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80岁以上老人3万人,是我省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区)之一
![](http://paper.dzwww.com/qlwb/data/20091025/786733373538/images/22.jpg)
102岁的陈广连老人还能搓玉米棒子。
文/片 黄体军 张继业 刘明振
10月19日,菏泽市单县被山东省长寿之乡评审委员会命名为“长寿之乡”,这是我省命名的第一个“长寿之乡”。截至2008年底,单县总人口约120万人,80岁以上老人为3万人,100岁以上老人119人,是全省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区)之一。
日子就是“唱着过”
22日上午,单县老龄办副主任任惠平驱车,带领记者来到高韦庄镇刘寨村102岁的陈广连老人家。
院子里,老人正坐在板凳上晒太阳。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人招呼孙子(今年已60岁)给记者拿板凳坐下。
采访中,老人准备起身去厕所,一旁的孙媳想搀扶她一把,老人一甩胳膊,要强地说:“不用你扶,我自己能行。”老人的孙子告诉记者,虽然已经百岁高龄,但老太太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早晨起来自己洗脸,还经常打扫一下院子。
老人说,自己身体一直很好,几个孙子对自己照顾也很周到。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经常自己唱戏,“现在比以前生活好多了,日子过得滋润,我为啥不唱呢?”
“奶奶心态很好,日子就是‘唱着过’;起居也规律,早睡早起;饮食也很有节制,喜欢喝面汤。”老人的孙子说。
109岁老人穿针引线
将近上午11时,记者离开陈广连老人家,来到该村张汪氏家中。
在没有见到张汪氏之前,任惠平告诉记者,老太太今年已经109岁高龄,也是单县年龄最大的老人。
记者来到张汪氏老人的家中看到,老人面色白里透红,双手各持一根木棍儿,并不需要别人搀扶,从屋内走出。老太太眼不花、耳不聋。交谈到高兴之时,老太太甚至让人给自己拿来针线,当面向记者演示起将线穿进针孔的“绝技”。只见她左手持针,右手拿起线头,不需要眼镜,也不要别人帮忙,瞬间就完成穿针引线一套熟练动作。老人说,平时衣服破了,自己能够缝补。
老人的子孙告诉记者,老人年高但饭量不减,平时每天还要吃4个鸡蛋,喜吃甜食,不吃太咸的东西。
长寿之乡的地理环境
晚上不见灯光”的景象。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林木中含有大量负氧离子,而负氧离子能有效抵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黄河故道在单县境内形成典型的湿地气候,而湿地具有改善环境等众多功能。
寿星们的生活习惯
22日下午,单县老龄办主任刘全景向记者介绍,通过这么多年来的调查,他们总结出单县这些寿星们的共同生活习惯。粗茶淡饭。饮食多以蔬菜和五谷杂粮为主,荤素搭配。相当多百岁老人爱吃时令野菜和玉米、红薯等食物。荠菜、婆婆丁、车前子等野菜,都是天然抗生素,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玉米、红薯是众人皆知的长寿食品。
心态平和。被调查的百岁老人中,绝大多数老人心胸豁达,乐观随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对待人间是非,能够放得下、想得开,性格直爽,爱说爱笑,与家庭和邻里关系融洽。
经常活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单县大部分百岁老人喜欢早睡早起,注重散步、锻炼等活动,身体免疫力强;有些百岁老人还喜欢帮儿女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刘全景还告诉记者,除老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单县尊老爱老的氛围很浓。百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能领到200元钱,一年下来就是2400元,县里每年还要评选出“十佳敬老孝亲模范”予以表彰,说明老寿星们的健康生活离不开政府的关怀。
在从高韦庄镇采访归来的路上,任惠平告诉记者,单县老龄办在走访全县所有百岁老人之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全县70%的百岁老人分布在单县的南北两侧,具体就是北部的东鱼河南岸和南部的黄河故道两岸。像上午采访的高韦庄镇就处于黄河故道南侧。
记者了解到,东鱼河南岸的地下有贯穿北城办事处、李新庄和徐寨等乡镇的优质矿泉水层,水质优良,而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黄河故道周边的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由于树木众多,一些地方甚至形成“白天不见村庄,
