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苍穹的银河,流淌着璀璨繁星;挂在车窗上的月轮,隐匿了真夜的秘辛。旅人追逐着晚风,穿梭于北境深林,飞驰于仲夏海滨。想乘上满天星轨,遨游夏季大三角,泛起星海一片涟漪。要去拥抱靛青色的天空彼方,水波潺潺之下藏着梦的踪影。”
——烁烁星斗经行处,幽幽晓梦伴夜长

----------------------------------------以下无剧透----------------------------------------
2020年12月30日,新年前夕,对于有些人来说,怀着祈愿等待的或许不止除夕夜,还有由白玉社倾力献上的“星空铁道之旅”。
「星空铁道とシロの旅」的企划公布还要追溯到去年初夏,白玉老师也算是相当熟悉插画工作的绘师,但以个人社团名义开发新作却算得上是新鲜事。“白玉开始做游戏了”,这样的消息喜人之余也勾起几分忧虑,游戏名及其宣传绘所具备的元素在发售前就已经给它自己标上了“致敬银河铁道之夜”的注脚,即便知悉伞哥坐镇剧本,这般赤裸裸的“剧透”还是浇灭了些许期待。
然而正式版作品优秀的剧情素质却完全超乎意料,小体量的精致被阐释得淋漓尽致,寥寥几笔却能勾画星图满天,寥寥数人却能演绎悲欢聚散。这个故事本身就宛若童话中那趟蒸汽列车,古旧却又散发着诱人魔力,汽笛不时悠扬鸣起是其恰到好处的叙事节奏,为旅途增添曼妙韵律;时刻表上未知的经停站是为旅程准备的惊喜,设下了猜不透的悬念;冉冉浓烟弥散在苍穹则宛若结局的意味悠长,为旅行划上圆满句点。
尽管cg和bgm的缺乏以及游戏系统的简陋还是暴露出了制作短板,但星空铁道的剧本完成度之高仍使其成为值得一试的佳作。哪怕在翻开这本童话前就猜到它一定有关存在主义,也难免会是梦幻泡影,这部诚意拉满的、继承了“银河铁道之夜”内核的作品仍会给你莫大的惊喜。
好比铁道宅能轻易地由轨道延伸的方向揣度列车的归宿,却料不到它迎接了怎样的晚风,沐浴了怎样的星光,又载着怎样的愿望唱诵了终末的旅途。这首童话诗属于漫漫夏夜的阑干星斗,属于夜不能寐的少男少女,属于每个曾凝望寰宇的读者自己。

