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润 华
农历正月十六是母亲的生日,老早就想着用网络的形式发个什么图片来纪念,可是到了这一天却找来找去找不到合适的。对于生日蛋糕,因为她生前不仅没有见过而且连“生日蛋糕”这四个字听都没听说过,想来想去还是写一段话表达无限的思念,但写好已经过了,在清明之际发出来以示对她和父亲以及先祖先宗的祭奠。 提起过生日,我的印象中或者说在我仅存的记忆中就是母亲给我过生日了,在那个年代虽然说我们的家庭在父亲和母亲的辛勤劳作操持之下,按当时标准衡量能算得上现在说的小康了,但那个时代也就是能吃饱,隔三岔五吃白面(用小麦粉擀的面条),不断油,来了要紧客人能煮一块腊肉而且家人同时陪着吃。一般情况下喝(面)茶能炒一个鸡蛋,用洋芋、豆腐、核桃仁等等,根据家庭情况不同而制作的,加进面茶里的我们叫做调和的附加配料、调料好一些也就很不错了。我的生日那天早上烧(面)茶母亲会多炒两个鸡蛋让全家人食用,之后就给我单独炒或煮几个鸡蛋,摘个最大最好的黄瓜,瓣几个嫩苞谷,烧着吃。中午擀面条,晚上搭蒸饭(方言,就是米饭),煎(炸)面疙瘩等。现在听起来很平常,在当时确实是万万的荣幸了,我们一块儿的孩子没有一个享受这种待遇的。因此我每过一次生日总要兴奋好几天,炫耀好几天,一起的孩子也要羡慕好几天。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由此可见。可是我并没有给母亲过过一次生日,这是多么地不孝啊,简直就是罪过。 母亲的一生十分不易,十分辛苦。我们姐弟共七个,夭折一男一女,成人二男三女。由于父亲是孤儿,母亲每次坐月子除了外婆和要好的亲戚能照顾几天再无帮手,大多时候只能休息四五天就要自己动手做饭可见有多难多苦,现在的人想都不敢想。我们姐弟妹五个,两个读完高中,小妹妹虽然初中毕业,但加上复读也上了十一二年学,作为一个靠双手务农为生的家庭是多么不易啊! 母亲一字不识,没有文化人所说的理想目标,一切都是从眼前出发,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一样一样做起,一件一件的做好,她不懂什么是落实、踏实、肯干这些词,她只知道脚不停手不住地做啥(干活)才能过上好光景(方言,大概就是好生活、好日子、家业兴旺的意思),而她一生也是这样走过的。 从我有记忆的那一刻起, 除了晚年生病从来没有见过她早睡晚起过,更谈不上睡懒觉了。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晚上当我一觉醒来,虽然没有钟表不知道几点几十分,但外面早已经夜深人静,毫无动静了。出去解手时,除了偶尔听到蛐蛐鸣叫和狗叫声,没有一家亮灯的,可是母亲还在做着手脚活。不是缝缝补补、拉鞋底,就是念麻线、念毛线,要不就是剥核桃、削柿饼、挼包谷(方言,就是手工脱玉米粒)等等。那个年代农村没有人买鞋穿,大多数人家除了女的都穿草鞋,只有冬天才穿布鞋,好点的家庭人均一双手工做的布鞋,加上一双夏天穿的麻鞋。我们周边的人家大多数都种大麻,麻杆是晚上出门照明的火把,麻就是剥下来的皮,是农家做各种绳子的主要材料、如拉鞋底、织网、绑畜生等等,做麻鞋只是其一。再好点的,人均两双。我们家父亲虽然也穿草鞋,我也穿过,但人均有两双布鞋,再加麻鞋,还有冬天穿的鸡窝子棉鞋。母亲是个讲究人,手也巧,姐姐和她的鞋不但多一点,而且样式好看新颖,绣的花也往往别具一格,这些全部都是母亲一手做的。父母亲也是织麻布的能手,我上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时,父亲和母亲经常轮流加夜织麻布,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白天父亲上工劳动,母亲天不亮就安顿好一家人的吃、喝,背上麻布拿上自己吃的馍去赶集。通常为了卖个好价钱大多数都到郭镇、王坝去卖。从我们家去这两地,距离都在40华里左右,往返起码是80华里。都是当天披星戴月地往返,不仅去不见天来不见地,而且一天就吃干馍,喝路边的山泉水,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至于一家人冬天穿的毛袜等小件就更不用说,全是父亲和母亲用自家产的或者亲戚给的羊毛念成线织成的。正因为父母的双手制作了这些大大小小穿戴和日常用品,我们姐弟妹几个不但没有恰过亏,而且比村子里同龄的孩子耍人的多。 早晨,不管啥时候起来,母亲都早早地就烧好了(面)茶,烤热了馍(我们家乡家家户户三百六十天的早点都是如此),等我们享用。特别是冬天,天不见亮这一切就准备就绪只等我们起来了。更难忘的是,我和弟弟妹妹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要到中心学校去上,一直上到初中毕业。那时候学校条件差,没有住校条件,我们都是走读完成学业的。从我们家到学校足足七华里,不分冬春四季都要在早上六点前出发,每当我们被叫起来的时候她都把吃的喝的不仅做的好好地,而且不热不冷刚好合口,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我们吃的更饱更好,母亲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那个时代的农村没有钟表谈不上闹钟提醒,人们早上都是以鸡叫鸣的遍数和月亮所在的位置决定起床时间的,母亲总是鸡叫头遍(即最早的时间)就起来了。冬天她烧(面)茶的时候还会在罐子里加上生姜、萝卜、辣椒以提高防寒保暖作用。可见母亲是多么细心啊! 在我们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都走了以后,母亲也就正式“上班”了。她先把牛羊(常年养,有一段时间还养过马)绑在坡上有草的地方后,就去生产队干妇女们能干的活,这些活是专门为了照顾妇女的,一是离家近,二是中午休息时间长便于做饭。要不就是务菜园子,我们当时大概有一亩半左右的菜地,种的都是家里吃的各种蔬菜,也点有包谷。锄草施肥全是母亲的。平时养有两三头年猪,除了过年时杀一头自家吃的外,还卖一头。不过我有记忆的时候姐姐已经长大了,养猪的活基本上是姐姐的。期间有几年猪的价钱比较好,就不再织麻布了,开始养母猪(种猪),这样一来母亲就更忙了,除了日常精心育养之外卖猪娃子的事和卖麻布一样,也是母亲起早贪黑到郭镇、王坝、窑坪、云台等集市去销售。 