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吧 关注:8,363,375贴子:463,476,079

【安利向】论苍云军与霸刀山庄的百年羁绊与亲缘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雪覆胡关摧冷草,风扬朔漠起狼烟。刃端百死何辞战,碧血书成白马篇。
-寥落尘寰数十载,何曾开眼论豪英。刀光起处鲸吞海,誓将浮名敬死生。
此贴苍云与霸刀没有狭义上的cp体位问题,苍云x霸刀/霸刀x苍云无差


IP属地:辽宁1楼2020-01-15 20:29回复
    首先说说为什么要开这个贴,当初喜欢这对cp时,问过很多人为什么喜欢,回答格外统一:因为同人好看/苍霸配置好打(重点),我本人是pve/pvx霸刀,对剑三的剧情设定很感兴趣,然后就去寻找苍云和霸刀的剧情向嗑点,说来惭愧,一年前我也整理过苍云与霸刀之间零零散散的小糖,但是仍然不够系统和具体,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官方又双叒发糖导致新图老图,指尖手游甚至还有了苍霸的戏份…然后前两天的小cw视频,说实话我是很开心的,自己喜欢的CP得到官方侧面牵线也是一种认可。苍霸/霸苍慢慢有了热度,有人吃,群里人数渐渐多了起来,感谢愿意点进这个帖子的苍苍貂貂,感谢愿意来看剧情向的你。


    IP属地:辽宁2楼2020-01-15 20:30
    回复
      不曾在你巅峰时慕名而来,也未曾在你低谷时背身离去。
      百年以来,苍云军一直兢兢业业镇守边疆,守护朔北河山,即使遭受陷害,一度崩溃,也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
      百年以来,霸刀山庄一直为苍云提供装备武器,没有在苍云最低谷时弃之不顾,甚至愿意违抗皇命为苍云打造玄甲。
      苍云与霸刀的情谊从建军开始便已刻在血脉深处,随时间一同流传,经年不变。


      IP属地:辽宁3楼2020-01-15 20:30
      回复
        一、关于苍云军与霸刀的历史渊源(资料完全取自官方,以及基于官方资料的合理猜测


        IP属地:辽宁4楼2020-01-15 20:31
        回复
          百余年前,隋世袭唐国公李渊在太原一带负责防守突厥,组建了一个规模不算太大的精锐轻骑兵部队。李世民从小参军,加上是李渊公子,因此就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小集团。
          天下动荡,群雄并起。李渊起兵之初,李世民身边已经形成一支由丘行恭、段志玄等人领导的精锐骑兵部队。到了击败薛举。吞并陇右骑兵以后,唐的骑兵部队大大加强。加上尉迟敬德的加入,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玄甲精骑”诞生了。


          IP属地:辽宁5楼2020-01-15 20:33
          回复
            这支精骑不但成员精锐,所穿铠甲也有别于人。在李家征战天下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直关注天下局势的神秘组织“九天”的支持,霸刀山庄柳家拿出了“幽霜渊甲图”,这份图样珍惜无比,李世民取得帝位之后,严防机密泄漏。即便霸刀山庄自身也允诺不再保有拓本,自此霸刀山庄为李唐专供武器装备。


            IP属地:辽宁6楼2020-01-15 20:33
            回复
              🐴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1-15 20:34
              回复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二月,秦王李世民遭遇统一战争中最难征服的两个强大的对手——郑帝王世充与夏王窦建德。三王在东都洛阳爆发了争霸大战,历时近十个月。李世民用玄甲精骑千人大破王世充,斩俘六千余人,令玄甲精骑名声大震。潜伏在暗中,不为人知的,还有另一支玄甲军。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飞传捷报。少林寺棍僧助唐拿下了久攻不克的轘州,战局由此发生根本转机。在决定天下归属的虎牢关之战中,窦建德率领精锐主力十余万人前来支援王世充,李世民仅用三千五百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结果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窦建德仅率数百骑逃遁。随后,洛阳的王世充眼见夏王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覆灭率领文武百官投降。天下的局势完全转向了对唐军有利的一面。
                李世民登基后,拆分了玄甲军。玄甲精骑成为皇宫近卫部队“百骑”,百骑长期驻扎在皇宫附近,只在内部实行轮换而不离开京城,这支玄甲精骑部队后来因为久失战阵,渐渐没落,沦为了只为装饰仪仗之用,甚是可惜。


