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吧 关注:1,247贴子:173,060
  • 10回复贴,共1

古诗创造手法鉴赏 《渔洋十二法》(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鱼洋绝法之八】:此法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22 03:25回复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五》
    【清】王士祯
    潮落秦淮春复秋,莫愁好作石城游。
    年来愁与春潮满,不信湖名尚莫愁。
    【注释】: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
    复:重复。春复秋,春秋重复交替。
    莫愁:相传南齐时洛阳人,幼年丧母,十五岁那年,父亲在采药途中不幸坠崖身亡,莫愁卖身葬父。卢员外在洛阳做生意,帮助莫愁料理了爹爹后事,从此,莫愁嫁进卢家,成了员外的儿媳。
    莫愁只有帮助穷人治病时才感觉快慰露出笑容。穷人们时常说:我们有了病啊痛啊的,见了莫愁,就什么忧愁也没啦!长此以往,莫愁女的名字就传开了。
    梁武帝来员外家赏花,见到莫愁如花容貌,不由神魂颠倒。回宫后,想出毒计,害死了卢公子,传旨选莫愁进宫为妃。莫愁得知,悲愤交加,投石城湖而死。
    莫愁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内,古称横塘,因其依石头城,故又称石城湖。相传南齐时,有洛阳少女莫愁,因家贫远嫁江东富户卢家,移居南京石城湖畔,莫愁端庄贤惠,乐于助人,后人为纪念她,便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
    石城:指金陵莫愁湖。
    不信:不相信。
    【译文】:
    秦淮河落潮经春历秋,
    莫愁时好去作石城游。
    年来愁绪像春潮涨满,
    不信湖名还能叫莫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22 03:29
    回复
      【手法】:
      一、全诗脉络:
      先看红色箭头(物象的脉络):
      首句以“秦淮河”扣题,第二句承以“石头城”,合句结在“莫愁湖”,视野从大到小逐步聚焦。这种脉络,便于作者逐步浓缩意象,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这就像当我们接到一份包装精美的礼物,经过层层打开包装盒子,最后揭示出礼物的真容。
      紫色箭头,则是配合着红色箭头的层层打开盒子,作者的情感也逐步升华,从“莫愁”到“愁”,又归结到“莫愁”。游玩本是为了兴致,所以“莫愁”;然而,由于近来烦心事太多,以致结果还是不能“莫愁”。
      同时,这个情感脉络,又巧妙地化用了莫愁女和莫愁湖的典故。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22 03:31
      回复
        二、谋篇:
        首句,直接点题,言秦淮河不知春秋几度,人事变迁如潮起落。
        次句,语义双关,既是交代自己来石城游是为了排解愁情,又是追想莫愁女昔日于此,而今不可见矣,百感交集。
        第三句用时间状语“年来”把自己的愁比作春潮满满,引出合句;
        末句,顺应转句之力,用否定词“不”带出否定句型:我的愁这么满了,真不相信这个湖还能叫莫愁。
        如果没有转句把自己的愁跟春潮相提并论,是不能得出合句这样的神韵的。
        这样谋篇,配合着场景的逐步缩小,情感逐步上升,起承转合脉络明晰,由“兴起”到“兴结”,一气呵成。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22 03:34
        回复
          三、有意重字的妙用:
          这首诗是王士祯的诗作中很独特的一首,独特之处就在于有意通过“春”、“莫”、“潮”和“愁”字的重复,来强化情感。
          七绝只有28个字,王士祯这样的大诗人,当然是惜字如金的。而这首诗,重字就有9个字,占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自有其妙谛。
          1、“潮落”与“潮满”的对比:
          先看看秦淮河\莫愁湖的地理位置图:
          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梅雨时节,阴雨绵绵;秋天干燥凉爽。
          秦淮河是内陆河,不受海潮的影响,其河水涨落是季节性的。黄梅季河水潮满,而秋季河水潮落。
          因此,首句的“潮落”,是实写,既暗示王士祯此诗写于秋季,又兴起对“春复秋”即时光流逝的感慨。
          而第三句的“潮满”,则是虚写,以夸张手法形容愁绪之深。
          2、“愁”字三唱:
          全诗并没有直接说明作者的“愁”为什么。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22 03:38
          回复
            正好我昨天看到一位资深老师,也是我的绝句老师给一位同学的七绝点评:
            原诗 老师点评
            未诉幽怀意自伤——我很愁。
            登台遥想动愁肠——我表示我很愁。
            痴痴望断天涯路——我摆个造型表示我很愁
            铁马声中引梦长——很深沉地表示我连长梦都有愁意
            老师综合评价:“您这个的问题在于,诗是写给人看的,您这是在叫给人听:我很愁啊您听到没,我真的很愁!叫了半天,别人既没感受到,也不知为啥会愁,只知道您在叫愁。”
            王士祯这个大诗人这首诗是不是也只是在喊愁?究竟他为何而愁?
            我们来看看他的“愁”字三唱:
            第二句“莫愁”是双关语,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到莫愁湖游览本应“莫愁”;似乎同时也暗借莫愁女嫁给卢公子到了石头城的典故,对于莫愁女来说,这段婚姻本是莫愁的。
            第三句的“愁”,则是作者的真实表露。
            第四句的“莫愁”,又是双关语。字面上的意思是说,我的愁绪如春潮涨满,不相信你这湖还能叫莫愁;想来作者也应联想到貌似有着幸福婚姻的莫愁女,最终还是在莫愁湖中自尽身亡,还能说是莫愁吗?