母亲还是养蚕的高手,那时康县还没有蚕桑服务机构,不像现在蚕农到蚕桑技术服务中心下设的蚕桑站订购已经脱过一次皮的蚕苗,而是要自己育种、育苗,这可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活。首先要在蚕脱过四次皮,也就是最后一次脱皮进入快速成长的后期,选择一定数量的健壮、长势好、个大的最健康蚕进行单独养,要每天认真观察把不太好的及时淘汰,等到完全成熟后不在吃桑叶马上做茧时,再单独捉到一起。茧做好后再进行一次挑选,然后单独存放等待出蛾子。其次,蛾出来后要搭配公母数量,观察交配情况除掉弱势蛾子,以便提高蚕卵质量。当开始产卵时,就把当时农家土制的纸放上再把蛾子捉到纸上,四周用新鲜的筷子粗细的树枝一围,等到产完卵就算蚕籽做成了。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阴凉处待到来年孵化。第二年桑树叶子出来长到三四片的时候,开始孵化育种(蚕苗),这又是一次技术大考,关键在孵化过程中温度的掌握上。当时农家没有听说过温度计,也没有温度这个概念,只知道暖和与不暖和,至于暖和到啥程度育种全靠经验。我记得母亲先把她的用柳枝条编的一个直径一尺二三的,像电饭锅盖一样的,我们家叫柳盖子的装针线活的盖子洗干净在太阳下晒两天,然后为了保温在底上摊一层薄薄的棉花,放两三张土制纸就把要孵化的蚕卵放进去了。再把用竹片邦成的一个十字架放在盖子上,再将盖子放入土炕上的被窝里开始孵化。这个孵化过程的关键之关键就是土炕的温度,母亲先是把手进炕上的被窝里试几分钟(当地人叫摸炕),估计温度差不多就把盖子放进去。再观察一下炕门里面的火才放心地离开。孵化过程的温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一直保持在恒温状态。大约四五天时间就有小蚕开始出来,这时母亲就用鸡尾上最长的羽毛(鸡翎子)轻轻地将小蚕扫下来放到另外的器具里养,刚开始要把桑叶用剪刀剪成细丝撒在上面,随着小蚕一天天长大,桑叶也剪的越来越大,直到第一次脱皮(蚕农说的卧头窝),育苗就完成了。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康县有了蚕桑服务中心,这一育种育苗的工作就由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蚕农只要和蚕桑站签了合同,待到蚕苗脱了第一次皮,就会通知蚕农领回家养。养的过程也要十分细心,一是桑叶要晾干,不能有露水,不然蚕吃了会拉肚子;二是不能让苍蝇飞到蚕身上否则蚕会水肿;三是桑叶要根据蚕的大小变化投放,特别到脱过第四次皮后就要和桑树枝条一起放给蚕,这是因为蚕大了体重增加,和枝条一起放入蚕就趴在枝条上吃,避免了蚕压住桑叶吃不干净,减少了浪费。这个阶段蚕特别能吃,就要加大投放量,在我的记忆中,白天要投放七八次,晚上还要加上三四次,蚕农们称为“赶老蚕”,如果这个阶段吃不好,蚕茧质量就不高,甚至蚕不做茧,或者做到中途就死了。这是我们在家时给母亲帮忙养蚕,母亲给我们讲的。她的娘家是不栽桑养蚕的,她的这些技术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我们不知道,但养蚕从来没有失败过,而且还经常给村里技术不高的人家帮忙育蚕种蚕苗。母亲虽然没有文化,却是一个事事都肯学爱钻,也善于总结的人。多年来,我们村里的老年人只要提起母亲,他们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妈妈是个灵醒人,做啥会啥”。 父母虽然不懂得啥是市场经济,也不知道经济理论和经济知识的存在,但瞅准的事都能做好而且都能赚钱。 我慢慢长大了,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好到啥程度不好评价和衡量,但当时下乡的公社(现在的乡镇级)、县和省上驻队(现在的行政村)干部都是在我家吃饭的,而且要住的,都点名要住我家,这充分说明了父母操持下的家境和母亲做饭的手艺。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还拆了旧厢房盖起了新房,这在我们那儿是第一家,大概过了六七年才出现了第二家。 母亲不仅勤劳而且非常节俭,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辈子穷”。她说的“不会打算”,大概包含了不会合理计划安排,不能统筹兼顾,不懂开源节流,勤俭节约,把持不住度等等。看起来只是简单几个字,但其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没有恰当合适的词句和语言能够全面、准确、完整地表述清楚,至少就我的水平是无法说清楚的,只能通过她的行为来诠释。 那个时候农村是大集体,大的生产活动不用个人操心,但自家的事儿还是要精打细算的。每年别人还沉浸在欢乐的过年氛围之中时,父亲就开始耕自留地、背粪,等他人反应过来时,菜园子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只等气温转暖下种的了。而母亲也早就筹划给谁做件衣服,给谁缝条裤子;养鸡、养猪和自留地里都种些啥,以及我们上学的费用、家里的油盐酱醋和各方面的开支,做啥能多挣一点钱等等细节了。而在日后都是按这个时候的打算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做的。之所以家里一年比一年好,这都是父母把长远打算和短期安排很好结合的结果。 在生活细节方面更是没有一点儿私心,就拿每次吃饭来说,她总是等一家人吃饱了,吃好了自己才吃,饭没有了就用剩下的面汤、菜汤泡些馍疙瘩(别人瓣剩下的零碎馍)凑合一顿,没有一次自己先吃的。在农村饭做熟了突然来个人是常有的事,也不乏专门蹭吃的食客,但不管啥时候,不管谁来都是笑脸相迎,热情招呼,从来没有显示过不高兴、不耐烦的样子。她常说,天天待客家不穷,夜夜做贼家难富;不怕人来吃,就怕吃不来(意思是你做好了吃的,准备好了宴席请不来客人),门边都没人来就有麻木(方言,有问题、有麻烦的意思)了。有时饭吃不完剩下了,她总是第二顿就先吃剩饭,把新鲜饭留给他人。所以,面汤泡馍,吃残汤剩饭,就是她常有的事。但从来没有怨言,没有牢骚,没有发过一次脾气,也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什么不高兴、不愉快的表现,好像这就是家庭主妇的职责,她整整坚守了一辈子。