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家长要从小让孩子“脸皮厚”。因为从小培养孩子“社交牛逼”的性格,这样他们才能内心不惧,真正强大。
01
谁能拒绝一个“社交牛娃”呢?
最近,我看到一则萌娃视频。
视频背景是这样的:妈妈闺蜜请吃饭,萌娃一家和舅舅准备去赴约。于是,为单身舅舅操心的萌娃,说了下面这段话:
见到妈妈闺蜜后,萌娃又“训”起坐在车子后面的舅舅,“你坐这干哈呢”,自来熟地安排她和舅舅坐一起~
还特别“机智”地给舅舅和“未来舅妈”制造饭后约会的机会,“你两都没有安排,可不巧了嘛”......一个人化解了小尴尬,还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这样的“社交牛娃”,谁不爱呢?
孩子社交能力的背后,实际是社会化发展顺利与否。事实也证明,社交能力强的孩子未来在工作生活中更能如鱼得水。但扎心的现实是,有“社交恐惧症”的孩子才是大多数。
02
三岁以后才社交?晚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社交差不多从幼儿园上学开始,但3岁之后再去关注孩子的社交发展,其实已经晚了。
有研究发现,3岁以前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对孩子未来的社交能力都有影响。有专家把学龄前孩子的社交划分为几个时期,并给出不同时期发展社交能力的重点和建议。
社交冷漠期(0-2岁)
✔ 1岁以前,孩子的关注点在“物品”上,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吃好睡好,建立好安全感。
✔ 1-2岁,孩子开始关注“人”,开始探索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家长要逐渐带孩子多出门,增加他和外界接触的机会,接触同龄小伙伴,开始建立初期的,基于本能的社交。
社交准备期(2-3岁)
✔ 2-3岁,孩子自我意识萌芽,语言表达力飞速发展,沟通欲望强。家长要多跟孩子说话沟通,让孩子多接触外人,给孩子制造交流机会。
社交准备期(3-6岁)
这是孩子社交能力迅猛发展的一个阶段。
✔3-4岁,孩子倾向于一对一的交往,孩子之间通过交换物品、玩具等进行社交,发生争执也能快速和好。
✔ 4-5岁,孩子认识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他会有意识地寻找有共同兴趣的朋友,并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 5岁以后,孩子对规则感兴趣,渴望与他人合作,希望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渴望友谊。
03
孩子社交牛不牛?还得看家长!
我家楼下也住着一个“社交牛娃”,特别自来熟,见面就跟我击掌,等电梯的工夫也要夸我漂亮,看我提东西就要上手帮忙,聊天时特别骄傲地跟我说,整栋楼的人他都认识。
再看孩子父母,楼道里碰见也跟我一样,就点头笑笑,完全不是“社牛”的样子。看上去社恐的父母,是怎么培养出这样的“社交牛娃”的?
答案出现在一个普通的早晨。我又在电梯里遇见了楼下的那个男孩和他的妈妈。
_肉嘟嘟的小孩自己背着个小挎包,边走边回头认真调整包带。
_母子俩进来后,这位妈妈先是对我点了点头,然后低头对小孩说:“宝贝,你有没有注意到,刚刚姐姐在帮我们按着电梯键呀。”
_小孩转头看到我,立即开心地打招呼:“谢谢姐姐,你真好!”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真的太会教了。
生活中,很多妈妈会把这样的“电梯间偶遇”,处理得更直接一些,比如:
1、直接教育 / 看到人怎么不打招呼?没礼貌哦~
2、发动指令 / 别动书包了,跟姐姐说早上好!
3、温柔说教 / 宝贝,妈妈说过没有,见到邻居要打招呼!
默默回避 / (自动忽视,冷漠应对)
但是这位妈妈,没有说教,没有责备,只用一句细心的“提醒”就引导孩子感受到了周围人的善意温暖,让孩子主动社交。
孩子的社交一般出于本能。这种本能得不到恰当的“保护”,孩子很容易会“恐惧”社交。所以在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雷诺也通过实验证明,缺乏安全感的儿童没有强烈的认知探究欲,即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是畏缩不前。 当一个孩子能够从周围环境中轻松感受到安全、温暖、有爱,这种认知会激发他探索的欲望,帮助他成长,并获得自我认同感和安全感。
可以说,儿童的社会化离不开安全感的建立。
04
看看另一位家长的做法!
最近我读过的一本绘本,书里妈妈的做法也非常值得借鉴。
故事里的男孩叫迪米特里,他第一天去幼儿园,就对着第一次见面的同学、小动物甚至树木都说“我爱你”。但他们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回应迪米特里,这让他伤心极了。
我自问:如果我身为家长,遇到这样一个在社交中受挫的小孩,会怎么做?
也许,我会和他讨论该不该继续说“我爱你”;也许我会指导他该在幼儿园里怎么说、怎么做......
