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篇】
(一) 专业课431
书籍建议:米什金货银、易纲货银、姜波克国金、罗斯公司理财、博迪投资学、张亦春金融市场学、圣才教辅。
在教材方面南开也没有什么规定,我也是看了许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贴最后买了这些书。米什金的货银很适合入门,特别是利率部分写的很通透,缺点是应试性较差,所以我又搭配着易纲行长的教材来看的,这本书的框架结构很清晰,而且知识点也很全面。国金部分在初试涉及的不是很多,只看一本货银其实也能应付。
微观方面,公司理财和投资学的知识也存在着重合的部分,可以重点看看投资学的债券和衍生品部分进行补充,公司理财则要从头到尾全部看完。如果有iPad的话,还可以下载一些国内教材的电子版,比如李学峰老师的投资学等,来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因为毕竟国内教材的应试性更强一些,也会更贴合我国国情。最后关于金融市场学这本书,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作教辅进行使用,因为书里涵盖的范围很广,但如果时间紧其实不看也可以。
因为一战失利的主要问题出在专业课上,我在二战期间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在整个备考期间,我基本上是宏微观同步进行的,只不过在时间分配上存在侧重。九月前主要是以公司理财和投资为主,在看书后又做了对应章节的课后题,刷题尽量选第九版的公司理财,题会多一些。每天刷完题之后我会看一两章货银换换脑子,第一遍看书的时候不用急着记笔记,我是在第二遍之后才开始用Xmind做思维导图,尽量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大框架。
九月到十月期间,我又二刷了一遍书后题,同时在看书的时候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考点,这个时候看书可以想想如果自己是老师,会在这部分考些什么、怎么考,来让复习更有针对性。因为南开的主观题占大头嘛,这时候其实就可以开始背诵了,不然冲刺阶段和政治撞在一起真的会忙不过来。每个名词解释我其实都是当简答来准备的,在考场上再根据分值来决定写多少字,在背的时候也不一定要完全一字不差,理解性地记下来,最后能够顺畅的讲明白知识点就可以了。
最后两个月我一直在默写大框架,比如看到利率,就想到利率分类、决定理论、利率结构和利率对经济的影响等知识点,然后有哪里掌握不牢固再去看书上的对应章节。计算则是做了一些院校的真题来保持手感,又翻了翻之前的错题。关于热点我其实没有花太多时间去准备,因为论述题20分,但是准备热点花费的精力会很多(很后悔当时没报李皓学长的课),就只是利用碎片时间看看公众号的文章,保证尽量地熟悉时事。公众号的话比较推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清华金融评论。
南开的专业课全是大题,时间是很紧的,一定要在考前多做几次模拟来练习时间的把控。专业课的真题也很重要,虽然范围很广,但大致可以体会学校的侧重点和偏好,我是在看过一遍书之后,按照知识点把考题进行了分类,以便后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因为重点恒重嘛。
(二)396 :130+分
1、数学
书:小蓝本两件套➕张宇优题库➕模拟卷
在备考过程中,数学和逻辑的学习是要贯穿始终的,而且在后期有大量背诵任务的情况下,这两门也算某种程度上的放松。
数学的网课我基本上没怎么看,只是挑着看了线代和概率的数三课,主要还是翻来覆去地做小蓝本两件套。我是在六月前看完核心笔记,根据刘纬宇老师微博上发的知识点框架进行梳理和总结,暑假两个月刷完800题。因为经济类联考的数学方面,小蓝本真的算是目前最好的资料了,这两年我基本上都刷了至少三遍,所以在第一遍的时候可以把答案写在A4纸上,便于后续刷题。这里强烈推荐刘纬宇老师,他微博上有很多干货,也会对一些问题进行答疑。