后来姐姐长大了开始做饭,先当配角,能独立操作后,一年选两天,一是大年初一,一是母亲生日。姐姐做好后她才和大家一起吃。我工作后,在回家的短暂时间里也会做几次,主要是传播我在外面学的做菜技术,让家里人学习。这时就让父亲和母亲先吃,但次数很有限。 凡是家里有可口的、好一点的吃的,母亲总是留给他人,没有自己私下尝过一口。在吃吃喝喝这些小事情上充分体现了母亲的无私精神和节俭的生活风格。还经常说,一碗水要端平,不能偏心向己(厚此薄彼),她没有掌管过什么大事,处理过事务,她的这些话主要指家里分配穿戴,吃、喝的。好像大多数是说给姐姐和妹妹听的,意思她们长大嫁人后要掌勺,她认为这是女人特别是家庭主妇最大的事,用官方语言讲就是主妇最大的政治。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较大的家庭,主妇能公正无私,公平处理家事,是一个家庭和谐相处,和睦互爱,齐心协力的关键,也是家庭兴衰的根本所在。她的确就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姐弟妹妹之间除了生病之外,给谁都没有吃过偏食、开过小灶,之间也就没有产生过隔阂,相处的非常和谐友好。 在子女教育方面虽然母亲不识字,没有一点文化,但很多方面还是很有道理的,现在仍然有用。除了前文偶尔带出的一些思想外,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让娃娃念书学会写个条子、能写信、能算个账、不会让人哄了为上学目标的环境下,她主张我们上初中、高中,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我是老大,第一个上完小学、初中、高中的。刚上完小学就有很多的亲戚和好心人前来劝说,让父母再不要供我上学了。很清楚记得他们说,这娃书念的差不多了,能行了,这方圆算识字多的了,帮你们做啥地了,看你们吃了多少苦。母亲说,愿意念就念去,上工去(指当时在大集体的生产队劳动)还早(年龄小)。这些人走了后,母亲便说,他们说了说去,你好好念你的书。随后母亲和父亲商量后说,谁来说嘴上答应哈,免得得罪人,供的我们还是要供哩。特别是初中毕业后亲戚和好心人更是络绎不绝地上门当说客,甚而至于有知己亲戚带上他们认为最能干、最好看的女子来说,人家愿意把这娃给你们哩,这还有啥再说的哩,你们商量嘎,看个日子,到人家屋里去嘎。那时,是春季学制,加上是过年前后,这帮人以各种借口和理由,穿梭来往,乐此不疲,整整一个寒假。家里你来我往,热闹非凡。直到春风拂面,花开柳绿,父亲送我到康县一中(岸门口)入学,他们才没趣没趣地闭上嘴巴,暂时结束这一伟大担当。 晚上和下雨天,就督促我们看书写字,时间再短都要我们学习一会儿,也常说“一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写手生”这句话。可见对文化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视的。她虽然没有记下“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心不在焉”,这些原话,但说的和做的都有这方面的意思。 母亲也很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她和别人谈话聊天时说,娃念书要高高兴兴地念,打骂的很了就没记性了。这是孔子“学而不至于乐,可以不学亦”的思想,是现代教育提倡的“快乐学习法”理念,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学生就爱学了,好学了,效率就高了。还说在睡觉前、吃饭时、出门的时候,(这三个时间段)不能打骂孩子。睡觉前打骂了“毛鬼子”肯掩。农村的这些说法,听起来怪怪的,可是孩子受到打击后,心情不好,不容易入睡,或者睡着后容易做噩梦,影响睡眠,这是存在的。吃饭的时候打骂,娃容易在肚子里压哈(下)气,肚子痛。事实上不管是谁,情绪不好吃饭容易伤胃,引起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所以宫廷和有些官员、大款都在歌舞升平中用餐。至于出门时的原因虽然没有细说,但农村的道路不好,再加上许多人家的房子台阶都高,出门时挨一顿整,掉着泪水出去,肯定有安全隐患。母亲说的这些的确很有用,而且适合现在让少年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的提法。 她在作息时间方面,一贯要求我们早睡早起,不让熬夜,睡觉睡到自然醒。经常说能吃饭,睡的好就肯长了,结实了。她们这一代人认为,人在没有出大牙前,儿子娃没有长胡须之前,一定要把饭吃饱吃好。农村不懂发育成熟不成熟,用这些来衡量小孩的成长状况,其实是很有科学道理的。还懂得保护视力,从不让我们在大太阳下和再亮的月亮下看书,一个是光线太强,一个是太暗怕伤害眼睛。那时都是煤油灯,她总是要求我们晚上看书把灯拨亮一点,看字要亮清(清楚)。在小问题上母亲更是细致入微,我复习准备高考时,用的是一个煤油罩子灯,每当我出门回来母亲总是把罩子擦的明亮明亮的,担怕(方言,担心害怕的意思)影响了我的视力。在弟弟、妹妹上高中、初中时,他们在家看书时间一大,母亲就故意让他们去提回水,或者抱两回柴等等,干点体力活,活动活动,调节一下。 母亲更是一个虚心爱学,善于请教,能听得进去各方面意见,并能记住,照着去做的人。她的娘家在陕西郭镇最落后、最偏远、最贫困的林缘区,在近几年的脱贫攻坚中已经整村搬迁,可见其落后程度。她之所以能在操持家庭、教育子女、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做的如此成功,正是源于这一点。母亲没有孟母择邻的壮举,但我们有一个好邻居——我的第一任老师胡老师家。胡老师是西和县人,解放前后的大学生,听他自己说上高中、大学时,是他父亲牵着马送他到兰州上的,往返要半个多月时间。具体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后来听说在武康合县时任武都三中教师,也就是现在的康县一中前身(岸门口)。一九五七年“反右”后,在大南峪公社当一般干部,大概六二、三年胡老师被下放了,后来在我们村子里当了民办老师。