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吧 关注:1,721贴子:43,565

回复:大唐西域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缚喝国 提谓城 和 波利城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缚喝国
大城西北方的 提谓城 和 波利城
提谓城及波利城  大城西北五十余里,至提谓城。城北四十余里有波利城。城中各有一窣堵波,高余三丈。昔者如来初证佛果,起菩提树,方诣鹿园。时二长者遇被威光,随其行路之资,遂献麨蜜,世尊为说人天之福,最初得闻五戒十善也。既闻法诲,请所供养,如来遂授其发、爪焉。二长者将还本国,请礼敬之仪式。如来以僧伽胝(旧曰僧祇梨,讹也。)方叠布下,次郁多罗僧,次僧却崎,(旧曰僧祇支,讹也。)又覆钵竖锡杖,如是次第为窣堵波。二人承命,各还其城,拟仪圣旨,式修崇建,斯则释迦法中最初窣堵波也。  城西七十余里有窣堵波,高余二丈,昔迦叶波佛时之所建也。  从大城西南入雪山阿,至锐秣陁国。
译 文:
从都域向西北行走五十多里,到达提谓域。提谓城北边四十多里处,有座波利城。两个城池内各有一座佛塔, 高三丈多。当初,如来刚刚悟道成佛,立即前去菩提树下,然后再到鹿园。当时两位年长之人遇到神威的灵光,就在追随他行路的时候,供奉炒麦粉和蜂蜜。世尊为他们阑释天人的福祉,这是第一次听到五戒十善的人。二位长者听到佛法教诲之后,向世尊请求供养的物品,如来于是给予他们自己的头发和指甲。二位长者即将返回本国时,向如来请教礼拜的仪式,如来用僧服中的大衣僧伽胝过去叫僧伽梨,是错误的。叠成四方,平铺地下,然后脱下上衣郁多罗僧,再脱下覆膊衣僧却崎,过去叫僧祗支,是错误的。都叠好铺平,上面倒覆食钵,竖立锡杖,按照这样的次序,建造佛塔。二人遵从如来命令,各自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内,根据如来旨意,修建两座佛塔,这即是佛法中最初的塔。都城西边七十多里处有座佛塔,高二丈多,是往昔迦叶波佛时代建造的。从都城西南进入雪山山曲,到达锐秣陀国。
注 解:
提谓城:是以人名讹为城名。 提谓,梵文Trapsa的音译,意译作 胡瓜,北印度商人,他与波利是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先受教的二人。
波利城:也是以人名讹为城名。波利,梵文:Bhalika的音译。意译作金挺。北印度商人,最先接受释迦牟尼佛教化者之一。
如 来:佛的别名。梵文Tathagata的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释迦牟尼的十种法号之一。
菩提树:即贝多树,梵文Bodhidruma的音译。意译作“道树”,“觉树”。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 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鹿 园:即鹿野苑,梵文作Mrgadava,在中天竺波罗奈国。释迦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 ?陈如,等五比丘,故名仙人论处。
世 尊:佛的尊号。梵文Lokanatha的意译,音译作路迦那他。因佛具万德,于世独尊,故名。
五戒十善:佛教指在家信徒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相对于“十恶”的十种善行,即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挑拨离间),不恶口(口出狂言),不绮语(口出杂秽含淫意之语)不贪欲,不嗔恚 不邪见。
僧 伽 胝:梵文:Samghati的音译,又作 僧伽胝,僧伽邸,僧伽知。意译为重或合,因为是割截而更多合重而成。为比丘三衣中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穿,故又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
郁多罗僧:梵文Uttarasanga的音译,意译为上衣,是僧徒僧衣之一,在礼诵,听讲,布萨时穿此衣。 僧 却 崎:梵文Samkaksika的音译,意译为 覆膊衣 或 掩腋衣。系长方形衣片,为袈裟的下挂。
覆 钵:倒置的钵盂,为塔顶的一种形制,即覆钵形,一般作为就冲金轮的基础;
锡杖:梵文Khakkhara的意译,又作声杖,智杖,德杖等,得名于振动时锡锡作声,音译为吃弃罗,隙弃罗等。为
僧人所持的禅杖,杖头有铁环,中断用木,下安铁纂,振时作声,用于乞食或驱虫兽。
迦叶波佛:梵文Kasyapa的音译。又作 迦叶,迦摄波,意译作 饮光,是释迦佛以前之佛,于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
世而成正觉,是 “过去七佛”之一。


IP属地:吉林52楼2021-08-28 10:37
收起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锐秣陁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锐秣陁国
     锐秣陁国东西五六十里,南北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  西南至胡寔健国。
    译 文:
    锐秣陁国东西五六十里,南北一百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多里,向西南行走,胡寔健国。
    注 解:
    锐秣陁:又作 锐末陀,Zumathan的音译。其地在今阿富汗的波尔克西南地区。


