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剧中人物
春秋:康丫,是当下和过去进行时,是生的平实,逝的冥想,国民状况的祭祀尚飨,是冥冥中的现在进行时啊。
插花,最后一口,战壕默然独食。国人常问“你吃了吗?”浑浑噩噩仅求一口食的中国人,就这么一点最低要求,还不能让他好好活着,真让人眼眶湿润啊。
小日本鬼子一口食尚要断我百姓,他们来了就是为了与吾民夺争这一口之食啊!
洋务,西方文化,拿来主义终究不实,所以蹦蹦跳跳的得意,一枪击碎肺叶,做人的底气也就被打没了,被枪打穿肺叶的痛苦,岂是一言可以敝之……
月照:临死前,他执着地要照镜子,他还在想他的车,他车上有镜子,他用车后视镜照着自己,那是沾沾自喜,自觉高人一等,所以他酷爱照镜子。
但最后他被打穿了肺,躺在阵地上,他只有刺刀搭成的镜子,能照出他要的自己么?
所以他看不见!
春秋:不辣,我一直以为,他是中华民族绵延的根。他的怕官,怕上峰,还有带黑色幽默的狡黠,是我国寓兵于民的古老传统的再现。就是这样的。
兽医老爹,烦了殓埋冯义 ,张宝昌之时,何尝不是他们从前,往后的写照。从晚清到45年,几千万无辜牺牲者的骨血抗争不息,倘若人人若政客们的聪明,国之何存?
一部电视剧记住了不辣,康丫,要麻,迷龙....还有一位其实我最应该记住的孩子,偏偏我总忘了他的名字。其中有几位是名垂后世的?这样的深意249在书里写得真是很深入了。人啊容易遗忘,就如我遗忘那个最不该被人遗忘的孩子.....
他们是我们当下的真实写照。
让豆饼翻了若干个跟斗……他们都是最好的战士。 我终于想起了最不该忘记的战士——那个孩子小豆饼 。
李乌拉代表了东三省十多年的绝地抗争,国破家亡,蝼蚁不如的生命,身处绝地的哀凉 之争!!!!!不堪回首的绝地之争。到这里我学一下当下表述,引用感叹号若干。乌拉对反抗的无力,无能,却一直反抗到底说道的是那时整个东三省人的柔弱心力。看到这里,呵呵……只能让人凄然惨笑……
李乌拉,迷龙角色的表演者,应该进入了斯时心境,哀戚悲凉。这段往事不堪回首,怕被提起,东北的后辈,不知道现在是啥心境?年轻人接触得少,接触多的老哥哥们,都已经一头栽孔方兄家里去了。
孟氏,唐氏,郝氏实则那个崇尚温良恭俭让年代的代表人物。人人都学习钻人心,探究蒙训根源的训诂学,全无自然科学心思,聪明劲儿使错了地方,一个个把文字弄得方正圆熟,真真天可怜见的,可爱,我们可怜见的先祖们。
只是当我们把那些延续了几千年的心思,也许是可笑可怜的心思,全都抛舍割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前所未有的干枯失神。一个个好像家道中落了的世家子弟,有人挑着残灯看画梁结满蛛网,怎舍得离开故地?有人干脆对过去的价值不屑一顾,背井离乡,眼下倒是生活的滋润自在,只是少年子弟江湖老,一辈子也听不到故园蝉声是不是也是莫大的遗憾?
一场烟毒大炮打出了经世致用学问的崇高地位,呵呵……结果人民的魂儿都钻孔方兄家去了。学者抄袭,文武官员厚黑,百姓,百信而无信。最害怕的莫过于一场盛大的建设实际上成了谁也不曾意识到的集体魂游,有人欢喜有人愁苦有人自得有人失落,梦境不同方向不同心志不通;也许身处之地——那个兵燹劫难之后的故园,每天在不断地被修建,翻新,今天你涂红,明日他抹绿,为了私利,政绩,为了轻率,不负责;热闹煊赫竟也意味着毫无章法肆意雕琢。最害怕的就是声势喧天也换不来自己的从容,别人的敬重
“经世济用”一词的概念却仅仅演化成为经济的单一词义,人人活着一切为钱。 天!这魂儿丢了,丢了啊……可怜的249我看你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