家属一九五八年秋天搬到我们隔壁做了邻居,直到一九七五年修了新房,才住的距我们远一点。胡老师家属是大户人家女子,很有素养,很会来事,两家距离不到三十米,相处的非常好。母亲做针线活时常常和她在一起边拉家常边做,再加上胡老师是兰州师范专科学校(西北师大前身)毕业,经常讲一些教育和培养子女方面的事情,由于他们也娃多,教育培养的方法,成了母亲学习和仿效的范例,不仅接受了人家的观念方法,也记住了很多胡老师讲的道理,而且都能做的八九不离十,不懂的事情就去问。前面说到的许多孔子的言论和思想其实就是胡老师说的。母亲原话记的没几句,但意思理解的还是不少。我也很喜欢听胡老师讲的很多知识,每当我去他就给我说几句孔子、孟子原话让我记,大多数都是读书学习方面的。 在为人处世方面,还有一位我的亲房姑婆可以说是母亲的师傅。姑爷王治邦是国民党时期略阳县县大队的队长,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长。在战乱年代能掌管一个县的兵权,并秘密联系解放军,在解放略阳时巧妙地甩开国民党的督战专员,率领部队迎接解放军,可见其能耐非同一般。我们村子里的老人说,他和杨克元(我们村子同期的略阳县法院院长)在略阳干事(任职)那几年,沟里沟外(李通沟、大南沟和附近处)抓壮丁拉兵,虽然拉去不少,但最多三四天就都回来了。意思是他们两人做了手脚把这些家乡人放回家避免了战争之苦。小时候几位很关爱我的老人鼓励我念书时就说过,要好好念书哩,杨岭湾你们的三爷回来的时候,骑的黑骡子,还跟两杆枪(带两个卫兵)哩。姑婆作为家属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可谓见多识广,见过大世面的人了。母亲视她为亲人,有事情就和她先说,听她的见解和教诲。这是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两家,当然不只是这两家,凡是有比她知道的事情多的人,我的记忆中都是她学习和请教的对象。这些细节说明了她一生的成功,是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和请教的过程,也是弥补没文化这一缺陷的有效途径。不仅她这样坚持了一辈子,还经常给我们说,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谁给你们说啥都要好好听,人家说你是爱你了才说哩,把你不当人,心里没你的人说你做啥哩。人家说你再不好听,都是好心好意,眼皮子要放展,不要睖眼,给噘嘴(方言,就是态度差,表情不好,脸色难看,顶嘴的意思)。常说,啥事情不会了,要晓得向人领评,她说的领评就是听他人对某件事的观点、看法和评论、评价,也就是请教。这方面我们细想都觉得很对。我也就坚持了,确实受益匪浅,在我工作和生活的整个过程中,的确少走了很多弯路,抄了不少捷径,也享受了良师益友之间的快乐。特别姐姐做的更好,不管是谁说话说的再严厉,再扎实她总是满脸微笑,连说话人都感到不好意思再说了。后来我学习毛主席著作时,有一段话是专门批评不关心党和人民事业,不负责任,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老好人时说的,原话是:我们一些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也不做原则上的争论,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这是不关心他人,不爱护同志的表现,这种人既害人又害己,到头来两头都不讨好,人民群众也是不会欢迎的。每当学习这段话时,也就自然地想起了母亲说过的话,懂得了谁真正关心我,谁漠不关心。从这个时候起我心里就对只说好听话的人多了一份戒心。近几年也有朋友聊天时说,有的人他对你笑容可掬,热情起来,好话不断,大老远就跑来握手亲热,不是要借钱就是找你帮忙,或者要办酒席了。这充分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说你(提意见指出缺点)的人,至少不会给你带来麻烦。还经常叮咛我们,要记人的好处,要晓得问人,要勤快,心颗子要大,要多给人帮忙,人是人活哈的,仇是人造哈的,活(相互帮忙干活)是人换哈的等等,这些谁都知道,谁都懂得,但能做到,能坚持一辈子的人,我不能说母亲做到了百分之百,但在我心中她做的是最好的,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农村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做的是最好的。 母亲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一般的不能再一般的家庭主妇,不识字的农村妇女,没有可写可叙的“事迹”,但是没有她和父亲的这种“一般”和“平常”,平心而论就不会有我们这些儿女和子孙的今天。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前年(2019),因为侄子的婚姻之事回家时间较长,一次在亲房家吃饭,饭后和姑姑(杨道华母亲)拉家常,姑姑说:“从你妈妈站(出嫁)你们屋里,一哈(方言,很快的意思)屋里就气朗朗的(方言,兴盛,兴旺发达之意),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红火,一不在一哈就不顺当了,毛毛有病才好,他爸爸你看可不在了.....”(原话)。姑姑和母亲是同龄人,谁大谁小我不太清楚,最多差三五岁,她对我们家里的事了如指掌。她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在这之前我没有细想过家庭变化与母亲的关系,总以为就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从这以后我反复梳理我的记忆,搜寻那些点点滴滴的事例,多次思考母亲的为人做事,重新认识母亲这一主妇角色。我深深地感到抛开大家说的“福大命大”这一苍天给与的因素,更重要的就是前面叙述的那些“小事”,这才是真正改变我们家庭,造福我们后代的根本原因。父母的勤劳是我们这个家庭活力的源泉,父母的辛苦是我们后代幸福的基础,我们今天的愉快是父母双手缔造的结果。 根深叶自茂,源远必流长。饮水思源,清明之际以此文纪念父母。 2021年4月4日
(转自杨老师的QQ)