                IP属地:辽宁8楼2020-01-15 20:34
                回复


                  IP属地:辽宁9楼2020-01-15 20:34
                  回复
                    薛仁贵出身将门,只是到了他这代,家道没落,父亲早亡,过得十分贫苦。从一个小兵混起的薛仁贵,通过他的天赋和努力,终成一代名将。当年李靖的嫡传弟子、兵法继承人,大唐名将苏定方看出了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将薛仁贵的军事才华,两人用兵之道做了不少的交流,苏定方最后成功的开拓西域也得益于薛仁贵的计策。
                    薛仁贵长子,左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薛讷,从武则天时期开始,屡立战功,多次击败突厥、吐蕃等部,深得李隆基信任。李隆基决定将组建新的“玄甲苍云军”之重任交给薛讷。此时已是古稀之年的薛讷,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虽有些力不从心,但还是为了大唐社稷和皇帝的重托,积极筹备组建新的“玄甲军”。薛讷积极从江湖中,各州府、乃至神策军中选拔人才,可惜新的“玄甲苍云军”尚未建成,薛讷便病倒了。
                    风烛残年的薛讷将自己的长子薛直举荐给皇上,希望由薛直继续自己未完成的事业。此时薛直还在西北边境驻守,虽知老父病重,却因重任在身无法回家照看。唐玄宗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接受老将薛讷的建议,将薛直调往雁门关驻守,并特许薛直回京看望垂危的老父。
                    薛直接到调令,火速回京。弥留之际的老父将“玄甲苍云军”之事告知薛直。由于“玄甲苍云军”建立的初衷,是直属皇帝的一支秘密精英军队,即使是常在军中的薛直,这也是第一次听说。薛讷死后,薛直受玄宗密召其入宫,正式赋予“玄甲苍云军”统帅之职。其后薛家军被调往雁门关,薛直明面上是雁门关守军统帅,实际亦负责“玄甲苍云军”的人才选拔及训练。
                    十数年间,“玄甲苍云军”搜罗了诸如长孙忘情、风夜北、王不空、宋森雪、申屠兄弟等人才,足迹北到西室韦部,西到大雪山,南到东南海域。他们执行各种艰巨的任务,未尝败果。对于这样的结果,玄宗十分满意。
                    大唐天宝年间,朝廷任用大量的番将。一方面,番将之中确有一部分人勇猛善战,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得以重用;另一方面,朝中元老对于番将始终难以完全信任,或真或假关于番将意图谋反的传闻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止过。为继续任用这些难得的人才,但又要防止他们起异心,玄宗暗中调配凌雪阁内阁中人安插到各州军队,协同雁门守军进行监视。


                    IP属地:辽宁10楼2020-01-15 20:35
                    回复
                      雁门关,天下九关之首。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意义重大。如今雁门关守军名为玄甲苍云军,多是从各地调来的精英。苍云军整编之后专门负责守卫疆域,肃清外敌等重任,曾经执行多次秘密任务。玄甲苍云军将领是名将薛仁贵之长孙“银枪烈马”薛直,而副帅乃是从底层一步步走上将星之路的“血手凤凰”长孙忘情。营中更有风夜北、宋森雪、申屠兄弟等多名悍将。他们虽于中原声明不名显,大唐周围疆域之中却已早已盛传玄甲苍云军威。那时契丹,奚,室韦等族屡次与大唐守军交战,唐军损失惨重,终将玄甲苍云军从各地调回,全力驻守雁门。
                      薛直与长孙忘情率部驻守雁门,屡次击退来犯契丹、奚、室韦的英勇部落,甚至铁獠部、赤军部、刺丹部等大部落也常在苍云军手中遭遇败绩,最终不得不向大唐求和。自此之后北方鲜有大战。
                      然而雁门关守军还有一个重任,便是防范东面范阳一带的番将拥兵自重,意图谋反。安禄山等人表面上一直安分守己、看似对李唐忠心耿耿,暗地里却是训养私兵、野心勃勃。
                      然而这一切薛直与长孙忘情最初并未察觉,这其中的关键转折便要从一年前说起。
                      安禄山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命其子安庆绪组建“狼牙”以备关键时刻一战。史思明作为安禄山得力干将,派遣其子史朝义,作为安庆绪的得力助手。一日二人外出,有一神秘人送来书信一封。信中言明军中校尉卢卫都乃是唐皇安插在平卢军的监军,让安氏父子小心行事,将计就计。安庆绪得知大惊,即将此事告知父亲安禄山。
                      安禄山不动声色,派人暗中监视卢卫都此人,确定消息无误,还得知卢卫都此人并无太多真材实料,却自视甚高。安禄山投其所好,破格提拔并假意重用之,更提供丰厚的军饷。卢卫都不知所以,认为是自己大展宏图之时,对安禄山伯乐之恩感激涕零,放松了对平卢军的监视。
                      卢卫都在安禄山的精心设计下,违犯了军纪,被革职后他的权势一落千丈。在安禄山的威逼利诱下,卢卫都为“将功补过”拿回自己曾经享受的东西,并将自己凌雪阁内阁成员的身份坦白,更从此成为安禄山的走狗,更将玄甲苍云军受命监视河北番将之事全盘托出。
                      到这里就生气,叛徒皆须一死,凌雪阁也一样,卢卫都biss