今年数学变化很大,从十个单选十个大题改成了35道选择,总的来说不算难,但是对计算量的要求提高很多。我是根据高教的考纲补充了小蓝本上没有的部分,又买了张宇的优题库来进行补充,在十一月中旬之前一直翻来覆去地写800题和优题库。之后各个机构陆陆续续地都出了模拟卷,不过大部分的难度都远高于真题,最推荐的是仲毅老师的卷子,虽然基本上是在临考前才拿到手,但是仿真度是最高的。
2、逻辑
书:薛睿逻辑➕周建武真题解析➕199真题解析(高教)
课:薛睿(MBA大师)
其他:MBA大师app
我一战的时候逻辑考得很一般,特别是论证推理,所以第二年换了薛睿老师的网课打算从头学起。大致的时间规划是在七月听完网课,八月又过了一遍教材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梳理,之后几个月一直在做199的真题。先是做了周建武的真题,按类型进行了知识点的巩固,之后按照每天一套题的量来保证手感和做题速度。
逻辑会存在一些争议题,所以我是同时参考了两个老师的解析,购买了纸质版的高教解析,又下载了MBA大师,可以在上面通过搜索题干来看解析。多看几个老师的解析主要是为了开阔思路,近几年的争议题已经几乎没有了,所以在刷题的时候遇到也不用太纠结,我是干脆哪个思路最顺就选哪个。
今年出了很多分析推理,由于没怎么准备所以在上面浪费了很多时间,差点没答完。血的教训就是,在后期冲刺阶段一定要刷套题来练习时间分配。逻辑真题挺多的,感觉也没必要做模拟题,市面上的模拟质量还是参差不齐,把真题多刷几遍可能要比多做几套模拟更有价值。
3、写作
书:199真题解析(高教)➕396真题解析
课:张乃心
其他:张乃心的公众号
写作我是在十月开始的,在看了张乃心老师的课之后,十一月份就一直跟着她的公众号进行写作的练习,一开始是在iPad上写,便于后续修改,冲刺阶段买了稿纸来练速度。她有两个公众号,一个叫张乃心考研,会发写作的考点讲解和作文批改,另一个叫乃心小报,会发一些素材和语料。在写作的备考期间我基本上是以她的公众号为主,把高教社的真题解析当作补充。写作一定要上手去写,写了几篇之后就能够在网课的基础上搭建起自己的框架,考场上时间紧的话直接套用也能保证一个基础分。
(三)英二:80+分
书:考研真相/圣经➕黄皮书
课:陈仲恺阅读➕石雷鹏作文
其他:知米背单词app
英语复习过程中单词应该是最重要的了,我一战用的红宝书,二战为了方便用的是app,每周的休息日也会背完单词之后再出门。背单词和写阅读是可以同步进行的,我是在九月前每天写一篇英一阅读,先自己做一遍,之后查阅不认识的单词后再重新做一遍,最后去看陈仲恺老师对应的网课。这位老师也是决定二战后一个朋友安利给我的,他先是会带着过一遍文章的生词和长难句,然后再分析内容框架和一些指代性的单词,最后进行题目的解析,对于培养解题思路有很大帮助。基本上读懂一篇文章只需要看网课就够了,如果有一些细节没搞懂我会再用黄皮书作为一个补充。
英一做过一遍后我就开始反复刷英二真题了,可以买那种淘宝上十来块钱的卷子来刷题,因为英二还是比英一简单一些的,为了节省时间我就没再看网课,而是学着陈仲恺的思路自己进行解析,最后保证自己弄明白每个单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以及答题思路,最终客观题扣了三分,错了一个阅读两个完形。
作文我这两年都是跟的石雷鹏,他会带着你一句一句地写,而且一个句型可以套用不同的表达,基本上大小作文听几节课就可以总结出自己的模板。英语和政治相反,是个前紧后松的学科,一开始弄懂一篇文章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之后熟练了也许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总之单词最重要,一定要从头背到尾。
(四)政治:70+分
书:腿姐全家桶➕一千题➕肖四肖八
课:腿姐强化班➕技巧班(强推)➕押题班
我二战全程跟着腿姐走的,她的课应试性很强,会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一些考试技巧,而且还会帮你构建起整个学科的大体框架,特别对于马原这种理解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可以加深对整体知识的把握。
腿姐的课真的很有意思,所以我一般是学完一天之后晚上听一听强化课,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放松了。当然如果时间很紧的话也可以听完马原后自己看书复习,然后在后期只听技巧班也是完全够用的。