农历正月十六是母亲的生日,老早就想着用网络的形式发个什么图片来纪念,可是到了这一天却找来找去找不到合适的。对于生日蛋糕,因为她生前不仅没有见过而且连“生日蛋糕”这四个字听都没听说过,想来想去还是写一段话表达无限的思念,但写好已经过了,在清明之际发出来以示对她和父亲以及先祖先宗的祭奠。 提起过生日,我的印象中或者说在我仅存的记忆中就是母亲给我过生日了,在那个年代虽然说我们的家庭在父亲和母亲的辛勤劳作操持之下,按当时标准衡量能算得上现在说的小康了,但那个时代也就是能吃饱,隔三岔五吃白面(用小麦粉擀的面条),不断油,来了要紧客人能煮一块腊肉而且家人同时陪着吃。一般情况下喝(面)茶能炒一个鸡蛋,用洋芋、豆腐、核桃仁等等,根据家庭情况不同而制作的,加进面茶里的我们叫做调和的附加配料、调料好一些也就很不错了。我的生日那天早上烧(面)茶母亲会多炒两个鸡蛋让全家人食用,之后就给我单独炒或煮几个鸡蛋,摘个最大最好的黄瓜,瓣几个嫩苞谷,烧着吃。中午擀面条,晚上搭蒸饭(方言,就是米饭),煎(炸)面疙瘩等。现在听起来很平常,在当时确实是万万的荣幸了,我们一块儿的孩子没有一个享受这种待遇的。因此我每过一次生日总要兴奋好几天,炫耀好几天,一起的孩子也要羡慕好几天。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由此可见。可是我并没有给母亲过过一次生日,这是多么地不孝啊,简直就是罪过。 母亲的一生十分不易,十分辛苦。我们姐弟共七个,夭折一男一女,成人二男三女。由于父亲是孤儿,母亲每次坐月子除了外婆和要好的亲戚能照顾几天再无帮手,大多时候只能休息四五天就要自己动手做饭可见有多难多苦,现在的人想都不敢想。我们姐弟妹五个,两个读完高中,小妹妹虽然初中毕业,但加上复读也上了十一二年学,作为一个靠双手务农为生的家庭是多么不易啊! 母亲一字不识,没有文化人所说的理想目标,一切都是从眼前出发,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一样一样做起,一件一件的做好,她不懂什么是落实、踏实、肯干这些词,她只知道脚不停手不住地做啥(干活)才能过上好光景(方言,大概就是好生活、好日子、家业兴旺的意思),而她一生也是这样走过的。 从我有记忆的那一刻起, 除了晚年生病从来没有见过她早睡晚起过,更谈不上睡懒觉了。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晚上当我一觉醒来,虽然没有钟表不知道几点几十分,但外面早已经夜深人静,毫无动静了。出去解手时,除了偶尔听到蛐蛐鸣叫和狗叫声,没有一家亮灯的,可是母亲还在做着手脚活。不是缝缝补补、拉鞋底,就是念麻线、念毛线,要不就是剥核桃、削柿饼、挼包谷(方言,就是手工脱玉米粒)等等。那个年代农村没有人买鞋穿,大多数人家除了女的都穿草鞋,只有冬天才穿布鞋,好点的家庭人均一双手工做的布鞋,加上一双夏天穿的麻鞋。我们周边的人家大多数都种大麻,麻杆是晚上出门照明的火把,麻就是剥下来的皮,是农家做各种绳子的主要材料、如拉鞋底、织网、绑畜生等等,做麻鞋只是其一。再好点的,人均两双。我们家父亲虽然也穿草鞋,我也穿过,但人均有两双布鞋,再加麻鞋,还有冬天穿的鸡窝子棉鞋。母亲是个讲究人,手也巧,姐姐和她的鞋不但多一点,而且样式好看新颖,绣的花也往往别具一格,这些全部都是母亲一手做的。父母亲也是织麻布的能手,我上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时,父亲和母亲经常轮流加夜织麻布,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白天父亲上工劳动,母亲天不亮就安顿好一家人的吃、喝,背上麻布拿上自己吃的馍去赶集。通常为了卖个好价钱大多数都到郭镇、王坝去卖。从我们家去这两地,距离都在40华里左右,往返起码是80华里。都是当天披星戴月地往返,不仅去不见天来不见地,而且一天就吃干馍,喝路边的山泉水,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至于一家人冬天穿的毛袜等小件就更不用说,全是父亲和母亲用自家产的或者亲戚给的羊毛念成线织成的。正因为父母的双手制作了这些大大小小穿戴和日常用品,我们姐弟妹几个不但没有恰过亏,而且比村子里同龄的孩子耍人的多。 早晨,不管啥时候起来,母亲都早早地就烧好了(面)茶,烤热了馍(我们家乡家家户户三百六十天的早点都是如此),等我们享用。特别是冬天,天不见亮这一切就准备就绪只等我们起来了。更难忘的是,我和弟弟妹妹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要到中心学校去上,一直上到初中毕业。那时候学校条件差,没有住校条件,我们都是走读完成学业的。从我们家到学校足足七华里,不分冬春四季都要在早上六点前出发,每当我们被叫起来的时候她都把吃的喝的不仅做的好好地,而且不热不冷刚好合口,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我们吃的更饱更好,母亲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那个时代的农村没有钟表谈不上闹钟提醒,人们早上都是以鸡叫鸣的遍数和月亮所在的位置决定起床时间的,母亲总是鸡叫头遍(即最早的时间)就起来了。冬天她烧(面)茶的时候还会在罐子里加上生姜、萝卜、辣椒以提高防寒保暖作用。可见母亲是多么细心啊! 在我们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都走了以后,母亲也就正式“上班”了。她先把牛羊(常年养,有一段时间还养过马)绑在坡上有草的地方后,就去生产队干妇女们能干的活,这些活是专门为了照顾妇女的,一是离家近,二是中午休息时间长便于做饭。要不就是务菜园子,我们当时大概有一亩半左右的菜地,种的都是家里吃的各种蔬菜,也点有包谷。锄草施肥全是母亲的。平时养有两三头年猪,除了过年时杀一头自家吃的外,还卖一头。不过我有记忆的时候姐姐已经长大了,养猪的活基本上是姐姐的。期间有几年猪的价钱比较好,就不再织麻布了,开始养母猪(种猪),这样一来母亲就更忙了,除了日常精心育养之外卖猪娃子的事和卖麻布一样,也是母亲起早贪黑到郭镇、王坝、窑坪、云台等集市去销售。 