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鱼竿的主要生产原材料。这个水有多深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肯定会超出我的认知。大致聊聊碳布的问题。
1.说起鱼竿碳布供应这块。主要大致为3个地区 :国内、韩国(SK)。日本(东丽)。等级大致是24T、30T、36T、40T、46T、60T这样划分。碳纤维的主要优势就是:轻量化,硬度高,弹性大。 不同厂出的碳布主要差异就是在重量上。同样的吨位一米的重量可以有很大的差异。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应该是东丽出的。有差异就会有价值上的差异。好的碳布肯定就稍微贵。一般的碳布相对就会便宜。同模具同吨位生产出来,不同品牌的碳布生产出来,调性重量都是不一样的。
2.不要一味的追求高吨位的碳布。鱼竿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设计,记住好的鱼竿一定是有优秀的设计基础的。用法不同需要的碳布就不同,一定是先设计好,再找合适这个设计需求的碳布互相搭配使用才是好的。给你好的碳布,设计不好,可能会很轻,但是钓个100克可以就会折了。一样是垃圾。
3.鱼竿又想便宜,又想好的,几乎不存在的。因为能做到这样的厂家。早就发财了。
4.国内能拿东丽的碳布厂家挺多的。也没这么悬乎。基本上有钱都能买到。只是东丽的起订量会比较高。好像是按集装箱起订的。所以一般小厂是吃不下这个量的。就会有小厂找大厂买碳布的情况。这里就会有差价了。还有就是国内的贴牌杆,网红鱼竿。很多是用韩国的SK的碳布。还是那句话设计得好,其实也是不错的。
5.国内跟日系主要的鱼竿生产差距就是,研发测试,设备测量数据收集,材料数据收集。还有鱼竿成型的卷压制作。这是人家的技术储备。说难听点让我们国内做个高品质的龙凤杆头可以都能难倒一堆厂家,要不就是生产出来过渡不均匀。要就是受力不行,强度不行。
6.所以国内的很多宣传就变成了。能骗就骗,能忽悠就忽悠。一个国产46T的非要说60T的(纯60T的有多脆你知道吗?)。或者拿SK冒充东丽的(虽说我们也看不出来)。用惯日系杆子钓过之后,拿在手上的感觉还是能稍微感觉出差异,其实这几年国内的鱼竿是生产得不错了的。没必要拿这些来做为宣传方式。就实打实的告诉用的什么材料。好的材料就贵一点,材料一般会稍微重一些,就便宜一些。不同的价格有不同的消费人群。多提高研发能力。用中高的材料做出高档的产品才是正确的方向。
1.说起鱼竿碳布供应这块。主要大致为3个地区 :国内、韩国(SK)。日本(东丽)。等级大致是24T、30T、36T、40T、46T、60T这样划分。碳纤维的主要优势就是:轻量化,硬度高,弹性大。 不同厂出的碳布主要差异就是在重量上。同样的吨位一米的重量可以有很大的差异。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应该是东丽出的。有差异就会有价值上的差异。好的碳布肯定就稍微贵。一般的碳布相对就会便宜。同模具同吨位生产出来,不同品牌的碳布生产出来,调性重量都是不一样的。
2.不要一味的追求高吨位的碳布。鱼竿最最最最重要的是设计,记住好的鱼竿一定是有优秀的设计基础的。用法不同需要的碳布就不同,一定是先设计好,再找合适这个设计需求的碳布互相搭配使用才是好的。给你好的碳布,设计不好,可能会很轻,但是钓个100克可以就会折了。一样是垃圾。
3.鱼竿又想便宜,又想好的,几乎不存在的。因为能做到这样的厂家。早就发财了。
4.国内能拿东丽的碳布厂家挺多的。也没这么悬乎。基本上有钱都能买到。只是东丽的起订量会比较高。好像是按集装箱起订的。所以一般小厂是吃不下这个量的。就会有小厂找大厂买碳布的情况。这里就会有差价了。还有就是国内的贴牌杆,网红鱼竿。很多是用韩国的SK的碳布。还是那句话设计得好,其实也是不错的。
5.国内跟日系主要的鱼竿生产差距就是,研发测试,设备测量数据收集,材料数据收集。还有鱼竿成型的卷压制作。这是人家的技术储备。说难听点让我们国内做个高品质的龙凤杆头可以都能难倒一堆厂家,要不就是生产出来过渡不均匀。要就是受力不行,强度不行。
6.所以国内的很多宣传就变成了。能骗就骗,能忽悠就忽悠。一个国产46T的非要说60T的(纯60T的有多脆你知道吗?)。或者拿SK冒充东丽的(虽说我们也看不出来)。用惯日系杆子钓过之后,拿在手上的感觉还是能稍微感觉出差异,其实这几年国内的鱼竿是生产得不错了的。没必要拿这些来做为宣传方式。就实打实的告诉用的什么材料。好的材料就贵一点,材料一般会稍微重一些,就便宜一些。不同的价格有不同的消费人群。多提高研发能力。用中高的材料做出高档的产品才是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