政治的大致复习思路是前松后紧,前期重点准备选择,最后一个月进行大题的背诵。我是在七八月看完所有强化课,并做了1000题,这本习题册更多的作用其实就是查漏补缺和复习巩固,整体的出题思路和真题差挺多的,所以我刷了一遍后,在九月过二轮的时候又看了看错题,之后就基本没用过了。九十两个月主要是把书又大致过了一遍,搭配着技巧班重点看了一下keywords和一些固定说法,并且每天翻一翻背诵手册加深印象,为后续刷模拟题打牢基础。
最后两个月基本上就是疯狂做模拟题,我当时是做了肖八肖四和腿四,除了留一套模拟之外,其他的大致是两三天一套。肖八重点在于选择,大题可以看看马原部分练习一下踩点答题,肖四和腿四的选择要重点看,毕竟政治要考高分选择肯定不能错太多。我是总结了常考的知识点,最后反复看了这些以及keywords,这两年的客观题基本上都在45左右。主观题因为去年肖四压到的不多,加上一直跟着一起腿姐所以背她的押题思路更顺,最终选择了背腿姐押题班的十道题,然后今年肖四就真香了。不过如果只想追求均分的话,背哪个大概都不会差太多,选一个自己背着最顺的就可以了。
【复试篇】
复试分为三个考场,依次进行面试,每场大概七八分钟左右。主要考察了英语口语、专业课知识以及大学期间的科研经历。
(一)专业课
复试考察的专业课主要涉及三方面:经济学、431以及热点知识。
1、经济学
书:高鸿业微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
因为考察的形式是面试,所以经济学的准备主要以理解为主,一些微观上的数理推导我就选择性放弃了。宏观除了增长理论之外,和货银的重合率很高,因此可以和431的复习放在一起。
2、431及金融热点
这部分的考察和初试差不多,只不过需要把简答论述说出来,但是老师考察的时候可能会把基础和热点结合起来提问,复习的时候可以在看过基础后想想最近有什么相关的热点话题。热点的准备我是看了李皓学长的热点课程和讲义,每一节课一个专题,而且专题的许多东西是相通的,就比如蚂蚁金服、资产证券化和金融科技等会存在一些通用的话术,如果被问到金融监管的话题,就可以用这些话术来争取一些思考的时间。
3、其他
其实大家能进到复试阶段,能力可能也不会差很多,关键是怎么把能力向老师展示出来,可以在答题时用一些逻辑连词,我当时被问到的是关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问题。我当时是先说了一些套话来争取时间,比如“感谢老师的提问,关于…这一话题,我的看法主要有如下几点”,然后大致从货币政策的分类、现状以及个人看法等角度进行回答,最后结束的时候加上一句“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来示意老师问题已经回答完毕。
复试的准备过程中模拟真的很重要,我是在考前一周左右开始和两个研友一起模拟,真的收获很多,既可以学习他人的答题思路、扩展知识面,也可以更好地适应面试的形式,而且大家一起聊聊天还能放松心情,复试备考期间真的很感谢他们的帮助和陪伴。
(二)英语
南开复试对英语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口语对话,在自我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日常话题的问答。今年有些奇怪,前两天几乎没有人被要求做自我介绍,而是直接提问,涉及到的问题范围也很广。但是准备个自我介绍还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以防被问到,另一方面也能为问答提供语料,我今年被问到了本科和南开学习金融的区别,很大一部分就是从自我介绍里摘出来的。
除了自我介绍之外,也可以准备一些普适性强的语料,以不变应万变。就比如一些兴趣社团的经历,既可以用来回答大学印象最深的事,也能应对爱好之类的提问。英语一般占比不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进行准备。我一般是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会想象老师会问我什么问题,然后自问自答。
【其他篇】
(一)时间安排