母亲还是养蚕的高手,那时康县还没有蚕桑服务机构,不像现在蚕农到蚕桑技术服务中心下设的蚕桑站订购已经脱过一次皮的蚕苗,而是要自己育种、育苗,这可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活。首先要在蚕脱过四次皮,也就是最后一次脱皮进入快速成长的后期,选择一定数量的健壮、长势好、个大的最健康蚕进行单独养,要每天认真观察把不太好的及时淘汰,等到完全成熟后不在吃桑叶马上做茧时,再单独捉到一起。茧做好后再进行一次挑选,然后单独存放等待出蛾子。其次,蛾出来后要搭配公母数量,观察交配情况除掉弱势蛾子,以便提高蚕卵质量。当开始产卵时,就把当时农家土制的纸放上再把蛾子捉到纸上,四周用新鲜的筷子粗细的树枝一围,等到产完卵就算蚕籽做成了。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阴凉处待到来年孵化。第二年桑树叶子出来长到三四片的时候,开始孵化育种(蚕苗),这又是一次技术大考,关键在孵化过程中温度的掌握上。当时农家没有听说过温度计,也没有温度这个概念,只知道暖和与不暖和,至于暖和到啥程度育种全靠经验。我记得母亲先把她的用柳枝条编的一个直径一尺二三的,像电饭锅盖一样的,我们家叫柳盖子的装针线活的盖子洗干净在太阳下晒两天,然后为了保温在底上摊一层薄薄的棉花,放两三张土制纸就把要孵化的蚕卵放进去了。再把用竹片邦成的一个十字架放在盖子上,再将盖子放入土炕上的被窝里开始孵化。这个孵化过程的关键之关键就是土炕的温度,母亲先是把手进炕上的被窝里试几分钟(当地人叫摸炕),估计温度差不多就把盖子放进去。再观察一下炕门里面的火才放心地离开。孵化过程的温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一直保持在恒温状态。大约四五天时间就有小蚕开始出来,这时母亲就用鸡尾上最长的羽毛(鸡翎子)轻轻地将小蚕扫下来放到另外的器具里养,刚开始要把桑叶用剪刀剪成细丝撒在上面,随着小蚕一天天长大,桑叶也剪的越来越大,直到第一次脱皮(蚕农说的卧头窝),育苗就完成了。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康县有了蚕桑服务中心,这一育种育苗的工作就由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蚕农只要和蚕桑站签了合同,待到蚕苗脱了第一次皮,就会通知蚕农领回家养。养的过程也要十分细心,一是桑叶要晾干,不能有露水,不然蚕吃了会拉肚子;二是不能让苍蝇飞到蚕身上否则蚕会水肿;三是桑叶要根据蚕的大小变化投放,特别到脱过第四次皮后就要和桑树枝条一起放给蚕,这是因为蚕大了体重增加,和枝条一起放入蚕就趴在枝条上吃,避免了蚕压住桑叶吃不干净,减少了浪费。这个阶段蚕特别能吃,就要加大投放量,在我的记忆中,白天要投放七八次,晚上还要加上三四次,蚕农们称为“赶老蚕”,如果这个阶段吃不好,蚕茧质量就不高,甚至蚕不做茧,或者做到中途就死了。这是我们在家时给母亲帮忙养蚕,母亲给我们讲的。她的娘家是不栽桑养蚕的,她的这些技术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我们不知道,但养蚕从来没有失败过,而且还经常给村里技术不高的人家帮忙育蚕种蚕苗。母亲虽然没有文化,却是一个事事都肯学爱钻,也善于总结的人。多年来,我们村里的老年人只要提起母亲,他们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妈妈是个灵醒人,做啥会啥”。 父母虽然不懂得啥是市场经济,也不知道经济理论和经济知识的存在,但瞅准的事都能做好而且都能赚钱。 我慢慢长大了,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好到啥程度不好评价和衡量,但当时下乡的公社(现在的乡镇级)、县和省上驻队(现在的行政村)干部都是在我家吃饭的,而且要住的,都点名要住我家,这充分说明了父母操持下的家境和母亲做饭的手艺。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还拆了旧厢房盖起了新房,这在我们那儿是第一家,大概过了六七年才出现了第二家。 母亲不仅勤劳而且非常节俭,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辈子穷”。她说的“不会打算”,大概包含了不会合理计划安排,不能统筹兼顾,不懂开源节流,勤俭节约,把持不住度等等。看起来只是简单几个字,但其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没有恰当合适的词句和语言能够全面、准确、完整地表述清楚,至少就我的水平是无法说清楚的,只能通过她的行为来诠释。 那个时候农村是大集体,大的生产活动不用个人操心,但自家的事儿还是要精打细算的。每年别人还沉浸在欢乐的过年氛围之中时,父亲就开始耕自留地、背粪,等他人反应过来时,菜园子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只等气温转暖下种的了。而母亲也早就筹划给谁做件衣服,给谁缝条裤子;养鸡、养猪和自留地里都种些啥,以及我们上学的费用、家里的油盐酱醋和各方面的开支,做啥能多挣一点钱等等细节了。而在日后都是按这个时候的打算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做的。之所以家里一年比一年好,这都是父母把长远打算和短期安排很好结合的结果。 在生活细节方面更是没有一点儿私心,就拿每次吃饭来说,她总是等一家人吃饱了,吃好了自己才吃,饭没有了就用剩下的面汤、菜汤泡些馍疙瘩(别人瓣剩下的零碎馍)凑合一顿,没有一次自己先吃的。在农村饭做熟了突然来个人是常有的事,也不乏专门蹭吃的食客,但不管啥时候,不管谁来都是笑脸相迎,热情招呼,从来没有显示过不高兴、不耐烦的样子。她常说,天天待客家不穷,夜夜做贼家难富;不怕人来吃,就怕吃不来(意思是你做好了吃的,准备好了宴席请不来客人),门边都没人来就有麻木(方言,有问题、有麻烦的意思)了。有时饭吃不完剩下了,她总是第二顿就先吃剩饭,把新鲜饭留给他人。所以,面汤泡馍,吃残汤剩饭,就是她常有的事。但从来没有怨言,没有牢骚,没有发过一次脾气,也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什么不高兴、不愉快的表现,好像这就是家庭主妇的职责,她整整坚守了一辈子。