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594,099贴子:41,713,567
  • 6回复贴,共1

2022年文运法硕七月法律硕士考研复习计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炎炎的七月与暑假如期而至,意味着大部分的小伙伴都有了大块大块的时间去准备复习,不用再像上学时那样,要按照自己的本科专业课时去安排考研的复习计划,这也意味着我们考研的关键时期的到来。如果是时刻关注文运法硕公众号信息的小伙伴,不难发现,大都会告诉大家七月八月是多么多么的重要。的确,正是因为暑假的到来,有了相对自由的时间来复习,但也有了相对自由的时间去休息,如果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就可以甩开一大部分的同学变成这场马拉松的领跑者,更能为后期的冲刺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一份合适且详细的复习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小编将为大家从:复盘以往、七月计划、听课建议、如何做真题、如何背诵、公共课复习建议、其他问题以及上月评论解答这些方面,为大家奉上关于七月的一些安排小建议,希望能对大家做自己的七月复习规划提供一些帮助。
(根据大家的建议,文运法硕小编已经尽量标注了重点和总结句,希望能对大家快速浏览有一点帮助)


1楼2021-07-07 10:30回复
    一、复盘以往
    对上一阶段的复习进度进行总结
    如果是一直跟着看文运法硕每月复习计划的小伙伴,就一定会发现,小编每次都是强调对以往进行复盘,不得不说,复盘真的很重要!因为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强调连贯性,这个连贯性就是所谓的“承上启下”。只有很好的“承上”,才能更顺利的“启下”。所以在开启七月的复习计划之前,我们就要对六月,甚至是五月六月的复习成果进行复盘总结。上个月我们说过,要把考研的总体时间分块进行划分,七月之前可以算作基础阶段,七八月是强化阶段。所以,我们开启七月,算是开启了复习的一个全新阶段,因此,对上一阶段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小编建议大家,对以往的听课的结果、做《基础配套练习题》的结果、以及自己的整体复习进度进行全面的总结,并且要在总结中反思,比如进度慢的,总结一下,究竟是因为本科课程任务重还是其他的原因等等。大概分为:课程听了几遍、做题的准确率是多少、英语的单词背了几遍、阅读的准确率是多少、每天的学习时间是多少、自己在听课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每日自己的计划是否能够90%以上完成等等。在对以上进行总结之后,找出自己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计划中进行规避,并且在以上的复习进度之上,开启七月的复习计划。
    二、七月计划
    听课+做真题+背诵+着手政治+继续反复英语复习
    七月八月是基础强化阶段,我们要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把七月八月这一大段时间作为一个阶段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在具体细分出七月份应该做什么,八月份要做什么,接下来我们仔细说一下七月要做些什么。进入七月,机构的基础和强化课会提上日程,相应的,在各位老师面授课结束之后,网课也会迅速上传。所以无论是面授班还是网课班的同学,都可以第一时间听到各位老师的强化阶段课程讲授。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
    Q: 我已经听过很多遍老师的课程了,暑期基础强化课还要听么?
    A:要!基础和强化课是必须要听的,因为基础强化是有一个阶段了,老师对知识点的讲授会比之前基础或者协议班精讲阶段更深入,有一些基础阶段跳过的难点,也会在强化阶段进行讲解。
    所以,我们七月主要要做的事情是:
    听一遍暑期基础强化课、反复做真题、开始进入到背诵阶段、政治可以开始提上日程、英语继续背单词、做真题、翻译真题······
    通过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七月的关键词是:重复!一定要耐心反复,不断重复!
    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听课、如何做真题等等。


