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鬼吧 关注:36,793贴子:826,103

【观赏误区·填坑】可怜之人,没有可恨之处——奈绪小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尸鬼》中的观赏误区非常多,因为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标尺去理解、评价当中的情节和人物,而脱离了作品的主旨(如果它存在)。
曾经一个帖子里提到过【观赏误区】的例子,如“护士小律不吸血,是因为善良”(善良固然是一个表面因素,却不是该剧情想表现的内容)、“小彻放了护士长,是因为在小律身上认识到自己的丑陋”(乍一看一善一恶对于这段的解读是联系到了一起,实则联系两人的都是对所奋斗之事的绝望)。
所以,本贴算是继续填这一坑。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通常认为,奈绪小姐是一个可怜之人(悲剧结局);而考虑到其人物命运的原因,又被认为是一个可恨之人(所谓归因为“家人之死是她一手作为的”)。
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切合作品,而是独立于作品主旨、建立于读者个人“偏见式”理解下的结论(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式的断章取义)。并且这也是大多数观众“如常、应该”的样子,尤其是“快餐节奏”时代下的人们,不仅是观众,连制作方追求的也不再是“高质量”,更多是以“高人气”及其带来的“高收益”所驱动的。
.
【何谓尸鬼?】
在刚进贴吧时,最早参与的话题是“尸鬼行为对错”的讨论,这个话题偏离了我的目的,然而万物都有联系,从中亦可以把握正确的“尸鬼”概念(尸鬼到底是什么)。
期间在一个帖子中,我无奈于辩论者的思维不够深入,认为其在论证自身论点时没有“突出主要矛盾”,随后我用比喻写了一个“猴子和菜猴(新物种)”的帖子。
其实,尸鬼是不是新物种,并不重要。但很多观众解释为,诸如“种族之战,无关正义”、“以侵略战争作比”,然而这些并不是“尸鬼与村民”真正的关系。
毫无疑问的,尸鬼和村民存在“亲人”关系。也许,别家的孩子不是你的亲人,但从人群角度看,“孩子”和“父母”就是亲人关系。这不难解释,沙子为何一直重复“被抛弃”的关键词;也不难解释村民为何迟迟不肯将“尸鬼(指亲人)”看作“尸鬼(指生存累赘)”的心理。
又毫无疑问的,尸鬼给村里是“带来死亡”的关系(生存累赘)。很多观众认为,尸鬼被“暴力反击(杀戮)”的原因,是“尸鬼自己作死”或者“领导无方”。其实尸鬼带来死亡,是一件特殊条件下的客观事实,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尸鬼,是经济危机+人口老龄化下的老人(群体)”说的解读。不管一个尸鬼善良还是阴险,“活着就要牺牲其他人”(这也是护士小律提到的),(给村民/亲人)带来死亡这件事根本和尸鬼的个人意志无关,甚至和尸鬼的群体意志也无关(动漫中沙子有时候代表了尸鬼群体的意志,不管她是要“大家”偷偷吸血、还是“豪夺”吸血……)。沙子非常清楚,村民的反抗(杀戮)不是“出于怨恨”,而是“为了生存(活下去)”。
.
【错误归因】
在错误的解读中,自然也对应了错误的归因和解决办法,这些都禁锢在观众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中。也遇到一些(基于此的)反驳,这些问题我都不多论证。
我遇到一个印象深刻的反驳是,“你生过孩子吗?”。我没有,但我非常能想象和理解,一个人(比如90后独生子女)上有4老下有2小+中年丧偶的生存困境。那个人夙兴夜寐、食少劳多的画面呼之欲出。更何况,一家如此、家家如此的糟糕局面。
我遇到的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反驳是,“养老人很大开销吗?”。这个问题真不好论证,我觉得当下中国说养老人很难,倒也不觉得明显。这受限于读者的认知范围,但如果了解过日本在老人身上的财政支出,大概会惊讶。也许将来,中国也会面临到人们“苦于养老”的局面吧。
一些“共存”观点也是持反驳面的,诸如“血库、买血”说、“控制尸鬼人口”说。这些观众,朦胧中感觉到“村民的反抗/杀戮”是不对的,但他们仍然没有直面“尸鬼问题”。这些“共存”建议似乎是可行的,比如结尾有一个尸鬼老婆婆就被家人藏在家里、约定“不要被发现、只吸自己的血”。但是如果家家藏有尸鬼呢?家家都不止一个尸鬼呢?会带来什么?没错,是死亡,一个家的死亡,也是一个“村子”的死亡(毁灭)。那时,该怎么办?(这些正是敏夫要做选择的事:跟尸鬼一起等待最终死亡和毁灭、还是杀戮尸鬼延续“村子”)。
.
【插入:近日跟弟弟讨论中国老龄化问题】
近日,中国老龄化数据被引起关注,还有伴随的低生育率问题。
之所以写这一段,是因为上一段提到“控制尸鬼人口”的说法。自从老龄化这个词被提出,过去那么多年,强大如国家调控的力量也难以实现这个“共存”建议。看来,这即反映了这些建议是建立在个人思维局限性的,又反映了建议者不知实现难度的“缺乏实践”的想当然说法,这些“共存”建议更没有实际的实践指导细则(有也难以证明其可行性,却很容易理解其不可行性。因为这里可行性与不可行性的证明难度并不对等)。
控制人口,毫无疑问是国家重视的领域。此时让我想起看过相关的一本书,2017年看的《人口原理》。……这是一个复杂的又高难度的问题,以至于我不敢、也不能(能力不足以)和弟弟详细讨论。
但弟弟看出,解决低生育率问题才是根本。因此,他认为需首先解决此问题。我则认为,生育率是一个更为复杂(难操作)的问题,中国应首先(急切)解决老年人“再就业”的问题,此问题将为解决根本问题提供“足够”的时间。很简单的说,“一个新生儿要18年才能劳动,但老人却每年都在‘诞生’”。弟弟反驳说,“每年也有新年轻人投入劳动市场,这样看新生儿投入劳动其实也是一年”(这种理解有点像流水线加工时间,理解障碍的读者可对比理解)。我心知弟弟没有看到本质,说,“那是因为生育率没有断的情况,如果生育率断了1年会怎样?2年3年呢?生育率和老年化率哪个容易断?”。
于是,他理解了一些关于我国人口的问题。于是又问,“如何提高生育率?”,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我如是结束了这次讨论。
老龄化背后的影响是国民劳动力(生产力)问题。生育率虽然是根本性的,但也是长耗时(长期见效)的;重要的是处理老年人“再就业”(相当于年龄反向劳动力开源)。现实是,我国为了解决该背后问题(劳动力),采用了工业时代以来的古老方式“延长退休年龄”策略。这是一个具有时代局限性的办法,一方面成效不再如前,另一方面与提高生育率成抑制效果(时代在呐喊的是“no 996”)。但我认为该问题比“提高生育率”更有可操作性,其重点是“当下或准老人群体特性分析”,简称“时代变了”,这既是我们遇到的问题难点、又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生育率更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期问题,它需要国家改变当前的社会意识主流到有利于生育率的方向和位置。网上呐喊“no 996”实际上成效不大(应该说只是众多方面中的一方面),这是一个综合症,但如理解《尸鬼》和“共存”建议一般,群众的希望建立在一种“局限的”想当然中。
.
【可怜之人,没有可恨之处】
合着这奈绪小姐都成工具人了。在我看来,奈绪小姐是一个可怜之人(悲剧结局),却没有可恨之处(时代归因)。
奈绪小姐家破人亡是一个时代归因导致的悲剧。不管奈绪小姐是否“复活”,这个家必然受“尸鬼危机”牵连而破灭、毁灭。就像大家说的元子小姐,悲剧的结局与个人意志无关。那奈绪小姐的行为是可恨的吗?乍一看是奈绪小姐“害死”了全家,但其实全家死亡不可避免(比如奈绪不吸血,就其他尸鬼吸),那奈绪小姐的行为又是什么?该如何去看待她的行为?