--------------------------------------以下有剧透!!!--------------------------------------
要谈星空铁道,还需从存在主义说起。下文将从存在主义出发,尽可能用易于理解的表述剖析这部作品的内核。需要事先指出的是,存在主义不过是众多哲学流派当中的一支,不必将其奉为圭臬,权当开拓视野更有裨益。本人的水平也有限,如有错漏还请指正。
一、存在者的在世于任何时候都仅与其自身相关——即“向来我属”
首先要解释“存在者的无奈”。男主晓,以及花江、野鸟、鹰世乃至音理,他们都被“剥夺”了存在,这种“剥夺”无关当事人的意愿,这是“存在者的无奈其一”。即便主角们在世时,他们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参差也不得不选择妥协,这是“存在者的无奈其二”。继续向前追溯,包括真白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能对“出生”做出任何抉择,这是“存在者的无奈其三”。
照这样说,人的整个存在过程都与其自身无关,全都是“被逼无奈”,倘若如此相信就落入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唯独“存在者的无奈其二”,即在世时的让步与苟且是由存在者自己选择的结果,就算找数不尽的理由为其咎由自取辩护,“有选择肢存在”这一事实仍不容置疑。若稍加推广,于存在者而言只要在世便处处皆有选择肢,这样就可以说“存在者的在世于任何时候都仅与其自身相关”,称其为“向来我属”。
二、真正的罪责是无视“向来我属”而放任自流——即于己有愧
多数存在者都意识不到“向来我属”,或是意识到也无法践行。晓被机械重复的作画消磨了志趣,花江在残酷竞争中失去了初心,鹰世则为保全工作不惜扼杀原本的自己。这些人物的遭遇也是无数人的现实写照,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不退让的勇气,或出于利益考量找不出不却步的情理。于是很多选择未经仔细考量就被“擅自决定”,仅存的斟酌过的那部分又有诸多违心,我们的存在就因为自己的过失而被瓜分掠夺,就此沉沦堕落——在存在主义看来这便是真正的罪责——于己有愧。
游戏中有这样一例:对于诺瓦提出的“背负着众人的愿望活下去”,晓予以否定并表示“应当遵循自己的意志决定是否接纳这具身体”。在诺瓦、或者说真白的认知中,只要“拿了东西”而未能“偿付”就是一种罪责,并因此排斥捐献。然正因“向来我属”,即便接受馈赠,她也不会因此被强加在世的义务——在世要选择背负什么仅由她自己决定。真白以为的虚假的罪责是一种流俗的产物,而真正的罪责则恰好体现为诺瓦接受捐献后,不经思考地、自以为是地逃避、寻死。试图偿付假罪却反倒因此犯了真罪,此为真白在虚无主义中的沉沦。
三、存在者通过克服真正的罪责以回归本真——即真正如其所愿地在世
回想真白于最后关头悬崖勒马的原因,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嘴炮,而仅仅是她已然经历难忘美妙的旅程,体验到普通地活着的感觉,最终自发地产生了继续在世之旅的念想。这样的回心转意是她重拾作为存在者的尊严——即寻回本真的最好诠释。
“诺瓦是真白,但却不是同一个人”。如果说真白的印象色是病态的纯白,因疾病缠身而被迫局限在非本真当中,那么诺瓦就与之完全相反,是抛开一切悲哀和不幸后最为原初、最为纯净的本真状态。诺瓦和真白共享许多特征——同样是肉食苦手、同样对氛围敏感,但唯一决定性的不同在于,诺瓦一定永远期待着旅途的继续——“黑猫总会指引正确的路途”——不如说是“本真总会指引正确的路途”。

四、存在者真正的幸运在于能够回归本真——即真正如其所愿地在世
某警官曾表示晓“是幸运的”,这个表述歧义很大。庸常是晓的鲜明符号——生亦碌碌无为,死亦昧昧无闻,很难由此信服这个角色受到了命运的眷顾。可不幸中的万幸在于,面对迫近的死亡,晓做出的最后选择是一个不留遗憾的决定——器官捐献。这个庸碌了一辈子、做了数不尽的违心选择以至于早已沉沦的普通的可怜人,于告别此世的刹那寻回了本真。
同样地,可以认为花江、野鸟、鹰世以及音理等人也有着类似的“幸运”。铁道星空是由彼此救赎所成就的童话,它体恤地赐予逝者追悔的契机,又温柔地为生者留下选择的权利。生而陌路的人们得以邂逅同一场旅行——虽是不曾有人期许的结果,却诞生了异样的绮丽——不需要火流星作浪漫的赌注,这趟旅途本就是星夜孕育的奇迹。
向来没有无尽的梦,亦没有永恒的童话。哪怕一度为在世的无力所窒息、一度为逝者不得归而痛惜,星空列车仍要追逐着地平线驰骋于大千。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流光的轨迹谱写着隽永的童话诗,献给所有此在与彼岸的旅行者。
羁旅寻芳夜未央,踏梦归来有星光。

五、其他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品中将主要角色分为了两类,大人和小孩,并由此引申出一个问题——对晚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育。旅行团恰到好处的引导相较于真白母亲简单粗暴的逼迫,孰优孰劣不言而喻。在晓和鹰世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译名的讨论中也可以得到相关暗示,“Catcher”应当是“守望者”——还孩子作为存在者的尊严,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本真。
像这样有趣的切入点还有很多,诸如野鸟和音理的遭遇意味着“追逐本真和在世圆满不存在必然关系”,这也暗示着“真白追逐本真的过程或许不会径情直遂”。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费心费劲地追逐所谓的本真?虽然可以用不能因噎废食反驳,但要完整作答则必须从解读存在的意义入手,而“为何存在”是比“怎样存在”更深邃的命题,介于篇幅有限暂不展开。
另外,作品中关于“给别人添麻烦”的探讨,可以运用上文提到的“虚假的罪责”与“真正的罪责”的区别进行剖析,个中意味留待思考。
——烁烁星斗经行处,幽幽晓梦伴夜长

