始变的神秘一些。甚至有的拳谱都写得让人半懂半不懂。后来,京城里的王爷听说了这套混元太极拳,遍让那个高官把他送到自己府上教拳,在王府教拳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贵族子弟们平日好逸恶劳,却对养生情有独钟,于是他改了拳法中一些招式,使得让其更能迎合贵族老爷们的需求和喜好。于是这个时期的传承,武术都趋向于强身健体的健身操趋势了,并且以贵族群体为服务目标。
    第四代的武学传承,开始趋于异化消费的趋势了,也就是只为少数阶层服务。不对老百姓开发,招式全是为了迎合贵族们更舒适的学武而设计,而且养生功能大于实战功能,长时间的传承,到了清末又进化成府内太极,完全是成为一种商业化的营销产物,一直延续到现代,依然如此。


    IP属地:吉林2楼2019-09-28 20:15
    回复
      臭港那边搞事。正是冷兵器大展神威的时候,冷睿智依然在空调房里面啃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9-29 07:49
      回复
        锁喉杀敌,只要用捏碎一个橙子的力量。但是这种东西只会拿着教特种兵不可能拿到比赛场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0-16 00:03
        回复
          一方面国家也不大允许老百姓太具有攻击性,我喜欢传武是因为其攻击方法手段多不像拳击只局限于几个动作,即使禁刀禁枪,但是真正的传武是可以徒手杀人的,所以国家就以保护传统文化的名义搞武术套路比赛,这样一来就消除了传武的实战性,当然国家怎么做也是为了保护不练武和体弱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10-16 15:45
          回复
            武术和自由搏击或者说类似的这些本质是不参与生产的,对于中国来说不从事生产的行业只有在富足的年代才会传播,并且还是能吃饱饭并且不从事生产的阶级。
            而中国经历了几乎百年的战乱,中间又夹杂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变和两次世界大战,武术这种不从事生产,又不能快速大规模的让农民变成战斗力的东西当然会没落。
            早个40年饭都吃不饱呢,你跟农民说武术? 还是跟城里工人谈搏击?


            IP属地:北京8楼2019-10-17 21:58
            回复
              总感觉这个公众号发的和你的很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2-08 17:10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2-08 17:11
                回复
                  传武的定义你没搞清楚,现在好多人也没搞清楚,见人喷就跟着喷,传武不是太极拳,八卦拳等等这些上擂台的拳法,传武是器械的,不是空手的,就算是戚继光也没空手的绝技。但是现代社会你带把西瓜刀上街就被抓了,传武的没落在高度文明的社会没落是肯定的。要发扬的话必须吸收和发展擂台技术,60-80年代日本空手道就发展挺好,我们就发展了散打,但是散打又不能算做传武,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不提也罢,主要是传武求什么,求名利还是传承,名利就发展擂台比武,传承的话很难了,没有饭吃啊


                  13楼2020-03-12 16:41
                  回复
                    看看《神鞭》这部电影你就明白传武为什么没落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3-23 2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