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吧 关注:4,242,596贴子:61,465,162
  • 4回复贴,共1

这么好的回答 不能给吞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叶问主动求和,38号也没有认输,而是顺着叶问的台阶下了。原因:战场扩大,战火烧到了各自的利益基本盘,再争论下去两败俱伤。
应该说这波对线已经结束。但就最新的38号24小时后的视频解释和叶问最新一期阐述评车先有立场的视频来看,影响还在发酵。
一、关于争论本身
有很多博主已经复盘了两者的对线以及各自的打法。总体来说,双方各打个的。叶问裹挟民意,高举爱国大旗,瞄准38号的人设打,不可谓不精准,实际上中间两期叶问明显是在挖坑。也就是说,叶问一开始就不在奇瑞这个议题内打,而且自设议题,瞄准车评人的属性来打。就这场争议来讲,叶问是处于不败之地(仅仅是这场争论)。但是叶问的打法我极不赞同,我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是要敬畏民意,敬畏人民群众,不可煽动和操纵。我没有看到叶问对民意的敬畏,只看到了叶问对民意的利用,他当然也会被反噬。
再说回38号,我不是车迷,仅仅是普通的汽车消费者,作为一个普通的政治学的研究者,对理工话题并不感兴趣。之所以吃瓜这场争论,一是买车时关注了38号,二是又被叶问的话题所吸引。两者争论起来的时候,我明确说自己是两边都不占。个人觉得38号的车评是比较详细的,对普通人来说,会有干货上的收获,在车评人中间专业素质比较靠上。当然了,其中的话术也比较明显,就像我们写论文一样,很多细节分析确实不明觉厉,但是结论存疑。原本是当作科普来看,后来发现这人的话题性十足,挪到摩托圈也是风风雨雨,吃瓜相当过瘾。在4月的摩托车摔车事件里我是站38的。奇瑞那期测评,可以断定的是38号测评展出的数据是相对客观的数据,例如7.6S的数据,我也是认同的。但对结论持保留意见,同时也认为奇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来被人科普后才发现知道数据没问题(在此温度等前提下,这一数据是客观的),但是环境等前提条件的选择有玄机。论证水军那一期,我在某平台下面指出他的逻辑是不对的,但是受到他粉丝的回怼与冲击,我开始取关。
这次争论的议题有明确的主题转变,从奇瑞造假到车评人属性,38号被牵着鼻子走,进而暴露出车评人确确实实是车界利益链条的一环这一事实。这一利益格局的形成是历史性原因,也受原汽车制造格局的影响,强外资与弱国产的利益格局,也形成了强外资与弱国产的话语权结构。当汽车利益格局受到冲击的时候,加上互联网的放大,车评所代表的话语权也有着强弱立场的转换与发声模式的转变,支持国产的话语也是近几年才有声音,而且声音越来越大(这就是话语权力,软权力的一种)。车评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呈现逐渐削弱的趋势,但是YC、DCD等评车平台又想垄断信息与评价权,由此出现了平台、车商、车评人、车迷与消费者复杂的利益链条的展开。
平台是想垄断信息与评价权,赢利点不在消费者(如会员收费)而在于车企。车商是曝光度+控评,在争夺消费者注意力的同时控制舆论,总体目标是争夺消费者注意力。车评人是车辆评价权的重要生产者之一。一辆车的质量评价,除了冰冷的数据之外,还需要有温度有态度的直观展示,车评人充当了这一角色。车迷往往“滥情”,不会满意一辆车、一款车、一个车企,所以,以车评人为中心聚集了车迷的注意力。不过这里有一点,平台和车评人往往高估了自己对汽车消费者影响,把自己对车迷的影响等同于对消费者的影响了。叶问的出现,以利益格局之外(高考志愿为主业)打利益格局之内(瞄准车评人利益有涉与立场中立的悖论),搅动了车评人的存在基础,动了他们的奶酪。所以这场争论下场的车评人极多,有人说京圈之类的,他们根本谈不上什么圈,就是立足YC和DCD两个平台而已,叶问被怼是他动了所有车评人的根本。
二、争论的结果
争论以叶问先递台阶38号顺势下台而告一段落。争论的双方没有一个赢家。叶问被爆出之前违法的高考志愿咨询操作记录(我没有具体考证),过于激烈的打法也激起了一些人的反感(包括同样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的我)。高考志愿的报名是一门技术,虽然高考信息是公开的,但信息的收集、分析有价值且要求技术,这一市场的存在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市场空间。我当时也是因为报考志愿的原因,没能去武汉大学被调剂到一个普通211。但叶问这一公司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科学的指导我是存疑的。