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区别
关于考研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少数民族照顾政策“,有些同学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啊,没关系,海文考研老师今天给你分析一下,赶快往下看吧!
一、概念区分
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第一志愿报考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少生
第一志愿报考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简称--双少生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简称--少干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指国家实施的针对少数民族的一个人才培养计划,全称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
两者都为定向培养,国家线都为少数民族政策复试分数线。
二、考试性质
少数民族骨干政策是专项计划:有单独的招生计划,一般为博士1000和硕士4000人,然后把名额分配到各个学校,学校把本校名额分配到各个省份。例如2018年的少干名额分配表。
应少生和双少生:是属于统考招生,和统考生一起排名。
三、录取方式
少干生的录取方式是在报考同一所学校的少干同学里面,不区分专业,按省份或者国排统一排名,然后初试分数从高到低,复试并录取。
应少生和双少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复试分数线“,首先将所有上线的同学进行排名(包括上线的正常考生,和上线的应少生以及双少生,)然后按照招生人数进行复试和录取工作。
注意事项:
1、少干的优势是参与少干计划的院校都是985和211院校较多,还有部委直属院校和地方优秀院校,院校实力一般较强,选择的范围也较大。
而双少生、应少生的院校为本省院校,选择幅度较小。
2、少干只能在少干系统里调剂,不能调剂到统招体系,并且由于现在的少干竞争比较激烈,调剂成功的可能性正在逐年减少。
3、参加了少干的同学取得研究生学位以后,如果考博,也要走少干的 博士的少干计划,不能统招。
怎么样,是不是了解的很清楚啦。最后学姐还要提醒一句,一定要去目标院校的招生办咨询好具体事宜,不同学校报名,材料等要求不同。
最后祝大家都能如愿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哦~
加入神龙考研,了解更多考研信息,在线帮你解答考研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