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设计历史及理论(我初试理论排名十分靠前)我是19届视觉传达上岸学生今年研一
设计史我认为复习分三轮,在第一轮之前当然是最基本的准备工作,首先参考书备齐,在这一步中如果你是一战而且是21年考研的话,你有充足的时间去看哪种厚本的书,那么你可以吧参考书(设计概论、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看一遍,但是大部分20届考研的现在开始复习的就别再看这些书了,虽说考研时间还充足但是看书你未必沉得下心自己把里面的线索、史论逻辑串的起来。
那么第一轮复习开始便是需要你建立基本的史论大纲,也就是最简单的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后现代,这一轮当时我是通过上课跟着老师的思维串的一遍,在上课的时候不是简单地读笔记划重点抄笔记,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买几本疾风劲草自己抄一遍就可以,而是真的带脑子去想每一个关键设计史节点运动之间的关联,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讲,其实这些设计运动的出现从根本来讲都是和的审美变化有关,人们看够了繁琐宫廷,受够了机械粗制滥造,便开始追求返璞归真……你要真正去理解为什么每个运动之间都有关联,或是承继、又或是看似完全相反极端。然后大框架下的每个关键事件运动你都这么一个个细细串联琢磨透以后,最关键的地方就来了。
这也是我从那个教我的学姐哪里学到的最棒的理论学习方法。那就是每个关键运动事件中总有重要的转折人物,以及一些列设计团队设计家,而其实你会发现大部分设计史前期的设计家都是与建筑或工业设计相关的,于是那时基本每节课我们都会看一到两个著名的设计师相关的视频,然后我会根据视频中的内容列一个提纲,从设计师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现状到其作品特点,最后从这位代表性的设计的设计风格中总结出整场设计运动的设计风向。之所以要自己总结而不是给一个范例让我自己去抄,就是锻炼自己思考问题以及真正的答题能力,毕竟你如果单靠背书的话考场上又不是原题,而且根据今年地大理论压分这一个形式来看,单背题肯定是死路一条,锻炼这种逻辑论文能力才是王道。当然前期刚开始写的话我建议你拿着问题搜一下百度文库一类的,一定记住,第一步是先列框架,例如“请简述安东尼奥高迪”,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为三段论述,第一段说整体安东尼奥所处的设计运动时期、他的名誉;第二段我们可以列举两个他的经典作品,在作品分析中可以从结构、外观等方面总结他的设计独特手法;最后第三段我们可以写段总结。
然后当现代设计史讲完后你算完成了整个课程的一大半,下面的设计概论部分由于地大这部分考的不是很多,可以借助疾风劲草这个教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复习,相信我这不是很零散,因为重点也是在训练上,当时我学姐就是给我出了几大方向的问题,让我当概论题写,也是借助了分段论的方法。
最后中国美术史部分算是很轻松的,因为和世界史不同,中国史部分教材虽然厚,但是靠认真背诵自己列表格记忆还是很快的。
第二轮复习和第三轮就是纯背诵和默写了,其中第二轮复习我是靠背默,毫不夸张的说我整个设计史和中国史部分背诵了7遍,也实打实的默写了5遍,用了整整一袋a4纸。这一步不能省,因为之所以牢记和理解都是建立在背诵上的,只有你背熟了你才会发现原来正本设计史不仅每章之间有联系,就连最后后现代史部分的答题你依旧能借助前面章节的知识来丰富你的答题,这就是为什么考卷老师能一眼看出来你是真正理解了还是就为了应试死记硬背的关键。
第三轮就是关键词记忆法加真题训练,由于地大的题量相对来说十分庞大,考卷也是17页纸,这要求你对知识的记忆必须随时提一个知识点就能写出一串关键知识,因此,这时你就需要将每章知识都以关键词甚至关键字顺口溜的形式记忆下来,以便不假思索就写出答案,而这个方法尤其对真题中的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有效,这里介绍一下地大真题模式。通常是6道名词解释题,共30分,6个简答,3选2道论述题。刚才说了对名词解释题有效的复习法,那么简答以及概述就用到了第一轮复习里的自己写理论的素材积累了。
2.586视觉传达设计手绘(实用备考型)
手绘一定要准备的早!重要事情只说一遍!前期一定大量临摹,不为别的练习手感及色感,配合大量黑白装饰画练习锻炼小稿,考试小稿也占分!后期一定脱离任何素材练习创意!这个除了一些简单地手法教授,也靠大量的素材积累!
