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患者大部分没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咳嗽、胸闷、胸痛、咯血等),而仅有影像学改变。因此,对无症状肺癌高危人群的早筛工作尤为重要。
早期筛查技术包括:
1.影像学检查: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0)以I类证据推荐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CT(low-dose CT, LDCT)筛查,LDCT以常规CT六分之一的放射剂量即能达到常规CT对肺癌筛查的敏感性。对于LDCT可疑肺癌的患者,结合高分辨率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将提升早筛精准度。
2.血液检测:
肿瘤相关抗原:临床常用于肺癌诊断与疗效评价的血浆蛋白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153、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片段21-1、特异性神经元烯醇酶和促胃泌素原释放肽等。需要注意的是,肿瘤相关抗原血浆稳定性差且在早期肺癌中阳性率低,不能作为单一的筛查手段,也不能忽略肿瘤相关抗原阴性者。
肺癌自身抗体:肺癌自身抗体针对肺癌抗原产生,其特异度高且出现于影像学检出病灶前,适于肺癌早筛,包括p53、N YESO-1、CAGE、GBU4-5、SOX2、HuD和MAGE A4等。肺癌自身抗体稳定性好、半衰期长,检测技术简便易行,是对肿瘤相关抗原检测很好的补充手段。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 CTCs是从肿瘤脱落并进入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最近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14]验证了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 FR)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肺癌患者中FR+的CTCs(FR+ CTCs)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肺疾病者,FR+ CTCs用来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灵敏度为78.6%-82.7%、特异度为68.8%-78.4%。这都为CTCs在肺癌早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外周血中的CTCs占比低,对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要求极高。
循环肿瘤细胞DNA:循环肿瘤细胞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是凋亡或死亡肿瘤细胞DNA、活动期肿瘤细胞、CTCs的总和,在肿瘤早期即出现。然而,ctDNA检
测未能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为:突变类型无法明确指示肿瘤类型;肺癌异质性大、突变谱广,测序基因难以选择;ctDNA的血浆浓度与肿瘤负荷相关,I期肺
早期筛查技术包括:
1.影像学检查: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0)以I类证据推荐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CT(low-dose CT, LDCT)筛查,LDCT以常规CT六分之一的放射剂量即能达到常规CT对肺癌筛查的敏感性。对于LDCT可疑肺癌的患者,结合高分辨率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将提升早筛精准度。
2.血液检测:
肿瘤相关抗原:临床常用于肺癌诊断与疗效评价的血浆蛋白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153、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片段21-1、特异性神经元烯醇酶和促胃泌素原释放肽等。需要注意的是,肿瘤相关抗原血浆稳定性差且在早期肺癌中阳性率低,不能作为单一的筛查手段,也不能忽略肿瘤相关抗原阴性者。
肺癌自身抗体:肺癌自身抗体针对肺癌抗原产生,其特异度高且出现于影像学检出病灶前,适于肺癌早筛,包括p53、N YESO-1、CAGE、GBU4-5、SOX2、HuD和MAGE A4等。肺癌自身抗体稳定性好、半衰期长,检测技术简便易行,是对肿瘤相关抗原检测很好的补充手段。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 CTCs是从肿瘤脱落并进入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最近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14]验证了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 FR)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肺癌患者中FR+的CTCs(FR+ CTCs)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肺疾病者,FR+ CTCs用来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灵敏度为78.6%-82.7%、特异度为68.8%-78.4%。这都为CTCs在肺癌早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外周血中的CTCs占比低,对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要求极高。
循环肿瘤细胞DNA:循环肿瘤细胞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是凋亡或死亡肿瘤细胞DNA、活动期肿瘤细胞、CTCs的总和,在肿瘤早期即出现。然而,ctDNA检
测未能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为:突变类型无法明确指示肿瘤类型;肺癌异质性大、突变谱广,测序基因难以选择;ctDNA的血浆浓度与肿瘤负荷相关,I期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