    IP属地:吉林53楼2021-08-28 10:42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胡寔键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胡寔键国
      胡寔健国  胡寔健国东西五百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多山川,出善马。  西北至呾剌健国。
      译 文:
      胡寔键国东西五百多里,南北一千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二十多里。山川很多,出良马。向西北行走,到达 呾剌
      健国。
      注 解:胡寔键:波斯语Guzganan的音译。其地在今阿富汗西北部 席巴尔干以南。


      IP属地:吉林54楼2021-08-28 10:43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呾剌健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呾剌健国
        呾剌健国东西五百余里,南北五六十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西接波剌斯国界。  从缚喝国南行百余里,至揭职国。
        译 文:
        呾剌健国东西五百多里,南北五六十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多里。西境接壤 波剌斯国界。从缚喝国向南行走一
        百多里,到达揭职国。 注 解:呾剌健:Talaqan的音译,其地在今阿富汗昆都士以东65公里处。
        波剌斯:一作波斯,古波斯语Parasi,Parsi,Parsa之音译,其辖境 大致相当于今 伊朗的地域范围。
        缚 喝:Balkh 的音译。即中国所谓的大夏国,其国都城故址在今 阿富汗北部 马扎里沙里夫 西北约 19公里处的 巴
        基斯坦旧城。


        IP属地:吉林55楼2021-08-28 10:44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揭职国 兴都库什山脉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揭职国 以及 兴都库什山脉。
          揭职国东西五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四五里。土地硗确,陵阜连属,少花果,多菽、麦。气序寒烈,风俗刚猛。伽蓝十余所,僧徒三百余人,并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
           东南入大雪山,山谷高深,峰岩危险,风雪相继,盛夏合冻,积雪弥谷,蹊径难涉。山神鬼魅,暴纵妖祟,群盗横行,杀害为务。
          行六百余里,出睹货逻国境,至梵衍那国。
          译 文:
          揭职国东西五百多里,南北三百多里。该国大都城方圆四五百里,土地坚硬贫瘠,丘陵连绵相接,花果少,豆
          类,麦类多。气候极其寒冷,风俗刚强勇猛。佛寺十多座,僧徒三百多人,都研习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 从东南
          进入大雪山,山高谷深,山峰岩石险峻,风雪不断,即使是盛夏时节,依然结冰霜冻,积雪填满山谷,小路很难通
          行。山里的神仙鬼怪,放纵无毒,肆虐作祟。众多盗贼横行,专门从事杀害的事情。 行走六百多里,离开睹货逻
          国境,到达梵衍那国。
          注 解:
          揭 职:Gachi 或 Gaz 的音译,其地区在 今 阿富汗境内 巴尔赫古城以南约30公里的 加兹谷。
          硗 确:坚硬的贫瘠土地。硗(qiao 一声)
          大雪山:兴都库什山脉。该山脉自 帕米尔高原 向西延伸而成,以东北至西南的方向斜贯今阿富汗,长约960公里,
          是伊朗高原与南亚次大陆分界处的大山脉。
          睹货逻:梵文Tukhara的音译。大致在阿姆河以南及兴都库什山以北。


          IP属地:吉林57楼2021-08-29 13:13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梵衍那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梵衍那国
             梵衍那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势邑居。国大都城据崖跨谷,长六七
            里,北背高岩。有宿麦,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马。气序寒烈。风俗刚犷,多衣皮褐,亦其所宜。文字风教,货币
            之用,同睹货逻国,语言少异,仪貌大同。淳信之心,特甚邻国。上自三宝,下至百神,莫不输诚,竭心宗敬。商
            估往来者,天神现征祥,示祟变,求福德。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说出世部。 译 文:梵衍那国东西
            两千多里,南北三百多里,在雪山之中。居民靠着山谷,随着山势的祈福聚邑而居。该国大都城建在山崖上,横跨
            峡谷,长六七里,北边背靠着高俊山岩。有冬小麦,花果少。适宜放养牲畜,羊马很多。气候极其冷烈,风格强悍
            粗犷。多穿皮衣毛布,也符合当地情况。文字,风俗,教化,使用的货币,与睹货逻国相同,语言略有差异,仪态
            相貌大抵相同。居民敦厚诚实,远远超过邻近国家。上自佛教三宝,下至各类神仙,无不献纳诚心,尽心尊敬。往
            来此地的商人,天神显现祥兆,显示灾祸,致使他们祈求福德。佛寺几十座,僧徒几千人,宗奉研学小乘教的说出
            世部。
            注 解:
            梵衍那:Bamiyan的音译,其国都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的巴米扬。
            刚 犷:强悍粗犷。
            淳 信:敦厚诚实。
            输 诚:献纳诚心。宗敬:尊敬。
            说出世部:梵文Lokottaravadin的意译。小乘佛教的十八部派之一。据说是佛灭二百年后从根本大众部中分
            出,其基本观点认为世间诸法都是虚妄的,而出世法则为实体,故名说出世部。