四、公共课成功总结
作为一个两门公共课都接近70的人来说,公共课英语最大的办法就是背单词及刷题,我考了三次研如果说对我最大的知识积累,也就数英语了,因为这三年我从英语一到二刷了整整三年题,还有单词课,一定要听!就是拜赐第二年听得新东方的单词课让我起码单词的基础还是很牢固的,实不相瞒因为作为艺术生英语还算差的,所以起码前两年包括今年我的英语作文都一篇没写,虽然很不建议这种答题方法但我起码靠阅读的刷题经验(真题同源报刊30篇+小黄书阅读理解150篇全部做完)依旧考了接近70。
至于政治,作为考了三年的人来说真的每年都要给肖秀荣跪一次,三年中起码两年的大题全中!不夸张真的,但是政治难是难在选择提上的,这个说实话我还没想好什么好办法解决,如果对自己政治要求太高,那么我只能说你可以尝试肖秀荣全套中的真题部分每道选择题细致看一遍,尽量理解,而且政治暑假看完肖秀荣那个书,或者9月前看完完全是够的,因为说实话你最终还是考肖8肖4拯救你的大题,还有不管怎样,卷面干净填满,很沾光
五、关于调剂
这个我要给所有一战生敲响警钟,考研形式是真的一年比一年难,20年你们面对的绝对是大量的二战甚至三战生,他们的经验以及毅力你们想象不了,所以一战考生若觉得希望不大,只管qq搜一个考研调剂大群然后边看大家动向,一边抓住自己学校的校招,相信我,没有比校招更能提供更好的就业条件的地方了。而已经要二战的考生,只能说20的考研初试成绩一定要高,这段时间不要窝在图书馆考研,而是真的先找个兼职,忙一两个月,留下6个月复习足够,不要过分拉长战线,而是短期全心全意,我当时9月中旬之后窝在出租屋里基本就是睡衣加外卖一直到考完才真正出门,平时顶多下楼扔垃圾。
相信我,调剂时考研的是你信息收集能力,不要想着给某某老师发邮件,除非你非常自信,其他你就根据去年没招满又调剂名额的学校名单一个个给学院发邮件,不停刷新看其有没有提前开通的调剂通道。一句话,如果把握不大,一定不要找考试会压分的院校,对调剂实在不利,风险太大。
六、关于复试
复试这个只能找学姐问考试历年考题了,因为学校针对性太强,对地大来讲,一定练好上机水平,英语准备好口语就好。
最后衷心祝愿每位学子如愿入研究生。
设计史我认为复习分三轮,在第一轮之前当然是最基本的准备工作,首先参考书备齐,在这一步中如果你是一战而且是21年考研的话,你有充足的时间去看哪种厚本的书,那么你可以吧参考书(设计概论、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看一遍,但是大部分20届考研的现在开始复习的就别再看这些书了,虽说考研时间还充足但是看书你未必沉得下心自己把里面的线索、史论逻辑串的起来。
那么第一轮复习开始便是需要你建立基本的史论大纲,也就是最简单的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后现代,这一轮当时我是通过上课跟着老师的思维串的一遍,在上课的时候不是简单地读笔记划重点抄笔记,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买几本疾风劲草自己抄一遍就可以,而是真的带脑子去想每一个关键设计史节点运动之间的关联,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讲,其实这些设计运动的出现从根本来讲都是和的审美变化有关,人们看够了繁琐宫廷,受够了机械粗制滥造,便开始追求返璞归真……你要真正去理解为什么每个运动之间都有关联,或是承继、又或是看似完全相反极端。然后大框架下的每个关键事件运动你都这么一个个细细串联琢磨透以后,最关键的地方就来了。
这也是我从那个教我的学姐哪里学到的最棒的理论学习方法。那就是每个关键运动事件中总有重要的转折人物,以及一些列设计团队设计家,而其实你会发现大部分设计史前期的设计家都是与建筑或工业设计相关的,于是那时基本每节课我们都会看一到两个著名的设计师相关的视频,然后我会根据视频中的内容列一个提纲,从设计师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现状到其作品特点,最后从这位代表性的设计的设计风格中总结出整场设计运动的设计风向。之所以要自己总结而不是给一个范例让我自己去抄,就是锻炼自己思考问题以及真正的答题能力,毕竟你如果单靠背书的话考场上又不是原题,而且根据今年地大理论压分这一个形式来看,单背题肯定是死路一条,锻炼这种逻辑论文能力才是王道。当然前期刚开始写的话我建议你拿着问题搜一下百度文库一类的,一定记住,第一步是先列框架,例如“请简述安东尼奥高迪”,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为三段论述,第一段说整体安东尼奥所处的设计运动时期、他的名誉;第二段我们可以列举两个他的经典作品,在作品分析中可以从结构、外观等方面总结他的设计独特手法;最后第三段我们可以写段总结。
