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心息相依,归根气穴
这是”营亥待子“的具体步骤,也就是说,通过这个口诀可以成功地营造”亥“的状态。
”凝神调息“即集中精神调整呼吸。此时所用的意念完全是识神,重点以调息为主 。具体的方法可以用”数息法“。即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为一次,数的时候要集中精神,并且可以稍加有意地用比较深的呼吸,即吸的时候要吸入丹田,但是要注意不可特别的用力、刻意地去做深呼吸,只须稍加一点意念并能够感觉到小腹丹田的鼓荡即可。”数息法“很少有数过1000次的,如果意念专注得好,数上20~50次左右即可达到将息调整到绵匀细长的地步,而且思想也基本上集中下来,游思杂念基本消除。这时会感到每一次的呼吸都是出于丹田的,而自己的意念也是跟随着一出一入于丹田,此时的意念还是后天的识神。
”调息凝神“是通过上面已经调整好的呼吸来完成凝神的工作。当呼吸调整到归根(归到丹田)后,就可以改为”随息法“,也就是”调息凝神“。此时所用的呼吸虽然还是口鼻呼吸,但完全以丹田的鼓荡的形式出现,重点以凝神为主。即随着呼吸的一出一入,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意念凝聚于丹田而不动,也就是意念不在随着呼吸而有出入。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呼吸一定要细匀深长,绵绵不绝;意念也不可过紧,由有意识地”数“的状态转变到有意无意地”随“的状态。(调息凝神与凝神调息虽然只是字的顺序上的不同,但是实际上”调息凝神“中的凝神所凝的已经不再是粗粗的后天识神,已经开始向元神过渡,这与前面的”凝神调息“中所凝的后天识神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如果不能区别开所凝之神的本质上的不同,那么就会落入一个恶性循环而进入不了”定“的状态。)”随息法“在一次练功中用的时间长短很难有一个尺度,但是其基本效验是,达到一种忘却口鼻呼吸,只觉丹田一起一伏的运动,如果再进一步会变成好像整个身体在一起一伏的运转,而意念也是自觉不自觉地跟随着有一种缓缓的起伏感觉,除此之外,则感觉身体四周一片空寂,仿佛世界不再存在一样。到此基本上达到了淡定的状态,保持住这种状态,并且逐渐忘掉有意识的呼吸与意念,只是在这种小腹的一起一伏之间保持着意念的不再起伏,而是定在丹田之中不动。不论是感觉小腹丹田的起伏还是身体的起伏,意念都要淡淡地定在丹田部位,只有这种朗照才是将火集中于丹田,保持住丹田的火不灭,所以矿才会生出内气,这是十分关键的法诀,也可称为诀中诀。
”心息相依“是通过调息和凝神,最后达到息和神完全地凝结到一起,不再有意地去关注自己的呼吸,也不再硬性地去凝聚自己的意念和心神。这种状态就是”化息法“,也就是”心息相依“的状态,也就是意念和呼吸实际上已经融合成为一体,并且最终会使整个的身心、呼吸、意念完全一体,处于一片虚灵洞天的境界中,而不再分离。这时的呼吸和意念都集中在丹田,也以称为”归根气穴“,也叫做”坎离相交“。”坎离交而产药“,在这种状态下定住,就会产生内气,也就是先天真气。先天真气产生之后会出现一阳初动的现象,属于下一步”采药归炉“的功夫。
只要是打坐,只要是没有先天真气发动,都必须用”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心息相依,归根气穴“这十六字诀来进行营造”亥“的状态,以等待内气的产生和发动。关于呼吸之法,在上述的”数、随、化“之后还有”忘、住、定“三种方法和层次,都属于小周天之后,向大周天过渡的功夫,已属于”胎息“法,在此不多论。上述口诀的奥秘无人讲出,今于此披露;丹经把丹田比作炼丹的炉,把后天肾精比作炼丹的矿石,把神比喻作火,把呼呼比喻为风。只有炉中有火才可以炼矿,而火若无风的鼓吹就不会旺盛。那么可见,作为”火“的神---意念力是可以关注到丹田的,而作为”风“的呼吸,如果它还在肺里,没有归根到丹田,”炉“中怎么会有”风“呢?所以凡以为只要能守住自然呼吸,用意念去守丹田,丹田就会产生先天之气。这是绝对错误的。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而是方法技术上的错误。它会导致结果效应上的错误。对这点万万不可忽视。同时,这一点也是检验各种修法是否属于旁门外道的最明确的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