            IP属地:吉林58楼2021-08-29 13:14
            收起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梵衍那国 大立佛 及 卧佛像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梵衍那国东北方向的 两座大佛像
              一、大立佛及卧佛像  王城东北山阿有石佛立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鍮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
              城东二三里伽蓝中有佛入涅槃卧像,长千余尺。其王每此设无遮大会,上自妻子,下至国珍,府库既倾,复以身施,群官僚佐就僧酬赎,若此者以为所务矣。
              译 文:
              梵衍那国都城东北的山曲处,有座立佛石像,高一百四五十尺,金色闪烁,珍宝装饰得辉煌灿烂。立佛石像东边有座佛寺,这是已故君主建造的。佛寺东边有黄铜制作的释迦佛立像,高一百多尺,像身分段铸造,然后组合而成。 都城东北二三里的佛寺中有佛入灭时的卧像,长一千多尺。该国国王每次在这里开设无遮大会时,上自国王的妻子儿女,下至国家的珍宝,全部拿出来布施,在倾尽国库施舍完毕之后,国王又把自己的身体施舍出去。众官吏到僧人那里出钱赎回国王。像这样的事情已经是常事了。
              梵衍那国就是今天的阿富汗, 大立佛 就是闻名世界的巴米扬大佛
              注 解:
              鍮 石:铜与炉甘石(菱梓矿)共炼而成的黄铜。
              入涅槃:佛教中证果者的去世。
              无遮大会:梵文Pancapari,Pancavar sika--parisad的意译。 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的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
              酬 赎:出资赎回。


              IP属地:吉林59楼2021-08-31 12:15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梵衍那国 小川泽僧寺庙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梵衍那国 中的 小川泽僧寺庙。
                二、小川泽僧伽蓝
                卧像伽蓝东南行二百余里,度大雪山,东至小川泽,泉池澄镜,林树青葱。有僧伽蓝,中有佛齿及劫初时独觉齿,长余五寸,广减四寸。复有金轮王齿,长三寸,广二寸;商诺迦缚娑 (旧曰商那和修,讹也。)大阿罗汉所持铁钵,量可八九升。凡三贤圣遗物,并以黄金缄封。又有商诺迦缚娑九条僧伽胝衣,绛赤色,设诺迦草皮之所绩成也。商诺迦缚娑者,阿难弟子也,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衣,于解安居日持施众僧。承兹福力,于五百身中阴、生阴恒服此衣。以最后身,从胎俱出,身既渐长,衣亦随广。及阿难之度出家也,其衣变为法服;及受具戒,更变为九条僧伽胝。将证寂灭,入边际定,发智愿力,留此袈裟,尽释迦遗法,法尽之后,方乃变坏。今已少损信有征矣。
                从此东行入雪山,逾越黑岭,至迦毕试国。
                译 文:
                从卧佛寺向东南行走二百多里。渡过大雪山,向东到达小川泽,泉流池水澄净如镜,树木青翠葱郁。 那里有座佛寺,里面有佛牙和世界初成时 独觉佛的牙齿,长五寸多,宽不到四寸。又有金轮王牙齿,长三寸,宽二寸。商诺迦缚娑(过去叫 商那和修,是错误的)大阿罗汉使用的铁钵盂,容量大约八九升。这三圣贤的遗物,都用黄金密封。又有商诺迦缚娑一件九条僧伽胝衣,暗红色,是用 设诺迦草皮制成的。商诺迦缚娑 是 阿难的弟子,在前世中,用 设诺迦草衣,在解安居之日施舍给众僧。因这福力,他在五百世的即将投生和诞生时,始终穿着这件法衣他最后一世,与胎儿一起出来,随着身体的逐渐长大,衣也随之宽大。等到 阿难 他出家时,他的衣服变成法服,等到受具足戒时,重新变为 九条僧伽胝,他即将圆寂时,进入禅定的境界。基于其智愿力,留下这件袈裟,使之随同 释迦遗法留存到最后。直至佛法灭尽之后,才会变坏,如今已经稍有损坏,看来此说确实有根据啊。 从这里向东行走进入雪山,翻越黑岭之后,到达迦毕试国。
                注 解:
                劫 初:“成劫”初期,因为佛教认为一“劫”包括 成 住 坏 空 ,四个时期。
                劫,梵文Kalpa的音译,指 极为久远的时节。
                独觉:梵文 Pratyeka-buddha的意译,又作缘觉,音 译为辟支佛,为独自修行,自己觉悟而离生死者。
                商诺迦缚娑:梵文Sanakavasa的音译,是 阿难的弟子,因传说他出生时 穿设诺迦衣,故名。
                阿 罗 汉 :梵文Arhat的音译,小乘最高果位,称为“无学果”。谓已断烦恼,超出三界轮回,应受人天供养的尊者。 三 贤 圣 :大乘佛教的 十住,十行,十回向三类菩萨。
                金 轮 王:四种转轮王之一。佛教称拥有金轮王的圣王为金轮王。金轮,据《俱舍论》卷十一,世界最底层为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由轮形金刚而成,故称金轮。
                设 诺 迦:梵文Sanaka的音译,即麻类,其纤维可以制衣。
                阿 难:阿难陀(Ananda)的音译之略,意译为“欢喜”“庆喜”传说中是 斛饭王之子,提婆达多之弟。佛的堂弟,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
                解 安 居:安居结束,安居,梵文Varsika的意译,又名 坐夏,或者 坐腊。 僧徒每年在 雨季三个月内不外出,静心坐禅修学,安居的日期,因各地气候不同,亦不一。
                中 阴:佛教指轮回中死后生前的过渡状态,期间虽离形躯,仍有五阴(色受想行识)。
                生阴:佛教指于诸趣结生的一刹那,即诞生。
                具 足 戒:佛教僧尼所受戒律之称,因谓戒条圆满充足,故名。 其戒条数量,不尽一致,中国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
                寂 灭:涅槃,佛教指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 入边际定:入于禅定的境界,把心定于一处,停止身,口,意,的活动。
                袈 裟:梵文Kasaya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 黄 赤 白 黑 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称。