我是个不太能熬夜的人,因此在备考期间会更偏好于早起,大致是六点之前起床、十点半入睡,可能具体的安排不太具有普适性,但是也可以大致提供一个参考:
6:30~9:00 :数学➕逻辑
9:00~11:30 :专业课
12:30~16:30 :背单词➕午休➕专业课
18:00~21:30 :英语➕政治
因为考试在周末嘛,为了养成一种习惯,我就把每周的休息日定在了周五,来保证六日是精力最充沛的两天。在十月前,大概是每周休息一天,后期基本上也会保证歇一个半天或是晚上。如果有时间的话也会去健身房跑跑步,冲刺阶段身体扛得住真的很重要。
在备考期间做好规划会对学习帮助很大,我是用WPS列了个Excel,提前制定好每个阶段的总任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到每个星期,每晚对当天进行复盘,并对第二天的日程进行规划,只要任务完成就收工回宿舍放松,不太苛求时长,一定程度也有利于提高效率。放松的方式主要是做运动、看电影和综艺,尽量避免电视剧、小说等会吸引太多注意力的活动。
(二)关于二战
我去年选择二战主要是因为公共课的分还可以,加上备考复试的时候觉得掌握了一些专业课的学习方法,所以就选择二战了。在心态上,其实我二战反倒比一战期间轻松一些,主要是没有学校的琐事和论文的困扰,可以专心学习。
因为自制力不太好,疫情期间又很难到学校的图书馆里学习,所以干脆就找了个寄宿考研学校,感觉会对后期的心态有很大帮助,因为这里的同学基本上都是二战嘛,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同辈压力。唯一不太好的是宿舍隔音有点差,如果决定要去寄宿机构的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还是去实地看一看,毕竟宣传还是有美化的成分在的。
总之,二战其实并没有想象的可怕,与其认为这是失败后的又一次尝试,不如把它当作一段沉淀的时间,厚积薄发。当然啦一战成功更好,祝考研顺利!
【皓哥说】
1. 本经验贴仅代表此同学个人观点。
2. 尊重作者文字内容,尽可能作较少的改动。
3. 适度调整写作顺序,减少阅读障碍。
4. 与李皓无利益相关,经验贴真实性可放心。
(一) 专业课431
书籍建议:米什金货银、易纲货银、姜波克国金、罗斯公司理财、博迪投资学、张亦春金融市场学、圣才教辅。
在教材方面南开也没有什么规定,我也是看了许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贴最后买了这些书。米什金的货银很适合入门,特别是利率部分写的很通透,缺点是应试性较差,所以我又搭配着易纲行长的教材来看的,这本书的框架结构很清晰,而且知识点也很全面。国金部分在初试涉及的不是很多,只看一本货银其实也能应付。
微观方面,公司理财和投资学的知识也存在着重合的部分,可以重点看看投资学的债券和衍生品部分进行补充,公司理财则要从头到尾全部看完。如果有iPad的话,还可以下载一些国内教材的电子版,比如李学峰老师的投资学等,来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因为毕竟国内教材的应试性更强一些,也会更贴合我国国情。最后关于金融市场学这本书,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作教辅进行使用,因为书里涵盖的范围很广,但如果时间紧其实不看也可以。
因为一战失利的主要问题出在专业课上,我在二战期间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在整个备考期间,我基本上是宏微观同步进行的,只不过在时间分配上存在侧重。九月前主要是以公司理财和投资为主,在看书后又做了对应章节的课后题,刷题尽量选第九版的公司理财,题会多一些。每天刷完题之后我会看一两章货银换换脑子,第一遍看书的时候不用急着记笔记,我是在第二遍之后才开始用Xmind做思维导图,尽量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大框架。
九月到十月期间,我又二刷了一遍书后题,同时在看书的时候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考点,这个时候看书可以想想如果自己是老师,会在这部分考些什么、怎么考,来让复习更有针对性。因为南开的主观题占大头嘛,这时候其实就可以开始背诵了,不然冲刺阶段和政治撞在一起真的会忙不过来。每个名词解释我其实都是当简答来准备的,在考场上再根据分值来决定写多少字,在背的时候也不一定要完全一字不差,理解性地记下来,最后能够顺畅的讲明白知识点就可以了。
