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见到汉阴县汉阳镇冉家坝有一块标志性牌子——阮家坝。
最近到汉阳坪,在河堤墙上又见到了把冉家坝写成“阮家坝”。
1991年版《汉阴县志》:“汉阴,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阮家坝和杨家坝等新石器时期遗址、明代城墙和清代文峰塔等文物古迹,都是历史的见证。”堂堂《汉阴县志》竟然也是“阮家坝”。
汉代安阳县城与唐代安康县城都在冉家坝,冉家坝不是“阮家坝”。
一、《汉典》中“冉”与“阮”字音义
(一)、“冉”音义
“冉”也作“冄”,读rǎn,字义:龟甲的边,(冉冉)。a.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冉冉”;b.慢慢地,如“月亮冉冉升起”。
姓。
(1)象形。本义:毛柔弱下垂的样子。
(2)《说文》:“冄,毛冄冄也。象形。凡冄之屬皆从冄。而琰切。”
(3)又如:冉弱(荏弱)
(4)逐渐,渐进。常作“冉冉”。
老冉冉其将至兮。——《离骚》,注:“行貌。”
冉内,行也。又冉冉,进也。——《广雅》
(5)姓。
(二)、“阮”音义
阮,读音ruǎn,释义:
(1)形声。从阜(fù),元声。本义:五阮关。
(2)《说文》:阮,代郡五阮关也。从,元聲。虞遠切。也称五原关。
流民欲入五阮关者,勿苟留。——《汉书·成帝纪》
秦九原郡, 武帝元朔二年更名。——《地理志·五原郡》注
(3)殷商国名。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为周文王所灭。
阮,国名。今陕西平凉府泾州是也。——《字汇》
侵阮徂共。——《诗·大雅·皇矣》
(4)一种古老乐器“阮咸”的简称。古琵琶的一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现也有三弦的阮。如:阮咸
(5)阮,姓。
冉家坝2022年清明节拍摄
二、冉家坝——“冉”字形状
“冉”,象形字,小篆“冄”,《说文》:“冄,毛冄冄也。冄冄者、柔弱下垂之皃。须部之髯、取下垂意。”又释为:“龟壳的边缘”。“冉”字的含义,与冉家坝之形一致,冉家坝具备这两种情形。
第一:“冄,毛冄冄也。冄冄者、柔弱下垂之皃。须部之髯、取下垂意。”
冉家坝周围本来就是毛冉冉的。河边长满树木与芦苇,茂盛的草木缓缓延伸到沙坝中间,远观近看,就是毛冉冉的下垂之貌。冉家坝靠山,是草木,参天大树,繁密茂盛,郁郁葱葱,森林环抱着冉家坝,也是毛冉冉之象。
第二“龟壳的边缘”。冉家坝之形状,似大龟背状,龟头向西伸入汉江,叫做狮子石,正在响洞沟出口入汉水处,今公路正在龟脖子经过,龟头也被覆盖。龟身即冉家坝,坝子即背,边缘即江边“下垂貌”为“冉”。正因为有狮子石“龟头”与脖子有力的阻挡着汉江洪水冲击,加之冉家坝江边茂盛的植被即树木与芦苇,共同护卫着冉家坝。
冉家坝的原生形态,曾是一道美丽的景观。她的形状,龟头与植被,共同诠释了“冉”字,“冉”应为古老的地名。
大集体时代末期,交通村一队将冉家坝“边缘”沿江边树木芦苇消灭,开荒种地;狮子石修公路破坏,“冉”的形状遂无存焉。
我生长在交通村,上小学在冉家坝,又在冉家坝学校工作过多年,熟悉这里的花草树木。