可以说,奈绪小姐是全剧“最幸福的人”。正如她的自评,除了原生家庭不幸以外,遇到丈夫之后都是幸福,而自己也是一个孝顺公婆、爱孩子丈夫的媳妇。
如果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不再把吸血看成是吸血,“吸血不过是年轻人赡养老人的支出”,不难看待奈绪小姐的行为:家人(人类一方即年轻人)心甘情愿的爱着她、不抛弃他;而她也希望家人(子女)能变成尸鬼(老人)。而时代的悲剧是,她的愿望落空了,家人并不能“自然死去”(白发送黑发)。
在我看来,奈绪小姐和沙子一样幸福、也和沙子一样悲剧,两人的命运最为相似。沙子说,“即使变成这样,家人还是想养活我”,说明了家人并没有抛弃沙子;“我去找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家人不见了……找啊找,回过神来,已经到了妹妹都不在的年代了”,同样面对家人的“消失”。
……
【智者的恐惧来自未知,智者的恐惧来自预知】
自人类改造世界(指人类劳动)以来,出现的第一关智者表现是,“恐惧来自未知”。人们对熟悉的事物,感觉到把控力,有其是科学发展的时代,人类所惧怕的东西都是“尚未把握的事物”。比如你是一个机械工程师,你负责的产品软体方面出问题了,你会焦虑不安去找“懂”的人解决(事不关己除外)。
而人类第二关智者表现是,“恐惧来自预知”。就像一部分人恐高一样,因为预见了“掉下去的危险”而害怕。而现代社会中的预知已经不是古时候这种“危险”的预知,而是如“人生毫无意义”这种“真理回答”式的结果的预知;正如老龄化问题显著的当下,人们对未来的预知。
.
【时代的逆流】
“比起丢下你,迎来演出的成功;我宁愿跟你一起,面对失败”。这样的感情,或许在功利化、物质化的时代下,是难以被理解和奉行的。我们这个时代也一样,似乎再难找到一件让人们不在意得失和代价、都要坚持的事了。
奈绪小姐的幸福不言而喻,美丽,但是凄凉。如果可恨的话,那大概是上帝的错。