                IP属地:吉林60楼2021-08-31 12:17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迦毕试国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中的 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气序风寒,人性暴犷,言辞鄙亵,婚姻杂乱。文字大同睹货逻国,习俗、语言、风教颇异。服用毛氎,衣兼皮褐。货用金钱、银钱及小铜钱,规矩模样异于诸国。王,刹利种也,有智略,性勇烈,威慑邻境,统十余国。爱育百姓,敬崇三宝,岁造丈八尺银佛像,兼设无遮大会,周给贫窭,惠施鳏寡。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并多习学大乘法教。窣堵波、僧伽蓝崇高弘敞,广博严净。天祠数十所,异道千余人,或露形,或涂灰,连络髑髅,以为冠鬘。
                  译 文:
                  迦毕试国方圆四千多里,北边靠着雪山,其余三边靠近黑岭。该国大都城方圆十多里。适宜种植谷麦,水果树木很多。出产良马,郁金香。其他地区的珍奇货物,大多汇聚到这个国家。气候寒冷多风,居民性格粗暴犷悍。言语鄙陋轻慢,婚姻多而乱。文字与睹货逻国大致相同,习俗,语言,风俗教化稍有差异。衣服用细毛布。通用货币是金钱,银钱,及小铜钱,标准模样与各国不同。国王是窣利种姓,有智慧谋略,性格勇敢刚烈,威望震慑邻近国家,统领十多个国家。爱护养育百姓,礼敬崇拜三宝,每年建造一丈八尺高的银佛像,同时召开无遮大会,接济贫困的人,布施鳏夫寡妇。佛寺一百多所,僧徒六千多人,大多研习大乘法教。佛塔,佛寺高大宽敞,庄严清净。天祠几十座。外道教徒一千多人,有的是露形派,有的是涂灰派,把死人头骨连在一起,用作环状头饰。
                  注 解:
                  迦毕试:Kapisa的音译,其地在今阿富汗 西部兴都库什山 以南的 喀布尔河流域。
                  黑 岭:兴都库什山。
                  睹货逻:梵文Tukhara的音译,大致在 今天 阿姆河以南及兴都库什山以北。
                  三 宝:梵文 Triratna的意译,指 佛法 法宝 僧宝
                  无遮大会:Pancapari s ad , Pancavar s ika - parisd 的意译。 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
                  贫 窭:贫穷的人,
                  大乘法教:佛教内部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小乘相对而言,主张开一切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教为大乘。
                  天 祠:供奉大自在天 等天部 之祠。
                  露 形:赤身裸体,为外道所持修行方法。
                  露 形:梵文Nirgrantha 的意译,又作 离系,不系,无结,音译作 尼虔,尼干,尼健,尼犍陀等,即 耆那教天衣派,为六大外道之一,此外道特修 裸形 涂灰等。
                  涂 灰:即涂灰外道,梵文Pamsupata的音译。因其教徒周身涂灰修苦行,以求升天而得名,该派崇拜 湿婆神,谷又称湿婆派,自在天派,是印度教中的一派。
                  鬘(man 二声):璎珞之类的装饰品,印度风俗,男女多取花朵等物穿起来装饰身或头。