然后当现代设计史讲完后你算完成了整个课程的一大半,下面的设计概论部分由于地大这部分考的不是很多,可以借助疾风劲草这个教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复习,相信我这不是很零散,因为重点也是在训练上,当时我学姐就是给我出了几大方向的问题,让我当概论题写,也是借助了分段论的方法。
最后中国美术史部分算是很轻松的,因为和世界史不同,中国史部分教材虽然厚,但是靠认真背诵自己列表格记忆还是很快的。
第二轮复习和第三轮就是纯背诵和默写了,其中第二轮复习我是靠背默,毫不夸张的说我整个设计史和中国史部分背诵了7遍,也实打实的默写了5遍,用了整整一袋a4纸。这一步不能省,因为之所以牢记和理解都是建立在背诵上的,只有你背熟了你才会发现原来正本设计史不仅每章之间有联系,就连最后后现代史部分的答题你依旧能借助前面章节的知识来丰富你的答题,这就是为什么考卷老师能一眼看出来你是真正理解了还是就为了应试死记硬背的关键。
第三轮就是关键词记忆法加真题训练,由于地大的题量相对来说十分庞大,考卷也是17页纸,这要求你对知识的记忆必须随时提一个知识点就能写出一串关键知识,因此,这时你就需要将每章知识都以关键词甚至关键字顺口溜的形式记忆下来,以便不假思索就写出答案,而这个方法尤其对真题中的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有效,这里介绍一下地大真题模式。通常是6道名词解释题,共30分,6个简答,3选2道论述题。刚才说了对名词解释题有效的复习法,那么简答以及概述就用到了第一轮复习里的自己写理论的素材积累了。
2.586视觉传达设计手绘(实用备考型)
手绘一定要准备的早!重要事情只说一遍!前期一定大量临摹,不为别的练习手感及色感,配合大量黑白装饰画练习锻炼小稿,考试小稿也占分!后期一定脱离任何素材练习创意!这个除了一些简单地手法教授,也靠大量的素材积累!
四、公共课成功总结
作为一个两门公共课都接近70的人来说,公共课英语最大的办法就是背单词及刷题,我考了三次研如果说对我最大的知识积累,也就数英语了,因为这三年我从英语一到二刷了整整三年题,还有单词课,一定要听!就是拜赐第二年听得新东方的单词课让我起码单词的基础还是很牢固的,实不相瞒因为作为艺术生英语还算差的,所以起码前两年包括今年我的英语作文都一篇没写,虽然很不建议这种答题方法但我起码靠阅读的刷题经验(真题同源报刊30篇+小黄书阅读理解150篇全部做完)依旧考了接近70。
至于政治,作为考了三年的人来说真的每年都要给肖秀荣跪一次,三年中起码两年的大题全中!不夸张真的,但是政治难是难在选择提上的,这个说实话我还没想好什么好办法解决,如果对自己政治要求太高,那么我只能说你可以尝试肖秀荣全套中的真题部分每道选择题细致看一遍,尽量理解,而且政治暑假看完肖秀荣那个书,或者9月前看完完全是够的,因为说实话你最终还是考肖8肖4拯救你的大题,还有不管怎样,卷面干净填满,很沾光
五、关于调剂
这个我要给所有一战生敲响警钟,考研形式是真的一年比一年难,20年你们面对的绝对是大量的二战甚至三战生,他们的经验以及毅力你们想象不了,所以一战考生若觉得希望不大,只管qq搜一个考研调剂大群然后边看大家动向,一边抓住自己学校的校招,相信我,没有比校招更能提供更好的就业条件的地方了。而已经要二战的考生,只能说20的考研初试成绩一定要高,这段时间不要窝在图书馆考研,而是真的先找个兼职,忙一两个月,留下6个月复习足够,不要过分拉长战线,而是短期全心全意,我当时9月中旬之后窝在出租屋里基本就是睡衣加外卖一直到考完才真正出门,平时顶多下楼扔垃圾。
相信我,调剂时考研的是你信息收集能力,不要想着给某某老师发邮件,除非你非常自信,其他你就根据去年没招满又调剂名额的学校名单一个个给学院发邮件,不停刷新看其有没有提前开通的调剂通道。一句话,如果把握不大,一定不要找考试会压分的院校,对调剂实在不利,风险太大。
六、关于复试
复试这个只能找学姐问考试历年考题了,因为学校针对性太强,对地大来讲,一定练好上机水平,英语准备好口语就好。
最后衷心祝愿每位学子如愿入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