.
【额外填坑:误区-辰巳的虚无主义】
辰巳并非真正的虚无主义者。“如果人生毫无意义”(正如《西西弗神话》一书的火爆事件),即是虚无主义思潮的巨浪,也是人群视图反抗“这种命运”的挣扎。
真正的虚无主义者,他没有想做任何事情的动力,也不会坚持去做任何事。
你是否有过一些放弃的经历?比如考试临时抱佛脚,抱着抱着,忽然觉得“没有意义”、“还是休息算了”的想法,这就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表现(虽然它在你的思维人格中并不稳定长存);有的人试图去反抗这种“虚无”,还是继续抱佛脚,“不管有用没用,万一有用呢”,他其实并不承认这些行为的意义,只是在“反抗心理”中寻求安慰,它本质上还是认为“做这些事是无意义的”,当中的“万一”其实并不抱希望,或者说“身体在学习,心不在”。
可想而知,虚无主义的人,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内在动力去做一件事,更加不可能为了这件事“付出一切”。而辰巳反而是一个“积极主动、付出一切”的人,实际上,辰巳非常明确自己的追求(要做的事)是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辰巳和静信对话,“被沙子美丽的身姿吸引”,“仅此而已?”,“这样就足够了”)。
既然如此,辰巳到底想做什么? doge


IP属地:广东1楼2021-05-03 15:30回复
    分析的挺不错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5-27 14:45
    回复
      中间插图是什么动漫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5-27 14:45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10楼2024-03-25 09:38
        回复
          辰巳原作中提到他在做行动沙子之前就知道沙子的梦想一定会失败,但他还是被沙子的身影吸引,想去帮助他。他就真的只是单纯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看了lz很多尸鬼的讲解21年到现在,你的逻辑性和语言的简洁性好了很多。用尸鬼来看日本老龄化和女权等非常有新意,与小野不有美最开始写的目的肯定不一样,但解读有一定价值,还挺有意思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8-29 19:59
          收起回复
            这里我们拿一个榜单中简单的例子,希望可以强化“文学作品的答案(中心思想)肯定是唯一的,而且不需要额外去阅读其他资料。”。
            @天材宇
            .
            比如《奇诺之旅-第五集-铁轨上的三人》。
            我们可以尝试回答这几个问题:
            1、如果摩托车不会说话,结局会怎样?

            .
            2.铁路工人被消音的话,内容是什么?

            .
            3.奇诺最后为什么变道?

            .
            4.一个无需工作的高文明国家,它的国民为何要工作?

            .
            5.这个短片由原著中的三个故事整合而成,它们分别是《铁轨的三人》、《无需工作之国》、《多数决之国》。
            请问动画为何对这三个故事做整合,整合后的故事是一体的、还是简单的拼凑?
            如果是一体的,那这个真正实现二创的作品,主旨是什么?


            IP属地:广东13楼2024-08-29 23:36
            回复
              哦,你能找出作者的原话来佐证你的观点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莎士比亚复活了,自己去考试自己的莎学,考了个不及格,说明很多作家写故事时并没有考虑那么多,是读者将此联系在一起,我还在b站上看到有人将沙子父母将沙子藏起来与现实中有障碍的儿童不被父母重视联系起来,讲得也头头是到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8-30 09:43
              收起回复
                本来红楼梦无论什么方向解读,大家都不会指责而是理解,所以才有红学,你却说作者就是写日本老龄化,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吗,如果答案唯一,那终究难以让这部作品流芳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8-30 09:48
                收起回复
                  你说文学作品中心思想是唯一的,没有加前提,是包含了所有作品吗?那很多作家在后来表示自己的作品包含了两层意思或者多层的,而且他们通常不会说哪个是核心。尸鬼也有很大篇幅写了静信的内心转变,以及别人变成尸鬼后的心理变化,我更多认为小说主题是表达人性,既肯定律子的善良,也揭露人性恶的一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8-30 10: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