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颜体楷书情结
“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余泯泯,不复见尔。” —— 欧阳修《书学集成》
笔尖如飞石般落下,笔锋在纸面上轻轻一挺,再往右侧很快的一提拉,笔锋慢慢收紧,向上微挑,突然如峰回路转般往下一摁,待反应过来时,笔墨已向左一补,一个端庄稳重的横画,就跃然于纸上。
周围的同学不免爆出一阵惊呼,而老师却不慌不忙地提起纸,将它贴在黑板上,未干的墨迹还时不时反射着灯光。
“这是颜体楷书,是楷书中的一种,讲究横平竖直,端庄厚重,以后要千万记住了.”
我连连点头,却也不求甚解,只模糊的记住这教诲,便提着毛笔到纸上横七竖八去了。
这便是我与颜体楷书的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六岁。
时光飞逝,转眼我就从当年那个六岁的孩子长成了十余岁的少年。曾经怎么都写不好的笔画,到了现在得心应手,可怎么都写不出原帖那种凛然正气的感觉。为此,我的心情变得烦躁不安,笔法也变得迅速、凌乱起来。
这时我的老师也换成另一位,和很多艺术家一样,他带着圆框眼镜,留着一头蓬松且凌乱的长发。时间已经临近下课,但老师依然不慌不忙,一边绕着书桌转圈,查看我们的进度,一边给我们讲着颜体楷书的创始人——颜真卿的故事。
“却说这颜真卿,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任监察御史,因秉性刚直,遭奸臣杨国忠排斥。”老师说着,把手从我背后伸过来,指着我刚提起的一笔:“这里写慢一点,收笔不够精致。”
而后又自顾自的说:“后来,安禄山反叛,他首举义旗,抵抗叛军,安禄山曾用高官厚禄诱惑他参加反叛,可颜真卿始终不答应。”
正听着,手中游走的毛笔不禁慢了下来,再仔细端详字帖上穿越一千余年的字迹,横平竖直,笔画转折圆润而不失棱角,粗笔厚重而不失风骨,细笔纤细而不失刚劲,使人很难不联想到字的主人——对天下百姓忠心耿耿、老实厚重,对待奸臣却又锋芒毕露、字字珠玑。面对高官厚禄,刚正不阿,却愿意死守一分不值,却又价值连城的气节。
后来,我偶然看到欧阳修对书法的一句评论:“非自古贤哲必能书耳,惟贤者能存尔。”恍然大悟:中国历史上书法技艺高超的人并不少,但如颜真卿这样坚守节操和本心的书法家又有多少?怀着这样的心情,再去看原帖。忽而无端地感觉刻在石碑上的字迹很像车辙,而它也正像车辙,是文化的车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车辙,也正如一代代忠心不改的中国人,在我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中留下的车辙。
我喜欢颜体楷书,因为它的笔画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因为它的结构端庄大气;更因为他字里行间透露着的、使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千年的民族精神。
初三(7)班
余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