    2楼2021-07-07 10:30
    回复
      三、听课建议
      再继续跟原来老师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性的听其他老师的课作补充
      基础和强化课的重要性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接下来就说说该怎么听课。相信大家在一轮基础阶段的复习过后已经听了文运法硕老师的课程。在暑期阶段,大家就可以继续跟着前面的老师,继续去听这个老师在暑期阶段的课程,如果学有余力,也可以根据文运法硕机构安排的课表,去听一听其他老师的讲解(文运法硕多个暑期多个课堂开课,每个课堂的老师相差不大,但有区别的课堂老师的网课和讲义在去年也提供给了学员),因为老师们之间的讲解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因为大家都是在讲一样的知识点,差别的的地方可能是举的例子,或者是给的口诀,但这都不影响对于知识点本身的理解,有的时候如果你发现你听了几遍这个老师讲的这个知识点都还是模模糊糊,没有完全听懂,那其实完全可以去听一下别的老师在这里的讲解,说不准就会让你茅塞顿开。如果说五六月,我们是在打地基,那现在我们是要给这座大厦做基础结构,把钢筋水泥牢牢加固,所以现在框架搭建是为了更加牢固建筑物的结构,而不是碰到不同的老师的讲解,去把你搭起来的结构推倒重建。
      推荐老师:
      在这里一些老师比如:烁哥、于帅、彬哥,霞姐等等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
      除此之外还向大家推荐:
      郭晓飞老师,这位老师的课会引起你对法律的向往,会让你很想快快考上,去大学的校园里和更多的名师益友去研讨知识,也会向大家介绍许多经典案例。老师是那种学者的风范感很足的授课风格,上课扩展的知识点让你能真正理解考点。可能很多老师不知道郭老师,但我觉得他真的很厉害。
      陈永生老师,虽然陈永生老师大家应该也很熟悉,但在这里我要推荐的是陈永生老师的课,老师上课会举很多经典的案例,把考点进行还原。去年陈老师给我们也上了习题课,具体老师是在几月份上的练习课我记不清了,但大家无论是面授班还是网络班,如果看到老师的课程讲义是一套一套的模拟题的那种,就一定要去听!听完之后会十分收益!而且一定要做总结,听完之后我当时是用word把自己总是搞混的、十分容易出错的、和一些自己相对模糊的、甚至是补充的知识点整理下来,大概是下图所示:(整理得一小部分)在整理好之后,每天早上或者睡觉之前拿出来过一遍,大概一周左右就会记得很牢固了,在此之后一周拿出来看一次,再久一些一个月看一次,在之后遇到相关的知识点,找到相应的绿色标题,补充到相应的标题之后,这样我就有一个自己的易错知识点总结,反复看反复记。
      民法田老师:去年我在的班级,田老师就来上了一个阶段,因为我们绝大多数民法课都是烁哥给我们上的。虽然田老师给我上课很少,但我也是收获很多,老师讲几个知识点就会配上相应的题,有些题目设计的有技巧,刚好能把知识点一些我们复习不到的考查角度给放到题目里面。

      听课做笔记问题
      Q:到底上课要不要做笔记啊,做笔记的话一节课要听2个小时,进度很慢怎么办?
      A: 听课确实是要做笔记的,比如老师说的一些例子,如果书上没有,而且这个知识点是个难点,生活中不常见,比如融资租赁、反担保等等,可以把老师的案例模型记下来。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在记笔记的时候,你可以原速度听课,千万不要总暂停去记,把自己想象成是面授班的同学,面授的课程老师是不会停下来等你做笔记的,所以笔记尽量简化,人物名称用ABC代替,关系用箭头处理,比如A欠B400w,你可以直接写A→B,在箭头的横线上面写上400,如果有日期,也可以标明,而不是一个字不差的完整写下,某日A向B借款400W。这样可以方便你后期的回忆,也可以缩短上课记笔记的时间,提高效率,因为笔记只是辅助你后期复习的时候能够回想起老师说了什么,而回想起来的关键是,你要认真听讲,要真的听懂,所以听课的关键是“听”,而“记”是为了让你在后期很快的回想起你听到了什么。