最后两个月我一直在默写大框架,比如看到利率,就想到利率分类、决定理论、利率结构和利率对经济的影响等知识点,然后有哪里掌握不牢固再去看书上的对应章节。计算则是做了一些院校的真题来保持手感,又翻了翻之前的错题。关于热点我其实没有花太多时间去准备,因为论述题20分,但是准备热点花费的精力会很多(很后悔当时没报李皓学长的课),就只是利用碎片时间看看公众号的文章,保证尽量地熟悉时事。公众号的话比较推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清华金融评论。
南开的专业课全是大题,时间是很紧的,一定要在考前多做几次模拟来练习时间的把控。专业课的真题也很重要,虽然范围很广,但大致可以体会学校的侧重点和偏好,我是在看过一遍书之后,按照知识点把考题进行了分类,以便后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因为重点恒重嘛。
(二)396 :130+分
1、数学
书:小蓝本两件套➕张宇优题库➕模拟卷
在备考过程中,数学和逻辑的学习是要贯穿始终的,而且在后期有大量背诵任务的情况下,这两门也算某种程度上的放松。
数学的网课我基本上没怎么看,只是挑着看了线代和概率的数三课,主要还是翻来覆去地做小蓝本两件套。我是在六月前看完核心笔记,根据刘纬宇老师微博上发的知识点框架进行梳理和总结,暑假两个月刷完800题。因为经济类联考的数学方面,小蓝本真的算是目前最好的资料了,这两年我基本上都刷了至少三遍,所以在第一遍的时候可以把答案写在A4纸上,便于后续刷题。这里强烈推荐刘纬宇老师,他微博上有很多干货,也会对一些问题进行答疑。
今年数学变化很大,从十个单选十个大题改成了35道选择,总的来说不算难,但是对计算量的要求提高很多。我是根据高教的考纲补充了小蓝本上没有的部分,又买了张宇的优题库来进行补充,在十一月中旬之前一直翻来覆去地写800题和优题库。之后各个机构陆陆续续地都出了模拟卷,不过大部分的难度都远高于真题,最推荐的是仲毅老师的卷子,虽然基本上是在临考前才拿到手,但是仿真度是最高的。
2、逻辑
书:薛睿逻辑➕周建武真题解析➕199真题解析(高教)
课:薛睿(MBA大师)
其他:MBA大师app
我一战的时候逻辑考得很一般,特别是论证推理,所以第二年换了薛睿老师的网课打算从头学起。大致的时间规划是在七月听完网课,八月又过了一遍教材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梳理,之后几个月一直在做199的真题。先是做了周建武的真题,按类型进行了知识点的巩固,之后按照每天一套题的量来保证手感和做题速度。
逻辑会存在一些争议题,所以我是同时参考了两个老师的解析,购买了纸质版的高教解析,又下载了MBA大师,可以在上面通过搜索题干来看解析。多看几个老师的解析主要是为了开阔思路,近几年的争议题已经几乎没有了,所以在刷题的时候遇到也不用太纠结,我是干脆哪个思路最顺就选哪个。
今年出了很多分析推理,由于没怎么准备所以在上面浪费了很多时间,差点没答完。血的教训就是,在后期冲刺阶段一定要刷套题来练习时间分配。逻辑真题挺多的,感觉也没必要做模拟题,市面上的模拟质量还是参差不齐,把真题多刷几遍可能要比多做几套模拟更有价值。
3、写作
书:199真题解析(高教)➕396真题解析
课:张乃心
其他:张乃心的公众号
写作我是在十月开始的,在看了张乃心老师的课之后,十一月份就一直跟着她的公众号进行写作的练习,一开始是在iPad上写,便于后续修改,冲刺阶段买了稿纸来练速度。她有两个公众号,一个叫张乃心考研,会发写作的考点讲解和作文批改,另一个叫乃心小报,会发一些素材和语料。在写作的备考期间我基本上是以她的公众号为主,把高教社的真题解析当作补充。写作一定要上手去写,写了几篇之后就能够在网课的基础上搭建起自己的框架,考场上时间紧的话直接套用也能保证一个基础分。
(三)英二:80+分
书:考研真相/圣经➕黄皮书
课:陈仲恺阅读➕石雷鹏作文
其他:知米背单词app
