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吧 关注:74,227贴子:550,092
  • 21回复贴,共1

猫氏湿地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猫氏湿地盒/缸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一:提示:本方案制作需动手/动脑,稍复杂但效果好,测量过一次得到制作尺寸可以大量做,不喜欢的可以让绕行~,所以别在底下说什么字太多太复杂,字少了又该抱怨说看不懂了,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二:缸/盒用法:适合饲养倔穴蟹类如南海,海南一类,稍作改造可饲养内溪蟹,新内溪蟹(如何改造下面会讲), 但是不适合龙溪蟹,异掌溪蟹一类水栖蟹。
三:造缸主旨:由于用普通饲养盒饲养或者造缸局限性太大,而且裸盒/加点底砂养重周所周知很多蟹都留不久,违背蟹类生活习性,蟹和环境的互动为0,本方案是设计来解决此类问题的,只要不作,瞎搞,长时间不维护,养上很长一段时间不是问题,而且可以造景。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胆子小的蟹一般只会晚上出来,所以喜欢长时间挑逗,磋磨蟹的就玩不了了。
再补充一句话,蟹是胆小的动物,能在自己做的环境里轻易捕捉/观赏到蟹的环境,都不是理想的环境。
不说废话了正文开始, 成品图如下:

四:现在来讲制作步骤
1: 材料
一个大号竖饲养盒, 如有条件可以使用更大的缸/整理箱

底滤板,两个

买上面那种底滤板配的一个硬管子,没有的话用吸管什么的都行,但是最好是有,因为配套的能直接用。(一般有个绿色的头,我给摘下去了)

一个这样子的底滤板,用啥样的都行,就一个破板子,不过别弄不透水的。

一条软管口径: 一厘米的(外径)

过滤棉,没必要非得是这样子的,泡不烂就可以

玻璃胶或者发泡胶(我用的玻璃胶)其实这个东西可有可无,但是制作方法会有细微差别,下面会讲

最后就是泥巴:有条件可以用螃蟹洞里的粘土,没条件可以去山上挖点那种表层土,实在不行可以买腐叶土,但是水泡久了会散发恶臭(不建议全用腐叶土)。无论如何,土的选择非常多这里就不细讲了。
我用的粘土+腐叶土
粘土:

腐叶土:

五:下面开始讲步骤:
1找出这个底滤板,用剪刀把这里戳破,之后另外一个板子也照做。

2.管子插进去试试,插不进去可以把剪刀在插回去旋转几下,口会扩大些,另外一个板子同理。

3:把这个管子插进去,注意:仔细看那个底滤板,刚才用剪刀扎出来的口外层还有一个环,这个管子是插到那里边去的,拿到实物一眼就看出来的

4:用胶水固定,不用也行不是什么大问题,之后固定好了以后先放到盒子里一个板子,之后再把这个固定了管子的板子放进盒里。

5:找出这个底滤板来,在对照着上面安装的管子的地方剪个口,具体如下


6:把这个板子也放进盒子里,效果如下 (提示:图片中只有一个黑色底滤板,但是实际上需要两个,是个人实验失败发现确实需要两个才回来改的。)


7:找出这个过滤棉,记得尺寸稍微剪的比盒子口大一点,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之后在管子露出来的位置豁个口,尽量不要弄太大,如果你弄得太大了,豁出来的口和管子中间有非常大的空隙,那么恭喜没有玻璃胶的同志,在剪一块重新弄吧,有玻璃胶的无所谓不需要重新弄。

8: 之后把盒子里的所有东西拿出来,过滤棉包住,现在提示一下如果你有玻璃胶或者发泡胶,接着读,没有的话跳转到下一步。如果你有玻璃胶或者发泡胶,用过滤棉多出来的地方包住下面的东西,如图所示,之后边角用订书机订上。( 提示:图片中只有一个黑色底滤板,但是实际上需要两个,是个人实验失败发现确实需要两个才回来改的 )



9,没有胶水的,上一步里多余的棉不要包住下面,放到底滤板上后,把过滤棉多出来的部位向上翘,然后放入盒子里,像这样翻折上去:

10: 不论你是包起来还是翻折上去的,都放到盒子里,下图是包起来的

11:有胶的把四周打上胶,如果管子的那个口裂大了就也沾一圈封住缝隙,没胶的跳过这一步



12:等胶干了以后,放泥,有条件的在底下先放一层粘土,防止泡烂而且有支撑力。没有的话直接一种土全扔里就可以了,我这个是先放的粘土。 如果你没有玻璃胶,注意放泥巴的时候翻上去的过滤棉一定要贴近盒壁,不要被土压下去,目的是分离水和泥,记住翻折上去的部分要紧紧顶住盒壁。