      3楼2021-07-07 10:30
      回复
        四、如何做真题
        在以上听课任务完成的同时,也要相应地着手进入到做真题的阶段了,这里建议大家不要上来就去做分年份真题(年份真题放到8月和9月),而是先从分章节真题入手,对于做真题,如果大家也有一下疑问,那么就请看下去吧。
        Q:我买了去年的《分章节真题》,今年还要不要买新的 ? 用旧的行不行?
        A:还是建议大家买22年的分章节真题,因为今年确实有很大的变动,除了法制史,可能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动,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买今年的真题,而且今年的也会把去年的题收录进去,分章节真题是要像考试分析一样,一直用到最后的,不是说简单的做一遍就可以的,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入手一本新的《分章节真题》,我去年买的hc法硕的章节真题,用了多遍,里面的答案都是和官方发在分析上的真题答案是一致的。
        Q:分章节真题要做几遍呢?
        A:在这里小编真的不得不再重复一次,分章节真题真的是仅次于考试分析的一本书,因为它是你与出题人对话的一个渠道,你可以通过背考试分析,把知识掌握,然后通过分章节真题,把出题人如何对知识进行考察掌握。就好比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或是室友,可能时间长了大家想说什么,说一句话,下一句会说什么,你都知道,做熟分章节真题,你就会完全了解出题人的“套路”能够知道出题人要考什么,下一句想说什么。所以如果你问我做几遍,我只能说尽量去做,尽可能多的遍数去做。
        Q:分章节真题要怎么做呢?
        A:在这里小编建议大家,不要用中性笔,一定要用铅笔去做真题,如果大家手里有这本书的话,就会发现它的排版是很适合我们反复做的,每个题的答案就在这个题的下面,并且还会有讲解,所以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就用铅笔,这样可以擦去,也不用担心不记得自己做的答案是什么而没有办法去判断对错。此外,大家一定要重视每个题下面的解析,就算你做对了,你也要看一下,每个错误选项的解析,这样把自己没有见过的知识点做补充,而且有一些答案的解析,可能是对一些相似的制度的总结,也可以当作一个主观题去准备一下,通过相近制度的总结对比大家就更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了。如果是做错的题,可以用铅笔在题号上画个圈,或者用荧光笔标记出,这样你也省去了整理错题的时间,直接翻开二刷的时候,就很明显看到自己曾经错了哪些题。第一遍做错的比如用黄色标记,第二次还错,就可以把它画成橙色,逐渐加深,就知道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到最后就会很神奇的发现,做对的题永远都对,做错的题一段时间不复习,就还是会做错。这里小编把自己曾经的做题痕迹,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把以上的文字经验介绍生动起来,便于大家理解。




        Q:为什么要一直刷真题?万一我背住了答案怎么办?
        A:关于为什么要一直刷真题,如果大家手边有这本书,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在刑法中第17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2012年非法的案例分析,大概的案例模型是说,绑架了一个人,发现他身上有手机等财物,直接也把相应的财物拿走了,怎么定罪。答案写道:构成绑架罪,同时在绑架的过程中劫取宋某随身携带的财物,同时构成抢劫罪,应择一重罪处罚。在2016年非法案例分析中,案例模型依旧是绑架,同时搜刮走了被绑架人身上的财物,问如何定罪,答案依旧是:绑架同时触犯抢劫罪,应当依照重罪处罚。
        民法中:第11章所有权里的选择题:2010年真题问到属于所有权继受取得的是:四个选项。
        在2015年,原题重现,题干、选项等等基本没变,就连正确选项的设置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足以见得命题人的“套路”是很容易被识破的,当你反复去做真题,你就会发现他的案例模型基本都是那个样子,要考的知识点也都是那一些,考到一个知识点,相应关联的会考哪些你的脑海里都会反映出来,这些等你真的上了考场是十分有助于你做题的!