英语复习过程中单词应该是最重要的了,我一战用的红宝书,二战为了方便用的是app,每周的休息日也会背完单词之后再出门。背单词和写阅读是可以同步进行的,我是在九月前每天写一篇英一阅读,先自己做一遍,之后查阅不认识的单词后再重新做一遍,最后去看陈仲恺老师对应的网课。这位老师也是决定二战后一个朋友安利给我的,他先是会带着过一遍文章的生词和长难句,然后再分析内容框架和一些指代性的单词,最后进行题目的解析,对于培养解题思路有很大帮助。基本上读懂一篇文章只需要看网课就够了,如果有一些细节没搞懂我会再用黄皮书作为一个补充。
英一做过一遍后我就开始反复刷英二真题了,可以买那种淘宝上十来块钱的卷子来刷题,因为英二还是比英一简单一些的,为了节省时间我就没再看网课,而是学着陈仲恺的思路自己进行解析,最后保证自己弄明白每个单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以及答题思路,最终客观题扣了三分,错了一个阅读两个完形。
作文我这两年都是跟的石雷鹏,他会带着你一句一句地写,而且一个句型可以套用不同的表达,基本上大小作文听几节课就可以总结出自己的模板。英语和政治相反,是个前紧后松的学科,一开始弄懂一篇文章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之后熟练了也许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总之单词最重要,一定要从头背到尾。
(四)政治:70+分
书:腿姐全家桶➕一千题➕肖四肖八
课:腿姐强化班➕技巧班(强推)➕押题班
我二战全程跟着腿姐走的,她的课应试性很强,会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一些考试技巧,而且还会帮你构建起整个学科的大体框架,特别对于马原这种理解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可以加深对整体知识的把握。
腿姐的课真的很有意思,所以我一般是学完一天之后晚上听一听强化课,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放松了。当然如果时间很紧的话也可以听完马原后自己看书复习,然后在后期只听技巧班也是完全够用的。
政治的大致复习思路是前松后紧,前期重点准备选择,最后一个月进行大题的背诵。我是在七八月看完所有强化课,并做了1000题,这本习题册更多的作用其实就是查漏补缺和复习巩固,整体的出题思路和真题差挺多的,所以我刷了一遍后,在九月过二轮的时候又看了看错题,之后就基本没用过了。九十两个月主要是把书又大致过了一遍,搭配着技巧班重点看了一下keywords和一些固定说法,并且每天翻一翻背诵手册加深印象,为后续刷模拟题打牢基础。
最后两个月基本上就是疯狂做模拟题,我当时是做了肖八肖四和腿四,除了留一套模拟之外,其他的大致是两三天一套。肖八重点在于选择,大题可以看看马原部分练习一下踩点答题,肖四和腿四的选择要重点看,毕竟政治要考高分选择肯定不能错太多。我是总结了常考的知识点,最后反复看了这些以及keywords,这两年的客观题基本上都在45左右。主观题因为去年肖四压到的不多,加上一直跟着一起腿姐所以背她的押题思路更顺,最终选择了背腿姐押题班的十道题,然后今年肖四就真香了。不过如果只想追求均分的话,背哪个大概都不会差太多,选一个自己背着最顺的就可以了。
【复试篇】
复试分为三个考场,依次进行面试,每场大概七八分钟左右。主要考察了英语口语、专业课知识以及大学期间的科研经历。
(一)专业课
复试考察的专业课主要涉及三方面:经济学、431以及热点知识。
1、经济学
书:高鸿业微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
因为考察的形式是面试,所以经济学的准备主要以理解为主,一些微观上的数理推导我就选择性放弃了。宏观除了增长理论之外,和货银的重合率很高,因此可以和431的复习放在一起。
2、431及金融热点
这部分的考察和初试差不多,只不过需要把简答论述说出来,但是老师考察的时候可能会把基础和热点结合起来提问,复习的时候可以在看过基础后想想最近有什么相关的热点话题。热点的准备我是看了李皓学长的热点课程和讲义,每一节课一个专题,而且专题的许多东西是相通的,就比如蚂蚁金服、资产证券化和金融科技等会存在一些通用的话术,如果被问到金融监管的话题,就可以用这些话术来争取一些思考的时间。
3、其他