                  IP属地:吉林61楼2021-09-01 22:30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曷逻怙罗僧伽蓝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的 迦毕试国的 曷逻怙罗僧寺庙
                    二、曷逻怙罗僧伽蓝  大城东南三十余里,至曷逻怙罗僧伽蓝。傍有窣堵波,高有余尺,或至斋日,时烛光明。覆钵势上石隙间流出黑香油,静夜中时闻音乐之声。闻诸先志曰:昔此国大臣曷逻怙罗之所建也。功既成已,于夜梦中有人告曰:“汝所建立窣堵波未有舍利,明旦有献上者,宜从王请。”旦入朝进请曰:“不量庸昧,敢有愿求。”王曰:“夫何所欲?”对曰:“今日有先献者,愿垂恩赐。”王曰:“然。”曷逻怙罗伫立宫门,瞻望所至。俄有一人持舍利瓶,大臣问曰:“欲何献上?”曰:“佛舍利。”大臣曰:“吾为尔守,宜先白王。”曷逻怙罗恐王珍贵舍利,追悔前恩,疾往伽蓝,登窣堵波,至诚所感,其石覆钵自开,安置舍利,已而疾出,尚拘衣襟。王使逐之,石已掩矣。故其隙间,流黑香油。
                    译 文: 从大都城向东南行走三十多里,到达 曷逻怙罗僧佛寺,佛寺旁有座佛塔,高一尺多,有时到了斋日,常常放出光明,塔顶覆钵形石的缝隙间,流出黑色香油。夜静时分,能听到音乐的声音。据先前的记载说:这座佛塔是以前这个国家的大臣 曷逻怙罗建造的。佛塔建成之后,夜晚梦中有人告诉他:“你所建立的佛塔,没有舍利。明天早上有人会献给国王,你应该向国王请求恩赐。”一大早曷逻怙罗就入朝向国王请求道:臣下自知资质愚钝,才识浅陋,冒昧有一个请求!”国王说:“你有什么请求?”他回答道:“今日第一个献给您的物品,愿能赏赐臣下!”国王说:“可以”曷逻怙罗便在王宫门口守候,远望有过来的人。不久,有一个人拿着舍利瓶过来了,大臣问道:“想要献给国王什么?”回答说:“佛舍利。”大臣说道:“我为你先守护着,你应该先去禀告国王。”曷逻怙罗害怕国王珍爱舍利,后悔此前的恩赐,迅速的前往佛寺,登上佛塔,受其诚意感动,塔上的护石覆钵自动打开,大臣安置好舍利,马上出来,但是衣襟仍被石缝夹住。此时国王派人来追还舍利,塔石隙间会流出黑色香油。
                    注 解:
                    曷逻怙罗:梵文Rahula的音译,人名。
                    斋 日:斋戒的日子,佛教有 六斋日,十斋日等。 六斋日为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十斋日比六斋日多一日,十八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


                    IP属地:吉林63楼2021-09-01 22:37
                    收起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迦毕试国 習弊多伐喇祠城 及 阿路猱山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 迦毕试国的 霫蔽多伐剌祠城 及 阿路猱山
                      三、霫蔽多伐剌祠城 及阿路猱山
                      城南四十余里至霫(胥立反。)蔽多伐剌祠城。凡地大震,山崖崩坠,周此城界,无所动摇。霫蔽多伐剌祠城南三十余里,至阿路猱(奴高反。)山,崖岭峭峻,岩谷杳冥。其峰每岁增高数百尺,与漕矩吒国〈禾刍〉(士句反。下同。)那呬罗山仿佛相望,便即崩坠。”闻诸土俗曰:“初,〈禾刍〉那天神自远而至,欲止此山。山神震恐,摇荡谿谷。天神曰:“不欲相舍,故此倾动,少垂宾主,当盈财宝。吾今往漕矩吒国〈禾刍〉那呬罗山,每岁至我受国王、大臣祀献之时,宜相属望。”故阿路猱山增高既已,寻即崩坠。 译 文: 从大都城向南行走四十多里,到达 霫蔽多伐剌祠城。每逢遇到大地震。陡立的涯壁就会倒塌坠落,但是环绕这座城池的区域,却没有动摇。从霫蔽多伐剌祠城 向南行走三十多里,到达 阿路猱山,悬崖陡峭,山谷幽深。山峰每年增高几百尺,和漕矩吒国的 ?那呬罗山高度相仿时,就会倒塌坠落。听当地人说:“当初,?那天神从远方来,想要住在这座山上,但是山神恐惧,震荡山谷。天神说:“不想让我留下,所以做此震荡山谷的事。”你稍尽宾主之礼,我就会赐你大量财宝。我如今去漕矩吒国 ?那呬罗山 ,每年到我接受国王,大臣祭祀进献的时候,应该相互看看。” 所以阿路猱山增高后,不久就倒塌坠落。
                      注 解:
                      習弊多伐喇祠:梵文 Svetavat-alaya 的音译,習弊多伐喇祠,印度西北部一个俗语名词,或以为寺院地址 在今天阿富汗东南方向。
                      阿 路 猱 山:梵文Arunacala 的音译,山名。在今阿富汗 盖拉沙山脉 以西。
                      杳 冥:幽深。
                      漕 矩 吒 国:梵文Jaguda 的音译,即 漕国。 其都城咋今天 阿富汗东部的加兹尼,?那呬罗山:梵文Suna-sira的音译,山名,在今天 加兹尼东北。
                      chu那 天 神:恐即是《隋书*漕国传》中的 顺天神。