                      IP属地:辽宁11楼2020-01-15 20:35
                      收起回复
                        其间朝中也有人上奏朝廷,揭发安禄山之野心,其中就包括时任宰相的张九龄,但是安禄山得神秘人指点,从各方面打通关节,更有卢卫都混淆视听,唐皇反是以陷害忠良之罪治了不少官员,令敢于直言的官员越来越少。
                        薛直与长孙忘情作为雁门关守将,不敢忘记唐皇的嘱托,一直密切监视平卢、范阳一带的动向,可惜安禄山早有提防,长孙忘情虽觉得安禄山此人常挑起边关战事,人品有所欠缺,却也未曾察觉他对大唐的异心。安禄山为消除薛直与长孙忘情疑虑,每当雁门关外有所异动时,更是主动派人前往协助。然而薛直与长孙忘情恪守职责,表面上虽未与安禄山产生矛盾,却是油盐不进,安禄山见玄甲苍云军无法收买,终下决心,要将其除去。
                        天宝四年,安禄山表面上欲以边功邀宠,屡次侵犯北方的奚与契丹,实则欲以边疆战事为掩护大量增兵,还要借此削弱雁门守军军力。
                        原本唐分别把公主嫁与奚与契丹之后,双方关系渐渐友好和睦,却因安禄山之举,两族各杀公主而叛唐。
                        此后异族再度频繁侵入,百姓屡遭残害。同年,雁门关守军领命剿灭欲来犯之奚人叛军。在两军战事胶着之时,安军突然出现在战场,雁门关守军以为安禄山前来支援,纷纷大喜过望,认为即将胜利。
                        然而安军却如饿狼般扑向了视他们如战友的雁门关守军。
                        苍云军终于看清安禄山的真面目,但此时却已经没有机会向唐皇禀明,薛直与长孙忘情背水一战,两人力斩敌将数名,身中多处刀伤箭伤,薛直为能帮兄弟们留一线生机,让雁门关将士的冤屈有朝一日得雪,战死沙场,死不瞑目。
                        在薛直拼死断后之下,长孙忘情与风夜北等人率众兄弟杀出血路,退回雁门。
                        然而上报帝京之后得回的消息却是:安禄山平乱有功,薛直治军无方。
                        残存下来的将士怎能容忍这样的结果?
                        雁门关将士将这字字含泪句句滴血的陈情表托人交给颜真卿,希望能阐明此战的真相,揭露安禄山的背信弃义,还薛直将军一世英名。然而奸相李林甫与安禄山蛇鼠一窝,他掩盖事实真相,更误导唐皇李隆基认为这是雁门关将士妒忌安禄山平乱有功,趁机污蔑,念在雁门关将士多年战功和薛直将军刚刚捐躯的份上,只扣半年粮饷了事,此后不准再提。
                        奸人当道,忠良含冤,既便无人相信我们,我们也要为自己洗刷冤屈!


                        IP属地:辽宁12楼2020-01-15 20:36
                        回复
                          码一个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1-15 20:36
                          回复
                            以雁门关副将长孙忘情为首的残军不足百人,他们的幸存却是由上千位兄弟的性命相搏换来的。
                            他们在墨色苍云旗下立誓:“在墨色苍云席卷之下,穿透这片大地的阳光终将到来。

                            苍云所属,皆为同袍兄弟姊妹,当誓死相护。
                            凡因私欲叛国、背信、不义、害民者,皆为苍云锋刃所向。
                            与苍云信条相背之事,只问是非,无有余地。
                            苍云之动,不为天开,不为雷动,不为霜停。
                            无论前方有何种困难,他们都要为薛将军和死去的将士讨回公道,让背信弃义、口蜜腹剑者血债血偿。


                            IP属地:辽宁15楼2020-01-15 2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