        4楼2021-07-07 10:31
        回复
          A:大家不要怕背住答案,只要这个题,你不是因为背住了选D,而选D,而是记住了,每一个错误的答案为什么错,每个正确的答案为什么对,错误的答案怎么改就能变成正确的选项,那你这个题就是掌握了,其实这也是在变相的背考试分析里的知识啊,无论是对客观题还是对主观题的准备都是有好处,如果你真的能把这本分章节真题里的每个题,每个选项,每个案例模型都背住了,那你何愁不上400分呢,所以大家不要担心背住了怎么办,大家就把这本分章节真题想成考试分析,想必没有一个人会担心,哎呀考试分析我都记住了可怎么办啊?
          五、如何背诵
          先分析逻辑,再进行背诵
          关于背诵,大家不要拿起书一下子就开始背,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念,直到肌肉记忆的记住下一句话是什么,再去念下一句,就按么一直念,一直背知道读熟了,就算背会了,这样的念经式背诵方法是万万不可取的。首先,拿过一个知识,要先去分析他的框架,如果是单纯概念性的,比如,立法的概念,我们可以把他在脑海里活动起来,想象一下,我们现在要立法是怎么办?谁能立法,怎么立法,立什么法等等,就可以总结出是是特定的国家机关一般是享有立法权的、或被授权的,依照特定的职权、程序,通过特定的技术,进行法律的创制或认可的规范性活动。然后再按照考试分析上的概念说法,对这句话进行规范化,然后接下来的特征,基本上都能从概念上找到相对应的点,把概念记住了,基本上特征也就都搞定了。其次,如果是很抽象的,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展现的一些知识,也可以选择采用顺口的总结方法,比如民事责任的特征,我当时总是容易忘一个点,总是背不全,我就自己总结为“一方对他方,法律内协商,过错无过错,侧重于补偿”这样我就可以很好的涵盖住它的每一个特征,把关键词提取出来就会想到相应的那一大段话,进而做到不漏点的作答和背诵。
          这里特别要安利李彬老师,李彬老师去年微博直播的带背,逻辑性很强大,今年彬哥也已经提前开始直播带大家过主观题了。
          Q:是选择拿着考试分析背,还是拿着其他的讲义或者资料去背?
          A:我的建议是考试分析为主,其他的资料为辅。
          不过今年有一个非常好的福利,我从文运那边获知,文运法硕今年请老师编写了《考前冲刺记忆一本通》的书籍,大家还是拿着考试分析去背,虽然说,考试分析的字确实很小很密,但除非你敢于放下考试分析,就算不背考试分析,你的心里也很拖底,否则就不要放下考试分析,不然在你背诵其他资料的时候,你总是会想着说这里考试分析是怎么说的?这里考试分析有没有省略或者这里有没有落下考试分析上的知识点?所以大家可以先拿考试分析考试背,梳理好考试分析的逻辑,其实你会发现,考试分析只是没有把每一个小知识点按照做对齐,一点一行的方式展示出来,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分点。当你熟悉了考试分析的编写逻辑,大致背过两遍过后,知道考试分析都写了哪些知识之后,再去拿其他的讲义或者资料去背,你就会在背到相应知识点的时候知道这里考试分析是怎么写的,这个点考试分析上有没有等等······
          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很多资料会背乱,也没必要一直去拿着一本背诵书去背,你觉得哪个排版你更能接受,你就去背哪个,或者把你觉得逻辑好的那几页,撕下来贴在考试分析上也是可以的。因为你每天都在和你这几本资料打交道,所以,你会很清晰的记得,你这个知识点背的是哪个资料,你的脑海会对那个资料和那个知识点有图像记忆。比如我去年背诵用分析背了一遍,但也用了文运法硕的整理的820题,还用了文运的背诵手册。


