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友告诉我没有医疗资格证书,是不能够去给别人诊疗的。这吓得我(吓得我抽搐.jpg),只能把已买的书给拆解理解一下背后的原理。希望能够得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心理动力学疗法》推荐序中,施琪嘉提到心智化的概念,它源于依恋理论。于是我就对依恋做了一个回顾和调查。
虽然说,做调查的资源,是越新越好,越优质越好,比如学术期刊。但是我一查心理学报,发现是要钱的...咳、就容我从过去的科普笔记,网上的资料,电子书籍下手吧。
关于依恋,最早的研究是恒河猴实验,将出生的猴宝宝和母亲分离,然后给予两个假妈妈,一个是铁线筒里面放一个奶瓶的铁丝妈妈,另一个是泡沫板做成的筒,外面覆盖毛毯的绒布妈妈。
你猜它们更喜欢哪个妈妈?
毫无例外的它们都喜欢绒布妈妈。无论是焦虑还是需要安慰时,它们都贴在绒布妈妈上。即便喝着铁丝妈妈的奶,身体依然贴在绒布妈妈上。
这些猴宝宝长大后会表现出非常不安、不能正常进食、不停翻滚、一直发呆,有的猴子甚至开始自残。而被迫交配当了妈妈的,则也不会照料自己的孩子。参与这个实验的恒河猴,大多数都没有康复。需要提一下,这个实验是在20世纪50年代,太过残忍,不会被当今的道德标准接受。
不过说明了,接触和抚摸对于依赖、学习、情绪健康、以及心理发展,都非常的重要。
•尤其是最熟悉、最舒服的人给你的拥抱;相对陌生人给的拥抱,不熟悉的感觉会导致焦虑。
参考——《速成课:心理学》第19集
笔记图片是根据《亲密关系》第五版中第一章“个人经历”部分缩减的,基友说其实笔记是需要做成只有可供回忆的关键字,如需详细,可以直接去阅读原书。
然后我就知错不改了,至少这次哈哈哈
说一些关于成年后的依恋类型关键点:
•依恋类型既然是习得的,就可能被遗忘掉。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的确会发生新的改变 (Noftle & Sutin, 2008)。
•一次悲痛欲绝的分手会让原本安全型的人不再安全,一段如胶似漆的恋情也能慢慢让回避亲密的人不再怀疑戒备亲密感情(Ruvolo, Fabin, & Ruvolo, 2001)。
•在两年之内,足有三分之一的依恋类型可以发生实质变化(Davila & Cobb, 2004),令人欣慰的是,不安全依恋比安全依恋更容易改变 (Davila et al., 1997)。
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事情。只要你愿意伸出双手,虽可能会失望,但也有了被抱住的可能。
那么这些和心理治疗有什么关系呢?
粗略的来说,就是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来使自己变成安全型的依恋。然后恢复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心理健康的作用。
至于心智化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分析学家Peter Fonagy提出,他认为依恋系统并不局限于自身,而是作用于促进人类婴儿发展出对于内心世界的表达。
按我理解是:孩子在和最初养育者的互动中,习得了自我发展和情绪管理的能力。简单来说,你成为一个好爸妈就能够带来别人更好的发展。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做出真实的反馈。否则对方会一直收到虚假的反馈,就习得了一种错误的心智化。其余又看你这个人如何,所以先被别人理解,然后再理解别人。辩证意义上的自主性和关联性伴随我们的一生 - 这个假设是所有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基础。
人就在这样的交互中成熟了。
不得不说就有多少那么点恨会投给自己负能的家人了。但或许那也是种爱的表达,只是很多时候没有懂那个意思。至于这个理论我觉得信不信都可以,好好相处才是硬道理。
如有不足,欢迎讨论。
《心理动力学疗法》推荐序中,施琪嘉提到心智化的概念,它源于依恋理论。于是我就对依恋做了一个回顾和调查。
虽然说,做调查的资源,是越新越好,越优质越好,比如学术期刊。但是我一查心理学报,发现是要钱的...咳、就容我从过去的科普笔记,网上的资料,电子书籍下手吧。
关于依恋,最早的研究是恒河猴实验,将出生的猴宝宝和母亲分离,然后给予两个假妈妈,一个是铁线筒里面放一个奶瓶的铁丝妈妈,另一个是泡沫板做成的筒,外面覆盖毛毯的绒布妈妈。
你猜它们更喜欢哪个妈妈?
毫无例外的它们都喜欢绒布妈妈。无论是焦虑还是需要安慰时,它们都贴在绒布妈妈上。即便喝着铁丝妈妈的奶,身体依然贴在绒布妈妈上。
这些猴宝宝长大后会表现出非常不安、不能正常进食、不停翻滚、一直发呆,有的猴子甚至开始自残。而被迫交配当了妈妈的,则也不会照料自己的孩子。参与这个实验的恒河猴,大多数都没有康复。需要提一下,这个实验是在20世纪50年代,太过残忍,不会被当今的道德标准接受。
不过说明了,接触和抚摸对于依赖、学习、情绪健康、以及心理发展,都非常的重要。
•尤其是最熟悉、最舒服的人给你的拥抱;相对陌生人给的拥抱,不熟悉的感觉会导致焦虑。
参考——《速成课:心理学》第19集
笔记图片是根据《亲密关系》第五版中第一章“个人经历”部分缩减的,基友说其实笔记是需要做成只有可供回忆的关键字,如需详细,可以直接去阅读原书。
然后我就知错不改了,至少这次哈哈哈
说一些关于成年后的依恋类型关键点:
•依恋类型既然是习得的,就可能被遗忘掉。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的确会发生新的改变 (Noftle & Sutin, 2008)。
•一次悲痛欲绝的分手会让原本安全型的人不再安全,一段如胶似漆的恋情也能慢慢让回避亲密的人不再怀疑戒备亲密感情(Ruvolo, Fabin, & Ruvolo, 2001)。
•在两年之内,足有三分之一的依恋类型可以发生实质变化(Davila & Cobb, 2004),令人欣慰的是,不安全依恋比安全依恋更容易改变 (Davila et al., 1997)。
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事情。只要你愿意伸出双手,虽可能会失望,但也有了被抱住的可能。
那么这些和心理治疗有什么关系呢?
粗略的来说,就是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来使自己变成安全型的依恋。然后恢复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心理健康的作用。
至于心智化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分析学家Peter Fonagy提出,他认为依恋系统并不局限于自身,而是作用于促进人类婴儿发展出对于内心世界的表达。
按我理解是:孩子在和最初养育者的互动中,习得了自我发展和情绪管理的能力。简单来说,你成为一个好爸妈就能够带来别人更好的发展。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做出真实的反馈。否则对方会一直收到虚假的反馈,就习得了一种错误的心智化。其余又看你这个人如何,所以先被别人理解,然后再理解别人。辩证意义上的自主性和关联性伴随我们的一生 - 这个假设是所有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基础。
人就在这样的交互中成熟了。
不得不说就有多少那么点恨会投给自己负能的家人了。但或许那也是种爱的表达,只是很多时候没有懂那个意思。至于这个理论我觉得信不信都可以,好好相处才是硬道理。
如有不足,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