这些做法可能没有错,但见过楼下小孩妈妈的做法之后,我忍不住多想了一点儿。
如果我这么处理,小孩会不会觉得热情地说“我爱你”是错的?他会不会因为复杂的“怎么做指令”开始害怕社交,反而没了安全感,错过成长机会?
虽然我离“正确答案”近了一步,但书中妈妈的举动,才是让我不禁大呼“学到了”!这位妈妈做了这么两件事:
在听到孩子说的“我爱你”之后,她用心地回应孩子说:“我也爱你,迪米特里,你是妈妈心里最棒最棒的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为他搭建了一个安全、温暖、有爱的环境。
2、在孩子表示不想去幼儿园的之后,她在第二天上学的路上,引导孩子用眼睛、用心灵去发现别人说“我爱你”的方式。
——引导孩子去关注生活中的笑容、拥抱、帮助和陪伴,理解另一种“我爱你”。
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我楼下那个小孩的妈妈在电梯里所做的吗?
05
智慧的育儿方法里,一定有“爱”!
美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的研究指出,处于温暖氛围中的儿童易于对处于困境中的人表示同情和提供帮助。
众多其他研究表明,温暖在儿童的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力和利他行为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温暖还能使儿童更易于接受父母对他的影响,从而使父母避免使用强制性方式。
一个在爱中长大、被爱包围的孩子,他在人际交往中会更自信,在生活中更有可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更有可能去理解体谅他人。 可惜的是,很多像我一样的家长,没有给孩子上好“爱”这一课。我们不好意思谈论“爱”,不敢或者不习惯说“我爱你”。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将自己定位成无微不至的“照看者”“守护者”和“陪伴者”,却忽视了自己同样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者”。
好在,我们始终有弥补遗憾的机会,告诉孩子,也告诉自己,我们永远可以无畏地表达爱,因为我们相信世界是温暖的。
这一次,和孩子一起向全世界说我爱你吧!
[英]简·波特/著[英]梅茜·帕拉迪赛·希林/绘 漆仰平/译
《向全世界说我爱你》,筑桥出品
【筑桥】一家专注于打造优质少儿内容以及体验的全球化创新机构,汇聚全球优质内容资源、结合中国原创力量,进行本土化、系统化开发,基于图书、杂志等传统载体,以及电子书、有声书、视频、游戏等新媒体,为3-15岁少儿提供阅读产品和学习场景,培养孩子终身学习习惯。其核心业务有海外出版、中文出版、数字内容及应用、纪录片与视频四个板块。旗下品牌有Walker Books、Candlewick Press、Holiday House、Peachtree、Pixel+Ink、筑桥童书、巴亚桥、KaDa故事、Storybird和Insight Studios。
01
谁能拒绝一个“社交牛娃”呢?
最近,我看到一则萌娃视频。
视频背景是这样的:妈妈闺蜜请吃饭,萌娃一家和舅舅准备去赴约。于是,为单身舅舅操心的萌娃,说了下面这段话:
见到妈妈闺蜜后,萌娃又“训”起坐在车子后面的舅舅,“你坐这干哈呢”,自来熟地安排她和舅舅坐一起~
还特别“机智”地给舅舅和“未来舅妈”制造饭后约会的机会,“你两都没有安排,可不巧了嘛”......一个人化解了小尴尬,还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这样的“社交牛娃”,谁不爱呢?
孩子社交能力的背后,实际是社会化发展顺利与否。事实也证明,社交能力强的孩子未来在工作生活中更能如鱼得水。但扎心的现实是,有“社交恐惧症”的孩子才是大多数。
02
三岁以后才社交?晚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社交差不多从幼儿园上学开始,但3岁之后再去关注孩子的社交发展,其实已经晚了。
有研究发现,3岁以前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对孩子未来的社交能力都有影响。有专家把学龄前孩子的社交划分为几个时期,并给出不同时期发展社交能力的重点和建议。
社交冷漠期(0-2岁)
✔ 1岁以前,孩子的关注点在“物品”上,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吃好睡好,建立好安全感。
✔ 1-2岁,孩子开始关注“人”,开始探索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家长要逐渐带孩子多出门,增加他和外界接触的机会,接触同龄小伙伴,开始建立初期的,基于本能的社交。
社交准备期(2-3岁)
✔ 2-3岁,孩子自我意识萌芽,语言表达力飞速发展,沟通欲望强。家长要多跟孩子说话沟通,让孩子多接触外人,给孩子制造交流机会。
社交准备期(3-6岁)
这是孩子社交能力迅猛发展的一个阶段。
✔3-4岁,孩子倾向于一对一的交往,孩子之间通过交换物品、玩具等进行社交,发生争执也能快速和好。
✔ 4-5岁,孩子认识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他会有意识地寻找有共同兴趣的朋友,并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 5岁以后,孩子对规则感兴趣,渴望与他人合作,希望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渴望友谊。
03
孩子社交牛不牛?还得看家长!
