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脏六腑各有募穴,所在的位置基本上是在脏腑本位,比如中府是肺之募,穴位即在肺的上方,膻中是心包募,即在胸中,巨阙是心募,即在心窝,期门是肝募,穴位在两乳下,章门是脾募,在两肋下,京门是肾募,在腰两侧。其实募穴的位置大有研究的意义,包括有的是单穴,有的是双穴,今天主要探讨穴位所在经络的不同透露出的信息。
我的看所有的募穴,根据所在经络的不同,大致可以有两种,这是最基本的区别,即本经和他经,比如中府,即在本经,膻中即在他经,把所有的募穴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募穴在本经的并不了多,中府,期门,日月仅仅三个,其它的都不在本经,那么募穴如此分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这个问题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其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现实中我们看到大多数人根本看不到问题所在。
这三个穴位,学过四圣心源的人,或者学过圆运动的人会有点感觉,中府期门日月透露出的就是肺肝胆,也就是升降,肝升肺降,肝升胆降,胆降温中,胆降温肾,胆降肝升,胆降心肾相交,胆降肺降。以前读《黄帝内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不解其意,今天从这里该明白其意所指。胆为阳腑,子时当令,其降则肾间阳动,降愈多阳愈强,降少则肺受其扰肝肾受其害,肾阳无多,肝升无力,肝胆升降不济,则中气渐微,日久四维运动不圆,各显其病。所以内经有此一言。
今日从募穴分布来看,阳腑有六,独胆之募穴可存本经,其它五腑募穴统统在他经,大肠募天枢在胃经,胃募中脘在任脉,小肠募关元在脐下,三焦募石门,膀胱募中极亦在脐下,可见其重要份量。再看中府期门,也是在本经,这三个在本经的募穴,表示其脏腑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是气血阴阳旋转升降交济互化的枢机。
回过头来,我们看肝经和胆经,肝经有期门章门两个募穴,胆经有日月京门两个募穴,足见肝胆升降在人体有多么重要,肝升脾升,胆降三焦亦降,升降之间,中气旋转。
外治法之点穴,针灸,若用升降来看,则更上一层楼。

我的看所有的募穴,根据所在经络的不同,大致可以有两种,这是最基本的区别,即本经和他经,比如中府,即在本经,膻中即在他经,把所有的募穴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募穴在本经的并不了多,中府,期门,日月仅仅三个,其它的都不在本经,那么募穴如此分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这个问题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其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现实中我们看到大多数人根本看不到问题所在。
这三个穴位,学过四圣心源的人,或者学过圆运动的人会有点感觉,中府期门日月透露出的就是肺肝胆,也就是升降,肝升肺降,肝升胆降,胆降温中,胆降温肾,胆降肝升,胆降心肾相交,胆降肺降。以前读《黄帝内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不解其意,今天从这里该明白其意所指。胆为阳腑,子时当令,其降则肾间阳动,降愈多阳愈强,降少则肺受其扰肝肾受其害,肾阳无多,肝升无力,肝胆升降不济,则中气渐微,日久四维运动不圆,各显其病。所以内经有此一言。
今日从募穴分布来看,阳腑有六,独胆之募穴可存本经,其它五腑募穴统统在他经,大肠募天枢在胃经,胃募中脘在任脉,小肠募关元在脐下,三焦募石门,膀胱募中极亦在脐下,可见其重要份量。再看中府期门,也是在本经,这三个在本经的募穴,表示其脏腑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是气血阴阳旋转升降交济互化的枢机。
回过头来,我们看肝经和胆经,肝经有期门章门两个募穴,胆经有日月京门两个募穴,足见肝胆升降在人体有多么重要,肝升脾升,胆降三焦亦降,升降之间,中气旋转。
外治法之点穴,针灸,若用升降来看,则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