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曾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作为一种选官资格考试制度,它自隋唐诞生以后延续至晚清,生命力长达千年之久。
科举制诞生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治分裂、皇权旁落、门阀士族兴起的时代。一方面,分裂的政治格局带来了语言、学术上的分裂,南北方在言谈、学风等方面相背而行,越走越远。另一方面,皇权旁落、门阀兴起则带来了资源集中于少数世族手中的局面。汉末以来世家已经层出不穷,做官则“四世三公”,读书则“累世经学”。这当然塑造了许多“学术世家”,但世家的反面,资源的家族化增加了普通人获取它们的难度。汉末以后的学术形成了一个个家学中心,边缘的人们想要挤进去格外困难。
在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把持了选官用人的权力。可以说,它是最适合于魏晋南北朝这一局面的选官制度。而进入隋唐,国家趋于统一,皇权再度高涨,要做的自然就是将选官的权力收回。韩昇先生指出,想要将地方大族优秀分子吸收到国家体制内,最有效且持久的手段就是科举制度。
但如果将科举制的诞生比作一场演出,这个大背景仅仅是一块幕布而已。在这块幕布之下,舞台怎么搭建?演员如何登场?这时我们就要聚焦于一些具体而细小的问题。对于科举制而言,它是如何利用各种技术因素发展并巩固它自身的呢?
国家想要通过科举选士,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政治分裂局面下遗留的学术分裂,具体来说就包括方音带来的问题与学术资源的家族化。
科举制诞生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治分裂、皇权旁落、门阀士族兴起的时代。一方面,分裂的政治格局带来了语言、学术上的分裂,南北方在言谈、学风等方面相背而行,越走越远。另一方面,皇权旁落、门阀兴起则带来了资源集中于少数世族手中的局面。汉末以来世家已经层出不穷,做官则“四世三公”,读书则“累世经学”。这当然塑造了许多“学术世家”,但世家的反面,资源的家族化增加了普通人获取它们的难度。汉末以后的学术形成了一个个家学中心,边缘的人们想要挤进去格外困难。
在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把持了选官用人的权力。可以说,它是最适合于魏晋南北朝这一局面的选官制度。而进入隋唐,国家趋于统一,皇权再度高涨,要做的自然就是将选官的权力收回。韩昇先生指出,想要将地方大族优秀分子吸收到国家体制内,最有效且持久的手段就是科举制度。
但如果将科举制的诞生比作一场演出,这个大背景仅仅是一块幕布而已。在这块幕布之下,舞台怎么搭建?演员如何登场?这时我们就要聚焦于一些具体而细小的问题。对于科举制而言,它是如何利用各种技术因素发展并巩固它自身的呢?
国家想要通过科举选士,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政治分裂局面下遗留的学术分裂,具体来说就包括方音带来的问题与学术资源的家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