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吧 关注:3,661贴子:530,562
  • 7回复贴,共1

·◇通微显化●·『转帖』简析张三丰之四:武当道统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红衣琴手
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507505684


1楼2009-09-23 06:21回复
    少林享誉武林千百年,最大的金字招牌便是“天下武功,源于少林”;而少林武功又源于达摩。自然而然地,达摩受尽无数后辈小子们的景仰,所谓的“高山仰止”,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武林佛道两门中,千百年来,达摩自然是佛门无可质疑的领袖。但道门的领袖呢?却是张三丰。这是武当之幸,却又是道门的不幸……
         看到这里,估计有些张三丰的崇拜者要大不服气了。勿急勿急,且听我慢慢、细细、娓娓道来,洒家自有其道理。
         话说天下武功,源于少林。但在少林之前,也就是在隋唐之前,难道就没有武功的存在了?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金书之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家门派,共有三派,分别是逍遥派、全真教、武当派。其中逍遥派存在的年代最早,也最具有道家风范,深得老庄之道,以庄子的《逍遥游》作为立派经典。  
         逍遥派武功虽然神异之极,但在武林中竟毫无名气,甚至是不为人所知,这在武林史上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但作为最具有原汁原味的道家门派,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因为道家本应该就要“逍遥自在,不在乎名利,远离武林间的争斗与喧嚣。”  
         正因为这样,逍遥派的武功绝不会流传于世,也绝不会象少林那样,收受俗家弟子,随后开枝散叶,渐渐演化衍生成其他武学,形成“天下武学,源于少林”的假象。  
         中土的道家渊源历史,远比中土佛门要久远得多。而几乎与尘世隔绝的逍遥派,传承年代很可能比少林还要早。道家武学,理应先于尘世间的“武学之源,——佛门武学”而存在。  
         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乃至其武学,都可看作是一种哲学体系。两者在同一片天地下,都由世间万物万事中感悟而来,所以必然有共通之处。  
         比如,佛门有“无相劫指”,而道门则有“小无相功”,两者都是“无相”。  
         而这两种武功,其实也对应着世间的一种境界层次。简言之,从哲学体系上讲,世间万物万事可分为三层境界,第一层是有相,第二层是无相,而第三层境界似乎又返回到了起点,乃是本相。所谓的返璞归真,就是这种情形了。  
         而“无相劫指”和“小无相功”,从表面看来,就对应于这个第二层境界。至于对“无相劫指”的破法,书中直接言明了,就是本相。  
         但要达到这种本相境界,何其艰难。纵观金书,似乎只有扫地僧一人达到了这种层次,以本相之眼,看破一切,看尽一切,使之无所遁形。  
         这三种境界层次,对应剑道来说,可大略分成“有剑”、“无剑”,从表面上看,独孤求败似乎达到了剑道的第二层次。至于剑道的第三层次,乃是“不为物诱,无所执著!共参禅心,各有所得。不需执于人剑合一,也不昧于人剑两忘,如实观之,如实证之,由心体如实证之。”,简而言之,乃是本相!  
         “无相劫指”和“小无相功”,其实也并非是真正的“无相”层次,只是披着无相的外衣而已,实则是一种虚幻假象。
      
         所以,在逍遥派的众多精妙武学中,看似达到“无相”层次的小无相功,其实是属于逍遥派的末等武学。(待续)
      
    作者:红衣琴手_2008-11-29 19:39 回复此发言   
    --------------------------------------------------------------------------------
    


    2楼2009-09-23 06:22
    回复
          由于门派的特点所决定,最终,逍遥派众多精妙绝伦的道家武学,消亡散失于武林中,不为人所知。
          逍遥一派既绝,道门一派高深武功也随之凋萎,只能剩下种种神奇传说,天马行空的凌波微步,返老还童的八荒六合功,巡航导弹般的白虹掌力,无限模拟的小无相功,练之不尽、能够包容天下武学招式的天山折梅手,神妙无方、阴阳幻变的天山六阳掌,海纳百川的北冥神功等,足令后世任何道家门派黯然失色。
          总而言之,逍遥派武学具有飘渺般的仙气,浑不似尘间武学。而道家武学的最高峰,至逍遥派而止,完全与后世断绝,令人扼腕。此后,道家又涌现出一绝顶天才人物,无师自通般地掀起道家武学的另一高峰,是为黄裳。
          无师自通而成绝顶高手,金书唯此一人。其所著的九阴真经,无论内功、还是外功,都属绝顶层次,完全可组成一个武学体系,如果用来开创门派,必会再现逍遥派那般的道家武学盛世。
          而其他的武学秘籍,比如九阳真经、独孤九剑、易筋经等,只能作为单独个体,无法成为一个武学体系,不适合用来开创门派。
          可惜,黄裳毕竟没有去创立武学门派。至此,原本最能接近逍遥派的道家武学次高峰,便如流电惊鸿般划过天际,消逝不见,终是无缘。
          但却因这九阴真经,引出了一批绝顶高手相互争斗,其中更有一位道家大宗师,是为王重阳。
          王重阳,不再像逍遥派的一些绝世高人那样带着一丝仙气,而是充满着真实的尘土气息。最完美的道家代表人物,其实应该便是王重阳。
          出手争夺九阴真经,完全不是为了武功,只是为了阻止为争夺九阴真经而导致的武林撕杀。
          王重阳之救世济人的胸怀,可见一般。而王重阳的武学资质之高,绝不在黄裳之下。金书众多宗师级高手中,王重阳对武学的惰性,和段誉也相差不远了。虽然不醉心于练武,但自然而然地就达到了绝顶境界。
          “自然而然”四字,深符道家真蕴。但若要像王重阳那般自然而然地达到绝顶境界,还有谁能?
          如果王重阳能像黄裳那样不问世事,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武学;又或者像张三丰那样数十年不下武当山,动不动地闭关研修,那么所取得的成就,更加无法想象的。
          而事实上,王重阳是以道学为主,把武学当为末节,对此不以为意。甚至都不喜全真七子勤加练武,不光不传九阴真经,甚至连自身的先天功都不传授,这与张三丰恰恰相反。
          全真内力虽不如逍遥派那样光彩夺目,却是胜在沉稳扎实,当时号称玄门正宗,却是当之无愧。其内功最大的特点,乃是可以一神御内,一神游外,奇异之极。而郭靖之所以能练成双手互搏,他练的全真心法也是一大因素。
          若无这全真心法为郭靖打下扎实基础,郭靖或许便是另一种未来了。
          作为全真教教主,王重阳坚持以道学为主、武学为末节,无疑可算得上是道家正统;同时又心忧天下,完全不像逍遥派那般脱离尘世,无疑乃是道家的完美代表人物。(待续)  
        
      作者:红衣琴手_2008-11-29 22:17 回复此发言   
      --------------------------------------------------------------------------------
      


      3楼2009-09-23 06:24
      回复


        4楼2009-10-09 06:15
        回复


          5楼2009-10-21 06:21
          回复


            6楼2009-11-16 22:51
            回复


              8楼2010-02-04 07:47
              回复
                • 123.86.12.*
                好贴!鞭辟入里。


                9楼2010-03-27 0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