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将高考作文的套路概括得很精辟:语文老师推荐的模板大概是这样的:以极为华美流利的排比段开头,以给阅卷老师惊艳之感(平时,老师会要求她们背一些参考书上的精美段落)。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然后,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举两个具体的例子,每举一例即在其后加一些自己的议论。接下来,再用排比句式举若干一笔带过的简单例子或写上一段总论述。结尾别忘了又用华美漂亮的句子并再次点题。
而如若用我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的话说,应试作文以三段式的议论文为好,首段要做到凤头,中部要成猪肚,末段要是豹尾,再加上华美动人(事实上是空洞苍白)的文字加以粉饰。
那一段时光,当真是如同炼狱般地让人疯狂!每周三练,文体只许写议论文,不许写记叙文,否则发回重写。格式只许是三段式,不许是其他式,否则发回重写。如若在考试时候不遵规矩,判不及格。
大段大段的华丽文字、排比段落被我们背得滚瓜烂熟,用于仿写那凤头。大段大段的名人名言、文史资料、新闻人物被我们反复背了又背,用于填充猪肚。大段大段的玄乎离奇、晦涩难懂、“寓意深刻”的经典语句被我们翻来覆去默了又默,用于滥竽充数扮那豹尾。
用这种写法,在高考中最是稳妥,如果文笔不错的,混个高分乃至满分也是很有可能的。市面上销售的诸类高考作文秘籍里展现的满分作文中,有将近七八成是运用了这种套路的,差异只在于他的文字比其他人更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也更像花瓶里的假花,有美感,但没生命力。
更多的人蜂拥而上,更加勤学苦练这百搭的三段式,更加精心地去雕琢文字而疏于雕琢内容,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里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年不比去年红”
学校,老师,学生,砖家,出版商,以分数为纽带,共同构建了这个恶性循环,并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高考作文,只是披着“作文”这层羊皮的复刻版狼而已。它已经只是复刻版,在也称不上作文了,没有灵性和想法,只有单调的文字排列组合。就好比没有灵性的人,要么是傀儡,要么是僵尸,却再也称不得人了。
他们,乐此不彼、年复一年地制造着一模一样的复刻版。
只是,即便这高考作文看似如此地万恶不赦,但我仍旧提不起尽头去批判它。
因为高考作文,只是复刻版文体的一个开端而已。
一份报告,一份计划书,一份策划方案,甚至是一份入党申请书,都有着严格死板的格式,都会相当篇幅的味同嚼蜡、雷同度极其高的意义和分析的废话,实在是很难想象如果剔除了这些套话废话之后,剩下的还能有多少斤两?
也许,有人会说,这报告、计划书、策划书什么的都是应用文,自然应该有合乎规范的要求,不应该以文学的标准去苛求它。
暂且不论对于格式的要求是否合理,先看看这类文中的废话和套话——这一点我想写过这类东西的大学同仁们都是心知肚明。开篇的意义、动机、好处里尽是假大空一类的废话,但事实上这些完全可以统归为一句话:因为做XXX能给我带来切身利益。这个年代,没有几个人会因为几个虚假空洞的套话(如为了成为祖国栋梁为祖国做贡献)去做某一件事情。
而偏偏这些应用文体,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其格式和套路套话深入人心。
从这个角度看,高考作文在实质上更像是为日后写作这些同样是复刻版文体的应用文的演练。换而言之,我们应该以应用文的角度去看待高考作文,而不是以文学眼光。
高考作文不过是在灌输考生这样一个概念:写东西要有规矩,要遵循格式,要玄虚有深意,要先虚后实、多虚少实。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应用文和高考作文,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八股文罢了,只是它们都在极力制造“它们不认识八股文”的假象,但事实上八股文这个老祖宗却是认得它们这几个孙辈。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高考作文在被人们以文学的眼光审视批判了这么久仍旧我行我素,砖家们依然对于复刻版的考场作文高抬贵手、不吝溢美之词,对于这股风潮推波助澜。
换一个视角,从文学视角切换成应用文视角,高考作文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恶,因为更可恶的复刻版文体在后头呢。
高考作文,不过是实用主义的一个产物而已。而高考作文书、高考作文套路,都是这个产物的衍生物,其附加值之大令人咋舌。
只是,这么去想高考作文,未免让人意兴索然。
我们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的文学虚话创造了高考作文,却以应用文的手法去操作高考作文.