后来姐姐长大了开始做饭,先当配角,能独立操作后,一年选两天,一是大年初一,一是母亲生日。姐姐做好后她才和大家一起吃。我工作后,在回家的短暂时间里也会做几次,主要是传播我在外面学的做菜技术,让家里人学习。这时就让父亲和母亲先吃,但次数很有限。 凡是家里有可口的、好一点的吃的,母亲总是留给他人,没有自己私下尝过一口。在吃吃喝喝这些小事情上充分体现了母亲的无私精神和节俭的生活风格。还经常说,一碗水要端平,不能偏心向己(厚此薄彼),她没有掌管过什么大事,处理过事务,她的这些话主要指家里分配穿戴,吃、喝的。好像大多数是说给姐姐和妹妹听的,意思她们长大嫁人后要掌勺,她认为这是女人特别是家庭主妇最大的事,用官方语言讲就是主妇最大的政治。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较大的家庭,主妇能公正无私,公平处理家事,是一个家庭和谐相处,和睦互爱,齐心协力的关键,也是家庭兴衰的根本所在。她的确就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姐弟妹妹之间除了生病之外,给谁都没有吃过偏食、开过小灶,之间也就没有产生过隔阂,相处的非常和谐友好。 在子女教育方面虽然母亲不识字,没有一点文化,但很多方面还是很有道理的,现在仍然有用。除了前文偶尔带出的一些思想外,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让娃娃念书学会写个条子、能写信、能算个账、不会让人哄了为上学目标的环境下,她主张我们上初中、高中,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我是老大,第一个上完小学、初中、高中的。刚上完小学就有很多的亲戚和好心人前来劝说,让父母再不要供我上学了。很清楚记得他们说,这娃书念的差不多了,能行了,这方圆算识字多的了,帮你们做啥地了,看你们吃了多少苦。母亲说,愿意念就念去,上工去(指当时在大集体的生产队劳动)还早(年龄小)。这些人走了后,母亲便说,他们说了说去,你好好念你的书。随后母亲和父亲商量后说,谁来说嘴上答应哈,免得得罪人,供的我们还是要供哩。特别是初中毕业后亲戚和好心人更是络绎不绝地上门当说客,甚而至于有知己亲戚带上他们认为最能干、最好看的女子来说,人家愿意把这娃给你们哩,这还有啥再说的哩,你们商量嘎,看个日子,到人家屋里去嘎。那时,是春季学制,加上是过年前后,这帮人以各种借口和理由,穿梭来往,乐此不疲,整整一个寒假。家里你来我往,热闹非凡。直到春风拂面,花开柳绿,父亲送我到康县一中(岸门口)入学,他们才没趣没趣地闭上嘴巴,暂时结束这一伟大担当。 晚上和下雨天,就督促我们看书写字,时间再短都要我们学习一会儿,也常说“一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写手生”这句话。可见对文化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视的。她虽然没有记下“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心不在焉”,这些原话,但说的和做的都有这方面的意思。 母亲也很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她和别人谈话聊天时说,娃念书要高高兴兴地念,打骂的很了就没记性了。这是孔子“学而不至于乐,可以不学亦”的思想,是现代教育提倡的“快乐学习法”理念,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学生就爱学了,好学了,效率就高了。还说在睡觉前、吃饭时、出门的时候,(这三个时间段)不能打骂孩子。睡觉前打骂了“毛鬼子”肯掩。农村的这些说法,听起来怪怪的,可是孩子受到打击后,心情不好,不容易入睡,或者睡着后容易做噩梦,影响睡眠,这是存在的。吃饭的时候打骂,娃容易在肚子里压哈(下)气,肚子痛。事实上不管是谁,情绪不好吃饭容易伤胃,引起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所以宫廷和有些官员、大款都在歌舞升平中用餐。至于出门时的原因虽然没有细说,但农村的道路不好,再加上许多人家的房子台阶都高,出门时挨一顿整,掉着泪水出去,肯定有安全隐患。母亲说的这些的确很有用,而且适合现在让少年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的提法。 她在作息时间方面,一贯要求我们早睡早起,不让熬夜,睡觉睡到自然醒。经常说能吃饭,睡的好就肯长了,结实了。她们这一代人认为,人在没有出大牙前,儿子娃没有长胡须之前,一定要把饭吃饱吃好。农村不懂发育成熟不成熟,用这些来衡量小孩的成长状况,其实是很有科学道理的。还懂得保护视力,从不让我们在大太阳下和再亮的月亮下看书,一个是光线太强,一个是太暗怕伤害眼睛。那时都是煤油灯,她总是要求我们晚上看书把灯拨亮一点,看字要亮清(清楚)。在小问题上母亲更是细致入微,我复习准备高考时,用的是一个煤油罩子灯,每当我出门回来母亲总是把罩子擦的明亮明亮的,担怕(方言,担心害怕的意思)影响了我的视力。在弟弟、妹妹上高中、初中时,他们在家看书时间一大,母亲就故意让他们去提回水,或者抱两回柴等等,干点体力活,活动活动,调节一下。 母亲更是一个虚心爱学,善于请教,能听得进去各方面意见,并能记住,照着去做的人。她的娘家在陕西郭镇最落后、最偏远、最贫困的林缘区,在近几年的脱贫攻坚中已经整村搬迁,可见其落后程度。她之所以能在操持家庭、教育子女、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做的如此成功,正是源于这一点。母亲没有孟母择邻的壮举,但我们有一个好邻居——我的第一任老师胡老师家。胡老师是西和县人,解放前后的大学生,听他自己说上高中、大学时,是他父亲牵着马送他到兰州上的,往返要半个多月时间。具体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后来听说在武康合县时任武都三中教师,也就是现在的康县一中前身(岸门口)。一九五七年“反右”后,在大南峪公社当一般干部,大概六二、三年胡老师被下放了,后来在我们村子里当了民办老师。家属一九五八年秋天搬到我们隔壁做了邻居,直到一九七五年修了新房,才住的距我们远一点。胡老师家属是大户人家女子,很有素养,很会来事,两家距离不到三十米,相处的非常好。