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织缎裹素腰吧 关注:62贴子:6,371
  • 7回复贴,共1

(叫魂0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22-04-27 08:33回复


    IP属地:江苏2楼2022-04-27 08:55
    回复
      谢:富察大人,不得不说我们还是挺有缘的,又共事了。
      成:客套话不必多说,谢大人准备怎么解决这件事?
      谢:赴任前,我寻了白禅府上的南州,请调了江宁米粮走水路运来山西,算算日子应该到了。
      成:但我觉得远水救不了近火,江宁米粮数额有限,对于灾情不过是杯水车薪罢。
      谢:新米并不为了救灾,不过是为平米价而已。山西富贾都是些不长记性的主,惯爱使些囤积居奇的手段,我猜他们手里定还有粮。
      成:即便是他们还有余量,应该也不可能轻易交出来吧?
      谢:从前就跟他们打过交道,自然也清楚他们的本事,与其叫他们赠、捐之类,倒不如想办法把米价压下来。
      成:怎么做?
      谢:用新米掺杂陈米售卖,可将米价下压。我与山西各地的一众小商户算是相熟,只要人多,自然就会势众,到时候那些富户想不卖都不行。
      成:是个方法。


      IP属地:江苏3楼2022-05-05 11:10
      回复


        IP属地:江苏4楼2022-05-05 11:25
        回复
          【1】
          (富察氏族,簪缨世胄,揣着忠孝双全的家训,一门心思为国为民。非要按章程论个好坏,大抵是阖家上下都能称得上清正廉洁。可惜越是如此,谢白柳瞧着他们就越是觉得好笑,毕竟光影总是相辅相成而生,许多事光凭两袖清风可是解决不了的。)
          (但若要同此类人共事一处,谢白柳总还是欢喜的。一则是他们的行动与想法都比别人更好预测,二则是但凡遇见什么事,他们总能不管不顾的踩进谢白柳布置的坑里。)
          (与富察成训共事并非头回,他不喜自己,谢白柳心中也清楚。)
          富察大人,不得不说我们还是挺有缘的,又共事了。
          【2】
          (山西巡抚之职对谢白柳而言并没什么重要,他尽心尽职,不过是因为临行前皇帝的一句要他做好而已。)
          赴任前,我寻了江宁布政使白禅南州,请他调度江宁米粮走水路运来山西,算算日子,也该是快到了的。
          (虽说走陆路,粮食也可被送抵,但江宁距离山西到底是远了些。陆路变数比水路多,送粮路上凡遇见个什么狂风暴雨的天气,车队就会被滞在当地,到时候山西这数以万计的灾民就要熬不过这个秋天。)
          等到新米送达山西,许多事情就能自然而然解决。


          IP属地:江苏5楼2022-06-04 18:01
          回复




            IP属地:江苏6楼2022-06-04 20:41
            回复
              1
              【山西大灾连绵,莫说地方上焦心,便是朝廷上业为此争吵不休。并非为别的,是山西巡抚贪渎败露,被革职查办,如今正关在刑部天牢里,而就谁赴任山西,变成了一等一的大事】
              【上有诸位亲王为君分忧,下有军机处大臣襄助帝事,是而谁人赴任山西并非难题,几经商议选定户部侍郎谢白柳暂代巡抚之任,而我则随他一同】
              【自己不好在官场在钻营,也无心与何人党朋,此事既由他主理,自然以他的意见为先】
              侍郎大人和我同在一个部堂,何必说这些客套话,山西灾情与民情迫在眉睫,谢大人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
              2
              【从前敬训曾任江宁知府,我也能沾光的去那小住过一段时间,自然知晓鱼米之乡的富庶繁华——可到底远水解不了近渴,江宁与山西相隔千里,若是粮草处理差池,反倒是一桩棘手之祸】
              【膺府里如是想,但这粮米到底是谢白柳托故旧筹集,自己不好置喙,遂拿捏着辞令同人剖析道】
              江宁富庶,按理说调拨些粮米也是寻常,但我觉得山西离江宁太远,恐远水救不了近火。再者江宁米粮数额有限,若是挪动了上缴朝廷的份额,被有心人利用,怕对局势不利。
              【毋论在哪,总是讲究个面子,断无授人以柄的喜好】
              3
              【奇货可居——眼下山西金银玉石不见得紧俏畅销,一石新米怕比珠宝更能诱惑人,粮商囤货自居,也不足为奇】
              【朝廷有朝廷的法度,而下头有下头的做法,这是我浸淫国朝庶务多年悟出来的道理。看山西形势,兼之人生地不熟的,这心里怎么敢乐观】
              即便是他们还有余量,应该也不可能轻易交出来吧?
              【谢白柳仿佛“胸有成竹”,我和他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先听听他的想法,但愿能和他拧成一股绳】
              4
              【一路上舟车劳顿,自己的精神头算不上好,跟我一同来的常随见此,便从行李中翻出紫嵇事先准备的参丹,用茶水压在舌根下,算是吊一吊精气神】
              【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吃下参丹后,渐觉得灵台清明,对诸事业有的较为明晰的想法】
              晋商老道,各个像油缸里耗子,滑得很。若是不能在他们身上找到突破口,咱们怕是要无功而返——不知大人是怎么计划的。
              【以茶水漱了漱口,扫除苦涩药味】
              能不能同下官讲一讲,届时咱们也好里应外合,见机行事。
              5
              【自己在户部时日已久,各地米价粮价心里有差不离儿的数,陈米纵然再好,总比不上新米香甜,故而新米总要比陈米贵上几成,这是米商中心知肚明的章程】
              【大灾后必有饥荒,上至户部,下至各省布政司,皆为民生一项奔走——新米掺杂陈米,倒能抵消粮价激增的现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再听谢白柳说与晋商的交情,心里这块石头慢慢落了地】
              若能尽快平复粮价,这饥荒便可慢慢恢复了。


              7楼2022-06-04 22:33
              回复
                1

                2

                3

                4

                5


                8楼2022-06-04 22: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