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论坛吧 关注:43,550贴子:7,399
  • 1回复贴,共1

青岛市首任市长马保三清廉故事感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马保三,解放后青岛市的第一任市长。1888年出生于山东寿光市台头镇牛头镇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寿光牛头镇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一贯忠于党的事业,勇于坚持原则,在对敌斗争中顽强不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马保三一身正气,掀翻贪官污吏。1934年到1935年间,当时湖东乡乡长马秉修把全乡筑墙、修路、架桥等收来的款项贪污,他领导村民对乡长马秉修进行了斗争,马保三带领群众查封了乡公所的账目,马秉修到县政府状告马保三:“纠合共产党,闯入乡公所,撕毁账目,抢走金钱”,请县长“严惩”,马保三与马秉修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揭露他贪污公款、欺压民众的劣迹。经过一年多的斗争,旧县府不得不撤掉马秉修湖东乡乡长职务,令其交出赃款,被迫答应了群众推荐马保三担任乡长的要求。从此马保三的名声响彻乡里。
马保三率先垂范,不拿公家的一分一毫。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马保三被任命为青岛市市长。进城前他告诫身边的人凡事都要为百姓着想,说:“大家一定要记住进城不忘本,关心老百姓,一切为人民,不当李闯王。”马保三任青岛市市长期间,生活十分俭朴。有一次秘书看到他的被单破了,要给他添件“太平洋”牌的被单,被他婉言谢绝,他向秘书叮嘱:“我们进入城市,掌握了政权,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我们要秉公办事,不搞特殊化。”他调离青岛时,市委送给他两只皮箱、两个樟木箱让他收拾行李,虽说这些都是接收青岛时留下的旧东西,但马保三还是让秘书原封不动送了回去,他说:“我带什么东西进青岛,还带什么东西走,公家的东西一点不要,不是嫌不好,而是不应该。”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当时市政府的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够做到艰苦朴素、公正无私、身居闹市而一尘不染。
马保三以身作则,将前来投奔的亲戚拒之门外。马保三的孙子马家驹清楚地记得爷爷是如何帮亲戚“安排”工作的。1949年青岛解放,家里得知马保三当了青岛的市长,马家驹姑姑家的表哥在马家驹父亲的陪同下来到青岛,让马保三帮忙安排工作。由于工作繁忙,问清来意后,马保三就去处理公务了。几天后,马保三对他讲,工作已经安排好了,对方兴冲冲地问是什么单位,马保三回答说:“就是跟你舅舅回家好好种地。”马家驹的表哥不理解,但还是跟随舅舅回到了寿光老家务农。
马保三的廉洁故事使我感触良多。古人云:“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不值一文。谁言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无论时代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廉洁清正始终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巨大力量。官员的威信,不是来源于职务的高低、权力的大小和资历的深浅,而是取决于是否廉洁这种人格与榜样的力量。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事实证明,马保三这样的“关键少数”可以带动绝大多数。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贪欲强的人,会运用手中的权力去换取不义之财,这种人,永不知足,容易迷失自己从而造成心理失衡、痛苦不堪。而那些为官廉洁清正的人,他们一心为民,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安于过普通人的生活。但他们却无怨无悔。事实证明,凡是廉洁的人,都是快乐的、幸福的、乐观向上的。他们就像清白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馨香扑鼻,就像清风拂面,感人心腑。而贪官污吏,一旦事发,东躲西藏,臭名昭著,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只有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一身正气,洁身自好,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日常生活中要慎微、慎独、慎欲、慎终,管住自己的心,不起贪欲;管住自己的手,不乱办事;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不乱说;管住自己的腿,不到不该去的地方,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管好自己,管好家属,“守得住清苦,耐得往寂寞”,“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要让每一位党员干部秉持“赶考”之心,视自己为“考生”,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书写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努力做到廉洁自律、防患于未然,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服务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沧桑百年,让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身上刚正不阿,廉洁清正的品质,才使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旗和国旗之下,成就了我们现在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IP属地:山东1楼2021-06-17 10:58回复


    IP属地:山东2楼2022-08-30 0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