            这样一来,作者所愁为何,也就答案不言而知。这也许就是“愁”字三唱的用意所在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0-22 03:41
            回复
              四、此法的要点:
              1、第四句以否定词作结。
              “不信湖名尚莫愁”,“不信”就是否定词。下面举例的王士祯用此法的几首诗,大家可以观察是不是这样。
              2、第三句以时间词或转折词、因果连词与第四句的否定词呼应。
              “年来愁与春潮满”,“年来”是表时间的词。类似的时间词还有:而今、近来、数载、春来、过去、将来。。。;
              转折词有:可怜、可惜、却是。。。;
              因果连词有:只因、因为、所以、故。。。
              徐晋如教授把此法总结为:
              【鱼洋绝法之八】:此法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0-22 03:43
              回复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十》
                【清】王士祯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注释】:
                傅寿、沙嫩:皆明末秦淮旧院名妓。傅寿能弦索,喜登台演剧。沙嫩,名宛在,字嫩儿,善吹箫,为曲中第一。(见徐釚《本事诗》)
                歌:此处指唱曲。
                红牙:红牙拍板,类似于今天的竹板。唱曲用以整饬节奏。
                紫玉:箫。箫多用紫竹制成,故多称“紫玉箫”。
                如水:形容月色空旷清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青溪:古水名。指三国吴在建业城东南所凿东渠。发源于今江苏省南京市锺山西南﹐流经南京市区入秦淮河﹐曲折达十余里﹐亦名九曲青溪。年久湮废﹐今仅存入秦淮河的一段。
                长板桥:桥名,跨青溪上。徐釚《本事诗》:“旧院有长板桥为最胜,今院址为菜圃,独板桥尚存。”
                【译文】:
                当年这里曾有傅寿唱曲沙嫩吹箫,
                她们的红色竹板紫色箫夜夜相邀。
                今夜也同样是月色皎洁空旷清澈,
                却不见了清溪河上的那座长板桥。
                【手法】:
                起承两句陈述清溪河伴当年的名妓傅寿和沙嫩敲红板吹紫箫邀约客人,这是在缅怀秦淮歌舞升平的往日风光。
                转句以“而今”这个时间转折词,把思绪从怀古拉回现实,带出诗人在清溪河畔倘佯的景色:月色如华,星空清澈,诗人的心情可见是闲定欢愉的。
                合句以“不见”开头的否定句型,叹息见不到清溪上的长板桥,其实是叹息秦淮的繁盛已成为历史。
                此诗前两句写得优美、豪华,后两句写得荒凉、衰败,对比鲜明。后两句为主,前两句为宾,以宾衬主,从而增添了感慨沧海桑田、繁华短暂的分量。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0-22 03:46
                回复
                  王士祯以法八创作的绝句还有: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四》
                  三月秦淮新涨迟,千株杨柳尽垂丝。
                  可怜一样西川种,不似灵和殿里时。
                  可怜:可惜之意。
                  种:品种。此处指柳树的品种。
                  灵和殿: 南朝 齐武帝 时所建殿名。【宋】马之纯《灵和殿前蜀柳》有句:“此柳栽从蜀郡移,宫中诸柳不能垂。”
                  三月秦淮的春潮涨得很迟,
                  岸边千株柳树都垂着柳丝。
                  可惜都是四川引来的品种,
                  不似灵和殿里的柳树那时?
                  起承两句实写秦淮河畔的柳树都是垂丝婀娜。
                  转句用“可怜”作为转折词,跟合句的“不似”否定句型一气呵成,表面上是说,同样是四川移植来的柳树,秦淮河畔的跟灵和殿里的柳树就是不一样,实际上是诗人在感叹,人与人之间因种种原因而境遇不同。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0-22 03:54
                  回复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八》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新歌:指南明阮大铖写的杂剧《燕子笺》《双金榜》《忠孝环》等。
                    冰纨:洁白的细绢。《汉书·地理志下》:“后十四世,桓公用管仲 ,设轻重以富国,合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归。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 颜师古注:“冰谓布帛之细,其色鲜絜如冰者也。纨,素也。”
                    孔都官:即孔范,作过都官尚书。他和江总俱是陈后主陈叔宝狎客,常在宫中纵饮作乐,以此误国。
                    小部泛指梨园、教坊演剧奏曲。宫中梨园下没小部,演员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少年。
                    君王--指南明福王朱由崧。公元一六四四年;他在南京被拥立为弘光帝,在位不到一年便被清兵俘虏。
                    秦淮--秦淮河。
                    呜咽--哭泣。
                    起句用典,写阮大铖用吴绫作朱丝栏,命王铎以揩书写剧本,送进宫中作为内廷供奉戏曲。
                    承句还是用典:亡国之君福王爱听宫中小部的少年唱戏,日夜沉醉于酒色声妓。
                    转句用时间词“千年”引出:虽然千百年来秦淮河水一直悲戚地哭泣着。
                    合句用“不应”带出否定句:也不该仍旧怨恨孔范之流。言外之意,该怨恨的是那荒淫无度的昏君。
                    转合两句,其实是现代汉语的“虽然。。。也不”的句型。前者为条件,后者为结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0-22 03:57
                    回复
                      王士祯用此法的七绝还有: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十四》
                      十里清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
                      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
                      《华山道中即事》
                      万山堆里看云松,曲崦幽溪复几重。
                      为爱泉声过林去,不知烟寺远闻钟。
                      《赵北口见秋柳感成二首之一》
                      十二年前乍到时,板桥一曲柳千丝。
                      而今满目金城感,不见柔条踠地垂。
                      《秦邮杂诗六首之四》
                      涛声东走海陵仓,蛾子纷纷割据场。
                      三百年来陵谷变,居人犹是说张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0-22 0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