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克隆病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慢性腹泻(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中西医都认为是一种难治的疾病。之所以难治,最基本原因是病因不明。现代医学一般认为与精神、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而中医医家大多数倾向认为,该证证候本虚标实,寒热错杂,脾虚为本,湿滞为标,旁及肝肾。因为病因不明,现代医学也只能採取饮食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以缓解病情。中医遵循辨证施治,对病因不同的判断,医治方法便迴然不同。
编者学习史宇广、单书健主编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慢性腹泻专辑》,从专辑所載47位名医数十案例治疗理论和治疗方法中,比较认同其中的柯琴医师对慢性腹泻的治疗原则。
柯琴认为:“利久则虚,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即止”。其大意为:久泻的病人,或是阴虚或是阳虚甚至是阴阳两虚,身体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医治这种病人,要注意扶本,增强机体生理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但患这种病的人,大多数表现出许多兼证,或表现为寒,或表现为热,或寒热夹杂,虚实互见。对这些兼证也要一并治疗,但应治本为主,兼顾治标。慢性腹泻宜适当使用一二味酸味药,如乌梅等。这对止泻、止血能起较好的作用。
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酸味药大多含有机酸、鞣质,具有收敛、止泻、止血、消炎、抗菌等作用。腸黏膜上皮细胞与鞣质结合,可发生轻度变性,降低有害物质的反应性。出血创面接触鞣质,表层蛋白和血液会凝固,可止血和减少渗出。
二、以乌梅丸治疗本病,
有名医根据《伤寒论》338条以古方乌梅丸汤剂加减治疗本病。汤剂组成:
乌梅、细辛、干姜、当归、熟附子、桂枝、党参、川椒目、川连、黄柏
病例:男,成人。
有慢性腹泻史,曾多次住院治疗,二次钡剂灌肠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乙状结肠镜可见多处溃疡,经西药口服及灌肠等治疗无效。初诊时,每天腹泻20余次,呈粘液挟血,肠鸣腹胀,情志不安,胸脘不舒,舌苔薄白腻,脉细数。予以乌梅丸汤剂加减,一周后腹泻次数减少,3月后大便如常,经钡剂灌肠,证实病变消失。随访几年未见复发。
三、讨论
㈠ 病因不明的慢性病,适宜用中医中药治疗
病因不明的慢性病,西医常用对症治疗方法,大多数病例只能起到缓解症状,难以真正治愈。而中医採用治本为主,治标为辅的方法,往往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根治。这里的“本”是指患者的体质,抗病能力。“标”是指症状。亦即是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起自愈作用。
㈡ 病因不明的疾病,是否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病?
我们这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病,是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对因治疗)和根据症状进行治疗(对症治疗)。对于不明病因的疾病,找不到对因治疗的依据,只能对症治疗。而对症冶疗也应根据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现代中药药理学选取中药组方治疗。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慢性腹泻(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中西医都认为是一种难治的疾病。之所以难治,最基本原因是病因不明。现代医学一般认为与精神、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而中医医家大多数倾向认为,该证证候本虚标实,寒热错杂,脾虚为本,湿滞为标,旁及肝肾。因为病因不明,现代医学也只能採取饮食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以缓解病情。中医遵循辨证施治,对病因不同的判断,医治方法便迴然不同。
编者学习史宇广、单书健主编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慢性腹泻专辑》,从专辑所載47位名医数十案例治疗理论和治疗方法中,比较认同其中的柯琴医师对慢性腹泻的治疗原则。
柯琴认为:“利久则虚,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即止”。其大意为:久泻的病人,或是阴虚或是阳虚甚至是阴阳两虚,身体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医治这种病人,要注意扶本,增强机体生理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但患这种病的人,大多数表现出许多兼证,或表现为寒,或表现为热,或寒热夹杂,虚实互见。对这些兼证也要一并治疗,但应治本为主,兼顾治标。慢性腹泻宜适当使用一二味酸味药,如乌梅等。这对止泻、止血能起较好的作用。
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酸味药大多含有机酸、鞣质,具有收敛、止泻、止血、消炎、抗菌等作用。腸黏膜上皮细胞与鞣质结合,可发生轻度变性,降低有害物质的反应性。出血创面接触鞣质,表层蛋白和血液会凝固,可止血和减少渗出。
二、以乌梅丸治疗本病,
有名医根据《伤寒论》338条以古方乌梅丸汤剂加减治疗本病。汤剂组成:
乌梅、细辛、干姜、当归、熟附子、桂枝、党参、川椒目、川连、黄柏
病例:男,成人。
有慢性腹泻史,曾多次住院治疗,二次钡剂灌肠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乙状结肠镜可见多处溃疡,经西药口服及灌肠等治疗无效。初诊时,每天腹泻20余次,呈粘液挟血,肠鸣腹胀,情志不安,胸脘不舒,舌苔薄白腻,脉细数。予以乌梅丸汤剂加减,一周后腹泻次数减少,3月后大便如常,经钡剂灌肠,证实病变消失。随访几年未见复发。
三、讨论
㈠ 病因不明的慢性病,适宜用中医中药治疗
病因不明的慢性病,西医常用对症治疗方法,大多数病例只能起到缓解症状,难以真正治愈。而中医採用治本为主,治标为辅的方法,往往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根治。这里的“本”是指患者的体质,抗病能力。“标”是指症状。亦即是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起自愈作用。
㈡ 病因不明的疾病,是否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病?
我们这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病,是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对因治疗)和根据症状进行治疗(对症治疗)。对于不明病因的疾病,找不到对因治疗的依据,只能对症治疗。而对症冶疗也应根据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现代中药药理学选取中药组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