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40贴子:412,384
  • 10回复贴,共1

宝钗应该是明心见性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梦里醒来梦里的我不存在了,连梦也是不存在的,但梦里有人提醒你梦里是幻,处在梦中的我是不会相信的。
人生百年以后的我不存在了,现在的我也是不存在的,周围修行人提醒你现实是幻,处在现实中我是不会相信的。
现实是这么美好,即使偶尔思考过我是不是幻,也是被周围美好所迷,不肯穷究。但宝钗不一样,这便丢开手不成,很明显劝导宝玉时,宝钗已经明心见性。
尝过人生苦味,或许才会真正思考,有生死的都是如梦似幻。只有没有生死的才是永恒。也就是慧能说的自性是不生不灭的。


IP属地:江苏1楼2021-04-13 22:30回复
    从达摩,慧可,僧璨。。。慧能,马祖道一,石头希迁,都是明心见性之人。明心见性之后,这些祖师不是在谈梦中佛事,而是在告诉人们明心见性之法,也是了生死之法。禅宗认为无生法忍是自然而然成就的。而不是靠打坐,坐枯禅。所以禅宗祖师大德,明心见性之后,除了弘法还是弘法。


    IP属地:江苏3楼2021-04-13 22:45
    回复
      慧能用手指月,不立文字,怕的是人们认为经文是月,怕人们大做风月道场。而忽略了自性是月,经文只是所指。神会等禅师集结六祖坛经,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IP属地:江苏4楼2021-04-13 23:05
      回复
        对于佛教中“指月”这个典故,我在《白雪梵音薛宝钗传》中有一段形象阐述:
        宝钗便笑道:“其实呢,学佛原也不定是指着熟读这些个经文的。二爷若是自能顿悟,心中了无挂碍,便是将这些个三藏六典尽付一炬,也是无妨的。那《楞严经》上原本有言,佛法如月,经文如指,以手指月,原不是为着手指头起见。只是二爷目下这般悟性,岂少得了外力戒持?我呢,也不指着二爷能够成佛作祖,便将这些个经文学通了,将来证得个声闻乘,我也就放心了。”


        IP属地:四川5楼2021-04-14 08:21
        收起回复
          宝钗能够引导宝玉悟道出家,则宝钗必然是先就彻悟了的。所以脂批说宝钗是“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曹雪芹则以“吟成豆蔻才尤艳,睡足酴醿梦也香”来概括宝钗的一生


          IP属地:四川6楼2021-04-14 08:23
          回复
            “虽离别亦能自安”、“睡足酴醿梦也香”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的意境也正好相通


            IP属地:四川7楼2021-04-15 08:30
            收起回复
              禅宗“红炉上一点雪”,可能是红楼梦意旨。


              IP属地:江苏8楼2021-04-16 23: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