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8,675贴子:1,361,202
  • 9回复贴,共1

相对剩余价值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柳昌清
作者简介 柳昌清,男,硕士,河南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由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决定。当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以及同生产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劳动力的价值就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延长,从而形成相对剩余价值。
如果沿着马克思的思路,继续深化对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认识,就会得出相对剩余价值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结论。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依赖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依赖于生产部门科技装备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些都属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相对剩余价值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马克思在其论述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接触到了这一结论。例如,他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57页)


IP属地:海南1楼2022-03-26 19:54回复
    知识的剩余价值是由谁创造的?
    一个企业的绝对剩余价值,无疑是由这个企业的劳动者创造的。但是,一个企业的相对剩余价值,却不完全是由这个企业的劳动者(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创造的。
    知识是一-个包括许多层次和方面、又有历史继承性的复杂系统。如果把知识系统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果树,那么,那些能够产生效益(带来相对剩余价值)的只是这棵树上的果实,树干、枝叶虽然并不直接带来效益,但却为果实的成长提供了营养和支撑。所以,不仅那些创造“果实”的知识生产者直接参与了有关知识的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那些创造“枝叶”的知识生产者、创造和维护“树干”的历史上的知识创造者和传播者,也都间接参与了有关知识的剩余价值的生产。


    IP属地:海南3楼2022-04-01 15:37
    回复
      例如,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计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效率。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汇集了多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多数都是经过长期积累和创新才完成的。拿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二进制来说,它是由德国哲学家兼数学家莱布尼茨在几百年前发明的。而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又受到了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易经》>的启发。《易经》中用阴爻(一)和(阳爻-——)的三重组合构成八卦,又用八卦的二重组合构成六十四卦。这种组合排列方式包含着二进制的萌芽,因而对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以说为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的设计作出了间接贡献。
      相对剩余价值可以间接创造的道理可以用来解释“无人工厂”的剩余价值从何而来的问题。这一-问题以前就有人提出过,按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从知识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可以间接创造的理论出发,可以合理解释这一问题。“无人工厂”的剩余价值,主要是由工厂外部的知识生产者创造的,这些知识经过了长时期的积累和创新,有很多人实际上参与了创造。具体来说,“无人工厂”的剩余价值,主要是由与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有关的科学技术以及设备操作技术、产品生产技术等知识的长期积累和创新而形成的。


      IP属地:海南4楼2022-04-01 15:37
      回复
        知识创造剩余价值使"剥削"问题模糊化和淡化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经济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不再延长(甚至在缩短),而企业的利润却仍在不断增加。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术语来表述,就是资本主义企业的绝对剩余价值(就单个劳动者来说)不再增加,而相对剩余价值却在不断增加。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有所缓和。这两个特征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呢?笔者认为是有的。由于现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使“剥削”问题模糊化和淡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
        如上所述,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是许多知识生产者(包括历史上的知识生产者)共同参与(包括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创造的,因而,获取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对象便具有了模糊性的特征,从而使“剥削”问题模糊化。如果说获得知识的剩余价值的资本家剥削了什么人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仅剥削了创造“果实”的知识生产者,而且还程度不同地剥削了创造“枝叶”的知识生产者、创造和维护“树干”的历史上的知识生产者和历代的传播者。对于那些从自己的知识产权中获取了巨额利润的知识生产者(例如比尔·盖茨),我们就很难说清他们到底剥削了什么人。


        IP属地:海南5楼2022-04-01 15:37
        回复
          真是活久见了,不就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吗?拿个100年前的冷饭在这炒,有意思没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4-16 00:10
          收起回复
            当一个事能多个结论时,如果不好从逻辑上排除,咋个办?


            IP属地:四川8楼2022-04-16 10: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