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重吧 关注:35贴子:84
  • 0回复贴,共1

随言之杂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言之杂谈
古人学习以经书为准绳,如《中庸》、《尚书》、《道德经》等,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具有智慧,但行不足…因为其经义要亲身力行以印证,而非空读!不然就成了书呆子!比如:不敢为天下先,这句。先可不是先行一步,先吃饭等这类意思!这个先是指“自我为主”。解道德经的人那么多,有几人能体会到呢!什么是自我为主?就以是自我为主去做事,去纷争!这样治身治天下,是错误的!好比看《道德经》人总想着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它,这便是“先”,是指自我。如果一位皇帝治理国家,他为了他自我,那么天下人就会存乱受难!以无私成其私,而非以有私而生乱!#智慧#
对于一个修行人而言,当他修炼时,体内精微系统运作时其益害之数相互争斗,如果自我控制,这就是“先”。如果守道数行之,不予刻意改变,当你发现有益的细胞群体消灭了有害的细胞群体,恍然大悟,原来那个自我之争就是道德经中提到的不敢为天下先的先的含义,这就是印证而得真知。印证来源于生活,而不是让你去空解读!既使明白其义也是不根本的!
不敢为天下先,这句一样是大智慧。大众解读者都理解成了什么!
其争其自我,乃先也。是天下罪恶的根源!圣人无为之治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学习的方式非常具有智慧,但是缺乏亲身力行,所以成就了很多书呆子!
圣人以身 体之,是维持圣人初心与治天下的根本。圣人体天下之民情,它不是表面文章,而是亲身力行!常人书读万遍,其义自见,也要融入于生活,亲身力行。不然只能理解文字的空壳,因为那是作者的智慧,而非读者的智慧,以身体之方能承其智。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2-26 15: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