其实大家能进到复试阶段,能力可能也不会差很多,关键是怎么把能力向老师展示出来,可以在答题时用一些逻辑连词,我当时被问到的是关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问题。我当时是先说了一些套话来争取时间,比如“感谢老师的提问,关于…这一话题,我的看法主要有如下几点”,然后大致从货币政策的分类、现状以及个人看法等角度进行回答,最后结束的时候加上一句“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来示意老师问题已经回答完毕。
复试的准备过程中模拟真的很重要,我是在考前一周左右开始和两个研友一起模拟,真的收获很多,既可以学习他人的答题思路、扩展知识面,也可以更好地适应面试的形式,而且大家一起聊聊天还能放松心情,复试备考期间真的很感谢他们的帮助和陪伴。
(二)英语
南开复试对英语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口语对话,在自我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日常话题的问答。今年有些奇怪,前两天几乎没有人被要求做自我介绍,而是直接提问,涉及到的问题范围也很广。但是准备个自我介绍还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以防被问到,另一方面也能为问答提供语料,我今年被问到了本科和南开学习金融的区别,很大一部分就是从自我介绍里摘出来的。
除了自我介绍之外,也可以准备一些普适性强的语料,以不变应万变。就比如一些兴趣社团的经历,既可以用来回答大学印象最深的事,也能应对爱好之类的提问。英语一般占比不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进行准备。我一般是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会想象老师会问我什么问题,然后自问自答。
【其他篇】
(一)时间安排
我是个不太能熬夜的人,因此在备考期间会更偏好于早起,大致是六点之前起床、十点半入睡,可能具体的安排不太具有普适性,但是也可以大致提供一个参考:
6:30~9:00 :数学➕逻辑
9:00~11:30 :专业课
12:30~16:30 :背单词➕午休➕专业课
18:00~21:30 :英语➕政治
因为考试在周末嘛,为了养成一种习惯,我就把每周的休息日定在了周五,来保证六日是精力最充沛的两天。在十月前,大概是每周休息一天,后期基本上也会保证歇一个半天或是晚上。如果有时间的话也会去健身房跑跑步,冲刺阶段身体扛得住真的很重要。
在备考期间做好规划会对学习帮助很大,我是用WPS列了个Excel,提前制定好每个阶段的总任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到每个星期,每晚对当天进行复盘,并对第二天的日程进行规划,只要任务完成就收工回宿舍放松,不太苛求时长,一定程度也有利于提高效率。放松的方式主要是做运动、看电影和综艺,尽量避免电视剧、小说等会吸引太多注意力的活动。
(二)关于二战
我去年选择二战主要是因为公共课的分还可以,加上备考复试的时候觉得掌握了一些专业课的学习方法,所以就选择二战了。在心态上,其实我二战反倒比一战期间轻松一些,主要是没有学校的琐事和论文的困扰,可以专心学习。
因为自制力不太好,疫情期间又很难到学校的图书馆里学习,所以干脆就找了个寄宿考研学校,感觉会对后期的心态有很大帮助,因为这里的同学基本上都是二战嘛,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同辈压力。唯一不太好的是宿舍隔音有点差,如果决定要去寄宿机构的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还是去实地看一看,毕竟宣传还是有美化的成分在的。
总之,二战其实并没有想象的可怕,与其认为这是失败后的又一次尝试,不如把它当作一段沉淀的时间,厚积薄发。当然啦一战成功更好,祝考研顺利!
【皓哥说】
1. 本经验贴仅代表此同学个人观点。
2. 尊重作者文字内容,尽可能作较少的改动。
3. 适度调整写作顺序,减少阅读障碍。
4. 与李皓无利益相关,经验贴真实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