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受屯》与《寨儿社》
多年前为村里续修家谱时发现,早年家谱序言中有:----我王氏自前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东光城西北王海庄,入籍永受屯,全甲-------。查东光县境内现有“安乐屯”,没有“永受屯”村落。后来发现了本村一张民国地契,上面附的一张纸条上书:---永寿屯----本甲王凤义-----,看来民国时期“永受屯”一词仍被村民称呼。
“东光县”旧县志内记有明代九乡屯建置,分别为:仁德乡、新德乡、永寿乡、顺城乡、安凝乡、新安乡、顺德乡、安乐屯、永受屯。九乡屯中,当下只有“安乐屯”村,其它8乡屯的名称在县域内并不存在。
当年为续修家谱,本人曾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古迹去了一次,并买了些山西移民的书参考,记得有:明初土著民由乡、社管理,移民由寨、屯管理。
东光县明清以来的马氏家族是本地名门望族,其家谱上也有迁入记录:“-------东光以马氏为甲族,自明嘉靖以来,一支之中,登进士者凡九,亦云盛矣。始祖马十六,先世山西泽州陵川县籍,明永乐二年迁近省民实畿辅,公奉慈帷至东光城南十里立庄家焉,入籍永寿屯二甲”。县志记载的是“永受屯”,本村地契及马氏家谱均作“永寿”大概率将“受”误作“寿”?
马姓始祖“马十六”永乐二年在东光城南落户“占产立庄”,入籍永寿(受)屯,而王海庄坐落东光县城十几公里的西北,两地相距甚远,如今的“安乐屯”在东光县城北数公里处,永受屯在哪里?此事一直无解,便搁置起来。
今年整理一些地契中发现了冀县(现衡水冀州区)郜家屯村郜姓家族契,其中三张乾隆契内含“寨儿社”三字,经查阅,冀县境内没有“寨儿社”村名。但查出21年的一个新闻报道:衡水冀州小寨村出土清代“三圣庙”古碑。此文中有:“----碑身刻“直隸冀州城西寨兒莊(社)....”字样,由此可知小寨村在清朝时叫做“寨儿庄”或“寨儿社”----。
郜家屯村在冀县城南,小寨村在冀县城西,两村直线距离有22公里,郜氏地契上不写郜家屯而写“寨儿社”,“寨儿社”是否明初移民的一个登记分遣处?抑或冀县小寨村人发起的一个具有宗教性质的社团组织?
明初,洪武、永乐两朝移民数量众多,据统计,仅华北地区就有490万。明初移民的种类较多,迁入民以姓氏或地标为名的有:八里屯、前后屯、贺屯、苏屯、张屯等,在东光及周边县分布极多,而带“官”字,具有军垦性质的移民屯例如戊官屯、徐官屯、吴官屯等,多集中在东光北部沧州、泊头一带,上述屯的名称均延续下来。
本村家谱上有:“我王氏迁籍之祖,奉文来东光县住王海庄”,所谓“奉文”,在洪洞县大槐树遗迹博物馆内有洪武时期移民执照实物,上面详细注明了移民发遣数量、提举使姓名(领队),并指令沿途驿站予安排食宿(见附图)。这样看来,东光县境内的“永受屯”、“安乐屯”只是明初东光县境内专设的两个专司接待、分配,处理移民业务的办事处。以此推算,每批次数十上百的移民来到集中地等待分遣,业务非常繁忙,初期在东光县城北城南分作“永受、安乐”两地接待遣发,后来东光县境内移民减少,两处合为一处,业务集中到“安乐屯”办公,期间“安乐屯”形成熙来攘往的大聚落,若干年后移民工作结束,移民、土著融合,业务取消,但东光城北“安乐屯”村名延续至今。城南的“永受屯”办公点取消的早,民国时偶尔被标注用,
其后便湮没了。“永受屯”、“寨儿社”的消失,我估计大概是相同的原因。
东光县志卷四,学校志中,记录了县境内“义学”的占地,“永受屯”、“安乐屯”及旧志中的各乡,记录了义学的坐落村庄、面积,托管人姓名。经查地图,其中“永受屯”名下的村落,大部集中在东光县城南部数公里以内:“安乐屯”名下的义学占地,也集中在东光县城北几公里“安乐屯”的周边。再看当时的乡、屯名称:仁德、永寿、永受、顺德、安乐----都属于吉祥用语,可见当时的命名,地理概念不大。值得一提,当下东光城南数公里处有“大屯”村,这大屯村是否就是明初“永受屯”办公地点?除了“大屯村”,距离东光城南几公里处有“老马家村”,也符合东光马氏家族家谱所述“至东光城南十里立庄”。
清代到民国早期的“县”已经是最基层行政单位了,乡、社、屯,这种“片区”除了明初管理严格,后期会有地方乡绅及组织人托管,并不一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因流动性大,随着托管人居所不断变更而改变地点,组织一旦解体,名称也退出使用。明初到清初,各村落人口少,几户人家的村名没有知名度,且重复村名太多,地契上记录所属的入籍处及社团名称,就不奇怪了。
图001-东光县志(光绪)-移民记载
图002-东光县志-九乡屯中的永受屯
图003-洪武28年-山西洪洞县移民执照
图004-民国地契上的永寿屯字条
图005-乾隆11年冀县郜家屯-郜氏地契
图006-乾隆15年-冀县郜家屯-郜氏地契
图007-乾隆22年-冀县郜家屯-郜氏地契
图008-冀州小寨村发现三圣碑
图009-永受屯名下义学地亩-坐落毛庄-秦庄-大屯-杨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