                      IP属地:吉林64楼2021-09-01 22:38
                      收起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迦毕试国 大雪山 及 龙池传说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 迦毕试国的 大雪山 和 龙池
                        四、大雪山龙池及其传说
                        王城西北二百余里,至大雪山。山顶有池,请雨祈晴,随求果愿。闻之先志曰:“昔健驮逻国有阿罗汉,常受此池龙王供养,每至中食,以神通力,并坐绳床,凌虚而往。侍者沙弥密于绳床之下攀缘潜隐,而阿罗汉时至便往,至龙宫乃见沙弥,龙王因请留食。龙王以天甘露饭阿罗汉,以人间味而馔沙弥。阿罗汉饭食已讫,便为龙王说诸法要。沙弥如常为师涤器,器有余粒,骇其香味,即起恶愿,恨师忿龙:“愿诸福力,于今悉现,断此龙命,我自为王。”沙弥发是愿时,龙王已觉头痛矣。罗汉说法诲谕,龙王谢咎责躬。沙弥怀忿,未从悔谢。既还伽蓝,至诚发愿,福力所致,是夜命终,为大龙王,威猛奋战。遂来入池,杀龙王,居龙宫,有其部属,总其统命。以宿愿故,兴暴风雨,摧拔树林,欲坏伽蓝。时迦腻色迦王怪而发问,其阿罗汉具以白王。王即为龙于雪山下立僧伽蓝,建窣堵波,高百余尺。龙怀宿忿,遂发风雨。王以弘济为心,龙乘瞋毒作暴,僧伽蓝、窣堵波六坏七成。迦腻色迦王耻功不成,欲填龙池,毁其居室,即兴兵众,至雪山下。时彼龙王深怀震惧,变作老婆罗门,叩王象而谏曰:“大王宿植善本,多种胜因,得为人王,无思不服。今日何故与龙交争?夫龙者畜也,卑下恶类,然有大威,不可力竞。乘云驭风,蹈虚履水,非人力所制,岂王心所怒哉?王今举国兴兵,与一龙斗,胜则王无服远之威,败则王有非敌之耻。为王计者,宜可归兵。”迦腻色迦王未之从也。龙即还池,声震雷动,暴风拔木,沙石如雨,云雾晦冥,军马惊骇。王乃归命三宝,请求加护,曰:“宿殖多福,得为人王,威慑强敌,统赡部洲,今为龙畜所屈,诚乃我之薄福也。愿诸福力,于今现前。”即于两肩起大烟焰,龙退风静,雾卷云开。王令军众人担一石,用填龙池。龙王还作婆罗门,重请王曰:“我是彼池龙王,惧威归命。惟王悲愍,赦其前过。王以含育,覆焘生灵,如何于我独加恶害?王若杀我,我之与王俱堕恶道,王有断命之罪,我怀怨仇之心。业报皎然,善恶明矣。”王遂与龙明设要契,后更有犯,必不相赦。龙曰:“我以恶业,受身为龙,龙性猛恶,不能自持,瞋心或起,当忘所制。王今更立伽蓝,不敢摧毁。每遣一人候望山岭,黑云若起,急击犍槌,我闻其声,恶心当息。”其王于是更修伽蓝,建窣堵波,候望云气,于今不绝。
                        闻诸先志曰:窣堵波中有如来骨肉舍利,可一升余,神变之事,难以详述。一时中窣堵波内忽有烟起,少间便出猛焰,时人谓窣堵波已从火烬。瞻仰良久,火灭烟消,乃见舍利如白珠幡,循环表柱,宛转而上,升高去际,萦旋而下。
                        译 文:
                        从都城(习弊多伐喇祠城)向西北行走二百多里,到达大雪山。山顶有个水池,人们向他请求下雨祈求晴天,都能按照请求实现愿望。据先前的记载说:从前,健驮逻国有位罗汉,经常享受这个池子龙王的供奉。每到吃午饭的时候,阿罗海施展神通之力,乘坐绳床,凌空飞往龙池。有一次,侍奉罗汉的沙弥偷偷藏在绳床下面,攀附着绳床隐蔽身形跟随过来,罗汉到了时间前往龙宫,到达之后才发现沙弥。龙王于是也邀请他用餐。龙王拿上天的甘露款待罗汉,拿人间的食品招待沙弥。罗汉用餐完毕,便为龙王讲说佛法要旨。沙弥像往常一样为师傅洗涤餐具,餐具上剩有残屑,沙弥惊骇上面的香味,便生恶念,怨恨师父,恼怒龙王:“细问各种福利,现在全部显现,使龙王断命,使我自己为王。”沙弥发这个愿望的时候,龙王已经感到头痛。罗汉说法教诲,龙王谢罪自责。沙弥却心怀忿恨,不接受教诲和谢罪。 他回到佛寺以后,诚心发下誓愿,由于福力的作用,沙弥当夜死去,便为大龙王,威严凶猛。于是进入龙池,杀死龙王,占据龙宫,拥有龙王部属,总管一切命令。由于他原来发过誓,所以如今掀起狂风暴雨,摧毁拔起树木,意欲毁坏佛寺。 当时迦腻色迦王感到奇怪而询问其中缘故,罗汉便将前因后果告诉国王。国王立即在大雪山之下为龙建造佛寺,修建佛塔,高达一百多尺。龙王心怀宿怨,便又兴起凤雨。迦腻色迦王旨在普教众生,龙王则因镇毒之念而行凶作恶,佛寺、佛塔被毁六次,到第七次才建成。迦腻色迦王大功不成,深以为耻,想要填平龙池,毁掉龙宫居所,于是发起军队,到达雪山下面。当时龙王大感恐惧,就变作年老婆罗门,勒住国王乘坐的象而劝说道:“陛下前世广植善本,多种胜因,因此成为人间君主,没有人敢不服从。但你现在为什么与龙争斗呢?龙,只是**而已,卑下低劣之类,然而威力很大,不可以与它斗力。它能腾云驾风,行空踏水,人力不可制伏,大王何必为它发怒呢? 陛下如今集中全国兵力,而与一龙争斗。即使取胜也没有降伏远方的威风,如果失败更有不能取胜的耻辱。我为陛下考虑,您应收兵回朝。”迦腻色迦王并未听从这一劝告,龙王旋即返还水池,导致声响震天,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摧拔树木,沙石如下雨般坠落,云雾密布,天昏地暗,国王的军士马匹全都感到惊慌恐惧。迦腻色迦王于是下令全军心归三宝,祈求佛法保佑。他说:“我前世多种福德,今世得为人君,威风慑服强敌,统治南赡部洲,如今受制于这个**,确实是因为我的福德尚浅。但愿各种福力,如今立即显现!”他的两肩马上腾起大火焰,龙王只得退却,风雨平息,云散雾开。国王中令军士每人担运一石,用以填平龙池。龙王就又变作婆罗门,再次请求国王道,“我是那水池中的龙王。恐惧你的威为而来归降请慈悲怜悯我,赦免我先前罪过!大王含养化育众生.庇护天下生灵,为何对我独加传害呢? 大王如果杀我,那么我与大王都会坠入恶道。您有杀害生灵之罪,我有忿怨仇恨之心,时因果报应毫理不爽,善患之分清楚明了。 迦腻色迦王便与龙王当众立下约定,如果龙王日后再有侵犯一定不再赦免。龙王说道:“我因前世恶业。今世转生为龙。而龙的秉性凶猛恶劣,不能自我约束,有时镇心一起,便会忘记克制自已.敬请大王另建佛寺,我绝对不敢再次摧毁。您派一人在山项守望。如果发现黑云升起,就赶快能去拿犍椎。当我听到犍椎之声时,恶念就会平息。”大王于是再造一座佛寺。一座佛塔,派人现望云气,至今从未间断。 据先前的记载说:佛塔中有如来的骨肉舍利。约有一升多。关于舍利神奇变化的事情,用难以详细记述。有时候,佛塔内忽然有烟升起,顷刻冒出熊熊火焰,人们都以为佛塔已被烈火烧成灰烬。但是仰望许久,却见烈火熄灭,浓烟消散,只见舍利犹如白珠装饰的旗帜,环烧着表柱,宛转上升,升到云端。然后又缓缓地盘旋而下。


