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春,刘备进攻汉中获得大胜。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曹魏军西北总司令夏侯渊,曹军全军震惊,军心浮动,面临着全军崩溃的危险。军司马郭淮等人说:“张郃将军,是我军的名将。威震敌胆,连刘备也害怕他。现如今,军中无主,情形紧迫。只有张将军才能镇的住形势。”大家一起推举张郃出任全军统帅。危难之中,张郃挺身而出,率曹军固守险要,稳定住军心,顶住了刘备军乘胜进攻。为曹操援军的到来,争取到了时间。
只是大形势上,曹操已失去了天时地利,与蜀军相持一段,曹军撤退,刘备占领了汉中。这也许是张郃从军以来唯一一次担任方面总司令的经历了。或许命运作弄吧,以张郃的才华,却总担任副手,也不得不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避祸归曹
张郃
张郃字儁乂,河间人。早年是袁绍手下的河北名将。打黄巾军,攻公孙瓒,屡立战功。任宁国中郎将。在兵多将广的袁军中,已经是相当有名的一位优秀将领。
袁绍在汉末的声望相当高,经过数年的征战兼并,占据了冀、青、幽、并四州地盘,兵强马壮,隐然是天下第一大集团。手下人才众多,只可惜袁绍领导能力不行,拿不准大方向。手下分工不清,各自为政,拉帮结派。内耗的能量远大于对外的征伐,这也是袁绍最终败于曹操的原因之一。
建安五年,曹操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率军袭击袁军的粮草储存地乌巢。得到消息的袁军又分为两种不同意见,主谋士郭图建议直接攻击曹操大营,拿下大营,乌巢自然围解;久经战阵的张郃说,没这么简单,曹操用兵,大营的防守一定非常坚固。仓促之间只怕我军攻不下大营,乌巢失守,全军就完蛋了。所以必须派援军火速救乌巢。袁绍的缺点就是拿不定主意,就来个两分,派少数部队救乌巢,派张郃等率主力部队进攻曹军大营。
结果袁军在乌巢被曹军打的大败,粮草全被烧。前军攻打曹操大营,毫无进展。全军将士都看到大势不妙,都明白有大厦将倾之危。郭图见自己的计划出现大差错,又来了个阴招,恶人先告状,对袁绍说:“张郃这家伙看没按他想法出牌,巴不得我军打败呢!”在前线得知猪队友背后一枪的消息,张郃等大将又恼火又担心。这个袁绍的小心眼是出了名的,自己出错,总要找替罪羊出气,这回去只怕凶多吉少。张郃干脆放火烧了攻营战具,率军投降曹操。袁绍军中得到这一消息,大家伙全乱套了,全线崩溃。投降曹军的就有几万人。袁绍带着儿子在八百卫士保护下,渡河逃跑了。官渡之战以曹操的全面胜利结束。
曹操得知张郃来降,大为兴奋,亲自迎接。笑呵呵地说:“将军前来,是韓信归汉嘛!”
把张郃表扬成战神韩信,的确相当器重这个河北名将。
2、千年老二
曹操的知人善任在三国是第一流的。
即使摆在中国的大历史上,超过他的也没几个人。
张郃在曹操手下如鱼得水,大发光彩。打邺城、讨勃海、征柳城,屡立战功,和张辽、乐进、徐晃等并肩作战,名气能力均可和众大将分庭抗礼。
已是曹操手下,威名赫赫的重要将领。
曹魏的用人,宗室将帅为方面的总指挥。那时侯的曹家夏侯家的将官,也的确人才辈出。南方的曹仁、东南的夏侯惇、西北的夏侯渊、曹洪等都是一流的战将。张郃这样的名将,一般是前敌总指挥。他的一生主要的战斗地点在西北,配合夏侯渊开展工作。作为一个副司令,兢兢业业,能攻善战。为夏侯渊在西北打退马超、消灭宋建、平定羌胡等战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夏侯渊派他带兵攻打巴西时,碰上了蜀汉的硬脚猛将张飞,败下阵来,算是张郃征战四方中比较有名的败绩。
等到本文所说定军山之战,夏侯渊被杀,曹军群龙无首时,众将推举的圧桌子的王牌人物还是张郃。老张一出,军心大稳,可以和刘备对抗了。
刘备叹息道:“可惜杀了个没用的夏侯,怎么没有干掉张郃呢!”这话有得便宜卖乖的得意劲头,不过也看出张郃在敌我军中都已有很强的气场。
曹丕继位后,张郃配合曹真攻打西北卢水胡人和东部羌人。配合夏侯尚攻打东吴江夏,配合司马懿攻打东吴祁口,全是副帅。曹真、夏侯尚等人是曹二代,比起第一代的曹家将才差了不少。还是曹魏的用人方针所限,张郃还是老二。这些年张郃的功劳,也就东一块西一块的百纳衣一样,别的大将的本子上记上他的一笔帐,凑成他的功劳本。
