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奏
.
统计100首现代歌曲,发现歌词音节主要有两种:一字节和二字节,占95%;三字节很少见。
.
鲁冰花[选](1=D4/4)666 36 4324 3|112 35 64 3|666 16 553 553|
.
666(天上的)〔强_平仄O〕
.
36(星星)〔弱_平平〕
.
4324(不说)〔次强|仄仄〕
.
3(话)〔弱_仄〕
.
这首歌曲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按强-弱-次强-弱节奏。第1拍666对应歌词(天上的),这种三字节歌词很少见,仅一些西洋调式中稀有。绝大多数乐谱都像第2、第3、第4拍那样,只有一字或二字音节。然后统计诗谱和词牌 发现唐诗宋词也只有两种平仄音节:单平仄和双平仄。如长相思:
.
中中平(韵),中中平(韵)。中仄平乎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
中中平(韵),中中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
唐诗大多也是单平仄音节和双平仄音节,但有一种变格,如平平平仄仄(离离原上草)。问:这是唐诗的平平平三字音节吗?答:非也。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第一字其实可平可仄。只是五绝太短,不许为仄而已。因此它仅为一种变格,其音节实为:平(仄)|平平|仄仄
.
综上所述,可以推定,不论古诗词还是白话诗,其音节只有两种:一字音节和二字音节。即:□ □□ □□ □□ □□ □。
.
音节理论具有推陈出新的意义,它不但将古诗词音律和白话诗音律合而为一,还为白话诗的音律化提供坚实的科学的基础。
.
三、论证
.
句韵模仿旋律,音节模仿节奏,但这种模仿合理吗?有必要吗?
.
音乐性是诗作为歌词对歌曲的适应性。但歌词与歌曲毕竟是全然不同的两物,故诗的音乐性仅为大致的适应性。譬如一名美童与一位美女共舞,仅当她与美女舞姿相似才美,相形见拙则不美。诗歌犹如这美童,她必须尽量地模仿歌曲这位”美女”的舞姿舞步,否则将被淘汰。诗、歌、舞,三位一体,异曲同工。
.
句韵模仿旋律之必要性论证:歌有了旋律,听唱才美;诗有了旋律,读唱才美;歌无旋律,听唱就丑;诗无旋律,读唱就丑。美与美才能更美,美与丑大倒口味。诗的句韵之所以要模仿歌的旋律,就是要追求一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和谐共美。既然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当然只能是模仿。
.
音节模仿节奏之必要性论证:古诗词的平仄是与乐谱的强拍弱拍相应的。节拍律:强弱强弱强.....。音节律:仄平仄平仄.....。(注:一个强拍或一个弱拍有多个音;一个仄位或一个平位也有多个字。)乐声强弱、歌声仄平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和声模仿。然而诗歌仄平与节拍强弱井非一一对应,这恰如鼓点疏而琴音密,仍属和声巧配。
.
实验:取一句歌词如“怒发冲冠,凭栏处”(仄仄平平,平平仄),换作“怒发冲帽,靠御处”(仄仄平仄,仄仄仄)。谱不变 对比唱,则是否和美动听?(我试了,舌头都展不开)
.
实证:古之流行歌曲即燕乐 都韭常美妙动听。燕乐者,宴乐也。宋词即源于燕乐。今时的很多流行歌曲,听轻音乐优美,唱时却不动听。记得80年代时,流行歌曲刚从港台传入,学校里反流行歌曲的呼声此起彼伏。这是为何?自封闭吗?绝不可能。是很多流行歌曲本来难听。为什么会难听?自然是歌词不好。器乐优美而声乐难听 于是轻音乐应运而生。此自由体新诗无音乐性之必然。
.
实验:下载《兰花草》、《相见时难》。分轻音乐、清唱、配乐唱三项,细听比味。然后将它与几首流行歌曲对比,细细品味,看有何不同?(我这样做了,发现歌词精美能使歌曲锦上添花,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妙;歌词不精美能使歌曲大打折扣,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估计很多人厌恶流行歌曲,厌恶的正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毕竟音乐不至于被厌恶吧?)
.
四、自由体。
.
诗的音乐性或音律理论,不仅能论证格律诗的科学性,还能论证自由诗的合理性。说来好笑。原来,有的诗渴望被谱曲,有的诗仅求抒情,并不渴望被谱曲。为了无拘无束地抒情,因此0格律对自由体诗来说也是合理的。但自由体往往因自由而散乱,少有佳篇,故100年来,白话诗人多愿以节奏格律而节之,每部诗学都会提及诗的音乐性。本文则推出自由体诗所必需的更科学的旋律及音节理论。
.
注:本文系长期思辨而成,未援引任何文献,如有相同当属理同,敬请见谅。其它音律理论请参阅《散律诗论》和《论诗词平仄及制谱》,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