----------------------------------------以下无剧透----------------------------------------
2020年12月30日,新年前夕,对于有些人来说,怀着祈愿等待的或许不止除夕夜,还有由白玉社倾力献上的“星空铁道之旅”。
「星空铁道とシロの旅」的企划公布还要追溯到去年初夏,白玉老师也算是相当熟悉插画工作的绘师,但以个人社团名义开发新作却算得上是新鲜事。“白玉开始做游戏了”,这样的消息喜人之余也勾起几分忧虑,游戏名及其宣传绘所具备的元素在发售前就已经给它自己标上了“致敬银河铁道之夜”的注脚,即便知悉伞哥坐镇剧本,这般赤裸裸的“剧透”还是浇灭了些许期待。
然而正式版作品优秀的剧情素质却完全超乎意料,小体量的精致被阐释得淋漓尽致,寥寥几笔却能勾画星图满天,寥寥数人却能演绎悲欢聚散。这个故事本身就宛若童话中那趟蒸汽列车,古旧却又散发着诱人魔力,汽笛不时悠扬鸣起是其恰到好处的叙事节奏,为旅途增添曼妙韵律;时刻表上未知的经停站是为旅程准备的惊喜,设下了猜不透的悬念;冉冉浓烟弥散在苍穹则宛若结局的意味悠长,为旅行划上圆满句点。
尽管cg和bgm的缺乏以及游戏系统的简陋还是暴露出了制作短板,但星空铁道的剧本完成度之高仍使其成为值得一试的佳作。哪怕在翻开这本童话前就猜到它一定有关存在主义,也难免会是梦幻泡影,这部诚意拉满的、继承了“银河铁道之夜”内核的作品仍会给你莫大的惊喜。
好比铁道宅能轻易地由轨道延伸的方向揣度列车的归宿,却料不到它迎接了怎样的晚风,沐浴了怎样的星光,又载着怎样的愿望唱诵了终末的旅途。这首童话诗属于漫漫夏夜的阑干星斗,属于夜不能寐的少男少女,属于每个曾凝望寰宇的读者自己。

--------------------------------------以下有剧透!!!--------------------------------------
要谈星空铁道,还需从存在主义说起。下文将从存在主义出发,尽可能用易于理解的表述剖析这部作品的内核。需要事先指出的是,存在主义不过是众多哲学流派当中的一支,不必将其奉为圭臬,权当开拓视野更有裨益。本人的水平也有限,如有错漏还请指正。
一、存在者的在世于任何时候都仅与其自身相关——即“向来我属”
首先要解释“存在者的无奈”。男主晓,以及花江、野鸟、鹰世乃至音理,他们都被“剥夺”了存在,这种“剥夺”无关当事人的意愿,这是“存在者的无奈其一”。即便主角们在世时,他们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参差也不得不选择妥协,这是“存在者的无奈其二”。继续向前追溯,包括真白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能对“出生”做出任何抉择,这是“存在者的无奈其三”。
照这样说,人的整个存在过程都与其自身无关,全都是“被逼无奈”,倘若如此相信就落入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唯独“存在者的无奈其二”,即在世时的让步与苟且是由存在者自己选择的结果,就算找数不尽的理由为其咎由自取辩护,“有选择肢存在”这一事实仍不容置疑。若稍加推广,于存在者而言只要在世便处处皆有选择肢,这样就可以说“存在者的在世于任何时候都仅与其自身相关”,称其为“向来我属”。
二、真正的罪责是无视“向来我属”而放任自流——即于己有愧
多数存在者都意识不到“向来我属”,或是意识到也无法践行。晓被机械重复的作画消磨了志趣,花江在残酷竞争中失去了初心,鹰世则为保全工作不惜扼杀原本的自己。这些人物的遭遇也是无数人的现实写照,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不退让的勇气,或出于利益考量找不出不却步的情理。于是很多选择未经仔细考量就被“擅自决定”,仅存的斟酌过的那部分又有诸多违心,我们的存在就因为自己的过失而被瓜分掠夺,就此沉沦堕落——在存在主义看来这便是真正的罪责——于己有愧。
游戏中有这样一例:对于诺瓦提出的“背负着众人的愿望活下去”,晓予以否定并表示“应当遵循自己的意志决定是否接纳这具身体”。在诺瓦、或者说真白的认知中,只要“拿了东西”而未能“偿付”就是一种罪责,并因此排斥捐献。然正因“向来我属”,即便接受馈赠,她也不会因此被强加在世的义务——在世要选择背负什么仅由她自己决定。真白以为的虚假的罪责是一种流俗的产物,而真正的罪责则恰好体现为诺瓦接受捐献后,不经思考地、自以为是地逃避、寻死。试图偿付假罪却反倒因此犯了真罪,此为真白在虚无主义中的沉沦。
三、存在者通过克服真正的罪责以回归本真——即真正如其所愿地在世
回想真白于最后关头悬崖勒马的原因,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嘴炮,而仅仅是她已然经历难忘美妙的旅程,体验到普通地活着的感觉,最终自发地产生了继续在世之旅的念想。这样的回心转意是她重拾作为存在者的尊严——即寻回本真的最好诠释。
“诺瓦是真白,但却不是同一个人”。如果说真白的印象色是病态的纯白,因疾病缠身而被迫局限在非本真当中,那么诺瓦就与之完全相反,是抛开一切悲哀和不幸后最为原初、最为纯净的本真状态。诺瓦和真白共享许多特征——同样是肉食苦手、同样对氛围敏感,但唯一决定性的不同在于,诺瓦一定永远期待着旅途的继续——“黑猫总会指引正确的路途”——不如说是“本真总会指引正确的路途”。

