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很关注孩子的小升初、中考、高考,认为这些才是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的节点。
但实际上,孩子这些大考中的表现却是在这两个阶段中定型的,那就是孩子四五年级和初二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呢?赶紧往下看吧~
第一个阶段:四五年级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四五年级是道坎儿。”
但它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家长忽视,这个阶段孩子的很多变化处理不好,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很多孩子在初中暴露出的问题都和这个阶段埋下的隐患有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四五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
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
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
孩子会出现“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而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上升。就像很多孩子在作文里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一个孩子说:“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妈妈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现。”
另一个同学说:“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不让我读我喜欢的那些课外书。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
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的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正处于情感的突变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但他们也容易感动。与送给他们昂贵的礼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
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从不会过多去想“为什么”,他们认为家长和老师的话就是真理。
但是,到了四年级后,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
由于自我意识刚刚出现,这时候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父母的唠叨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
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而且,到了四、五年级,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绪。
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
多年的调查发现,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一个关键期——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学习成绩会一直保持“好”的记录;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难变得出色。
孩子在四、五年级取得一个好成绩,他们更容易产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一直都保持优异。
但是,如果孩子在成绩很差,或成绩平平,他们就不会体会到成绩所带来的的成就感,进而就不会对学习产生信心,也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只能越学越吃力,越学越没有信心。
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五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每天都要对孩子提及学习的事情。
而是说,在四、五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兴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四五年级孩子各种习惯的定型期
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做了这样一项调查:专家分别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测试,这次测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习惯测试。
测试的结果令这位专家很惊奇,因为他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趋势,但他们的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
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五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个关键期,这些坏习惯将不会轻易改掉。
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特点来看,尽管这时的孩子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并且是不稳定的,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意志力发展开始由弱到强,由他律到自律过度。
孩子会通过克制自己,主动培养一些好习惯和
但实际上,孩子这些大考中的表现却是在这两个阶段中定型的,那就是孩子四五年级和初二的时候。
为什么这么说呢?赶紧往下看吧~
第一个阶段:四五年级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四五年级是道坎儿。”
但它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家长忽视,这个阶段孩子的很多变化处理不好,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很多孩子在初中暴露出的问题都和这个阶段埋下的隐患有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四五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
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
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
孩子会出现“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而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上升。就像很多孩子在作文里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一个孩子说:“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妈妈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现。”
另一个同学说:“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不让我读我喜欢的那些课外书。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
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的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正处于情感的突变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但他们也容易感动。与送给他们昂贵的礼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
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
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这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更多地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从不会过多去想“为什么”,他们认为家长和老师的话就是真理。
但是,到了四年级后,孩子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样呢?
由于自我意识刚刚出现,这时候的孩子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父母的唠叨和命令不仅会令孩子感到厌烦,而且会给他们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在为父母而学习。
在这种错误信息的感染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而且,到了四、五年级,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绪。
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
多年的调查发现,四、五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一个关键期——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学习成绩会一直保持“好”的记录;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难变得出色。
孩子在四、五年级取得一个好成绩,他们更容易产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一直都保持优异。
但是,如果孩子在成绩很差,或成绩平平,他们就不会体会到成绩所带来的的成就感,进而就不会对学习产生信心,也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只能越学越吃力,越学越没有信心。
在孩子读三年级之前,家长可以多问快乐、少问学习,但到了四、五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每天都要对孩子提及学习的事情。
而是说,在四、五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兴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四五年级孩子各种习惯的定型期
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做了这样一项调查:专家分别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测试,这次测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习惯测试。
测试的结果令这位专家很惊奇,因为他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趋势,但他们的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
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五年级是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个关键期,这些坏习惯将不会轻易改掉。
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特点来看,尽管这时的孩子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并且是不稳定的,但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意志力发展开始由弱到强,由他律到自律过度。
孩子会通过克制自己,主动培养一些好习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