这里或许与褒国并存一个“冉”国,冉国或许被水患而迁移,如唐玄宗天宝末期安康县城无声无息而消失一样。
三、冉家坝的历史记载
1.交通小学教室墙基有许多墓碑,阶檐坎表面铺的也是墓碑,碑上有“冉家坝”地名。
1958年修建校舍,后陆续补修,把周边坟墓的石头与许多墓碑全部用于修建学校。1991年我在交通小学当校长时,新建教室,屋基未动,阶檐坎铺的墓碑上面又加了水泥地面,今无法查看碑文。
2.康熙二十六年《汉阴县志》记载:“崇祯十四年知县张鹏翱发价三十两买地十五处,为穷民葬所。”汉阳有:冉家坝(鲁三论地),汉阳坪(潘起蛟地),黄家坪(黄允极地),虎溪河(李光斗地),下冉家坝(徐登选、陈上策地)
3.江西九江瑞昌县陈氏保存有《义门陈氏宗谱》,记载清代乾隆时期,有几个家庭迁居汉阴汉阳坪铺冉家坝。汉阳镇金红村也保存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江西九江瑞昌陈氏家族的谱,有迁居与安葬冉家坝的记载。
陈通回迁居汉阳坪冉家坝,殁葬冉家坝;陈通钺,迁居汉阳坪,葬冉家坝,子顺华葬田家砭;陈顺英妻葬汉阳坪冉家坝;顺豪夫妇俱葬汉阳坪冉家坝;立齐子本永葬冉家坝,妻葬黄家坪;
顺杰葬汉阳坪冉家坝,妻葬黄家坪;顺汉葬汉阳坪冉家坝;顺忠葬汉阳坪冉家坝;顺荣葬汉阳坪黄家坪;顺华葬汉阳坪黄家坪。
四、冉家坝的前世今生
冉家坝,1980和1986年两次考古发掘,属于原始社会村落遗址。
春秋时期楚国灭诸侯设县,公元前611年楚秦巴灭庸国后,冉家坝可能为安阳县城。
战国早期安阳县地属楚国,楚国已经大量设县,安阳县应当存在了。
战国时期,秦国公元前312年攻占楚国汉中,设置汉中郡,并把秦国公元前451年建立的南郑合并到楚汉中地区,形成地域最广大的秦国汉中郡,这时期已经有安阳县,安阳县城就在冉家坝。
秦始皇统一六国为秦朝,汉中郡继续保持,安阳县继续存在,县城在冉家坝。
十多年后,刘邦为汉王,汉中郡十二县,有安阳县,县城在冉家坝。
西汉与东汉,汉中郡还是十二县,安阳县继续存在,县城在冉家坝。《汉书》与汉中《石门颂》有记载。
曹操在建安二十年秋,分解汉中郡,把南郑作为汉中郡,安阳县、西城县等分为西城郡,汉末安阳县继续存在,县城在冉家坝。
曹魏时荀勖当过安阳县令,在生时安阳县为他立祠,县城在冉家坝。
司马炎西晋初期,派刘禅陪臣郤正当安阳县令,郤正之后八年,安阳县改为安康县,县城在冉家坝。
安康县城直到唐玄宗时期,孟浩然到过冉家坝,留诗《登安阳城楼》,十年后,玄宗贬苗晋卿到安康县冉家坝任郡守,又过了十年,冉家坝县城无声无息消失了。
唐肃宗平叛安禄山第二年,讨恨安禄山,遂将有“安”字的安康县改为汉阴县,此时已经迁址江南石泉咀了。
安康县地域广大,从马岭关往下到紫阳县。后从汉王城往下又划分一个宁都县,安康县剩下马岭关到漩涡镇,一直延续到宋代。元代金州无县,明代将池河镇划归石泉县。
不知历史的乱写一气,把安阳县城放在城固县城附近,这是明代搞《水经注》的人搞错乱了的,杨守敬先生继续错乱。
冉家坝,是安阳县城故址,也是安康县城故地,杨国忠当政时期,遭水患消失,杨国忠当政不许报灾。
冉家坝,应当从远古的“冉”国而来,非“阮”国也。其周边还有一串古地名,需要破解。
历史地名,不宜随意改变,因为历史不能随意改变,保存古地名,就是保存古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