母亲做针线活时常常和她在一起边拉家常边做,再加上胡老师是兰州师范专科学校(西北师大前身)毕业,经常讲一些教育和培养子女方面的事情,由于他们也娃多,教育培养的方法,成了母亲学习和仿效的范例,不仅接受了人家的观念方法,也记住了很多胡老师讲的道理,而且都能做的八九不离十,不懂的事情就去问。前面说到的许多孔子的言论和思想其实就是胡老师说的。母亲原话记的没几句,但意思理解的还是不少。我也很喜欢听胡老师讲的很多知识,每当我去他就给我说几句孔子、孟子原话让我记,大多数都是读书学习方面的。 在为人处世方面,还有一位我的亲房姑婆可以说是母亲的师傅。姑爷王治邦是国民党时期略阳县县大队的队长,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长。在战乱年代能掌管一个县的兵权,并秘密联系解放军,在解放略阳时巧妙地甩开国民党的督战专员,率领部队迎接解放军,可见其能耐非同一般。我们村子里的老人说,他和杨克元(我们村子同期的略阳县法院院长)在略阳干事(任职)那几年,沟里沟外(李通沟、大南沟和附近处)抓壮丁拉兵,虽然拉去不少,但最多三四天就都回来了。意思是他们两人做了手脚把这些家乡人放回家避免了战争之苦。小时候几位很关爱我的老人鼓励我念书时就说过,要好好念书哩,杨岭湾你们的三爷回来的时候,骑的黑骡子,还跟两杆枪(带两个卫兵)哩。姑婆作为家属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可谓见多识广,见过大世面的人了。母亲视她为亲人,有事情就和她先说,听她的见解和教诲。这是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两家,当然不只是这两家,凡是有比她知道的事情多的人,我的记忆中都是她学习和请教的对象。这些细节说明了她一生的成功,是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和请教的过程,也是弥补没文化这一缺陷的有效途径。不仅她这样坚持了一辈子,还经常给我们说,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谁给你们说啥都要好好听,人家说你是爱你了才说哩,把你不当人,心里没你的人说你做啥哩。人家说你再不好听,都是好心好意,眼皮子要放展,不要睖眼,给噘嘴(方言,就是态度差,表情不好,脸色难看,顶嘴的意思)。常说,啥事情不会了,要晓得向人领评,她说的领评就是听他人对某件事的观点、看法和评论、评价,也就是请教。这方面我们细想都觉得很对。我也就坚持了,确实受益匪浅,在我工作和生活的整个过程中,的确少走了很多弯路,抄了不少捷径,也享受了良师益友之间的快乐。特别姐姐做的更好,不管是谁说话说的再严厉,再扎实她总是满脸微笑,连说话人都感到不好意思再说了。后来我学习毛主席著作时,有一段话是专门批评不关心党和人民事业,不负责任,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老好人时说的,原话是:我们一些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也不做原则上的争论,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这是不关心他人,不爱护同志的表现,这种人既害人又害己,到头来两头都不讨好,人民群众也是不会欢迎的。每当学习这段话时,也就自然地想起了母亲说过的话,懂得了谁真正关心我,谁漠不关心。从这个时候起我心里就对只说好听话的人多了一份戒心。近几年也有朋友聊天时说,有的人他对你笑容可掬,热情起来,好话不断,大老远就跑来握手亲热,不是要借钱就是找你帮忙,或者要办酒席了。这充分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说你(提意见指出缺点)的人,至少不会给你带来麻烦。还经常叮咛我们,要记人的好处,要晓得问人,要勤快,心颗子要大,要多给人帮忙,人是人活哈的,仇是人造哈的,活(相互帮忙干活)是人换哈的等等,这些谁都知道,谁都懂得,但能做到,能坚持一辈子的人,我不能说母亲做到了百分之百,但在我心中她做的是最好的,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农村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做的是最好的。 母亲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一般的不能再一般的家庭主妇,不识字的农村妇女,没有可写可叙的“事迹”,但是没有她和父亲的这种“一般”和“平常”,平心而论就不会有我们这些儿女和子孙的今天。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前年(2019),因为侄子的婚姻之事回家时间较长,一次在亲房家吃饭,饭后和姑姑(杨道华母亲)拉家常,姑姑说:“从你妈妈站(出嫁)你们屋里,一哈(方言,很快的意思)屋里就气朗朗的(方言,兴盛,兴旺发达之意),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红火,一不在一哈就不顺当了,毛毛有病才好,他爸爸你看可不在了.....”(原话)。姑姑和母亲是同龄人,谁大谁小我不太清楚,最多差三五岁,她对我们家里的事了如指掌。她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在这之前我没有细想过家庭变化与母亲的关系,总以为就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从这以后我反复梳理我的记忆,搜寻那些点点滴滴的事例,多次思考母亲的为人做事,重新认识母亲这一主妇角色。我深深地感到抛开大家说的“福大命大”这一苍天给与的因素,更重要的就是前面叙述的那些“小事”,这才是真正改变我们家庭,造福我们后代的根本原因。父母的勤劳是我们这个家庭活力的源泉,父母的辛苦是我们后代幸福的基础,我们今天的愉快是父母双手缔造的结果。 根深叶自茂,源远必流长。饮水思源,清明之际以此文纪念父母。 2021年4月4日
(转自杨老师的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