我家楼下也住着一个“社交牛娃”,特别自来熟,见面就跟我击掌,等电梯的工夫也要夸我漂亮,看我提东西就要上手帮忙,聊天时特别骄傲地跟我说,整栋楼的人他都认识。
再看孩子父母,楼道里碰见也跟我一样,就点头笑笑,完全不是“社牛”的样子。看上去社恐的父母,是怎么培养出这样的“社交牛娃”的?
答案出现在一个普通的早晨。我又在电梯里遇见了楼下的那个男孩和他的妈妈。
_肉嘟嘟的小孩自己背着个小挎包,边走边回头认真调整包带。
_母子俩进来后,这位妈妈先是对我点了点头,然后低头对小孩说:“宝贝,你有没有注意到,刚刚姐姐在帮我们按着电梯键呀。”
_小孩转头看到我,立即开心地打招呼:“谢谢姐姐,你真好!”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真的太会教了。
生活中,很多妈妈会把这样的“电梯间偶遇”,处理得更直接一些,比如:
1、直接教育 / 看到人怎么不打招呼?没礼貌哦~
2、发动指令 / 别动书包了,跟姐姐说早上好!
3、温柔说教 / 宝贝,妈妈说过没有,见到邻居要打招呼!
默默回避 / (自动忽视,冷漠应对)
但是这位妈妈,没有说教,没有责备,只用一句细心的“提醒”就引导孩子感受到了周围人的善意温暖,让孩子主动社交。
孩子的社交一般出于本能。这种本能得不到恰当的“保护”,孩子很容易会“恐惧”社交。所以在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雷诺也通过实验证明,缺乏安全感的儿童没有强烈的认知探究欲,即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是畏缩不前。 当一个孩子能够从周围环境中轻松感受到安全、温暖、有爱,这种认知会激发他探索的欲望,帮助他成长,并获得自我认同感和安全感。
可以说,儿童的社会化离不开安全感的建立。
04
看看另一位家长的做法!
最近我读过的一本绘本,书里妈妈的做法也非常值得借鉴。
故事里的男孩叫迪米特里,他第一天去幼儿园,就对着第一次见面的同学、小动物甚至树木都说“我爱你”。但他们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回应迪米特里,这让他伤心极了。
我自问:如果我身为家长,遇到这样一个在社交中受挫的小孩,会怎么做?
也许,我会和他讨论该不该继续说“我爱你”;也许我会指导他该在幼儿园里怎么说、怎么做......
这些做法可能没有错,但见过楼下小孩妈妈的做法之后,我忍不住多想了一点儿。
如果我这么处理,小孩会不会觉得热情地说“我爱你”是错的?他会不会因为复杂的“怎么做指令”开始害怕社交,反而没了安全感,错过成长机会?
虽然我离“正确答案”近了一步,但书中妈妈的举动,才是让我不禁大呼“学到了”!这位妈妈做了这么两件事:
在听到孩子说的“我爱你”之后,她用心地回应孩子说:“我也爱你,迪米特里,你是妈妈心里最棒最棒的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为他搭建了一个安全、温暖、有爱的环境。
2、在孩子表示不想去幼儿园的之后,她在第二天上学的路上,引导孩子用眼睛、用心灵去发现别人说“我爱你”的方式。
——引导孩子去关注生活中的笑容、拥抱、帮助和陪伴,理解另一种“我爱你”。
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我楼下那个小孩的妈妈在电梯里所做的吗?
05
智慧的育儿方法里,一定有“爱”!
美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的研究指出,处于温暖氛围中的儿童易于对处于困境中的人表示同情和提供帮助。
众多其他研究表明,温暖在儿童的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力和利他行为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温暖还能使儿童更易于接受父母对他的影响,从而使父母避免使用强制性方式。
一个在爱中长大、被爱包围的孩子,他在人际交往中会更自信,在生活中更有可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更有可能去理解体谅他人。 可惜的是,很多像我一样的家长,没有给孩子上好“爱”这一课。我们不好意思谈论“爱”,不敢或者不习惯说“我爱你”。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将自己定位成无微不至的“照看者”“守护者”和“陪伴者”,却忽视了自己同样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者”。
好在,我们始终有弥补遗憾的机会,告诉孩子,也告诉自己,我们永远可以无畏地表达爱,因为我们相信世界是温暖的。
这一次,和孩子一起向全世界说我爱你吧!
[英]简·波特/著[英]梅茜·帕拉迪赛·希林/绘 漆仰平/译
《向全世界说我爱你》,筑桥出品
【筑桥】一家专注于打造优质少儿内容以及体验的全球化创新机构,汇聚全球优质内容资源、结合中国原创力量,进行本土化、系统化开发,基于图书、杂志等传统载体,以及电子书、有声书、视频、游戏等新媒体,为3-15岁少儿提供阅读产品和学习场景,培养孩子终身学习习惯。其核心业务有海外出版、中文出版、数字内容及应用、纪录片与视频四个板块。旗下品牌有Walker Books、Candlewick Press、Holiday House、Peachtree、Pixel+Ink、筑桥童书、巴亚桥、KaDa故事、Storybird和Insight Stud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