四、存在者真正的幸运在于能够回归本真——即真正如其所愿地在世
某警官曾表示晓“是幸运的”,这个表述歧义很大。庸常是晓的鲜明符号——生亦碌碌无为,死亦昧昧无闻,很难由此信服这个角色受到了命运的眷顾。可不幸中的万幸在于,面对迫近的死亡,晓做出的最后选择是一个不留遗憾的决定——器官捐献。这个庸碌了一辈子、做了数不尽的违心选择以至于早已沉沦的普通的可怜人,于告别此世的刹那寻回了本真。
同样地,可以认为花江、野鸟、鹰世以及音理等人也有着类似的“幸运”。铁道星空是由彼此救赎所成就的童话,它体恤地赐予逝者追悔的契机,又温柔地为生者留下选择的权利。生而陌路的人们得以邂逅同一场旅行——虽是不曾有人期许的结果,却诞生了异样的绮丽——不需要火流星作浪漫的赌注,这趟旅途本就是星夜孕育的奇迹。
向来没有无尽的梦,亦没有永恒的童话。哪怕一度为在世的无力所窒息、一度为逝者不得归而痛惜,星空列车仍要追逐着地平线驰骋于大千。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流光的轨迹谱写着隽永的童话诗,献给所有此在与彼岸的旅行者。
羁旅寻芳夜未央,踏梦归来有星光。

五、其他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品中将主要角色分为了两类,大人和小孩,并由此引申出一个问题——对晚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育。旅行团恰到好处的引导相较于真白母亲简单粗暴的逼迫,孰优孰劣不言而喻。在晓和鹰世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译名的讨论中也可以得到相关暗示,“Catcher”应当是“守望者”——还孩子作为存在者的尊严,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本真。
像这样有趣的切入点还有很多,诸如野鸟和音理的遭遇意味着“追逐本真和在世圆满不存在必然关系”,这也暗示着“真白追逐本真的过程或许不会径情直遂”。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费心费劲地追逐所谓的本真?虽然可以用不能因噎废食反驳,但要完整作答则必须从解读存在的意义入手,而“为何存在”是比“怎样存在”更深邃的命题,介于篇幅有限暂不展开。
另外,作品中关于“给别人添麻烦”的探讨,可以运用上文提到的“虚假的罪责”与“真正的罪责”的区别进行剖析,个中意味留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