从曝出来的黑料来看,公司有冒充高考机构的前科,我对其企业运作的底线持保留态度。爱国饭可以吃,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吃,但不可无底线地吃。叶问为什么递台阶,也是因为再争论下去的结果必将是两败俱伤,争论已经损害到了他的主业,战场扩大到高考志愿了。再看38号,38号的立身之本(人设与客观立场)被破,车评人整体的形象被出圈群众识别,车评人利益有涉成为共识。38号需要重新思考车评的立足点。原本是标榜价值中立的、客观性的立场(真理尺度)被拉到爱国者立场(价值尺度),评车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都需要进一波转换。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当然可以是统一的,也就是说,爱国的立场并不对评车的真实性客观性造成影响。但这一马哲式的哲学思辨如何让车评人立身并传递给他的受众者呢?这是一大难题。
三、民族主义话语的滥用
2016年以来民族主义在全球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演变为民粹主义。起因还是因为美国霸权的衰弱及美国操作国际议题所致。中国民族主义一般是应对-冲击模式。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和中国的国家认同也是冲击-应对模式下建构起来的。因此,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中,民族主义并不是一个坏东西,健康的民族主义是有利于现代国家建构和民族凝聚力的,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核心内涵是复兴。在此意义上,我是民族主义者。
因此,中国的民族主义者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对MZD有敬意的,是人民立场的。健康的爱国主义对我们所有人都有积极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是吃爱国饭的。叶问是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是有探讨空间的。爱国主义是国族的群体性意识形态,所以其话语必须要掌握在国家与公共手中(是公共的公),不该被个人和组织所掌握(是个人或市场的私)。失控的爱国主义有着严重的历史教训,日本的新纳粹和未被清算的军国主义实际上就是失控的爱国主义。在这次争论中,民族主义话语被滥用,被庸俗化,被操纵,大佐等帽子齐飞。我也被占38号的某些粉丝冲击,有的甚至私信攻击,给一些吃瓜群众带帽子,裹挟争论之外其他人的意见。有些ID确实非蠢即坏。水军打法、粉圈打法成为互联网最有用也是最有可能失控的打法。这是值得警惕的。
四、未完的下半场
这场争论的核心是车评话语权之争。伴随着汽车利益格局的进一步变动与车评人整体人设的明晰化,争论将继续推进。特别是汽车行业内卷越加严重,国产的崛起必将导致车评话语权的强弱转换。
我个人是愿意看到这样的争论的。越是出圈的争论,越是对普通大众的教育与车辆信息的普及。信息越透明,话语权就不会被平台、车评人所垄断,普通人的发声越能够被听见,车企也就越正视自己的产品和口碑。毕竟,车评人的人设可以崩塌,外资车企的人设可以崩塌,国产车企的人设也不例外!从长历史周期来看,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决定的,任何忽视这一点的政客、企业和组织,都会走向失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6-09 10:20回复
    重发一遍 审核逻辑好怪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6-09 10:22
    回复
      涡巢 又没了 破贴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6-09 10:23
      回复
        又没了 破贴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6-09 10:23
        回复
          醉了 一句话不让说是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6-09 10: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