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塞第一次邀约电次后,有一组穿过小巷的分镜:先是经过一个自动贩卖机,然后走上台阶,最后拐进有垃圾桶的小巷。而最后一次赴约同样是走了这段路,分镜几乎是一模一样。最后赴约时,展现这么一组镜头,既可以体现出角色的内心,也显得这段路格外漫长,暗示蕾塞最后的悲剧结局。但是最开始安排这么一组镜头,其实完全是没必要的。从阅读连贯性来讲,电次最后那个呆呆的表情与下一页蕾塞出场之间既是一个跨页,也存在一个咖啡店全景的环境描写,已经是起到了过渡作用,读者已经可以意识到“哦,过去了一段时间,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场景”,即使是删掉,或者是换成表明时间的镜头“太阳落山了,电次要下班了”都是可以的。当然,我不是在教小春画漫画,我倾向于认为,之所以藤本树要画这几个分镜是有更重大的意义的。所有认真读过电锯人的读者都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前后照应:有了这组分镜,后面蕾塞赴约时读者就会觉得,“这条路很眼熟,她是不是要去咖啡店了?”最后咖啡店映入眼帘时,果真如此!这显然是一个情绪慢慢酝酿,从楼梯到咖啡店也是情绪的平静到高潮。这是所有吧友都能看出来的部分。
但是,我在想,真的只有如此吗?虽然藤本树画电锯人2之前还急着出了个《随心一听》告诉我们不要过度解读。但我认为,与其说是不要过度解读,更不如说是不要脱离基本的逻辑与事实去思考一个作品,我认为,我这里的解读算不上过度解读。在《再见绘梨》中,阿树有意无意的把爸爸和成年优太画的很像,最终导致不同人对整个故事有了不同的解读。我认为他有意的画了这些暧昧、难以彻底说清楚的片段供人思考。
一个优秀的前后照应不光是前面的为了后面的服务,同样的后面的片段应该成为前面的补充。
第一次蕾塞穿过小巷到达咖啡店让我们明白第二次她穿过这里时,她向何处去——咖啡店。
而第二次蕾塞穿过小巷,很有可能也在告诉我们,她第一次穿过小巷时从何而来——车站。
这解释了为什么蕾塞会上班迟到,甚至电次都比她早到,一个小气的店主很难会和一个迟到成性的店员关系很好,我更倾向于认为蕾塞被电次的小花打动,在学校思考了一天之后,想要离开这个城市,但是在车站,或许是处于对任务的责任,或许是害怕任务失败的惩罚,又或许只是为了想再见电次一面——真实原因不得而知——她最后还是反悔,选择回到咖啡店见电次。这个有趣的细节,我想只有细想才能get到。
诚然,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但是我觉得从逻辑上说得通,而且十分的有趣。所以与吧u分享一下。
但是,我在想,真的只有如此吗?虽然藤本树画电锯人2之前还急着出了个《随心一听》告诉我们不要过度解读。但我认为,与其说是不要过度解读,更不如说是不要脱离基本的逻辑与事实去思考一个作品,我认为,我这里的解读算不上过度解读。在《再见绘梨》中,阿树有意无意的把爸爸和成年优太画的很像,最终导致不同人对整个故事有了不同的解读。我认为他有意的画了这些暧昧、难以彻底说清楚的片段供人思考。
一个优秀的前后照应不光是前面的为了后面的服务,同样的后面的片段应该成为前面的补充。
第一次蕾塞穿过小巷到达咖啡店让我们明白第二次她穿过这里时,她向何处去——咖啡店。
而第二次蕾塞穿过小巷,很有可能也在告诉我们,她第一次穿过小巷时从何而来——车站。
这解释了为什么蕾塞会上班迟到,甚至电次都比她早到,一个小气的店主很难会和一个迟到成性的店员关系很好,我更倾向于认为蕾塞被电次的小花打动,在学校思考了一天之后,想要离开这个城市,但是在车站,或许是处于对任务的责任,或许是害怕任务失败的惩罚,又或许只是为了想再见电次一面——真实原因不得而知——她最后还是反悔,选择回到咖啡店见电次。这个有趣的细节,我想只有细想才能get到。
诚然,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但是我觉得从逻辑上说得通,而且十分的有趣。所以与吧u分享一下。