13:再在表层放腐叶土,种植物啊什么的容易活,螃蟹也可以捡烂叶子渣吃。下图是加完腐叶土的。

14:加完土,开始放水,直接从那个小管子里往下倒水,或者可以找个水泵,链上软管,把一端插到那个塑料管里另一端的泵放到水里往里抽水,速度很快,大盒必选。 (提示:由于为了省掉麻烦,没有做出气管,再往里灌水的时候如果发现还没灌多少水呢那个小管子里的水就溢出来了,别急,等一会会有气泡炸上来,因为空气被水挤出来了,而且如果在灌水过程中发现土里往外冒泡别慌,正常情况。)

六:现在讲如何维护
1:换水: 换水方法比较奇葩但是效果可以,现在要用到材料里的那个软管,找一个最好是盒子高两倍多一点的管子(别太短了不然吸一嘴水),一端插进那个白色的管子里,记住一定要插到最底下,因为如果管子比较弯会卡在底滤板和管子连接那个位置,往里怼怼就进去了,可以从侧面看看,然后另一端就耷拉在外边,如下图所示。

之后把盒子拿到稍微高一点的地方,耷拉着的那一端要低于盒子,用嘴或者打气筒(没试过)吸一下,触发虹吸效应,管子就会把水从盒子里吸出来,从另一端出去(小提示,如果吸不出来,一般是小盒子,先检查管子有没有插到底,之后如果插到底了还吸不出来,把盒子稍稍往管子那一端倾斜一下再吸)如下图所示:



提示: 无论如何,换水这个装置的存在是为了在必要情况下使用(自己判断),一般不需要换水,不是天天换周周换,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不需要换水,水少了往里添水就可以了。
2:螃蟹入缸/盒 后的注意事项
螃蟹的选择我前面说过了就不啰嗦了,主旨就是找挖洞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大螃蟹千万不要放小缸里,会挖塌的,到时候非常棘手而且还得清理,所以想要养大蟹,建议做大缸。
说下螃蟹入缸后,会开始挖掘,在前期他不断挖洞的时候,水下降的很快,注意看里面的水,少了就添,一个小建议,加水加到可以从外面看到蟹洞里的水,就可以了,如果看不到了就加到能看到为止,这样有俩好处,1是容易看出来里边水够不够该不该加,2是螃蟹喜欢在空气中呆着,所以水多了他喜欢在洞口呆着,容易看到。但是缺点也是有,有些植物根系不能在水里泡着,所以看个人选择。
还有就是,建议把螃蟹挖出来的泥巴给他清理出去,1是好看,泥巴到处挖满脏的。2是螃蟹有时候喜欢藏在里边,不容易看见,也不容易看到洞里水位。
七:改造
改造的话就是针对内溪蟹和新内溪蟹一类不喜欢挖洞的,不过,不建议北方/干燥地区这么改,因为湿度太低蟹会干死,具体改造方法就是少放点泥/土,多放点石头(内溪蟹),或者枯木/沉木(新内),然后定期往里喷水,浇水保持湿度。
有人该想了,要是这样为啥还要低下底滤板做出来的存水层,是因为底下存的那些水,是等他蒸发了粘在上方的土里保持泥土湿润,无论如何,这个方案由于我是干燥地区的,所以没有做,南方朋友可以试试,把理论实践出来。
八:结语
该说的差不多都说了该讲的差不多都讲了,打字不容易写出制作步骤更不容易,而且理论的成败都需要时间和实践去证明成功与否,如果有任何问题或者缺陷希望大家理解并欢迎提出,如有任何困难或疑点欢迎找我问。最后,祝有兴趣做的成功做出来,蟹养出好状态。
九:螃蟹+环境图





其实还是可以逗蟹的,拿个什么吃的在洞口水里晃一晃就爬出来抢了。


IP属地:广东1楼2020-06-04 21:09回复
    哦对了忘了说了,跟吧主讲了,由于文字量大,这个是参与活动的


    IP属地:广东2楼2020-06-04 21:10
    收起回复
      有个pdf文件版,需要的可以私下找我


      IP属地:广东3楼2020-06-04 21:11
      回复
        已经完整发出来了嘛?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6-04 21:23
        收起回复
          有创意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6-05 00:06
          回复
            猫子牛逼嗷


            IP属地:北京7楼2020-06-05 08:24
            回复
              猫咪666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6-05 22:59
              回复
                动手达人嗷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6-07 01:49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6-08 00:11
                  回复
                    私聊你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2-09 13:46
                    回复
                      猫咪物理学好了属于是


                      IP属地:辽宁16楼2021-12-11 20:17
                      回复
                        大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2-12 08:17
                        回复
                          等天气回暖了实践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12-12 08: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