张郃的用兵,善于排兵布阵,利用地形。观察战场,随机应变的才能很了得。有狼一样的敏锐嗅觉,能抓住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这种一流将军的能力,在后来的街亭之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只是大形势上,曹操已失去了天时地利,与蜀军相持一段,曹军撤退,刘备占领了汉中。这也许是张郃从军以来唯一一次担任方面总司令的经历了。或许命运作弄吧,以张郃的才华,却总担任副手,也不得不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避祸归曹
张郃
张郃字儁乂,河间人。早年是袁绍手下的河北名将。打黄巾军,攻公孙瓒,屡立战功。任宁国中郎将。在兵多将广的袁军中,已经是相当有名的一位优秀将领。
袁绍在汉末的声望相当高,经过数年的征战兼并,占据了冀、青、幽、并四州地盘,兵强马壮,隐然是天下第一大集团。手下人才众多,只可惜袁绍领导能力不行,拿不准大方向。手下分工不清,各自为政,拉帮结派。内耗的能量远大于对外的征伐,这也是袁绍最终败于曹操的原因之一。
建安五年,曹操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率军袭击袁军的粮草储存地乌巢。得到消息的袁军又分为两种不同意见,主谋士郭图建议直接攻击曹操大营,拿下大营,乌巢自然围解;久经战阵的张郃说,没这么简单,曹操用兵,大营的防守一定非常坚固。仓促之间只怕我军攻不下大营,乌巢失守,全军就完蛋了。所以必须派援军火速救乌巢。袁绍的缺点就是拿不定主意,就来个两分,派少数部队救乌巢,派张郃等率主力部队进攻曹军大营。
结果袁军在乌巢被曹军打的大败,粮草全被烧。前军攻打曹操大营,毫无进展。全军将士都看到大势不妙,都明白有大厦将倾之危。郭图见自己的计划出现大差错,又来了个阴招,恶人先告状,对袁绍说:“张郃这家伙看没按他想法出牌,巴不得我军打败呢!”在前线得知猪队友背后一枪的消息,张郃等大将又恼火又担心。这个袁绍的小心眼是出了名的,自己出错,总要找替罪羊出气,这回去只怕凶多吉少。张郃干脆放火烧了攻营战具,率军投降曹操。袁绍军中得到这一消息,大家伙全乱套了,全线崩溃。投降曹军的就有几万人。袁绍带着儿子在八百卫士保护下,渡河逃跑了。官渡之战以曹操的全面胜利结束。
曹操得知张郃来降,大为兴奋,亲自迎接。笑呵呵地说:“将军前来,是韓信归汉嘛!”
把张郃表扬成战神韩信,的确相当器重这个河北名将。
2、千年老二
曹操的知人善任在三国是第一流的。
即使摆在中国的大历史上,超过他的也没几个人。
张郃在曹操手下如鱼得水,大发光彩。打邺城、讨勃海、征柳城,屡立战功,和张辽、乐进、徐晃等并肩作战,名气能力均可和众大将分庭抗礼。
已是曹操手下,威名赫赫的重要将领。
曹魏的用人,宗室将帅为方面的总指挥。那时侯的曹家夏侯家的将官,也的确人才辈出。南方的曹仁、东南的夏侯惇、西北的夏侯渊、曹洪等都是一流的战将。张郃这样的名将,一般是前敌总指挥。他的一生主要的战斗地点在西北,配合夏侯渊开展工作。作为一个副司令,兢兢业业,能攻善战。为夏侯渊在西北打退马超、消灭宋建、平定羌胡等战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夏侯渊派他带兵攻打巴西时,碰上了蜀汉的硬脚猛将张飞,败下阵来,算是张郃征战四方中比较有名的败绩。
等到本文所说定军山之战,夏侯渊被杀,曹军群龙无首时,众将推举的圧桌子的王牌人物还是张郃。老张一出,军心大稳,可以和刘备对抗了。
刘备叹息道:“可惜杀了个没用的夏侯,怎么没有干掉张郃呢!”这话有得便宜卖乖的得意劲头,不过也看出张郃在敌我军中都已有很强的气场。
曹丕继位后,张郃配合曹真攻打西北卢水胡人和东部羌人。配合夏侯尚攻打东吴江夏,配合司马懿攻打东吴祁口,全是副帅。曹真、夏侯尚等人是曹二代,比起第一代的曹家将才差了不少。还是曹魏的用人方针所限,张郃还是老二。这些年张郃的功劳,也就东一块西一块的百纳衣一样,别的大将的本子上记上他的一笔帐,凑成他的功劳本。
张郃的用兵,善于排兵布阵,利用地形。观察战场,随机应变的才能很了得。有狼一样的敏锐嗅觉,能抓住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这种一流将军的能力,在后来的街亭之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