究竟,还有多少错事,是我们在良性的动机下做成的?
而如若用我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的话说,应试作文以三段式的议论文为好,首段要做到凤头,中部要成猪肚,末段要是豹尾,再加上华美动人(事实上是空洞苍白)的文字加以粉饰。
那一段时光,当真是如同炼狱般地让人疯狂!每周三练,文体只许写议论文,不许写记叙文,否则发回重写。格式只许是三段式,不许是其他式,否则发回重写。如若在考试时候不遵规矩,判不及格。
大段大段的华丽文字、排比段落被我们背得滚瓜烂熟,用于仿写那凤头。大段大段的名人名言、文史资料、新闻人物被我们反复背了又背,用于填充猪肚。大段大段的玄乎离奇、晦涩难懂、“寓意深刻”的经典语句被我们翻来覆去默了又默,用于滥竽充数扮那豹尾。
用这种写法,在高考中最是稳妥,如果文笔不错的,混个高分乃至满分也是很有可能的。市面上销售的诸类高考作文秘籍里展现的满分作文中,有将近七八成是运用了这种套路的,差异只在于他的文字比其他人更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也更像花瓶里的假花,有美感,但没生命力。
更多的人蜂拥而上,更加勤学苦练这百搭的三段式,更加精心地去雕琢文字而疏于雕琢内容,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里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年不比去年红”
学校,老师,学生,砖家,出版商,以分数为纽带,共同构建了这个恶性循环,并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高考作文,只是披着“作文”这层羊皮的复刻版狼而已。它已经只是复刻版,在也称不上作文了,没有灵性和想法,只有单调的文字排列组合。就好比没有灵性的人,要么是傀儡,要么是僵尸,却再也称不得人了。
他们,乐此不彼、年复一年地制造着一模一样的复刻版。
只是,即便这高考作文看似如此地万恶不赦,但我仍旧提不起尽头去批判它。
因为高考作文,只是复刻版文体的一个开端而已。
一份报告,一份计划书,一份策划方案,甚至是一份入党申请书,都有着严格死板的格式,都会相当篇幅的味同嚼蜡、雷同度极其高的意义和分析的废话,实在是很难想象如果剔除了这些套话废话之后,剩下的还能有多少斤两?
也许,有人会说,这报告、计划书、策划书什么的都是应用文,自然应该有合乎规范的要求,不应该以文学的标准去苛求它。
暂且不论对于格式的要求是否合理,先看看这类文中的废话和套话——这一点我想写过这类东西的大学同仁们都是心知肚明。开篇的意义、动机、好处里尽是假大空一类的废话,但事实上这些完全可以统归为一句话:因为做XXX能给我带来切身利益。这个年代,没有几个人会因为几个虚假空洞的套话(如为了成为祖国栋梁为祖国做贡献)去做某一件事情。
而偏偏这些应用文体,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其格式和套路套话深入人心。
从这个角度看,高考作文在实质上更像是为日后写作这些同样是复刻版文体的应用文的演练。换而言之,我们应该以应用文的角度去看待高考作文,而不是以文学眼光。
高考作文不过是在灌输考生这样一个概念:写东西要有规矩,要遵循格式,要玄虚有深意,要先虚后实、多虚少实。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应用文和高考作文,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八股文罢了,只是它们都在极力制造“它们不认识八股文”的假象,但事实上八股文这个老祖宗却是认得它们这几个孙辈。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高考作文在被人们以文学的眼光审视批判了这么久仍旧我行我素,砖家们依然对于复刻版的考场作文高抬贵手、不吝溢美之词,对于这股风潮推波助澜。
换一个视角,从文学视角切换成应用文视角,高考作文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恶,因为更可恶的复刻版文体在后头呢。
高考作文,不过是实用主义的一个产物而已。而高考作文书、高考作文套路,都是这个产物的衍生物,其附加值之大令人咋舌。
只是,这么去想高考作文,未免让人意兴索然。
我们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的文学虚话创造了高考作文,却以应用文的手法去操作高考作文.
究竟,还有多少错事,是我们在良性的动机下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