                        IP属地:吉林65楼2021-09-01 22:43
                        收起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迦毕试国 習弊多伐喇祠城
                          旧王妃伽蓝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 迦毕试国 習弊多伐喇祠城 西北边的 旧王寺庙
                          旧王及旧王妃伽蓝
                          王城西北大河南岸旧王伽蓝内,有释迦菩萨弱龄龀齿,长余一寸。其伽蓝东南有一伽蓝,亦名旧王,有如来顶骨一片,面广寸余,其色黄白,发孔分明。又有如来发,发色青绀,螺旋右萦,引长尺馀,卷可半寸。凡此三事,每至六斋,王及大臣散花供养。  顶骨伽蓝西南,有旧王妃伽蓝,中有金铜窣堵波,高百余尺。闻诸土俗曰:“其窣堵波中有佛舍利升余,每月十五日,其夜便放圆光,烛耀露盘,联晖达曙,其光渐敛,入窣堵波。 译 文: 都城西北方向大河南岸的旧王寺,内有释迦菩萨少年时代的乳牙, 长一寸多。该寺东南有一佛寺,也叫旧王寺,其中有如来的顶骨一片,宽一寸多,呈黄白色,发孔清晰可见。又有如来头发,呈天青色,向右螺旋,拉长后达一尺多,卷曲后约半寸。每逢六斋期间,这三件圣物均由国王,大臣散花供养。 顶骨寺的西南有旧王妃寺,其中有金铜佛塔,高一百多尺。听当地居民说:该塔内有佛舍利一升多,每月十五日之夜,便放射光圈,照耀佛塔露盘,与月光交相辉映,直到黎明,光芒才逐渐收敛,没入佛塔之内。
                          注 解:
                          旧王伽蓝:遗址在今天Begram 的古代街市遗迹北端。
                          释迦菩萨:即释迦牟尼。
                          青 绀:天青色。
                          露 盘:佛寺宝塔平头上所立之轮盘形建筑物,又名相轮或轮相。