来源:齐鲁晚报
![](http://paper.dzwww.com/qlwb/data/20091025/786733373538/images/22.jpg)
102岁的陈广连老人还能搓玉米棒子。
文/片 黄体军 张继业 刘明振
10月19日,菏泽市单县被山东省长寿之乡评审委员会命名为“长寿之乡”,这是我省命名的第一个“长寿之乡”。截至2008年底,单县总人口约120万人,80岁以上老人为3万人,100岁以上老人119人,是全省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区)之一。
日子就是“唱着过”
22日上午,单县老龄办副主任任惠平驱车,带领记者来到高韦庄镇刘寨村102岁的陈广连老人家。
院子里,老人正坐在板凳上晒太阳。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人招呼孙子(今年已60岁)给记者拿板凳坐下。
采访中,老人准备起身去厕所,一旁的孙媳想搀扶她一把,老人一甩胳膊,要强地说:“不用你扶,我自己能行。”老人的孙子告诉记者,虽然已经百岁高龄,但老太太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早晨起来自己洗脸,还经常打扫一下院子。
老人说,自己身体一直很好,几个孙子对自己照顾也很周到。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经常自己唱戏,“现在比以前生活好多了,日子过得滋润,我为啥不唱呢?”
“奶奶心态很好,日子就是‘唱着过’;起居也规律,早睡早起;饮食也很有节制,喜欢喝面汤。”老人的孙子说。
109岁老人穿针引线
将近上午11时,记者离开陈广连老人家,来到该村张汪氏家中。
在没有见到张汪氏之前,任惠平告诉记者,老太太今年已经109岁高龄,也是单县年龄最大的老人。
记者来到张汪氏老人的家中看到,老人面色白里透红,双手各持一根木棍儿,并不需要别人搀扶,从屋内走出。老太太眼不花、耳不聋。交谈到高兴之时,老太太甚至让人给自己拿来针线,当面向记者演示起将线穿进针孔的“绝技”。只见她左手持针,右手拿起线头,不需要眼镜,也不要别人帮忙,瞬间就完成穿针引线一套熟练动作。老人说,平时衣服破了,自己能够缝补。
老人的子孙告诉记者,老人年高但饭量不减,平时每天还要吃4个鸡蛋,喜吃甜食,不吃太咸的东西。
长寿之乡的地理环境
晚上不见灯光”的景象。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林木中含有大量负氧离子,而负氧离子能有效抵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黄河故道在单县境内形成典型的湿地气候,而湿地具有改善环境等众多功能。
寿星们的生活习惯
22日下午,单县老龄办主任刘全景向记者介绍,通过这么多年来的调查,他们总结出单县这些寿星们的共同生活习惯。粗茶淡饭。饮食多以蔬菜和五谷杂粮为主,荤素搭配。相当多百岁老人爱吃时令野菜和玉米、红薯等食物。荠菜、婆婆丁、车前子等野菜,都是天然抗生素,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玉米、红薯是众人皆知的长寿食品。
心态平和。被调查的百岁老人中,绝大多数老人心胸豁达,乐观随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对待人间是非,能够放得下、想得开,性格直爽,爱说爱笑,与家庭和邻里关系融洽。
经常活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单县大部分百岁老人喜欢早睡早起,注重散步、锻炼等活动,身体免疫力强;有些百岁老人还喜欢帮儿女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刘全景还告诉记者,除老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单县尊老爱老的氛围很浓。百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能领到200元钱,一年下来就是2400元,县里每年还要评选出“十佳敬老孝亲模范”予以表彰,说明老寿星们的健康生活离不开政府的关怀。
在从高韦庄镇采访归来的路上,任惠平告诉记者,单县老龄办在走访全县所有百岁老人之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全县70%的百岁老人分布在单县的南北两侧,具体就是北部的东鱼河南岸和南部的黄河故道两岸。像上午采访的高韦庄镇就处于黄河故道南侧。
记者了解到,东鱼河南岸的地下有贯穿北城办事处、李新庄和徐寨等乡镇的优质矿泉水层,水质优良,而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黄河故道周边的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由于树木众多,一些地方甚至形成“白天不见村庄,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