          5楼2021-07-07 10:31
          回复
            Q:我每天要背多长时间?是穿插背还是一科一科背?要背几遍?
            A:关于每天背几个小时和背几遍这种都是因人而异的,你可以先拿出三天来试验一下,你一个小时大概能背几页,然后按照自己的记忆速度去安排每天要背多少,最好是第一遍最多45天可以背一遍考试分析,然后按照自己的其他科目复习的时间,综合安排。可以安排上午背3-4个小时,下午也是一样。
            A:第一遍建议大家还是一个科目这样完整的背,先不要穿插,这样有助于大家形成一科的逻辑体系,在第一遍背诵过后,对整个科目和整个资料有了通篇的了解之后,再去穿插背诵。
            A:背几遍这种,只能说尽可能多的去背,虽然说不以遍数论英雄,但不得不承认,反复地重复确实会加深记忆的效果,所以就一遍一遍的去背诵,一遍一遍的反复,从现在到考试前,你最少也会背上5遍的,这是最保守的估计。
            背诵不是盲目的,一定要穿插做题,如果真题做的不够,背诵起来很迷茫。8月和9月一定要开始做年份真题,文运的年份真题试题和答案都是分开的两本,特适合做完真题后对答案。背了一遍,一定要做上几年的年份真题,看看自己背诵是否有效果,如果做题正确率不高,那得想想问题出在那。
            Q:背不下来怎么办?怎么背都记不住怎么办?
            A:其实背不下来这个问题是大家都会遇到的,所以记住四个字,耐心重复!如果一个题目,你和他僵持半个小时了,还是僵持不下,越背越烦躁,那就可以试着先放下它,先去看其他的知识点,没准下午你再拿起这个知识点,你会发现,一下子就记住了。所以,不要和自己作对抗,今天背不下这个题,那就去看看下一个题,今天什么都不想背,那就去听听课,也是一种学习嘛,只要自己是一心向前的,偶尔的停顿也没什么。
            Q:背诵顺序是什么样呢?
            A:小编当时是按照考试分析的顺序去背的,当然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先民后刑也是可以的,但还是建议先实体,后理论。
            六、公共课复习
            政治:政治现在可以进入到着手准备阶段了,可以开始选一位老师的课程听起来了,边听边做题,肖大大的1000题可以开始跟着做了,目前政治的复习和专业课的基础复习是一样的,重在听课,理解知识点。
            英语:英语的复习,要在八月前做收尾工作,单词继续背,但是阅读在八月之前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一遍,因为八月的时候,老师们的技巧课就要上线了,到时候如果你还没有一遍基础复习,那听技巧课是会很吃力的。
            总结:政治目前是听课+做题,英语是背单词+做真题+完成收尾工作。


            6楼2021-07-07 10:31
            回复
              七、其他问题
              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盲目比进度,千万不要在这个阶段被一些公众号的文章,或者其他小伙伴的进度,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这是大忌!你要知道,你有你自己的学习节奏,记忆规律,别人的只能是给你参考,提醒你该做什么了,而不是让你完全去按照他的节奏去走,如果复习进度真的那么决定性关键的话,是不是只要按照这个节奏走的学生都能“清北人复”?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如果有人对你说,我都背完3遍了甚至有人说我都背完5遍了,你要么离他远一点,要么就是“你厉害,你很棒,你一定能考上”夸他一下,之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告诉那些人,别跟我比进度,比就是你厉害!所以大家一定一定要守住自己的节奏,但也要参考大部队的进度,去反思反思自己是否需要改进,大家那么聪明,一定可以get到小编的意思的!
              还要提醒的是,暑假到了,很多同学会想,是回家呢?还是留校呢?
              这个问题,要看一下自控力和学校的设施开放等,如果是自控力很强的小伙伴,其实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但如果你自控力不强,学校假期的时候图书馆或者教室是开放的话,那还是建议大家可以留校复习,毕竟七月一去不复返,要且学且珍惜啊。
              八、文运法硕公众号留言答疑
              小编看了一下文运的公众号平时的留言,很多人点赞的问题大概是以下几个方面:
              Q:听课很慢怎么办?听课时该如何做笔记呢?
              A: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返回到听课建议哪里,小编在那里有详细的说到哦。
              Q:每天建议学多久?
              A:这个要看大家是在职还是学生啦,如果是在职的话,可以每天早起一点,晚上晚睡一些,怎么也要争取出最少5-6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碎片时间用来做题,大块时间用来听课。如果是学生的话,暑假到了,你们的时间是很充裕的,所以怎么每天也要8-10个小时打底了哦。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充分的利用七月这个黄金复习期,每天都能收获满满,动力十足,向着你心中的学校奔跑!


              7楼2021-07-07 1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