                          IP属地:吉林66楼2021-09-03 13:05
                          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卷一 三十四国 迦毕试国 習弊多伐喇祠城 比罗娑洛山及龙泉
                            今天讲的是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前 三十四国中 迦毕试国 習弊多伐喇祠城 的 比罗娑洛山及龙泉
                            今天这篇 是玄奘法师 进入印度前,经历的最后一个城池。翻过此城 便是 印度境内了。 比罗娑洛山及龙泉  城西南有比罗娑洛山。(唐言象坚。)山神作象形,故曰象坚也。昔如来在世,象坚神奉请世尊及千二百大阿罗汉。山颠有大磐石,如来即之,受神供养。其后无忧王即磐石上起窣堵波,高百余尺,今人谓之象坚窣堵波也。亦云中有如来舍利,可一升余。  象坚窣堵波北山岩下有一龙泉,是如来受神饭已,及阿罗汉于中漱口嚼杨枝,因即种根,今为茂林。后人于此建立伽蓝,名鞞铎佉。(唐言嚼杨枝也。)  自此东行六百余里,山谷接连,峰岸峭峻,越黑岭,入北印度境,至滥波国。(北印度境)
                            译 文:
                            都城西南有 比罗娑罗山,(唐帝国称 象坚)。山神呈现出象的形状。所以叫 象坚。往昔如来在世之时,象坚神曾恭敬地邀请师尊和一千二百位大罗汉前来此山。山顶上有块大磐石,如来坐在上面,受山神的供奉。后来无忧王就在磐石上建造了佛塔,高一百多尺,当今人叫象坚塔。也有人说塔内有如来舍利,约一升多。 象坚塔北边山岩下有一个龙泉。这是如来接受山神供奉的饭食后,和罗汉门一起漱口,嚼杨枝的地方,于是随手就把杨枝插入土中,现在成为一片茂密树林。后人在这里建造佛寺,叫 “鞞铎佉”。唐土称 嚼杨枝。 从这里向东行走六百多里,山谷连绵不断,山峰高耸陡峭,翻越黑岭之后,便进入北印度境内,到达滥波国。在北印度境内。
                            注 解:
                            比罗娑洛:Pilusara 的音译,义为“象坚”
                            师 尊:佛的尊号。梵文Lokanatha的意译,音译作 路迦那他。因佛具万德,于世独尊,故名。
                            无 忧 王:即阿育王,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佛教护法名王。约公元前268年 至 232年在位,初奉婆罗门教,后来改信佛教,成为大护法,于国内建八万四千大寺、八万四千宝塔,并派遣 宣教师到四方传教。
                            杨 枝:梵文,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鞞 铎 佉:梵文Pindaka的音译,义为“树丛、茂林”。


                            IP属地:吉林67楼2021-09-03 13:07
                            收起回复
                              大唐西域记 印度 从本卷起、《大唐西域记)开始叙述印度区域内的各国。
                              玄奘首先 对印度进行了总述,包括释名、疆域、数量、岁历、邑居、衣食、文教、佛教、族姓、兵术、刑法、敬仪、病死、赋税、物产诸,方面。 当时印度还没有统一.分为北、中、东、南、西五印度五部。玄奘进入印度,是先由北印度转入中印度,再由中印度转入东印度,又沿印度东海岸而南.到了南印度绕行西印度,最后又回到中印度。他所经历,共有七十多个国家。玄奘离开迦毕试国,越过黑岭(今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北印度的第一国家是滥波国,故址在今在今阿富汗东北的拉格曼一带。滥波国文化上完全属于印度的体系,风俗习惯也和印度大同小异。
                              从此东南行百余里,到达揭罗曷国。故址在今阿富汗南加哈尔省首府贾拉拉巴德。该国是一个小国,役属迦毕试国。居民大多信奉佛法。 是北印度一个佛教发达的国家。玄类先后拜访了该城附近诸遗迹、小 石岭佛影窟和醯罗城。最后进入著名的健驮逻国。故址在今阿富汗境内的库纳尔河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之间。健驮逻国是古印度著名大国。阿育王曾派遣佛教徒在此传教。逐渐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健驮逻佛教艺术。古代不少圣资,如那罗延天、无著、世亲等.都出生在此地。玄奘抵达时、该国已经邑里空虚。人居稀少.荒凉衰落,沧为迦毕试国的属国。


                              IP属地:吉林68楼2021-09-06 1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